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针对工业标准化的实施,思考了一些时间。
随着研究所建设完成之后。
他决定,先以自己的研究所和三轧钢为第一试点,制定标准化。
等待标准化方案成熟之后,之后国家随着发展,若是有需要的组织,都可以来进行学习。
总体而言,就是按照一定的标准来控制生产,用来实现工作过程协调运行,提高工作效率。
并且对生产的质量、数量、时间、程序等等去制定一个统一的标准。
若是可以,在截击机项目研究结束之后,针对航空飞机的生产,也申请实行标准化生产。
当然,有关于工业标准化,白杨肯定还要提交一份给计划部。
虽然标准化看起来挺简单,但这可是一项庞大而又繁杂的项目。
需要根据国家发展情况,还有各个工业种类去制定。
不可能一个小团队就能完成的了的。
需要专门设立一个管理组织出来。
“没想到白杨在管理上也有如此深的研究。”大致看了一遍方案的杨厂长惊诧的说道。
“标准化在古代秦朝时期就有了,不足为奇。”白杨笑了笑,“我这也是站在历史,回望今天而已。”
“好,说的不错。”杨厂长闻言,顿时赞叹了起来。
白杨这话说的漂亮。
“行,我这几天,就找各个部门车间的主任们讨论一下,想办法制定个完善的标准出来。”
自从AOD炉,真空感应熔炉,电渣重熔炉等冶炼炉被相继研制出来之后。
三轧钢的主要任务,也不再是热轧等工序了。
还要承担不锈钢,合金钢还有其他钢种的生产。
随着生产产品增多,管理上也变得有些繁杂。
尤其是每个炉子,都需要在教导一批操作工人出来。
因此,制定标准对于厂子来说,也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哦,对了,哈工大那边也有消息传来了,是电热毯的事情。”就在白杨准备离开时,杨厂长突然想到了什么,连忙开口叫住了他。
“这眼看着已经要入秋了,在冬天之前可以多生产一批。”
“关于分厂建设,上面已经批下来了,你有没有什么想法?”
“这看着给李副厂长多留几个名额就行了。”
到时候肯定会组织上派人下来管理,分厂厂长这些职位肯定是已经有了人的。
“好。”他也知道白杨与李副厂长的事,因此也没有太意外。
“那我走了?”
“走吧,没事了。”杨厂长摆了摆手说道。
……
回到办公室之后,机载雷达的研究,已经交给了刘永坦。
他就继续按照脑海中的技术,开始设计机身冷却系统。
米格25在想要突破“热障”,强大的冷却系统是必不可少的。
若不然,还没等材料先撑不住,飞行员就先被热没了。
其实针对未来的发展,在与毛熊决裂之前。
战机和第三代计算机,白杨都有信心能够完成研制工作。
甚至坦克上更进一步也不是不可能。
但即使如此,他依旧没有太大的安全感。
若是有四代计算机技术,星链技术,无人机技术……他倒是有些安全感。
针对未来畅想了一番,白杨继续回归到了工作当中。
不管怎么说,还是要一步步的发展,尽量将基础建设与经济给搞定。
若不然,即使有技术,也无法实现。
这次的米格25,也是因为其具备的独特性,让他有条件进行实现研制。
……
翌日,白杨带着钱文惠来到了中科院。
“你好,同志,我是中科院三轧钢研究所所长,白杨。”
“这位是我的助理,钱文惠。”
“这次来见钱副院长。”白杨走到警卫的面前,表明了自己的身份。
对方接过身份证明查看了一番,确定没问题后便点了点头,让他们进入了中科院。
进入中科院之后,白杨有着上次的经验,一路来到了钱副院长的办公室中。
“笃笃笃……”
“进来!”
“钱副院长,好久不见。”进门后,白杨礼貌地打了个招呼。
眼前这个坐在办公室内,国字脸,头发有些稀疏的中年人,就是龙国未来的原子能开拓者,原子弹之父。
他与他的妻子,也被西方誉为东方的“居里夫妇”。
“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却有祖国。”正是出自对方之口。
也是在他的号召下,郭老等人在之后相继回国。
“小杨,还有钟文家的姑娘也来了,都坐吧,不用拘谨。”见到是白杨两人,钱副院长露出亲切的笑容说道。
等到两人都坐下之后,他再次开口了。
“你要申请的截击机研究项目我看了,可行性很高,我给你通过了。”
“小伙子做事还是很全面的。”他说的是白杨找奉天沈飞局帮忙做背书的事情。
“不过你也不用怕,只要研究项目有成功率,我们也不会卡着你。”
不过说是这么说,但也只是在他这,在他事情上,年轻人准备充分一些,也是件好事。
说完了申请的事,白杨也说起了另一件正事。
“钱副院长,我们研究所已经确立那么久了,是不是也该给我们分配些人过来了。”
“你也知道,我们研究所负责的项目有多少,后续我还打算设立一个电子计算机研究项目。”
“这些都急需人才啊。”白杨一脸愁容的说道。
“你小子,放心吧,人不会少了你的。”
“把名单给我吧。”钱副院长伸手笑道,对方一进门,他就看到对方手里的单子了。
一般来说,能进门跟他谈的,都是一些同辈的人,或者就是年纪更大的。
技术方面,面对年轻人,他们也都是教导为主。
白杨这种年轻,但在科研领域又出众的倒是少见。
“给,除了研究所的名单之外,我还想组一个流体工程力学专业的科研小组,参与到截击机的研究。”白杨连忙将手里的清单递了过去。
“没问题,这些我都给你看看吧。”上面都是目前研究所,正在研究的项目申请名单。
而电子计算机这一栏,只有项目,暂时还没有需要人手的打算。
看到电子计算机,他倒是想起了华先生那边。
白杨这个小伙子,看样子在计算机领域也有很大的想法。
第124章 人已齐,马上开始!(三更求订阅!)
冶炼工艺,复合材料研究,爆炸复合工艺与复合材料研究,航空高温合金研究,雷达研究……
说实话,即使有所准备,钱副院长对一个研究所,就包含了这么多先进的项目,依旧有些惊叹。
而这些,都是白杨所领导突破的研究项目。
中科院这边多数是基础科学的研究,看起来倒是挺适合给三轧钢的研究输送人才的。
想到这,他不禁笑了笑。
若是白杨在原子能领域有建树的话,他肯定是不会放过这个人才的。
“我知道了,你回去等消息就行了,接下来我会站着这些名单,给你分配些学生过去。”
“不过你也要清楚,现在全国各地哪个地方都缺人,你这一次要派那么多,不一定会给你凑齐。”钱副院长在清单上签了字,而后说道。
“没关系,只要雷达项目和截击机项目不缺人就行。”白杨点了点头,表示理解。
“放心,这两个是重要项目,肯定不会少人给你的。”
尤其是截击机项目,中科院方面,肯定会安排些成熟专业的技术人员去的。
“有关于截击机项目研究,聂首长那边也同意了,项目通过,你接下准备准备,但别急着走。”
“等人都到齐了,你们一起启程去奉天的沈飞局。”
基本上,先进的加工设备都在奉天那边。
加上有着完善的战机研究生产设备和技术人员。
为了更好的推进研究,只能去奉天。
“明白!”
接下来几人又聊了会发展上的事,白杨才带着钱文惠离开了中科院。
……
沈飞局的高领导很快便写信过来。
告知他聂首长那边通过了项目研究,让他可以随时到奉天去。
白杨也没急着过去,一边继续设计着机体冷却系统,一边等着上面安排的技术人员。
除了基本的机身气动布局与冷却系统之外,起落架的制作也相对有很大的挑战,材料方面多用高强度钢与钛合金。
不过这个年代,多数还是用铝合金起落架。
而钛合金的研究,虽然概念很早就有了。
但第一个实用高温钛合金,也是鹰酱在上一年研制成功的。
针对于钛合金研究,鹰酱也是一直都是处于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