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大国崛起从工业开始 第189节

  第一个,就是现有技术的升级换代,计算机技术,材料技术,雷达技术等,整合之后,就可以进行现有机器和军工的全方面升级和自动化工业化建设。

  第二个,就是将全国的运输线路彻底铺开,让各种货运车辆,成为工业的血液在名为柏油路的血管上流淌,进行国内的初始技术积累。

  第三个,就是薅羊毛,把国内的东西外贸,把国外的东西收购,而这期间不能亏,最好还得挣,不管挣回来的是什么,都会增加龙国的国际地位。

  白杨挠了挠头,收回懒散的状态。

  “这里面大多数问题,都不是我一个搞科研能解决的,要不通过钱老或者纪首长的能量,去着重考虑一下?”

  白杨想了想,觉得这是个好主意。

  但怎么开口就又成了一个问题。

  毕竟都是关系国运的大事,他说出口难道要他带头搞?

  白杨重新回到办公桌前,看着桌面上的的两份报告。

  第一份是三轮摩托货车的制造方案,第二份是农机型号改进方案。

  “三蹦子必须要普及开,这可以让运输物流真正成了祖国的血管,大型货车可以满足大宗货物和巨量物资的运输需求,而后就可以通过三蹦子广泛铺开。”

  “只是目前车辆管制也很麻烦,大车目前也仅仅只是勉强私营,必须要有公家认证,而这种小型车辆,是完全面向普通大众的,这里面肯定还有说法。”

  “农耕机更不用说,算是大幅改善目前农业的利器,但推广起来也跟老周说的一样,嗯……希望老周不要不要让我失望吧……”

  “只要农耕机能铺到千家万户,我们就能完全实现粮食自给自足,就可以彻底放开手脚大干了!”

  ……

  “完犊子,让白总工失望了!”

  周厂长从农业国贸总部的大门走出来,就哭丧着脸喃喃。

  “怎么还能这么麻烦?农耕机里面的说道也太多了些!”

  周厂长坐在台阶上,靠着石狮子愁苦的掰着手指细说困难。

  比如私人农耕机的管制,比如售后问题该给谁负责,比如农贸本身问题,种种种种。

  然而最麻烦的,反而不是农贸局,而是另一个麻烦:

  路。

  是的,没错。

  现在周厂长还能再耳边幻听到农贸部门的副局长说的话:

  “现在最多是大城市会有干净整洁的马路,也只有少数几条正在修建的全国主干道,但在农村这些主要种地的地方,可几乎都是坑坑洼洼的土路。”

  “而且多数农村都距离城市很远,那农机的销售点怎么铺?”

  “现在的农村本身就散,仅有少数村落是挨着城镇的,总不能上赶着去下村里挨家挨户推销吧?这运输成本谁来负责?”

  “还有退一万步来讲,哪怕农机卖出去了,但如果农机出了问题,农民该去找谁修?”

  “有这个破路拦着,如果真的全面铺开,请人大老远跑来修根本不现实,因为需求量太大了。”

  “让农民自学?老周你可真是个读书人啊,你知道现在有多少农民认识字?更别说修理专业器械,至少得多读两年书吧!”

  “这还得从农村里那些读过书的娃娃开始抓起。”

  “但是话有又说回来,农村娃娃想要好好上学,就得去城镇上,可路途遥远之下,大多数孩子都是小学还没毕业的水平。”

  “怎么想都不现实,你想搞私营农耕机我不反对,我也知道这是好事,但这些实际问题你不能不管吧?就单论现在来说,除非能有人出资把咱全国的路给修了!”

  周厂长赶紧晃了晃嗡嗡作响的脑壳,一脸惆怅的夹着根香烟。

  “我是想不到什么好办法了,算了,给白总工打个电话问问吧!”

  ……

  当白杨听到周厂长说的这些问题的时候,他也是一愣。

  这实在是万万没能想到的问题,听着好像是踢皮球一样的借口,但说的也没错,这种实际问题如果不解决,那农机全面普及就是一个空头支票,华而不实。

  “不过,修路嘛……似乎也不是个坏主意。”

  听到白杨这么说,周厂长就赶紧提高了两度声调。

  “你小子可别瞎搞!知不知道要是给全国铺路的话,需要多少工人,又需要多少资金?根本就是个天文数字!”

  “就算你的分红钱再多,也不可能满足全国这么大的胃口!”

  白杨笑了笑,“事情没你想的那么复杂,我们要修的,严格意义上来讲,其实不是路,而是城镇。”

  听到白杨这么说,周厂长就有些不明白了。

  白杨倒也没多做解释,只是吩咐他。

  “其他工程车辆的负责人你见过没?”

  “还没有……主要是想先来看看农贸部到底怎么个想法啊。”

  “不重要了,先去跑一跑工程车辆,问问能不能私营这种,再不济是否能像大车队一样,可以有个国家公证,就能让人私底下自己跑任务的。”

  周厂长胡涂了,他不明白白杨到底想要干嘛,但他知道白杨的想法一向都没有错,于是听话照做。

  很快,在四九城的工商部和建设部经过一天的交流后,却是得到了一个还算不错的消息:

  “是可以的私营的,只是这类特种车辆算是国家自己租出去的,不能私自售卖营销。”

  白杨听到这话就是一笑,“够了。”

  “周厂长,你可是立了大功了,相信我,你马上就能见识到,什么叫做基建狂魔了。”

第271章 这么做的意义在哪?

  周厂长虽然也是搞技术出身,但或许是因为这段时间一直在外面忙着处理交涉的原故,让他“跑业务”能力大大提高。

  不过也是多亏了白杨的人品,在纪首长和钱老的双重授意下,工程建设部和社会管理部这类国家总局,都对周厂长组织担保的新型建筑队走了不少绿灯。

  在搞定这一切后,周厂长又开始找人手,专门找一些开过车进过大车队的。

  花了半个月的时间,第一批挂名在国家工程部下的建筑公社正式成立,名下有正式员工两百余人。

  当然,这还不是最终人数,要知道一个建筑公司的完全体,想要完成一个项目都少说有两三千人才行。

  提早招这一批,都是为了能尽快适应新型工程车辆的操作。

  毕竟挖掘机,推土机,搅拌机这种特种车辆,不经过培训的话很难胜任。

  当然,这事儿也不是白杨他们这些搞技术的负责,他们想要培训的话,还得自己找地方,这次单纯是来混个脸熟罢了。

  紧接着,周厂长带着几个领头的来厂子里。

  其中就有在工程部的管事人,就之后建筑队的疑问和交涉,还得人家跟白杨聊,周厂长对白杨的心思还了解不多的。

  “这是专门负责招普工的老刘,这是工程部专门负责这个建筑公社的张老,这是……”

  一连串的介绍下来,白杨点点头,然后跟眼前这些人打预防针。

  “各位应该知道我们想要干什么吧?”

  级别最大的张老点头,“是关于新型建筑队的建设和通用试用,只是我很好奇,为什么一定要搞这种类似私人的状态?”

  “毕竟我听老周说,要修路的想法是白总工你提出的,可修路本身是国家事务,这样搞的话,多少有些……”

  白杨接过话头,“猫抓耗子,我明白,毕竟我们就是一个搞科研的,但在回答您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问问您,现在的搞建筑的运行方式是什么样的?”

  张老回答的很快,说的也很多,简单概括,就是现在搞建筑建设的,要么是国家企业,要么就是地方集体公社。

  甚至很多地方,都是直接把部队拉过来盖厂子什么的。

  现在搞私人公司的也有,但这种跟国家根基上挂钩的,在流程上很难申报。

  虽然他们这个建筑队走的还是国营企业,但实际上还算是私人承包,类似于公家出机器和项目,员工和管事的自己搞钱。

  但在经营权上,还是属于私人更多一些。

  “因为国家会下发批款,也会走国营项目来进行长期维修,可是你私人这么搞,不说别的,前期的款项倒是可以从国家税务里下发,但是后面怎么办?”

  “建筑项目也不是一直都有,得听上面的安排,那这些工人后续的工资和设备维护,可不是一笔小数目,不能一直靠我们养吧?”

  听张老这么说,白杨笑了笑,其实话很简单,就是缺钱,从而导致的缺项目。

  换句话说,就算成立这么一家建筑公社,但建筑项目在不用的时候,怎么留着他?搞成流动性质?

  “看得出来,您问题都问到现在的点子上了,但既然您都这么问了,那我就可以统一回答您。”

  “钱,由我来找人出,这点您不用担心,而您说缺项目,那我斗胆再问您一句,缺项目的主要原因,最关键的问题之一就是工期长,见效慢,对不对?”

  张老点头,“是这样,毕竟你们说要修的是农村的路,而农村里可以回报的资金实在太有限了,完全由国家总税务里抽调,资金量太大。”

  白杨摆摆手,“虽然我们确实要修村路,但我们不会先去下乡的,这样没意义,我们要做的,是着重修理城镇主干道。”

  张老颇有些狐疑的样子。

  “可这么做的意义在哪?”

  白杨从杂乱的办公桌上,找出洛都全市的地图册来。

  “您看,洛都本身就是大城市,跟国家主干道是连在一起的,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地方城镇的主干道,和国家主干道连在一起。”

  “地方乡镇本身就是集散农村拱卫起来的,我们只要把城镇的运输效率提上去,就能差不多把乡镇建设搞了一半。”

  “那既然如此,我们可以从地方税务里抽调资金,再加上国家补贴,完全是不需要发愁钱的问题,甚至这种建筑队,怕也会成为金饭碗。”

  张老一愣,顿时神情紧张。

  “你意思是多收税?这更不现实!老百姓怎么可能答应?”

  白杨赶紧摇头,“您想到哪去了!事实上,我们修完路,本身也是需要从这路上赚钱的。”

  “建设收费站,从购买车辆和其他使用道路的人身上额外收取费用……可以说只要是需要用到我们这条路的,都会给我们钱。”

  “我们不需要多要这笔钱,我们仅仅只是需要多一些人来使用道路,这样就能完美的产生正回馈,不仅不会亏钱,搞不好还能大挣一笔。”

  听到白杨这么说,张老瞬间反应过来。

  “所以你搞这么一个建筑队出来,不仅仅是用来建设,还是拿来做个试点运营的,所以必须要跟私人挂钩,让更多的人有使用车辆的需求!”

  “你搞城镇主干道,也是为了做试点!只要其他乡镇看到我的天……”

  白杨点点头。

  但张老却表情更不好看了些。

  “你这是要让国家被你牵着鼻子走啊!我听过不少你的传闻,说你不贪权好财,但如果你真不是这样的人,你就不会在那么多厂子里,都保有分红地位了。”

  白杨耸肩,“如果我真是贪权的人,就不会提出这种事情,况且我也确实想要在这条路上挂个分红位,但不是挂在我个人,而是中科院。”

  张老更不明白了,“你既然不从里面抽成,那你这么积极是为了什么?”

  白杨笑了笑,“当然是为了挣钱啊,不过不是为了我,是为了我的妻女和后代们。”

  张老一脸不明所以,白杨认认真真道。

  “促使我做这件事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能让国家富强起来,只要国家富强,我的一家老小都会过的更好,我这个搞科研的也就更用动力。”

第272章 一个月就成了?

首节 上一节 189/23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