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从互联网之神到芯片之王 第96节

  打造一条国产半导体产业链,事情千头万绪,耗资巨大无比,只有举国之力才能成型。

第127章 红岸基地

  年轻人狷狂点不是什么坏事。

  却需要把握一个度。

  想搞纯国产的自研芯片就是个非常伟大的梦想。

  倘若眼前的年轻人止步于此,老倪觉得自己还可以再战三十年,认认真真地带着帮小孩搞出款高性能国产芯片。

  但,眼前的小孩明显不知道天高地厚。

  居然想搞整个半导体产业链。

  这跟自研芯片的难度系数完全不是一个维度,举国之力未必能突破的领域,你一个小屁孩,凭什么?

  口气狂得没边了。

  唉,今晚的期待又要落空了。

  坦白说,老倪听到网易公司的人登门拜访时,心里还是报有一丝期待的。

  期待这个号称国内最强互联网企业和现金流最充沛的互联网企业,真的会拿出一部分资金认认真真地搞个国产芯片或操作系统什么的。

  现在看来期待有点过高了。

  小孩子什么都不懂,只有一腔热血而已。

  “倪院士说的对,现在的我的确支撑不起整条半导体产业链的研发投入。”

  罗诚认真地点头回应:“不管这条路有多难,总要有个开始,对吧?”

  “我出身核城。”

  “我们核城人传承着一个坚定的信念——没有什么不可能!”

  “当年那么艰苦的条件下核炮仗都顺利爆炸了,时至今日还能比当年先辈们打着算盘珠子研制核炮仗的难度更高吗?”

  “万事开头难。”

  “所以,我今天登门拜访,是想请倪院士出面担任红岸科研基地芯片方面的首席技术顾问,展开先期汉语编程的研制工作。”

  汉语编程?

  小家伙,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

  不过,核城出来的娃……这股子扎到地的莽劲的确可怕。

  倪院士欣慰地笑了:“红岸基地是怎么回事?”

  “是我在深城做手机的时候想出来的个投资项目,主要集中一些重要的科研项目,由我来提供资金支持进行秘密研发。短时间内不考虑盈利能力。”罗诚如实回答。

  没有说谎,但也没有说全。

  冒出这个想法的时间点就是折腾魅族手机的时候。

  有了重生者的眼光,他自然不会被眼前短期利益所迷惑,知道魅族科技如果顺利发展下去肯定会变成美帝的眼中钉肉中刺,制裁肯定会随之降临。

  区别在于时间的早晚而已。

  到时候怎么办?

  需要一个强大的科研团队来帮自己顶住压力,像上一世的华为公司那样用突破技术束缚的办法破局,并迅猛成长。

  直到培养出个强大到无视美帝制裁的巨型企业。

  芯片产业是重中之重。

  所以,红岸基地以芯片产业链为中心筹建,先期先搞芯片构架和设计,然后再根据资金状况涉足整条产业链。

  倪院士慎重地点了点头:“现成的很多编程模式为什么放着不用,要专门研究汉语编程呢?”

  编程语言分为机器语言、低级语言、高级语言。

  所谓的机器语言是指芯片电路能听懂的语言。

  大概原理是把某组电路信号或某几组电路信号用文字表述,凡是写入相应文字,某组或某几组电路会根据命令通电或断电显示信号而已。

  这东西是设计芯片最基础的逻辑。

  可以是字母也可以是汉字,没什么区别。

  常用芯片构架用字母表示机器语言,主要是芯片诞生于英语国家,习惯了用英语字母表示而已。

  久而久之,形成一个庞大的语言生态体系,大家就懒得改了。

  现在突然改成汉语表示,没有学过相关语言的芯片架构工程师或设计工程师看到机器语言只会满脸懵逼,不知该从何下手。

  基础语言改成汉语,相应的低级语言、高级语言也得跟着改成汉字表示。

  等于重新建个编程生态系统。

  难度系数不是大那么简单。

  是难如登天。

  罗诚笑着解释道:“编程其实是个逻辑推理的过程,在逻辑推理方面汉语反而更有优势,我认为搭建一套以汉语机器语言为基础的精简指令集芯片构架,可以更方便培养出大量编程人员。”

  “学习英语太浪费时间了。”

  “现行教育系统里那些用来学习英语的时间都用来学习汉语编程的话,我们未来培养的大学生毕业都是程序员。”

  “这样的优势在未来AI时代会变成国家实力的一部分。”

  “我们人口众多,市场体量够大,足以容纳一套汉语编程体系。”

  他迟迟没有自主创业,最大的障碍不是钱。

  而是缺人。

  缺高技术水平的程序员,所以才无法参与到互联网创业的浪潮中去。

  要是他自己懂编程,其实重生之处就能搞个互联网企业到处去融资获利,迅速推进企业发展。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到处投资未来的商业大佬。

  破烦!

  比起投资,他更喜欢把企业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感觉——一切尽在掌握中。

  “你小子野心不小啊。”倪院士身体微微前倾,明显对这个研发模式产生了兴趣:“仔细说说,为什么看好极简指令集?”

  这娃真是有备而来。

  眼下因为英特尔和微软联合推出的复杂指令集大行其道,企图自研国产芯片的家伙都在研究复杂指令集。

  但,眼前的小家伙却另辟蹊径,居然想全力押注极简指令集。

  脑袋里真有点东西。

  是个懂行的。

  罗诚耸耸肩膀:“您老应该研究过英特尔刚推出的双核处理器吧?”

  “这东西就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用复杂指令集设计的芯片,最大的问题是多数晶体管闲置,而不是晶体管不够用。”

  “所以,再增加一个核心也无法解决算力紧张的问题。”

  “真正干活的只有一个核心。”

  “即便未来增加到四核处理器、八核处理器,也会一直维持‘一核有难众核围观’的状态,屁用不顶。”

  “真正要提高晶体管的利用率还是得用极简指令集。”

  “响应速度快,制程要求低,运行效率高。”

  “未来极简指令集肯定淘汰复杂指令集。”

  “而且,使用极简指令集设计的芯片,还可以通过软件层面的高级语言系统模拟复杂指令集的运作,进而实现复杂指令操作。”

第128章 坐冷板凳的好地方

  制造芯片跟建造城市差不多。

  使用复杂指令集设计的芯片相当于将整座城市按照区域划分,分割成不同的功能区域,再根据不同的任务类型调动功能区域工作。

  过程很复杂。

  每一个指令可以调动上数百万乃至上千万级的晶体管。

  效率也很高。

  指令下达,晶体管瞬间开始工作并按时完成任务。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像城市中废弃的别墅区一样,在没有指令的时候这些功能区处于闲置状态,没有任何使用效率可言。

  闲着就是闲着,电脑在进行运算的时候使用的是其他功能区。

  直到下次使用到此功能区时晶体管才会重新工作,然后再进入闲置状态。

  几乎所有的功能区都配套有类似的小型指令集,由小型指令集组建成复杂指令集。

  就像一栋栋别墅构成一个高端别墅小区。

  极简指令集不是这么回事。

  它构成的是一个个不同的功能结构,类似于建造城市的时候没有规划小区,而是以大区的形态简单划分功能类别区域。

  这一片住宅,那一片行政,另一片商业……分门别类却又有细微的不同。

  每一道指令下达,都有住宅区、行政区、商业区等部分小型指令集所属的晶体管参与工作完成任务。

  相当于不同部门协作干活。

  干完这件活扭头又跟新的部门合作干另一件活,以此类推源源不断地工作下去。

  反正干活的都是晶体管又不是人,不会累。

  而下达这些指令的软件语言便是模拟复杂指令集的高级编程语言。

  这样做的好处是晶体管利用率高。

  处于闲置状态的晶体管很少。

  所以,同样晶体管数量的极简指令集芯片,爆发出来的运算性能远超复杂指令集芯片。

  以当前主流的奔腾四处理器为例,使用0.13微米制程工艺集成了5500万个晶体管。

  由于使用了复杂指令集设计,导致性能其实非常拉胯。

  尤其是在罗诚这样的重生者眼里还不如爱疯4的处理器算力更高。

  同样0.13微米制程工艺,集成5500万个晶体管的极简指令集芯片,能够爆发出来的算力是奔腾四芯片的十倍以上。

  如何抉择,不言而喻!

首节 上一节 96/25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