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乡们热情不热情,东西好吃不好吃?”他拍了拍自己圆滚滚的肚子,“瞅瞅我这规模,还用我多说吗?”
说完他作势就要关直播,突然又像想起前世白洋淀的热搜,猛地收回手,表情瞬间变得严肃:
“哦对了!最后说个正经的!”
“治安要保障,诚信赢天下!”
这是赵小锤对村民们质朴善意的回馈。不敢奢望能像两年后B太带火淄博那样创造奇迹,但只要今天这番笨拙的吆喝,能让这些淳朴的老乡多一些回报,他就知足了。
赵小锤掐了直播,在小姑娘家干净的厢房倒头就睡。
但他带来的这场热闹,可没随着他睡着而结束。
常山小龙龙被网友们@得实在受不了,一个电话打给了小姑娘。于是,在赵小锤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一个手机悄悄架在床头,镜头直接怼着他脸拍!
几千号的网友瞬间涌进常山小龙龙直播间,弹幕一片沸腾:
“来了来了!审判时刻!”
“镜头拉近点!看看枕头边上有没有痕迹!”
“赌五毛钱,只胖子绝对会催吐~”
“卧槽~这是睡着了?”
“这特么的猪嘛~~”
镜头里,赵小锤四仰八叉地睡得昏天黑地,嘴角还挂着点哈喇子,别说吐了,连翻身都没翻一下。
“……”
“哥……我叫你一声饭桶之王!”
“十个火烧三碗汤,再上十个烧饼和后面那些……真能消化?!”
“转粉了!这哥们儿是真吃啊~不玩虚的!”
见赵小锤确实没有催吐的迹象,早就害羞不已的小姑娘悄悄把手机拿走了。
但关于“大胃王胖哥”的各种直播切片、搞笑动图,已经开始在短视频平台上病毒式传播,#真实干饭人#、#骑行博主秒变吃播#等话题热度悄然攀升。
……
第二天清晨。
阳光透过糊着薄霜的窗玻璃照在脸上,在院子里传来几声零星的狗叫声中,赵小锤缓缓地睁开眼睛。
在温暖的土炕上伸了个大大的懒腰,才满足地穿衣起身。
感受一下热流,那个气息还在20公里外的石市,赵小锤掏出‘郭福来’的手机,打开轻松慢行小程序,以真胖子的会员身份登了进去。
很快,那张照片出现在了后台消息之中。
“就是他!”
第467章 村里琐事
赵小锤仔细翻看着中年男人的资料,眉头微微皱起。
他是弯弯人,一个拥有FSA、FFA、FIAA三皇冠证书的精算师,这样的人才,全球范围内也就寥寥数人。
他在业内名声不显,并非实力不济,而是因为他行事独来独往,不依附于任何机构。他的服务明码标价,如同一个学术雇佣兵,有合适的案子就接一单,做完即走。
此次现身京城,是因为他同时接下了4笔来自千度、幻想、丑驴、小麦的业务。
后台信息显示,这4笔业务的报价,低得简直像是友情帮忙,连他平时正常收费的一半都不到。但最令人费解的是,他竟然在短短一天之内,就把这4家大厂的复杂业务全部搞定,效率高得吓人!
4个巨头公司的业务,就算他是顶级精算师,这效率也太离谱了吧?
赵小锤挑了挑眉,压下心中的疑惑,继续往下看。
这男人是昨天上午抵达的石市,下火车后直奔郊区的一座物流园,在里面只待了十分钟就完成了一项委托……而酒店的入住信息却表明,他提前预定了整整四天的房间。
十分钟……
赵小锤看着手机,缓缓举起右手。
热流
拇指揉按法
督脉
百会穴……
片刻后,大脑清明的赵小锤松开右手。
“十分钟?你糊弄鬼呢!”
赵小锤看着屏幕上的记录,忍不住嗤笑一声。
他太清楚了,要精确计算那一连串足以引发致命意外的蝴蝶效应,对大脑的负荷是何等恐怖!
别说十分钟,就算这男人脑子完好无损,光是把那些复杂的物流数据和账本捋顺了都不够!更何况他的大脑明显已经受损……
所以……
赵小锤眯起眼睛:“你折腾这么一大圈,到底想干什么?”
他抬头望向石市的方向,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笑意,随手将手机揣回兜里。
“猜不透,那就不猜了。”他低声自语,“反正……我有的是耐心陪你玩下去。”
……
收拾好个人卫生,赵小锤推开厢房门的时候,天色已经大亮。
然而,当他看清院子里的景象时,整个人瞬间呆立在门口,嘴巴张得能塞进一个鸡蛋!只见原本宽敞的农家院里,此刻堆满了各式各样的东西。
元氏红富士苹果、殷村驴肉礼盒堆成了小山,老乡自家炸的油条、麻花,还有一盆刚出锅、正冒着热气的驴肉火烧摆满了石磨盘……
满院的礼品把赵小锤给看懵了,他茫然地环顾四周,有点不知所措。
直到他瞥见堂屋门缝里探出个小脑袋,正是昨天带路的小姑娘,正眨巴着大眼睛偷偷看他呢。
赵小锤赶紧朝她招招手,压低声音问:
“你爷爷呢?”
小姑娘大概十七岁,身子看着有些单薄,脸色带着点白净。
她爸妈常年在外打工,自己书念得不太好,就留在家里跟着爷爷学做祖传的烧饼手艺。
她跟赵小锤说话时,总有点不好意思,手指头不自觉地把那条颜色有点发黄的发辫拆了又编,编好了又拆开,来来回回倒腾个不停。
在小姑娘害羞、又断断续续的叙述中,赵小锤拼凑出了事情的轮廓。
原来是自己的直播爆了!
经过一夜发酵,竟形成了病毒式传播。
这个夜晚,互联网流量冲向了这个曾经默默无闻的北方村庄。
天还未亮,当地交通部门就监测到,通往张掖村的道路车流量开始异常激增。从睡梦中被叫醒的县领导果断的下达了指令——紧急动员,即刻加开一场临时大集!
于是,在黎明前的寒意中,整个张掖村被迅速唤醒。老乡们连夜准备货品,文旅局的宣传物料和指示牌被火速送达布置。
所以,当赵小锤推开房门时,他见到的是一个堆满谢礼的院落。
赵小锤看着满院子的谢礼,咧嘴一乐,心里那点不好意思顿时烟消云散。他大喇喇地往院中石凳上一坐,冲旁边的小姑娘招手:“来来来,趁热吃!”
说着,他伸手抓起个还烫手的驴肉火烧,塞进嘴里狠狠咬了一大口,又把盛着油条麻花的盘子往小姑娘那边推了推。
小姑娘望着满桌食物,脸上却露出为难的神色。她犹豫着指了指早餐,向赵小锤解释,隔壁住着位独居的老奶奶,因为大集来得太突然,她和爷爷后半夜一直忙活,根本没顾上给老奶奶送早饭。
这个简单的请求,让赵小锤往嘴里塞火烧的动作顿了一下。
他二话不说,端起一大盘油条和几个驴肉火烧塞到小姑娘手里:“赶快送过去。”
小姑娘端着饭食跑了到了隔壁。
正吃着,隔壁就传来老太太不讲理的埋怨声。
没多会儿,小姑娘回来了,从她口中赵小锤得知,老太太早年丧夫丧子,儿媳也跑了。
如今,已经是第四个年头没有见到她养大、疼爱的亲孙女了。
而老太太的有生之日已经屈指可数了。
保不定哪一天她没能见到孙女的最后一面,没能最后爱抚孙女一下,没能最后默默孙女美丽的当黄色头发。
之前一些年,老太太的生活费是孙女寄给她的,可孙女常常漏寄。每当漏寄的时候,谁也不知道老太太的日子是怎么过的。
“她想再看一看果园……”
小姑娘叫禾露,元禾露。吃完早餐的时候,她低声对赵小锤说了这么一句。
“那就带她去呗。”赵小锤嚼着肉夹馍,随口接道。
禾露难过地低下头:“我扶不动她,爷爷又在大集上。”
赵小锤沉默了片刻,接连吞下三个肉夹馍后,终于起身:“走。”
他跟着禾露来到隔壁门外……
……
老太太花了很长的时间才穿戴好。
她穿上了旧厚呢子大衣,围上了厚实的旧头巾,颤巍巍的手紧紧抓住赵小锤的胳膊,一步步挪下了堂屋的台阶。
第468章 意识流唠叨(可以跳过不看)
院门一开,门外喧嚣的热闹景象扑面而来。
这在赵小锤的意料之中,前世淄博等网红城市热闹景象还历历在目。
可惜这个村子只是华北平原上的一个普通村庄。这片燕赵大地上的村落,大多带着一种历经风霜的朴实,灰墙土路,与“美”字实在不太沾边。
着网络流量涌来的游客们,带着猎奇的心态在村里转悠了不到十分钟,脸上便露出了显而易见的失望。土路、老房、光秃的树枝……实在没什么打卡点可拍。
于是人流很快便乌泱泱地涌向了临时增设的大集。
穿红马甲的志愿者们忙得脚不沾地,一边维持秩序,一边帮年纪大的摊主操作收款码。
几位身着夹克、胸前别着徽章的人员站在不远处,看着眼前摩肩接踵的人流和不断成交的买卖,脸上虽保持着克制,但眼底的笑意却藏也藏不住。
带着帽子的赵小锤并没有引起注意,他收回目光,感受着胳膊上老太太那只枯瘦却用力抓着的手,搀着她,一步一步向村外果园走去。
缓慢前行的路上,一个个衣着光鲜、举着手机直播的游客谈笑风生地与他们擦肩而过,却没有人朝这位佝偻的老人多看一眼。
大集上忙碌的摊主们大声吆喝着招揽生意,志愿者们脚步匆匆地维持着秩序,几位负责现场协调的工作人员正满意地清点着人流数据。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聚集在消费和流量上。
赵小锤一路走着…
路边,几个穿着旧棉袄、袖着手晒太阳的老人,眼神浑浊地望着热闹的人群;路边坐着一位神情麻木的中年男人,脚边放着破旧的编织袋;墙角里……
这些在消费社会不生产、也不消费的‘无用’之人,仿佛被那份热闹隔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