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首长,你先看吧。”
他把文件资料,递给了望眼欲穿的纪首长,而后好奇的打开了信封。
“高领导你好,以上两份材料,是我们研究所研制的高强度航空结构钢,也是我想要应用在,未来战机机体上的材料。”
“有关于气动布局,我很早之前就已经有想法了,最近在不断地完善。”
“我希望成立相应的研究项目,研制出一台龙国的空战秘密武器!”
“鹰酱不断地援助秃头,不断地开着战机侵扰我们的边境。”
“我们虽然有毛熊的援助,但那毕竟是别人的。”
“我们想要走出独立自主的道路,就要完成科技的独立自主。”
……
当高领导平复了心情之后,便交给了对面的纪首长。
对方看完,当即拍板。
“搞,必须要搞!既然有人才,那怕什么!”他站起身激动地挥着手喊道。
“咱们那与毛熊交易得来的钱不是快到了吗?跟上面申请,让白杨同志去大胆研究。”
“咱们奉天第一个支持!”
“好了,冷静一下,我也支持这个研究项目。”
“刚好你也在,一会提交申请建议的时候,你也一起签个字。”
“发动机都已经研究出来了,机身材料也有了,剩下的研究也花不了多少钱。”
“聂首长和中科院那边肯定会同意的。”高领导伸手示意对方冷静一下,而后将自己的想法也说了出来。
虽说白杨的设计每一个点,都出乎他的意料,但他却不得不惊叹于设计的精妙性。
粗中带细,将所有的情况都考虑了进去。
不过还有更重要的冷却问题,但对于白杨,他相信对方会解决的。
“没问题,就冲白杨同志信中的那些话,我也要支持他。”
“我亲自给聂首长也写个申请。”纪首长坚定的说道。
话是这么说,若是白杨没有发动机的成绩,即使有着可行的技术资料,他也不敢去打包票。
……
龙国建立之后,在军工研究方面,多数发展都是由聂首长负责。
而这次白杨所申请的,是自主化歼击机研制项目。
包括了气动布局,发动机,冷却,雷达……等等全部研究。
因此,除了需要白杨的直属单位中科院同意申请之外,也要向聂首长打报告申请。
第122章 狐火雷达!去中科院要人!(一更求月票!)
项目申请期间,白杨这边的雷达设计资料也很快完成了。
这天,白杨正看着手中的信件。
“是谁的信?”一旁的钱文慧好奇的问道。
这似乎是私人信件,上面没有任何单位的信息。
“文静,我第一次回学校带出来的学妹。”
“上次去太原指导建设任务之后,她就自愿留在那了。”
“现在应该是给我报喜来了。”白杨笑了笑,随即打开了信件。
这段时间里,太原尿素日产万吨的消息,在全国闹得沸沸扬扬的。
每天都有人往太原赶。
这过了快一周多的时间了,他们也该稳住生产了。
“白哥,这次写信来是向你报喜的,我没有辜负你的期望,带着化工部的技术人员,圆满完成了太原化工设备建设任务。”
“我也升职为了技术科科长,以后就留在太原化工厂负责厂里的技术维护与改进工作。”
“同时,也是为了向你表示感谢!”
……
随着太原化工厂进入生产,文静也终于是稳定了下来。
“笃笃笃……”正当钱文慧想要说些什么的时候,一阵敲门声突然响起。
“白所长,你找我。”刘永坦随之走了进来。
“对,首先是有关于电子零件采购的事情,李副厂长那边已经托了人,去香江那边想办法淘货了。”
“你需要些什么,可以去找他,若是他也没法解决的,也可以来找我。”白杨将研究室采购的事情说明了一下。
娄广成在香江那边有人脉,但一些重要电子设备或者资料,是无法获取到的。
而这些,白杨可以看看,能否找毛熊那边的人试一试。
“那就好,那人手问题呢?”刘永坦继续问道。
“我明天约好时间了,会去一趟中科院,到时候人手问题肯定给你解决。”
“而且我这有个项目要给你,若是不给你人手,还真不好开展。”白杨说着,将准备好的雷达系统资料递了过去。
“这是之前让你研究的机载雷达,我这里刚好有毛熊那边的一些资料,你可以看看。”
狐火雷达,这项技术可以追溯到,前世毛熊所研究的自动防空系统雷达。
经过不断的缩小改进,增添了一些半导体元件。
就被蓝宝石改进为机载雷达,安装在了米格25上。
刘永坦接过资料,大致扫了一遍。
“这缩小了那么多,还要研究些电子管……”
“这雷达……是不是太大了,做机载雷达合适吗?”
他在看到资料之后,其中的半导体元件与缩小的电子管技术,还有超大功率让他有些激动。
但随后又想到是机载雷达,不免有些诧异的问道。
“是为了我们自主研制的战机上用的。”
“当然,不是仿制毛熊的,而是自主研究的新型战机。”白杨为其解释道。
对方已经参与进来了,倒是不用保密太多。
“明白!”听到这话,刘永坦神色严肃了几分。
这么大的功率,检测范围肯定也不小。
不过具体的情况,还要等研制完成后,进行具体的测试才知道。
“那白所长,我就等着你人了。”
“行了,人肯定会给你找来的。”白杨看着对方一步三回头的神色,有些无奈的摆手保证道。
“准备一下,咱们明天去一趟中科院,讨论一下人员调配的事情。”等刘永坦走后,白杨才转头对钱文惠说道。
他这自从升职之后,就去过中科院报道过一次。
他这研究所建成了,也该从其他学校中调配一些学生过来了,顺便将名字给定下来。
三轧钢研究所,听起来与这个年代大多数的制造厂一样,朴实无华。
不过总归来说,还是要确定一下主题的,也就是研究方向。
白杨的研究所目前来说,已经涉及许多领域的研究了。
爆炸焊接工艺,爆炸复合材料研究,不锈钢,尿素生产工艺,高温合金,冶炼工艺,雷达……
若是条件足够,白杨肯定也想将战机研究项目放在研究所。
不过发动机关键材料,机身材料,等到雷达也完成之后。
战机已经差不多被他一个研制出来了。
钱文惠闻言点了点头,若说研究所正式确立之后,也就他一个学生过来了。
……
将事情都安排好之后,剩下的就是等上面领导的审批消息就行了。
若是不通过,他也可以将这个项目,挂在哈工大去搞。
不过资金方面,可能就需要等个冬天了。
因为那个时候,电热毯才会正式销售出去,也能赚取到外汇。
相比来说,学校的管理要宽松许多。
若是自己搞钱自己研究,只要李老同意,国家方面肯定也不会过多的干涉。
白杨也没闲着,下午就带着一份报告找到了杨厂长。
厂长办公室内,看到白杨来他这,杨厂长也有些诧异。
“怎么,又要有研究要厂里协助了?”
“不是我说啊,你这研究所都半年了,还没人。”
“是中科院那边没给你派人吗?要不要我去找曾领导,让他帮忙看看。”对于白杨的研究,他当然希望厂里能参与进去。
但也清楚,研究所已经是一个独立的部门了。
总是让厂里参与,终归是有些不合适。
“没,明天我就去中科院谈这些事了。”
“我这次来,是有其他事要谈。你看看这个。”白杨说着,将手里的报告递了过去。
“不是研究项目,还能是什么?”杨厂长有些疑惑的接过报告。
当看到标题的第一眼,就有些理解了这个方案的目的。
“工业标准化管理方案。”他下意识的念了出来。
“对,咱们国家在逐渐朝着工业化靠拢,但各个工厂间生产杂乱,没有个细致的章程。”
“随着这几年的发展,许多工厂的生产都已成熟,也可以制定一些标准。”
“我打算将我们厂子和研究所作为第一试点,制定标准,统一和规范工业产品的设计、制造、检测、安全等方面的要求。”
“尤其是第一点,尺寸。”
第123章 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却有祖国(二更,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