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应该也开始调配其他科研人手去洛都了吧?但愿钱老能明白我的用心。”
白杨这次搞到的设备,不只是采矿那么简单。
他是争取把先进的,甚至实验级的都搞来了。
也不是那些外国企业没有戒心,主要是国外根本想不到白杨要干什么。
电热毯厂去毛熊那买采矿电机,然后其他厂再通过蔡司公司这条线去买矿带传动。
单买这些东西根本不会放在心上,毕竟完整的产业链才能把设备撑起来。
国外很多厂家甚至还在幻想,在知道自己设备先进性后,会出大钱把完整设备买回去。
甚至他们相互之间还是竞争对手,反而会相互提防。
但事实上每家厂商买的东西都不一样,东买一点西买一点,如果情报不互通,完全不清楚这会儿国内已经把采矿设备都凑齐了。
未必都能用上,但绝对够先进。
例如他们运用的材料学,或者机械结构学,种种东西都是能填上国内科研空白的。
而矿山设备又几乎是涉及很多的基础学科,因此,与其说是从各机部调配人手去支援逆向研发,倒不如是在说派人手去学习的。
白杨这么想着,很快就进了梦中。
出来这么久,他有些想家了。
今天睡饱,明天再把稀土技术的框架做一部分让那些年轻人研究,自己就可以回去跟乖女儿玩了。
但是让白杨万万没想到的是,第二天天还没亮,刘处长就着急忙慌的找了过来。
白杨迷迷瞪瞪的去开门,就看到刘处长举着一份电文。
“白杨所长!有你的急电!让你尽快去洛都矿山设备机器制造厂去支援!作为这次中科院支援项目的总负责人!”
第240章 总负责人
白杨有些郁闷的看着眼前的电文。
钱老还真是不让他放松啊。
不过,总负责人?
这可是个大项目,但对这个项目的总负责人的权力也是非常之高的。
按理来说,这样的高位该会是中科院里那些老一辈人争抢的当才对,怎么会落到他一个年轻人身上?
这不是把他架在火上烤吗?
白杨不清楚钱老怎么想的,但事到如今面对这番急电,他也只能尽快动身。
至少去了那边了解情况再说。
于是在跟几个搞稀土研究的年轻人简单交待一番后,就立刻前往出发。
白杨现在的保密级别还算高,因此动作挺快,专机加专车,又是一天一夜的功夫,就到了洛都。
周厂长跟梁局一起接待的他。
“白所长!真是太感谢您了!”
周厂长一脸热切的走过来,激动的握住白杨的手,“如果不是你,我们机器厂怕是还得再晾个几年不可!”
这是实话,如果没有矿山设备去研究,只靠自己研发根本天方夜谭。
白杨笑笑,“只是做了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而已,主要的事情还是由周厂长来负责。”
周厂长赶紧摆手,“这是哪的话,要知道白所长您可是中科院指定的总负责人,我最多只是个副手,最后都得听你白所长的。”
虽然说周厂长在名义上是个厂长,但这个机器厂本身就是一个科研机部。
他周厂长在实际职位上,算是局长或者副部长的级别。
这样的人听从白杨的,更是让白杨觉得心里不安。
“我只是个小辈,担不起总负责人这个名号。”
梁局带着满意的神情拍着周厂长的肩膀,“我就说吧,白杨同志谦虚的很,完全对功名利禄不感兴趣的哦!”
周厂长看着白杨这副样子,突然意识到什么,很直白的问道。
“白杨所长,你是不是觉着自己德不配位?”
白杨一时间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只是尽可能的把话圆着。
“只是我太年轻了,只是对单独的项目还有几分信心,但对这样重要的综合项目上很难不忐忑。”
周厂长听完这话哈哈大笑。
“项目确实是重要,但事实上却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虽然这些设备全都是涉及不同科研项目的人负责,无非就是讲究个调配有度。”
梁局点点头,“所以说,这件事上不需要你多费心去思考科研本身,而是先考虑管理和进度等总体上的问题。”
周厂长接过话头,“我这么说,想必白杨所长应该知道钱老的良苦用心了吧?”
白杨思索片刻,就立刻明白钱老的想法。
这次支援学习调任出来的,都是各个项目里的人才,甚至是各个机部里都能排得上号的。
让白杨当总负责人,就是让这批人才都听白杨的。
也就是说,再给白杨增加影响力。
只要做好这个总负责人,将来在中科院总会议室里都得坐少数几个主位之一,权力不可谓不大。
白杨挠挠头,到底是相当于官场管理层的眼光,不然只凭自己还真不清楚里面的弯弯绕。
“为了把自己摘出去,我还特意跟梁局说不要把我写进报告里,看来钱老觉得这样对我有些不公,所以从其他方面来补充了。”
梁局笑道,“我也是后面知道了这件事,但毕竟是钱老的一份好意,我也不好拒绝,而且本身是一件好事。”
白杨点点头,在短暂经过一场接风后,三人即刻前往厂子所在。
路上白杨详细了解了一番,现在场子里都有些什么人。
不得不说钱老对这件事还是很重视的,调来的全是人才。
甚至还专门抽调了一部分眼下重要项目的负责人,甚至还有几个研究空空导弹的老熟人。
这么一想,事情就有些奇妙了。
本来只是为了逆向研究矿山设备,结果连研究导弹的都来了。
但事实就是如此,国内现在的科研水平代差太大,有很多基础学科都是不甚了解的。
这些基础工程机器,着实是很好的一次“教学材料”。
白杨看着眼前挂着矿山机器制造厂的牌子,神情有些恍惚。
据说这个矿山设备机器厂还没有投入生产,但前几年就已经规划建设出来了。
这期间一直在这放着没怎么管,本来是非常新的部门,结果现在门牌都是锈迹斑斑的。
很难想象,将来一段时间内,就是要从这样满是锈迹的大门里,走出一众为国家建设添砖添瓦的人才。
正要往里走,就突然听到一阵阵的吵闹声。
“你看这个电机设备,就凭咱们现在的制造水平,很难找到配套的传输装置,不如先让给我们精密机器研究所。”
“你可拉倒吧!这电机用的是自动化设计,不如先给我们研究院剖析一遍再说!”
“想啥呢!这电机材料你们发现了是什么合金做的了吗?几乎好几个部件用的材料都不一样!老天啊!这合金材料学要是弄搞明白,我们材料研究院能上升一大步!”
白杨随着周厂长跟梁局走到院内,就瞧见几十号人围着各式各样的机器做讨论。
其中没几个年轻人,大多都是上了三四十岁的,个别几个甚至还头发灰白。
可以说,他们绝对算是科研人才里的中流砥柱。
但就属那几个年纪大的最热火朝天,就差动手了。
这个激烈的讨论氛围,白杨已经在大草原上,跟几个研究稀土的年轻人身上见识过了。
真的很难想象。
都这么大年纪了,对科研本身还有这么大激情。
哪像后世,时不时冒出几个学阀压榨学生控制论文。
面对这个情况,白杨先是看了一眼周厂长,“咱什么时候开始开干?”
周厂长笑着道,“你身为总负责人,总要说两句吧?”
白杨略有些头疼,讲道理,他不是没胆量做演讲,但面对这么一群科研上的老学究,他实在显得太年轻了,能服众么?
这时,周厂长上前大声喊着。
“同志们!安静一些,总负责人白杨白所长来了!”
众人一听到白杨的名字,顿时全场安静下来。
第241章 看来大西北的秘密行动开始了
“这就是白杨同志么?之前听钱老说是个很年轻的,但没想到这么年轻啊!不知道他有没有本事做好这个负责人。”
“不能因为年轻就小看他,空对空导弹那个项目,可是让我们领先国外少说十年啊!”
“根据他之前做的那些材料项目,可是让我们机部现有的理论巩固的更完善了,少说能避开十几条弯路。”
“但说到底还是太年轻了,我们这些老家伙都不敢打包票说能管好这场面,他一个小年轻能做到?”
“确实啊,虽然都是为国家出力的,但眼下确实是各个项目机部混在一起,实在难以协调。”
这些科研人员的窃窃私语,白杨听的明白。
虽然他也不是没经历过公开讲话的过程,只是真头一次面对这么一帮德高望重的。
不说别的,就单单那几个头发灰白的主,在各机部也少说是项目组长的教授级别,都是能在各个部门当部长的角色。
这是科学研究院下辖分部的部长,绝对不是一般地方民政行政部长能相比的,都是能在国内学术圈占据一席之地的老学究。
甚至个别人都能在将来做到一些985,211大学校长的人。
权力,人脉,包括科研成果,一个比一个深,一个比一个多。
相比之下,白杨现在就算项目做的再多再好,也终究改变不了年轻的事实。
不过他不会因此就怯场,现在的科研环境远比后世好的多,这些老家伙们这么一把年纪了还有学习的劲头,着实脚踏实地。
于是,白杨就打算象征性的说两句。
“各位老前辈,老同志们,其实让我当这个总负责人,我是受之有愧的,毕竟我一直觉得自己做的还是太少。”
“现在国内科研还在紧追国外脚步,大方向上很难与之做对抗,只凭我现在做的这些单独项目,完全不足以撑起一片天。”
“他们外国人一直说,我们这搞不了那搞不了,说我们国人工业水平不达标,各种把我们踩在泥土里,但我就是不信邪!凭什么他们能搞的我们搞不了!对不对?”
白杨字字铿锵,看着眼前的一帮人,三两句话,就借助国情和爱国情绪,瞬间点燃一帮中流砥柱。
“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