有个年轻人叹口气。
“问题可就多了,白杨老师您刚才也听到了,稀土只是作为铁矿一类的伴生矿来开采,但实际上如果单独开发稀土矿,用到的采矿方式完全不一样。”
“传统方法采稀土矿,那就必然会对铁矿有影响,而专注于铁矿,我们就没办法将庞大的稀土资源合理运用起来,只能把原生矿土低价卖出去。”
“我们需要更好的采矿设备,要是能跟国外一样搞一条半自动采矿方式,至少能多出冗余来做分级收检。”
白杨大抵还是听明白了。
说到底,是因为采矿技术不达标,只能在鱼和熊掌之间选一个。
但如果采矿方式技术足够好,那鱼和熊掌就可以兼得。
不过,国外半自动采矿就已经够先进了?
只要设备能回来,然后通过现有的技术积累共同开发,材料学电子学芯片学等等一起上,搞条全自动挖矿线路出来都不成问题!
其实问题到现在已经解决一半了。
只要梁局能把上报的项目批下来,白杨只需要做研发就好,后续的对外输出和自产自销,会有梁局他们把关的。
那现在最后的问题,就是如何把手里的【稀土串级萃取技术】,交给眼前这些年轻人。
只是在跟几个年轻人简单聊过之后,白杨却再次对国内目前的科研力量感到心酸。
“全国对稀土研究最有建树的,只有你们吗?”
几个年轻人有些羞赧的点头,“倒也不是有建树,只是相较其他人而言我们了解更多罢了。”
“是啊,毕竟哪怕钱老不是专门搞矿物之类的,也能给我们上好几堂课。”
白杨对此也只能深深叹气。
想当初也就是这么几个年轻的稀土科研人啊!
要知道在后世,国内的稀土行业,可是能达到遏制外国咽喉的地步。
结果就是这么几个人,挑起国内稀土的百年大业,这过程何其艰难啊!
不过,现在有了白杨,这个过程至少可以加快几十年!
“这样,今天我刚来,还得熟悉熟悉大草原这边的情况,明天麻烦你们整理一下现有课题项目报告,咱们一起研究。”
几个年轻人顿时充满干劲。
“都听白老师的!”
吃过饭后,白杨就回到招待所里,然后开始打电话。
尿素不锈钢电热毯等厂家的厂长,都是毕恭毕敬的跟白杨交流。
在得知是要钱的时候,电话那头都是一副长长吁口气的样子。
虽然不知道白杨要干什么,甚至还说有可能要的钱很多,但都很开心。
主要是白杨的贡献太大了,虽然他没有明确入股,但确实每家厂子都会自动备上一份分红在他名下。
实在不敢动这笔钱啊!
要是他们有想要把这笔分红贪走,上面的人给他们吃一辈子牢饭都算好的。
毕竟在国家百废待兴之时,寒了先进科研工作者的心,是万死不辞的。
在跟几个厂长通过气后,又跟专门跟蔡司公司那边的联系的负责人做了交流。
“私营的事情要赶紧推进度了,等我现在手头上的事情忙完,就会去跟那边再商议一些细节。”
“有个问题还是得问问那边,就是他们有没有办法联系上什么研制采矿设备的厂家,我有笔大生意要跟他们谈……”
第237章 遇到正主了
钱的事搞定了,接下来就是静等梁局那边的回复。
而这期间,白杨跟几个年轻人一起研究稀土萃取工艺。
只是几个年轻人各有各的想法,吵得不可开交。
“我是更倾向于池浸的,这样至少会在不妨碍矿土开发的情况下,铁矿稀土矿都可以兼得。”
“但是你这个方式效率太低了,你还不如原地浸矿。”
“你这个方法更不可取!原地浸矿那么大体量的铁矿就不要了?”
“别扯淡了,我之前在国外看留学的时候,看到过两个理论,一个是磁体,另一个是重力。”
“你觉得我们现在国内的设备水平能达到这两个理论要求么?不现实啊!”
“但眼下我们要做的是在保证金属矿开采的同时,也要能充分利用稀土矿,顾此失彼上头也不会允许的!”
看着一伙人讨论的激烈,颇有一副要干架的样子。
但这个热火朝天的气氛,正是一个国家科研力量朝气蓬勃的发展动力。
白杨对此是很欣慰的。
事实上,虽然在坐的各位都是为了稀土才聚集在一起,但他们并不是只专精于稀土。
确切说,他们都是矿物学材料学勘探学等学科的科研工作者,可以说各个都是全才,但只是相对经验不足。
只要再给他们一段发展时间,积累出足够的经验,就能在各个学科课题的科研力量上发光发热。
但问题是,单是一个开采萃取,就把一伙人讨论了两三天没结果,再这么耗下去也不是办法。
而就在这时,白杨突然发现有个年轻人一直沉默不语,又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白杨示意其他人先停下来,众人很快就停下嘴看向白杨,而白杨也看向那个沉默的年轻人。
“同志,你有什么想法?大胆说出来,没关系。”
那个年轻人就是一开始最先认出白杨的,被点到名之后,有些忙不迭的站起身。
“那个,白杨老师,倒是谈不上什么想法,就是觉得,既然我们能选的只有折中,那就看在折中的项目里我们哪个环节能投入最大力度。”
“就是不要想我们想要做什么,而是目前我们能做什么,然后再一层一层往下顺。”
白杨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年轻人受到鼓励,语调也更大了些。
“其实我们能选的不多,既然要保住铁矿,传统萃取稀土的方式就不可取了,我们能做的只有在挖出来后的矿土上做文章。”
“我们或许可以采用一种不同于国外的方式,当然也不是说直接自研,对此我有个想法,我给它取名叫串级萃取理论……”
话没说完,白杨眉头顿时一挑。
“啥玩意?”
年轻人被吓了一跳,有些慌乱的看着白杨。
“串级萃取理论……其实道理很简单,稀土矿是各类矿物总称,我们要把它的内在矿物分门别类的析出来。”
“就像是我们要拆解一个数字10,但是这个10是由3和7组成,那我们就先把这两个数字提取出来,再继续找规律,把3拆成1和2,7拆成3和4。”
话音刚落,其他人立刻说出反对想法。
“讲的很简单,但这样一层层拆下去,需要的时间精力更多。”
“是啊,首先就是要找规律,不同的纯度,那就代表回收率和串级条件之间的关系都很困难。”
“最麻烦的是,稀土矿里每一种元素的提取条件都不一样,而且还都互相有所影响,都一条一条找下来得猴年马月去?”
那个年轻人还想辩论一下,“但只要我们把规律找出来,那就能形成完整的理论条件,我们后面要是再有稀土研究者,可以根据我们的理论继续精细化,事半功倍啊!”
其他人还是不看好,“但问题是我们现在能有多少时间?怕是找到这些国内稀土矿都被采干净了!”
“我们不如先从实际出发,先用传统方式萃取,至少能运用上。”
眼看又要激烈讨论起来,白杨伸出手制止周围的人。
他抹了一把脸,看向那个提出【串级萃取理论】的年轻人。
“你姓什么?”
“白杨老师,我姓徐……”
是了。
串级萃取技术就是这位徐老师后世提出的。
但是万万没想到这会儿能碰上年轻版的。
白杨挠挠头,然后重新看向其他人。
“我认为,徐同志说的不错,只要能把串级萃取理论完善下来,都是对后世而言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先不考虑想做什么,先考虑能做什么。”
“而且现在我们时间多的是,与其在这儿不停讨论,不如先试着做一做,况且之前我也主攻过材料学,对相关矿物元素的了解也算熟悉,不见得会多花时间。”
听到白杨这么说了,其他人也只能作罢。
毕竟在场所有人里,能被钱老常常挂在嘴边的,也只有他白杨。
一声老师无愧于他。
后面的事情就简单多了,几个人在距离矿场不远的科研所里每天做研究分析。
把每一种矿的特性和对其他矿物的影响做不间断的试验。
虽然枯燥,但其实不难。
徐同志的理论已经有了雏形,何况白杨还有完整的技术理论支持。
在白杨的指导下,几个年轻人在不到一周时间,就完成了四分之一的矿物解析工作。
这进度简直用神速来形容都不夸张。
“白老师!您真是神了!怎么能知道这两种矿物元素不能统一提取的?”
“哦,之前做过材料学的实验,会降低其中一种矿物的特性。”
“那您这是做了多少实验,才能试错出这么多来!”
“记不清了,不过科学研究不就是如此么?一条条路走下去,撞到墙再返回去重走。”
一行人对白杨顿时投去仰慕的神情。
不过白杨也只是尽可能把话说漂亮,最终的完善理论他没有拿出来,毕竟人正主在这儿呢。
但其他人不这么想。
特别是正主,让自己做整理归档写理论论文时,还特意把一作的位置留给白杨。
毕竟在其他人看来,如果不是白杨,他们进度也不会这么快。
而就在这时,梁局长风尘仆仆的赶来了,告诉了白杨一个好消息和坏消息。
第238章 你白杨,贡献太大了
“好消息是,通告明天就下来,但是现在已经确定好,会专门拨款下来,虽然不多,但毕竟你说投资的大头由你来准备,所以我也没多要,话说你准备了多少钱?”
听到梁局这么问,白杨只是笑笑。
“没仔细统计,但应该也有几百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