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番仔细的筛选和比较,周部长最终将目标锁定在了位于西南地区的嘉陵机器厂。
嘉陵机器厂的前身是晚清时期由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龙华分局,历史悠久,技术底蕴深厚。
在抗战时期,嘉陵机器厂内迁至西南地区,为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嘉陵机器厂转为国有企业,主要生产军用枪械和弹药。
但随着国内形势的逐渐稳定,嘉陵机器厂也开始探索民用产品的生产,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更重要的是,嘉陵机器厂位于山区,周围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可以为摩托车生产提供原材料。
而且,嘉陵机器厂的工人队伍素质较高,有能力学习和掌握新的生产技术。
………………
第308章 闷闷不乐的李卫国!
周部长认为,嘉陵机器厂是承接摩托车项目最合适的选择。
他立即给嘉陵机器厂的厂长打了一个电话,简单介绍了白杨的摩托车项目,并要求嘉陵机器厂尽快派人来四九城,与白杨进行详细的洽谈。
嘉陵机器厂的厂长接到周部长的电话,感到非常惊讶,也很激动。
白杨的名声在外面或许不大,但在内部,那是响当当的,级别越高的,越是知道白杨这两个字的含金量。
他知道,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如果能够抓住这个机会,嘉陵机器厂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机遇。
他立刻召集厂里的领导班子开会,商讨这件事。
“厂长,这个摩托车项目,我们一定要争取下来!”一位负责技术的副厂长激动地说道,“这可是个好东西啊!比自行车快,比汽车省油,肯定有市场!”
“没错!”另一位负责销售的副厂长也表示赞同,“只要我们能把这个摩托车生产出来,销路肯定不成问题!说不定还能出口创汇呢!”
厂长点了点头,说道:“大家的意见我都听到了。这个项目确实是个好机会,我们不能错过。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面临的挑战也不小。这个摩托车技术,我们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能不能消化吸收,能不能顺利生产出来,这都是问题。”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所以,我们这次去四九城,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我们要详细了解这个摩托车技术,评估我们自身的生产能力,制定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合作方案。”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嘉陵机器厂的领导班子最终达成了一致意见。
全力争取摩托车项目,并立即组建一个由技术、生产、销售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的考察团,前往四九城。
……
刺耳的汽笛声响起,一列绿皮火车缓缓停靠在站台。
车箱门打开,嘉陵机器厂厂长李卫国率先走了下来,身后跟着一众厂里的技术骨干。
他们一个个都穿着洗得发白的中山装,脸上带着几分兴奋,几分忐忑,还有几分掩饰不住的疲惫。
毕竟,从西南腹地一路颠簸到这四九城,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李卫国整了整衣领,深吸了一口气。
他握紧了手中的公文包。
按照事先的约定,他们应该直接去研究所与白杨会面,商谈技术合作的具体事宜。
然而,现实却给了李卫国当头一棒。
来接他们的,不是研究所的人,而是一辆黑色的轿车,以及一位穿着笔挺制服,面容严肃的中年男子。
“你们是嘉陵机器厂的同志吧?”中年男子声音低沉,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李卫国连忙上前,递上介绍信:“我是嘉陵机器厂厂长李卫国,这位是……”
中年男子摆了摆手,打断了他的话:“介绍信不用看了,我是第一机械工业部的周秘书。白杨同志临时有重要任务,不能亲自接待你们了。你们跟我来,先去部里。”
李卫国愣了一下,重要任务?
什么任务能比和他们的合作更重要?
他心里隐隐有些不安,但还是压下了心中的疑惑,跟着秘书上了车。
轿车在宽阔的长安街上飞驰,两侧的建筑飞速掠过,红墙绿瓦,庄严肃穆。
车子最终停在了一栋灰色的办公楼前,门口挂着“第一机械工业部”的牌子。
李卫国跟着秘书,穿过长长的走廊,来到了一间宽敞的办公室。
其余人去了招待所等候。
办公室里陈设简单,一张巨大的办公桌,几把木质椅子,墙上挂着一幅巨大的中国地图。
办公桌后正坐着一人,正是周部长,此刻正在处理文件,秘书示意李卫国等人坐下。
“李厂长,你们嘉陵机器厂的情况,我们已经了解过了。”周部长放下手中的文件,开门见山,语气平淡,“这次的技术合作,对于你们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希望你们能够抓住。”
李卫国连忙点头:“周部长,我们一定全力以赴,保证完成任务!”
周部长从抽屉里拿出一份文件,推到李卫国面前:“这是合作协议,你们看一下,如果没有问题,就签字吧。”
李卫国拿起文件,仔细地阅读起来。
协议的内容很详细,包括技术转让的范围、合作方式、双方的责任和义务等等。
前面部分都还算正常,符合李卫国之前的预期。
但是,当他翻到最后一页,看到关于利润分配的条款时,他的脸色瞬间变了。
“百分之五十的利润…要交给…香江的…有限公司?”李卫国的声音有些颤抖,他抬起头,看向周正阳,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周部长,这是…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我们要把一半的利润交给一家香江的公司?”
他几乎是脱口而出,带着一种压抑不住的愤怒和不解。
要知道,嘉陵机器厂现在正处于困难时期,急需资金和技术来扭转局面。
这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对于他们来说,无异于救命稻草。
现在,却要硬生生地割让出去,这让他如何能够接受?
周部长的表情没有任何变化,他似乎早就料到了李卫国的反应。
他能理解对方的情绪。
现在这个年头的情况是这样的,基本上所有的国企都没有知识产权这个概念。
谁家有先进的技术,就去学习,学习到了就自己生产。
如果是其他技术也就算了,但这技术是白杨提供的,就不一样了。
他端起桌上的茶杯,轻轻地吹了吹,然后慢条斯理地喝了一口。
“李厂长,这个问题,你不用多问。”周部长放下茶杯,语气依旧平淡,“你只需要知道,这是上面的决定,你照签就是了。”
“上面的决定?”李卫国感觉自己的喉咙有些发干,“可是…可是我们总得知道为什么吧?这家香江的公司,它到底是什么来头?我们为什么要给他们分成?”
他几乎是咆哮着说出这些话,声音在空旷的办公室里回荡。
他知道自己失态了,但是他控制不住自己。
这不仅仅是关系到嘉陵机器厂的利益,更关系到他作为一名厂长的尊严和责任。
第309章 你级别不够!
周部长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他盯着李卫国,语气也变得严厉起来:“李卫国同志,请你注意你的言辞!有些事情,不是你应该过问的!”
李卫国被周正阳的目光震慑住了,他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却最终还是没有说出口。
“我再强调一遍,这是上面的决定,你只需要执行,不需要质疑。”周正阳的声音像是从冰冷的金属中挤出来的一样,“你的级别不够,没有资格知道这些。”
“级别不够…”李卫国喃喃自语,这四个字像是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了他的心上。
他深吸了一口气,声音低沉而沙哑:“周部长,我…我知道了。我会…按照上面的要求…签字。”
他拿起笔,手却在微微颤抖。
周部长看着李卫国在协议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盖上了嘉陵机器厂的公章,脸上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很好,李厂长,你做了一个正确的决定。”周部长收起协议,站起身来,“接下来,我会安排你们去参观几个工厂,学习一些先进的管理经验。至于技术方面的问题,会有专门的同志会尽快处理。”
李卫国机械地点了点头,他感觉自己的身体像是被抽空了力气,连站起来都有些困难。
他带着嘉陵机器厂的技术骨干们,像一群失魂落魄的幽灵,跟在秘书的身后,走出了办公室。
走廊里,昏黄的灯光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
李卫国抬头望向窗外,他突然想起,出发前,厂里的老工人拉着他的手,语重心长地说:“卫国啊,这次去四九城,一定要把技术学回来,咱们嘉陵机器厂,可就指望你了!”
老工人的话语,像是一根根针,扎在他的心上。
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迷茫和无助。
他不知道自己接下来该怎么办,他甚至开始怀疑,自己这次来四九城,到底是对还是错。
……
与此同时,在四九城郊外的一处秘密研究所内,白杨正全神贯注地盯着眼前的仪器。
“白所长,各项参数正常,可以进行测试了。”一旁的研究员汇报导。
白杨点了点头,拿起报告查看起来。
“这是…新型合金?”白杨的眉头微微皱起。
“继续测试,分析它的成分,记录所有数据。”白杨沉声说道,“务必弄清楚它的所有特性。”
……
另一边。
李卫国感觉自己像一脚踩进了棉花堆里,使不上劲,又拔不出腿。
从第一机械工业部出来,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却又觉得胸口更闷了。
招待所就在不远处,那是隶属于一机部的,专门用来接待各地前来“取经”或者“汇报”的厂矿单位人员。
低矮的红砖楼房,窗户上还装着铁栅栏,带着一股子计划经济时代的严肃和拘谨。
刚走到招待所的门口,李卫国就看到几个熟悉的身影正焦急地在门口张望着。
那是嘉陵机器厂的技术科长王建军,还有两个车间主任,都是跟他一起来BJ“跑部”的骨干。
“厂长,怎么样?部里怎么说?”王建军第一个迎了上来,急切地问道,脸上写满了期待。
“是啊,李厂长,咱们厂的摩托车项目,这回有指望了吧?”
“……”
李卫国勉强挤出一个笑容,摆了摆手,示意大家安静:“周部长同意了,咱们厂可以生产摩托车了……”
“太好了!”
“我就说嘛,咱们厂的技术实力,绝对没问题!”
“这下咱们厂可要翻身了!”
技术员们欢呼雀跃,兴奋地击掌相庆。
他们压抑了许久的情绪,终于得到了释放。
李卫国看着他们高兴的样子,心里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