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大国崛起从工业开始 第169节

  梁局长皱了皱眉,“虽然不算少了,但还是有些捉襟见肘啊,毕竟不只是矿产设备,还有后续稀土萃取之类的技术需要验证。”

  白杨眨眨眼,“美金。”

  梁局神色一怔,“啥?”

  白杨重复道,“几百万美金。”

  梁局愣了半晌,不由得脱口而出一句脏话。

  “他娘希匹欸!你小子从哪搞来这么多钱?几千万啊!?”

  白杨耸耸肩,“放心,都是正规渠道,不过你还没告诉我坏消息是什么。”

  梁局轻叹口气。

  “那就是没办法只从港商这条线上,运输完整的产业设备。”

  “毕竟现在的国际局势封锁很严,最多是能搞来一些比较传统的挖矿机器,但完整的产业链设备管控非常严格。”

  白杨想了想,“那具体能运什么回来?”

  梁局想了想,“就是一些采石场或者采煤厂这类的,但是例如破碎机,钻机这一类的东西,能搞来的只有型号比较老旧的,而其他精用装备完全没法搞到手。”

  “够了,”白杨给梁局倒了杯茶,“钻机一类的我可以想办法从毛熊那搞,其他一些机械我也能从国外搞来。”

  听到这话,梁局刚到嘴里的茶就呛了自己一口。

  “不是,你哪里来的渠道?你怎么什么都能搞到手?”

  白杨哈哈笑着,看他这么慌张,白杨也不打算藏着掖着的,省得梁局胡思乱想。

  钱好解释,就是各个厂子里凑的,设备也好说,毕竟毛熊那边有很多东西想要跟他换,再加上诸如蔡司公司这样的外国企业也有合作想法。

  碍于贸易封锁和国家利益,他们肯定不会把完整的产业设备送过来,但东边买一点西边买一点,怎么都能凑齐。

  哪怕是万国牌,但只要能搞清楚其中的理论,在国产也就不难了。

  但听到白杨这么说,梁局豁然起身。

  “所以,你是用自己的钱支援国家,再用自己的利益去换国外的技术?”

  白杨摆摆手,“可没您说的那么大义,那些钱本来就是人自己挣得,我只是坐享其成罢了。”

  话虽然这么说,但梁局却看着眼前谦虚的年轻人,从心底升起一阵敬意。

  “你为国家建设,做了不可估量的贡献啊!这要是让我上报,全国先进模范这个称号保准你能占十几年!”

  白杨赶忙摇头。

  “可别,让您以自己的名义去上报说拉投资,就是为了让我能安安心心搞科研,要是让其他人知道我有这么多厂子的线可以联系,怕是都得找我,很影响的。”

  梁局皱着眉,“那也不能埋没你的贡献啊!”

  白杨想了想,“不然就跟其他厂一样,在您这备我一份分红不就好了?”

  既然都要拉民间投资,就说明这是要搞公私合营的项目。

  但本质上,这个又是白杨拉来的几家国有厂和半私营厂的资金。

  以后采矿挖煤之类的项目,公营大于私营,而私营里白杨几乎全占。

  可白杨要是贪钱他就不会把其他厂子的分红投到这儿来。

  因此他要的这一份分红,在梁局看来,就是讨一个让国家心安罢了。

  这话说的何其无私?

  为了让国家心安才要分红!

  可最后分红的这笔钱白杨大概率又不会动,以后有机会又会反哺给国家!

  梁局都被感动的眼圈红润了。

  “我,实在不知道说些什么好。”

  白杨端着茶水,看着褐色液体里飘着的两片叶子。

  “钱再多,只是一块砖而已,把国防建设民生建设垒的越来越高的砖。”

  “好了梁局,后续的经营事宜我是没办法帮忙的,等明天通告下来,我就立刻准备设备的采购,交接事宜也得交给您了。”

  梁局点头,“最难的都让你做了,这些都是小事而已。”

  告别梁局后,白杨就开始打电话联系。

  资金也好,设备也好,几乎都是上赶着给白杨送的。

  原因无他。

  白杨的能力证明了,他要多少,都能成倍的再给对方挣回来。

  总之都是绝对不亏的买卖。

  在后面半个月的时间里,白杨带着一帮稀土科研人员,将稀土串级萃取理论做的相当完善庆祝之时,有一批大车小车的货物,在严密的护送下,到了洛都矿山机器厂。

  洛都矿山机器厂,是国家初期重点建设的工程之一,专门负责研制矿山机器的。

  原本现在只是做技术积累和验证,等到真正完成投产设备怕是还要再等几年。

  但现在,一套套品类相对完整的设备就摆在跟前,让机器厂的周厂长目瞪口呆。

  “简直就跟做梦一样……”

  梁局跟这位周厂长是当初一起爬上来的好友,因此倒也没摆架子,只是笑着拍他肩膀。

  “这你得好好感谢那个年轻人,不是他的话,你们厂别说上手制造了,这会儿还在办公室画图纸呢。”

  “我知道,白杨嘛,”周厂长叹口气,“只是我没想到,都是搞科研的,这年轻人的魄力和能力,也太吓人了些。”

  梁局点头,“确实是个非常不错的人材,但是这么多的精密机械,你这边能搞定么?如果能赶上五年计划的话最好。”

  “这边要研发的话人手肯定不够,太多了,”周厂长想了想,“不过话说回来,听你一直讲那个白杨是非常厉害的科研人才,不知道这些基础机械他有没有了解?”

  梁局眉头一挑,“你老小子是要挖人?别想了!人家帮了这么大一个忙,还要麻烦人,太不地道了。”

  “反正现在设备都是现成的,而且多数都是国外非常先进的,你大可以先自己试试组装,然后逆向研发一下。”

  周厂长咂咂嘴,“行吧,不过还是得靠你再跟其他科研所的人商量商量,看能不能调几个人过来。”

第239章 希望钱老明白我的用心

  送到机械厂这些采矿设备,有的是淘汰下来的旧产品,有的是几个国家研发最新一代,分门别类下来项目特别多。

  特别是开采类别也不一样,有的是专门采煤的,有的是专门挖铁的。

  东家长西家短,可以说前后很难配套成完整体系,但这些东西又太多太杂,涉及各个方面的产业学科。

  因此,只凭着他们机器厂去搞实在有些强人所难。

  毕竟连原理都搞不明白,就更别提逆向研发了。

  在周厂长说出要让人支援过来一批科研专家时,梁局就答应下来。

  “我已经把报告交上去了,这会儿应该已经到了中科院审批的阶段,应该很快就会有各个机部的人调配过来。”

  “这报告里提出的项目,还都是白杨同志提出的,可以说是涵盖各个项目,全力帮你搞研发,也不是什么大事。”

  周厂长点点头。

  “你这么说,我就放心了。”

  ……

  此时的中科院中,钱老表情颇有些讶异的看着眼前的报告。

  “这个矿产设备逆向要调人?不是机器工程学之类的么,怎么科研人数缺口这么大?”

  按道理来说,现在的采矿设备并不算太过先进,再加上结合国情,搞得设备太复杂也根本不耐用。

  所以钱老在看到报告书上申请的支援,就觉得有些古怪。

  什么材料学动力学自动学矿物学的人全都要安排上,你设备要了解采矿倒是可以理解,但是材料学动力学是为什么?

  他倒是知道在前不久上面通过了一项采矿设备的研发项目,还是专门通过手段从外国进口来的,而且不用特意拨太多款。

  钱老捏着眉心站起身来踱步。

  “洛都机器厂,别是想直接迈大步,也不怕扯着自己腿了。”

  这个忙他老人家也不是不想帮,主要是现在国内项目不止有采矿设备一项。

  想要满足报告书上的内容,就得从眼下其他项目里批人。

  面对那些从国外运来的个别先进设备,若是不特批一些人才去搞,估计很难出成果。

  但如果应下来,就会严重拖慢现有其他项目进度。

  采矿设备能升级换代固然重要,这就能代表更高的产量,民生和军用项目都能有重组保障。

  但问题是只研发采矿设备是远远不够的,矿挖出来了,总要加工吧?

  加工完还得运输,运输之后还得制造,可以说是涉及到各行各业,整个产业链铺下来没一两个五年计划都完不成。

  结合目前国情,矿再多也消化不了,所以采矿设备还不算最优先级。

  钱老思索良久,突然想到一个人,立刻招来秘书让他打电话。

  “去联系一下白杨所长,看他目前项目进度是否有冗余时间。”

  秘书很快就调查完回来,汇报导:“空空导弹项目很完善,只是目前他没在军区里继续待着,说是去搞稀土矿了。”

  “稀土矿?”

  秘书点头,“而且刚才简单了解过其他他经手过的项目,几乎所有的厂子都动用过大笔资金。”

  钱老眉毛一挑,便立刻想到什么。

  设备购买和产业建设是投资来的,最有意思的是,白杨去搞稀土矿了,国内就有先进设备来了。

  虽然通篇报告上对白杨只字不提,但钱老很清楚白杨做事不会无的放矢。

  于是回过头重新看了两遍报告书,直到重新审视“国外进口”几个字上,立刻就反应过来,不由得笑出声。

  “看来这档子事,真是这小伙子搞出来的,不过目光倒是看的长远,这可真是大功劳一件啊。”

  “帮我把这几个机部的项目报告找来,我得赶紧调人去支援洛都机器厂!”

  ……

  在大草原,串级萃取理论经过一个月的完善,终于达到了白杨认可的水平,几个年轻人畅快的放松了一整宿。

  白杨也带着些微的酒气回到招待所,看了一眼嘴边的胡茬,有些哑然失笑。

  “不得不说搞科研就是废寝忘食啊,我都开始不注重个人形象了。”

  他确实有些累了,虽然自己有着【串级萃取技术】的完整正确答案,但他并不是只把技术交出来就行,重点是在指导这些年轻人。

  只有他们自己把理论摸透了,才能运用得当,往后哪怕他们不做稀土研究,也能运用到其他科研项目上。

  不得不说,当老师真的是让人心力交瘁。

  白杨躺在床上,长呼口气。

首节 上一节 169/23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