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孩子她妈是天仙妈 第71节

  看来这场约谈到丁书记这里差不多就结束了。

  接着,陈浮生来到了他们创汇工作小组的办公室。

  在这发现很多人都还没走,包括他的媳妇。

  “浮生你终于来了,人家钟记者都等你老半天了。”

  在凌子的这句提醒下,走进来的陈浮生才注意到办公室里还有记者。

  而在他目光看过去的时候,对方也跟着站起来自报了一下家门。

  “浮生同志你好,我是《人民日报》的记者钟小芳,这是我搭档李东,刚才听了包括凌子同志、龚雪同志等人对你在戛纳电影节期间的表现,我们特别希望能够对你进行一个采访,请问你这边方便接受一下采访吗?”

  陈浮生先是给房间里其他人都扫了一眼,然后才对着钟记者笑着点了点头:“可以的。”

第93章 报道与反响

  当晚,吃了晚饭之后。

  陈浮生看向妻子几次欲言又止。

  “你想说什么就说呗,犹犹豫豫的干什么?”最后这一次被刘筱莉捕捉到了,直接问了出来。

  闻言,丈母娘也投来好奇的目光。

  不过陈浮生没急着说,而是先把怀里睡着了的女儿抱去她的婴儿床上,接着才回来和媳妇商量道:

  “老婆……你想不想工作?”

  “工作?什么意思?”

  “今天丁书记找我谈话,提及你的工作问题,说是组织上可以帮忙安排,所以我想问一下老婆你是什么想法?”

  “组织上还能给我在京城安排工作吗?”刘筱莉有些震惊。

  “那肯定是安排在京城的工作啊。”

  从长远考虑,刘筱莉当然还是希望自己有一份事业的,不过她朝卧室方向看了一眼,有些纠结道:“宝宝还小啊,我去上班了,她怎么办?”

  陈浮生还没开口,丈母娘率先道:“我帮你们带。”

  在丈母娘看来,女儿还年轻,从长远考虑,还是要有一份自己的事业才好。

  所以接着劝道:“小莉,难得浮生他这次立了功,组织上才为你们提供了一个这么珍贵的机会,我觉得还是不要错过的好。”

  “至于宝宝的问题你们不用担心,我可以帮忙带着,她奶奶是老师,暑假肯定也会过来,到时候也可以帮你们带。”

  刘筱莉本来就有些意动,听了妈妈的话之后,就更加心动了。

  不过她心里还是有些顾虑,继续看向陈浮生问道:

  “会给我分配到什么单位?是文工团吗?”

  “我其实觉得门口的央视不错,当然老婆如果你想去文工团的话,我也能替你争取一下,应该问题不大。”

  丈母娘听了女婿这话欲言又止,她心里也觉得女儿要是可以进央视的话无疑更好,但是又觉得自己不该干涉女儿的选择,纠结的时候,刘筱莉再度开口。

  “我进央视能干什么?”

  “现在央视应该也有自己的舞蹈演员吧,就算还没有,相信我,以后也肯定有,也许老婆你进去之后直接就是舞蹈老师了。”

  刘筱莉被丈夫这话给说服了。

  反倒是丈母娘这时候提出了一个疑惑。

  “央视好像不归你们电影局管吧?”

  “确实不归我们电影局管,但是妈,这事是我们上级部门的丁书记承诺的……”

  ……

  翌日。

  昨日央视记者钟小芳对陈浮生他们的采访,便登上了今日份《人民日报》的头版。

  标题是:《从戛纳荣光看中国电影的世界对话》

  ——首先祝贺我国电影《调音师》在刚刚过去的第34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上荣获评审团大奖,再次祝贺《调音师》的海外版权以673.5万美元创下我国电影技术输出的最高纪录!

  昨日,本报记者对《调音师》的导演:陈浮生同志、韩弎坪同志,演员:龚雪同志等人进行了采访,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聆听他们讲述《调音师》背后的小故事,以及他们是如何带领中国电影走向戛纳并和世界对话的。

  一、《调音师》的拍摄难题和剧组小风波

  二、戛纳时刻:让世界舞台上出现中国电影的声音

  三、陈浮生同志谈中国电影的未来和展望

  ……

  红星钢铁二厂。

  李耀国刚刚来上班,忽然他团队的一个年轻同志拿着一份报纸就冲了进来,看得他眉头一皱。

  “组长,组长,出大事了……”

  “急什么,天塌下来了不还有高个子顶着吗,还有,我平常是怎么教你们的,干我们这一行,最重要的就是要有静气,你看你毛毛躁躁的,像什么样子。”李耀国先把对方训了一顿,然后才接着问道:“说吧,出什么大事了?”

  这名年轻同志似乎早清楚自己组长的脾气,所以也没生气,依旧将手里的报纸递了过去:“组长,你快看今天的《人民日报》,原来前天我们在飞机上碰到那些文艺战线的同志们,还真在国外干了一件大事。”

  对于前天在机场的经历,虽然李耀国事后就将其抛到了脑后,但毕竟这事才过去两天,他当然也还记得。

  他还以为和那些文艺战线的同志事后不会再有什么交集了,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了他们的新闻。

  自然不免带着好奇、疑惑的心情将报纸接了过来。

  然后低头定睛一瞧,下一秒就像是被673.5万美元的这个庞大的数字施了‘定身咒’一样,直接定在了原地。

  半响,他才回过神来,嘴里喃喃道:

  “难怪,难怪他们那天会有那么多的领导来接机,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是啊组长,我还想说他们凭什么呢,原来仅仅靠一部电影的海外版权就超过了我们厂三年创造出来的外汇价值,这也太了不起了,我得为当时对他们的不服表示道歉。”

  “嗯,确实了不起……这部《调音师》上映了吗?我想去看看,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电影,竟然可以在国外卖出673.5万美元这么高的价格。”

  其实李耀国平时是不喜欢看电影的,比起电影,他下班之后更喜欢琢磨自己的研究结果,但是这一次,他迫切的想看这部《调音师》。

  “组长,我也想看啊,但是这电影好像还没上映吧……那个,我下班之后再去打听一下。”

  “好。”

  ……

  《芳草》杂志社。

  “天啊!陈老师他又又干了一件大事。”

  “老肖,是什么大事,值得你这么惊讶?”

  “你自己看今天的《人民日报》。”

  “我擦,673.5万美元!!!”

  “什么东西?”

  “浮生同志他们的新电影《调音师》在国外不仅拿了大奖,还卖了673.5万美元,牛逼,简直太牛逼了。”

  “我靠,真的假的?快给我也看看。”

  “《人民日报》都报道了,这还能有假吗?”

  江城大学。

  “陈教授,今天《人民日报》上报道的这个陈浮生同志是你儿子吧?”

  “是的是的。”

  “哎呦,他们一部电影就为国家创造了673.5万美元的外汇啊,这也太了不起了,恭喜你啊陈老师,有一个这么优秀的儿子。”

  “谢谢,谢谢,我也没想到这臭小子在外面竟然这么能折腾。”老陈说着这话的时候,嘴角都快裂到耳后根了。

  隔壁的外语系,杨红梅也享受了相同的待遇。

  而且因为陈浮生之前就是在外语系的,这边的讨论还要更加热烈一些。

  ……

  上影厂与有荣焉。

  ……

  北电师生热血沸腾,摩拳擦掌,以为榜样。

  ……

  总而言之,今天早上,只要是看到了这篇《人民日报》的人,无不被其673.5万美元的‘天价’海外版权所震撼。

  反倒是身为当事人的陈浮生看了报纸之后,没什么特别的感觉。

  他这会儿带着昨晚和媳妇沟通之后的结果,走进了石副局长的办公室……

第94章 升了,升了(修!)

  “想去央视?”

  石副局长有些诧异道:“我记得浮生同志你的爱人之前是舞蹈演员吧,怎么不去文工团,或者歌舞剧团呢?”

  “额……可能我爱人她觉得央视比较近吧。”陈浮生找了个也说得过去的理由。

  虽然石副局长听了后也是一愣,但是还真不好再说些什么,干脆点点头不问了。

  “行吧,既然你们两口子都商量好了,那我也就按你的要求给你爱人报上去了。”

  “嗯,谢谢石局。”

  谈完这件事,陈浮生以为没啥事了,正打算起身告辞。

  然而他屁股还没离开座位,石副局长似想起了什么,突然再次开口道:

  “对了,今早上我和陈局去部里开会,关于《调音师》的审核问题再次被拿出来讨论了一下,这次反对的声音明显小了很多,最后由两位书记拍板,允许电影在国内上映。”

  听到《调音师》能够在国内上映了,陈浮生不是太意外,但还是挺为其高兴的。

  毕竟他这电影拍出来当然希望能够它尽早和观众见面。

  而不是看着它被压在库存里,要等几年后政策宽松了才能被放出来。

  这时石副局长的秘书进来,陈浮生也就顺势起身道:

  “石局,要没有其他事的话,我就不打扰您工作了。”

  “嗯,没别的事,你也去忙吧。”

  石副局长点点头,然后看着陈浮生离开的背影欲言又止……

  其实今早上他和陈局去部里开会,主要讨论的并不是《调音师》能否在国内上映的议题,而是讨论他们这个电影创汇小组的改进情况以及陈浮生的职位变动。

  这会儿犹豫是想提醒一下自己这位得力干将,可是转念想到文件估计马上就要下来了,好像没必要多此一举。

  而在石副局长犹豫不决的时候,陈浮生已经离开了他办公室,回到了他们电影创汇小组这边。

首节 上一节 71/8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