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大国崛起从工业开始 第94节

  等到试飞工作完成之后,剩下的就是战机的定型与生产了。

  “好,这些报告我会汇报上去的,住宿方面都没问题吧。”高领导将文件收起,顺便关心了一句小组生活方面的问题。

  在聂首长的指示下,科研工作人员的条件都不错。

  有好东西,也都是第一时间,分配给各个科研组织人员。

  “没有,我们这个条件已经是最好的了。”白杨摇头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高领导也对他们小组特别照顾了一番。

  因此,白杨带着913小组来到之后,就没怎么在生活上受过苦。

  “你们让我看到了赶超世界先进科学技术水准的希望,这些都是我对你们的期望。”

  “而且我相信,你们不会让我失望的。”

  “当然了,就是失败了也没关系,你还年轻,不要有太大的心理压力。”高领导见白杨的表情,开口宽慰道。

  要知道的是,出口毛熊的众多工业材料,可都是眼前这个年轻人研究的。

  这极大的缓解了国家科研财政方面的压力。

  因此对于白杨,上面也都会稍微侧重一下。

  ……

  在方案的文件上报之后,所负责的部门都一一签了字。

  913项目的设计理论计算工作,也正式步入了正轨。

  钱文亮一行人更是待在研究室内,根据白杨的方案方向,开始设计战机机体模型。

  经过流体力学方程,计算出大概的理论数据之后,便研制出比例的模型,用风洞模拟继续推算各项参数。

  这天,又一次模型实验之后,小组成员们围绕着手中的数据开始讨论了起来。

  “报告,这个是加装了平垂尾的对比模型图。”钱文亮手中拿着机体模型的面积率分布图,递了过来。

  白杨接过查看了一番,可以看到,未加装平垂尾的面积率分部波线。

  相比于加装了的,前段会高一些。

  但很快,到了中间就凹陷下去了一大部分。

  “这个是测试结果数据,在1.3马赫左右,战机的面积率似乎有些低,咱们要不要再改改。”

  这时,他又拿出了一份数据,再次建议道。

  “不用改,在2马赫以下,暂时都不用管。”白杨摇了摇头,坚决的说道。

  米格25的气动布局,是按照2.35马赫巡航速度以上的超音速面积率修型设计的。

  当速度超过2马赫以后,其机身截面分布会相当接近理想旋成体。

  并且在2.5马赫以后,还会强化这一特性。

  因此,在跨音速速度下,这个气动布局看起来会有着较大的波阻力。

  但速度越快,米格25的波阻力,相比于许多看起来飞的快的飞机,波阻力反而更小。

  在测试出了波阻力之后,白杨便拿起纸笔计算了起来。

  首先带入公式,算出了总阻力系数,接着继续以28吨的重量,得出直飞情况下的升力平衡重力。

  最后,直接以三马赫速度值代入,得出升力系数大概在0.13。

  而后又通过翼展与翼面积,最终计算出主翼展弦比为3.2。

  这些都是设计模型测试完成后,获取到的数据推算。

  “尾喷口的模态设计完成了吗?”白杨在对方目瞪口呆的视线下,迅速完成了一道道计算,而后将数据结果还给了他,顺便问道。

  不知是不是接受的知识太多,他的计算能力似乎也增长了不少。

  以前只能依靠系统技术的知识,现在自己也能参与一些计算工作了。

  “还没,根据你的设计方案,还在调试中,一周后应该可以完成。”钱文亮回过神来,连忙说道。

  米格25想要拥有高速巡航的能力,就需要在发动机的工作模式进行控制,一共有三个状态模式。

  第一模态由电机自动控制,内径大概在945毫米,第二模态的内径则扩张到了1110毫米。

  而第三模态,就是速度超过1.5马赫之后,内径达到了1170毫米,外径大概在1640毫米。

  “那行,加快速度,尽快在月底完成方案设计阶段,进入工程研制阶段。”白杨查看了一下进度。

  有着现成的技术图纸在脑海里,设计出来还是很快的。

  主要的工作阶段,还是在研制测试阶段。

  那时候,挑战的可就是试飞员的性命了。

  米格25在验证机测试期间,第一次高速试飞,机体就彻底摔烂了。

  当时的飞行员都没来得及跳伞。

  后续试飞也出了些事故,牺牲了一两名经验丰富的试飞员。

  他们现在研制出来倒是会好很多。

  毕竟白杨脑海里的技术,是经过了试错摸索阶段的完善,出问题的几率并不大。

  但是验证机,谁也无法保证百分百不出错,即使成熟的战机也是如此。

  “月底……可以,只要一切顺利。”钱文亮大致算了下进度回答道。

  不过他感觉自己的话有些多余,似乎按照白杨的要求来去实行,就很少出过问题。

  这个设计与模型测试过程异常的丝滑。

  不像是在研究,更像是在制作一台,技术已经成熟的战机。

  钱文亮离开之后,机身冷却系统的设计师也找到了他,将模型的温度数据汇报了上来。

第128章 什么叫米格-25效应!(三更求月票!)

  冷却系统的进展要慢上许多。

  毕竟还要等机身气动布局的数据逐渐完善之后,再根据需要去,去进行相应的冷却。

  而这架由金属钢制成的战机,重量摆在那。

  想要实现超音速的速度,温度方面肯定不会低。

  “好,钱组长这边战机模型已经快要完成测试了,你与他们可以一起讨论一下。”白杨扫了眼就还了过去,冷却系统才是测试期间最繁杂的点。

  “快完成了?那么快?”对方闻言有些诧异。

  双方时间上有些错开,加上研究一关就是一两周的时间,进展方面都不太知情。

  并且冷却系统要慢上一些,白杨到了奉天之后,还花费了许多时间才完善了相关的方案。

  “这才过去一个多月,哪里快了。”白杨还以为对方搞研究工作,时间都忘了。

  然而听到这话,对方脸色有些古怪。

  一个多月,这个进展难道还算慢吗?

  按照他的想法,这次针对机身的各项研究,中间遇到一些问题,讨论突破一下,不断地改进,距离完善,最早也要等到下一年。

  不过在看到白杨的设计方案之后,他觉得可以提前到今年年前,已经与仿制一架战机的进展差不多了。

  但现在这个进度来看,似乎不用等到年前,等到十一月份就能完成,进行到工程研制阶段了。

  “笃笃笃……”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敲响,紧接着钱文惠走了进来。

  “白哥,高领导那边找你。”

  “好,我马上过去。”白杨点了点头,随后站起了身。

  “沈工,冷却系统的设计还是要你多费心了。”

  “没有,都是按照你的方向去做的,你先忙吧。”对方回过神来,连忙摇了摇头道。

  ……

  白杨离开办公室之后,很快便来到了高领导的办公室。

  进门之后,便看到除了高领导之外,还有上次在冰城风洞测试有过一面之缘的纪首长。

  “白杨,你来了!”纪首长热情的伸手打了个招呼。

  “我前段时间也在忙些事,也就没来看看你。”

  钱先生在上个月的17号就已经从鹰酱启程,踏上了回国的路程。

  十月份抵达了四九城,因此,国防与军事工程方面的负责人,也开始讨论起了有关于导弹项目研究的事情。

  纪首长也去参见了。

  “别,纪首长你这可就太客气了。”白杨听到这话,连忙回应道。

  “那有什么客气的,你在奉天的安全,以后也由我们军区负责,我也是负责这块的,怎么说也要见个面。”纪首长摆了摆手,表示不认同。

  两人相互推脱了一会,直到高领导开口,这才将话题引入了正题上。

  “好了,你们两个别推来推去的了!”

  “白杨,你那边的进展怎么样了?这段时间一直看你们在飞模型。”他看向白杨询问道。

  一谈到正事,纪首长也不多说了,期待的等着白杨的回答。

  “大概到月底就能有结果了,我将数据和设计统计完,上面看着没问题,你可以进行下一阶段的测试了。”

  “到时候就需要纪首长和刘首长也参与进来了。”

  原本在发动机研制测试完成之后,就要空军方面派遣试飞员进行装机试飞了。

  不过还没开始,白杨那边传来机身材料,技术性突破的消息。

  并且还有机身气动布局设计方案。

  “那么快?”听到这个进展,纪首长顿时惊的眼睛都瞪大了几分。

  一旁的高领导也是一脸的诧异。

  白杨带着团队来也才一个多月,这就快要能进行研制测试了?

  “对,设计方案已经有了,并且设计测试过程中,也比较顺利,没遇到什么瓶颈。”

  “基本上都达到了我所设定的要求。”白杨点头确定道,而后继续往下说了下去。

  “并且来说,剩下的研制工作才是难题,需要注意的范围也更广泛。”

  “一些材料,国内没条件的话,也许可以从毛熊那进口一些。”重要的核心材料都已经有了。

  剩下的比如少量的钛合金与降落架等,也可以考虑从毛熊那边进口。

  这些材料也不会让人联想的太多。

  后续的生产,可以交给刘丽他们研究。

首节 上一节 94/23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