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孩子她妈是天仙妈 第72节

  一来就听到凌子在邀请龚雪出演《木棉袈裟》的女主角林樱。

  顿时暗道不妙!

  因为龚雪的形象,也比较符合他下部戏《嫌疑人X的献身》里陈静这个角色。

  甚至陈浮生心里早就内定她了。

  只是这段时间太忙了,忘了和龚雪说。

  当然也主要是陈浮生觉得应该没人和自己抢。

  结果没想到这‘内定’的女主角,居然被身边人给截胡了?!

  那怎么行呢?

  陈浮生觉得自己得抢回来。

  “等一下。”

  “怎么了小陈?”凌子诧异回过头。

  “我认为龚雪不适合出演你的女主角!”

  “为啥?”

  “《木棉袈裟》里面的女主林樱是少林俗家弟子的女儿,从小练武,还背负替父报仇的使命,在戏里有不少打戏,所以你的女主角应该找有武功底子的人来演才能做到那些专业动作吧,我记得龚雪同志貌似没有学过武。”

  虽然陈浮生确实想把人抢回来,但是找的理有也不是瞎编的。

  在这个没有后世那些辅助设备的年代,打戏确实是需要有真功夫的演员才能拍出预期效果出来的,不是普通演员轻易说碰瓷就碰瓷。

  所以这个时期的香港才有了成家班,洪家班、袁家班……这些因为功夫电影才应运而生的‘武馆’。

  同时功夫明星也是这个时期起来的最多。

  至于为什么几十年后新生代功夫明星越来越少了?

  不是功夫片没落了。

  而是当流量明星也能通过各种辅助器材或者替身来完成高难度打戏动作之后,就注定了功夫明星这个标签,已经被时代所淘汰。

  回到眼下,凌子听了陈浮生的分析之后,确实意识到自己之前想让龚雪来演林樱的决定有点欠考虑了。

  不过《木棉袈裟》里也还有其他女角色,所以凌子紧接着道:

  “那我让龚雪来演其他角色不行吗?”

  陈浮生适时的叹了一口气:“唉,我也跟你坦白吧,我想让龚雪来演我下部戏里的陈静。”

  这下凌子恍然般点点头:“原来你绕这一大圈,是在和我抢龚雪啊?”

  “主要是她不适合你的女主,不然我也就不和你抢了。”

  “行了行了,让给你了!”

  陈浮生:这话怎么听着怪怪的?

  当然他也没有纠结这个。

  接着问了下龚雪本人意见,龚雪当然没有拒绝:

  “谢谢小陈导演的看中,我愿意演。”

  “好,回头我把剧本给你,你先研究一下,这个角色比你前面饰演的女记者苏曼青要难一点。”

  “嗯,我会努力演好的!”

  ……

  “浮生同志你出来一下。”

  下午,陈浮生闲来无事,就在办公室里画起了《嫌疑人X的献身》的分镜头,突然石副局长的秘书站在门口敲了敲门。

  “王秘,石局找我吗?”陈浮生起身走向门口。

  “差不多吧。”王秘点点头,然后将陈浮生径直带到了二楼的会议室。

  会议室里,不仅坐着他们电影局的好几位领导,就连上级部门的两位书记也在。

  这架势让陈浮生心里一紧,知道该来的终于还是来了。

  当他身后的门一关,楼下,凌子放下剧本,见龚雪正在专心致志的研究剧本,打断道:“你还看得进去啊?”

  “怎么了?”龚雪疑惑问。

  “刚才王秘来喊走小陈,我猜是他的任命文件下来了。”凌子猜测道。

  “真的啊?这么快吗?”

  这两天陈浮生要升的消息,整个电影局的人都收到了风声,没道理他们这个小团体还被蒙在鼓里。

  只是这个话题有些敏感,加上陈浮生自己也不清楚,所以大家才忍住了没有讨论。

  但是现在凌子怀疑任命文件都下来了,没了很多顾虑,所以才和龚雪交流了一下意见。

  “凌姐,在你看来,小陈导演这次会升到哪个位置?”

  “我们这个电影创汇小组本来就是个草台班子,所以要说职务的话我还真不好猜,但是他的行政级别肯定能够往上抬一级。”

  凌子接着道:“我记得小陈之前好像是副科级,现在应该是正科级了。”

  “有没有可能多升两级呢?毕竟小陈导演这次取得的成绩可是有目共睹。”

  “我觉得不太可能,小陈他毕竟太年轻了,他今年好像才24岁,这个年纪对于仕途上来说,反而是他的劣势。”

  凌子接着道:“但他的晋升速度会很快,也许一两年他就能再升一级,甚至根据我的推测,只要他往后不犯什么大过,三十岁之前,一个正处是跑不了的。”

  如果此时楼上会议室里的人听到了凌子的分析,大抵会感叹一句:不愧是姓叶!

  此时楼上,陈浮生的任命流程已经走完了。

  他的行政级别,现在确实是正科级。

  但是,给他任命的职务,却比他级别更高。

  所以正如凌子说的一样,他吃了太年轻的亏,如果他现在是三十岁左右,那以他这次做出来的贡献,完全可以连升两级了。

  当然这也没什么可遗憾的,因为虽然陈浮生现在升不了两级,但是接下来他的晋升速度会很快。

  至于陈浮生现在的职务是他们电影创汇工作小组的副组长。

  为什么说他这个副组长大于他的行政级别呢,这点从组长是石副局长这位副厅级就能直观的体现出来。

  另外他们电影创汇工作小组的职权也进一步得到了加强。

  比如之前他们送电影出国参赛,按照规定,每次都必须有中影的人跟着,现在却是不需要了。

  他们自己就有将电影送出国的权利。

  当然,也只有送出国的权利,而且还得是由他们电影创汇工作小组立项的电影才行。

  其次,在电影审核、资源调配、出国手续等方面,也都给他们开了绿灯。

第95章 央视报道

  央视的厂(台)长姓戴,今天早上刚去部里开了一个会,回来之后便向秘书吩咐道:

  “把洪副厂长叫来一下。”

  戴厂长口中的洪副厂长叫洪闵声,是厂里面文艺部门的一把手。

  但是这会儿这位洪副厂长也在开会,而且是关键时候,所以虽然知道厂长找自己,却也没有立马结束会议。

  这是一场关于决定四大名著之《红楼梦》和《西游记》导演归属权的议会,厂里导演都在争取。

  眼下轮到王福林陈述自己的竞选发言。

  “各位领导、同事,大家早上好。”

  “我想拍《红楼梦》,而且我也认为《红楼梦》绝对值得搬上荧屏,我的理由如下——

  一、起到传承和普及经典文化:因为之前的一些历史关系,导致我们的经典文学没有青年愿意读了,我认为这是文学传承的缺失,拍摄《红楼梦》,可以用直观的影视形式让更多人了解这部古典名著,帮助青年重拾对古典名著和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兴趣,意义重大。

  二、推动电视剧行业发展……

  眼下,虽说我们拍摄条件有限,人员水平也有待提升,拍摄《红楼梦》确实是困难重重,可是如果连尝试都不敢,那什么时候才能迈出这第一步呢?

  有的同志说等条件再成熟一点,可是我想问,什么时候条件才算成熟?

  我认为这个想法是推卸责任,如果什么都留给后人来做,那到时候后人问一句我们这些前辈又给他们留下了什么,大家该如何回答?是否会感到惭愧和脸红?

  所以,我觉得现在就要拍,不仅要拍,还要给它拍好,拍成经典。

  我虽然只是在年轻的时候粗浅的翻过《红楼梦》,但是我有决心和热情去深入专研。我愿申请解除日常工作,用一年时间潜心研读原著,翻阅学术文章,把这本书吃透。我还建议成立顾问委员会,邀请像沈丛文、启功等红学家和剧作家加入进来,有他们把关,内容上肯定有保障。

  而且《红楼梦》室内戏和文戏较多,相比《三国演义》《水浒传》的大量打戏拍摄难度相对小一些,咱们有能力克服。一旦将这部影视剧拍摄成功,我认为将是开天辟地头一遭,不仅能够提升我们央视的影响力,还能为中国电视剧发展树立一个标杆,为后来者趟出一条改编名著的路。

  我相信,只要齐心协力,咱们肯定能拍出观众满意、流传后世的佳作,恳请厂里把这个任务交给我!”

  其实关于两部名著的导演人选,厂里面已经争论过不少时间,也开了许多次会议,洪闵声心里差不多是有数的。

  他也不打算再拖了。

  今天早上开这场会,就是想把最终的导演人选确定下来。

  结果当然是遵循‘历史’,把《红楼梦》的指挥棒交给了王福林,《西游记》的指挥棒交给了杨秸。

  会议结束后,秘书再次提醒了一下,洪闵声才想起来厂长找自己,于是赶紧前往了厂长办公室。

  “老戴,实在抱歉,我刚才开会脱不开身……”

  戴厂长打断了洪闵声的道歉,摆摆手道:“没事没事,其实找你也不是什么急事,就是上面安排来了一个人,人家是学舞蹈的,所以去你们部门最合适,通知你过来是提前跟你打声招呼。”

  在他们央视,这种‘关系户’不能说没有,甚至还不少。

  其中尤以他们文艺部门最多。

  所以这种事情洪闵声见得多了,倒也不是太抵触,只是有些好奇来的人是什么身份,竟然连他们的厂长都要说是上面安排的。

  戴厂长也看出了这位老同志眼里的疑惑,笑着解释了一下。

  “最近那部为国家创造了700万美元外汇的电影老洪你应该也收到一点风声了吧?”

  洪闵声点头,不过皱眉道:“不是673.5万美元吗?怎么到了老戴你的嘴里,就变成了七百万美元了?”

  “今早上我去部里开会,才知道那个叫陈浮生的年轻同志还给在香港上映的电影拍了一个切片广告,这方面收入是35万美元。”

  “嘶……美元有这么好赚吗?我们厂里怎么就没有这种人才呢。”洪闵声感慨道。

  戴厂长神秘一笑:“很快也就有了。”

  “啥意思?”

  洪闵声想到了什么,瞪大眼睛不敢置信道:“难道老戴你说来的人,就是这位陈浮生同志?”

  “你做白日梦呢,不过和这位陈浮生同志有关系。”

  “到底是谁啊?老戴你就别卖关子了,赶紧说吧。”

  “是他爱人。”

  洪闵声恍然大悟。

首节 上一节 72/8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