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从互联网之神到芯片之王 第97节

  在倪院士面前卖弄这些基础知识,罗诚权当回答老师的提问考校。

  介绍完极简指令集的美妙前程,他开始重点突破:“我能看到这些,别人也能看到这些,目前没人敢挑战英特尔加微软的复杂指令集联盟,主要还是怕被美帝制裁。”

  “别人可以怕,我们不能怕。”

  “就算制裁了又如何?”

  “仅凭军工订单和国内的民用市场订单,我们设计的汉语编程芯片绝对能活下来。”

  “假以时日,国家力量提升了,我们不用惧怕制裁了,自然可以将性能更强的极简指令集芯片推向全世界。”

  “未来是互联网时代,是人工智能时代。”

  “谁掌握了先进的芯片生产和算力,谁就掌握了未来。”

  “所以,这一注,我们必须押!”

  重活一世。

  再来一次。

  不狠狠折腾出点大动静,怎么能对得起重生的机会?

  罗诚目光平静,没有慷慨激昂,只有笃定和必胜的信心。

  脑袋里装着未来二十多年的发展轨迹。

  要是没有这点把握,他可以买块豆腐撞死算逑。

  前期。

  为了赚钱,他倒是可以挪出部分时间专门来赚钱,当一切进入正轨后,钱其实没那么重要。

  轰轰烈烈的活一次更重要!

  “小伙子,你说的很好。”倪院士肃容起身,主动握手:“我相信你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可是……钱怎么办?”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倪院士撞过两次南墙,知道钱的重要性,也知道人不能只为理想活着。

  得向现实低头,从而争取到更多资源。

  “倪院士请放心,我最不缺的就是钱了。”罗诚笑着伸手回应:“魅族科技就是目前阶段最大的现金奶牛,此外我还有藤讯公司、网易公司和京东公司的股份。这些互联网企业很快会迎来爆发期,每年支撑几十亿的研发资金不是什么难事。”

  “坐坐坐,你想怎么做?”倪院士伸手邀请落座。

  罗诚从善如流:“这是我来拜访您的主要原因。希望您出面,以技术专家的身份邀请国内、国际上对极简指令集有造诣的半导体专家加入红岸基地。只要大方向不偏离,具体的研究业务我不过问,做好服务工作就行。”

  隔行如隔山。

  他还没自大到指导院士级别的科学家怎么做事。

  只是单纯的相信倪院士的为人,相信国内各高校都藏着不甘芯片领域受制于人的科学家。

  有资格邀请这些科学家加盟红岸基地的人选只有倪院士。

  其他人身份不够。

  包括他自己。

  “红岸基地在哪里?”倪院士突然对这个基地产生了兴趣,听上去好像很不错的样子。

  如果有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自己倒是真可以再拼一把。

  豁出老脸,把半导体领域的老伙计召集起来重新设计一套以汉语编程为基础的极简指令集芯片,设计和制造问题不大。

  最大的问题是应用范围。

  这小子很有眼光。

  居然盯上了军方订单。

  可以,是个不错的选择,军方目前最缺的就是自主可控的芯片产业。

  只要研制成功,拿到订单的概率很高。

  罗诚报以羞涩的微笑:“目前还没有进行选址,只是有个想法——设置在甘州附近。那里水源充沛环境优美,还有广阔无际的戈壁滩可供铺设光伏发电站,是最理想的隐秘科研中心。”

  甘州距离核城不远。

  直线距离四五百公里,有利于跟核城的往来。

  关键是生活环境比较友好,夏季温度最高不会超过三十度,最适合安置一些散热需求强盛的算力中心。

  更重要的是,那里是农业城市,属于偏远地带没有杂七杂八的人。

  科学家们在工作之余享受生活就行了,不至于被外物干扰。

  是个坐冷板凳的好地方。

  这也是个选择条件——耐不住寂寞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不要进入红岸基地。

第129章 太极科技有限公司

  “老夫聊发少年狂。”

  “没想到,已经退休了还能被再次说服出山,亲自操刀一款前所未有的芯片。”

  “这小家伙真是有一套啊。”

  “……”

  清晨。

  看着罗诚逐渐远去的背影,倪院士双手背负站在小区门口感慨万千。

  作为半导体人,他如何肯错过一次发展国产芯片的机会呢?

  即便这次机会依然希望渺茫,他还是忍不住点头答应了小家伙的请求,以首席技术顾问的身份加入红岸基地。

  同时也得知了新企业的名字——太极科技公司。

  还没成立呢。

  得等小家伙返回核城成立公司,然后再调派人手和资源到甘州买地建设基地,他才能带着精挑细选的芯片领域专家和设备进驻红岸基地。

  挺好的。

  找个人烟稀少却又环境优美的地方专心搞科研,不关心那些乱七八糟的破事,不关心企业的发展状况,这不是一直以来的追求吗?

  居然如此突兀地被一个少年人实现了。

  人生际遇,真是难以捉摸。

  眼下他也不能闲着。

  小家伙会根据约定向他的私人账号转账一千万,用于前期的技术论证和人员筹备。

  办公地址随便租个就行,先凑合两年。

  不过,倪院士没打算从头做起。

  他没告诉罗诚,其实国内早在70年代国内就弄了套汉语编程软件。

  经过二十年的艰难开发,到90年代终于成行。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windos平台横空出世直接把刚刚诞生的汉语编程软件扼杀在摇篮里,没有面世的机会。

  不过,也不可惜。

  当初那套汉语编程软件最底层的机器语言还是英语,芯片设计思路还是复杂指令集那一套办法,没什么先进性。

  倒是小家伙提出来的极简指令集芯片很有搞头。

  且直接从机器语言动手建立汉字编程环境,使用的语法和逻辑思维方式都是纯汉语模式,比那套汉语编程软件更优秀,更适合国内宝宝使用。

  现在他要做的事是找到当年编写汉语编程软件的人。

  并向他们提出小家伙的极简指令集芯片设计思路和汉语言编程思路,说服当年那批人加入太极集团发挥余热,同时培养出一批专精与极简指令集的芯片设计人员。

  这件事其实很大。

  汉语编程和英语编程是两回事。

  不是简单的替换代码那么简单,而是思维方式的区别。

  使用英语编程,就得用西式思维和西式逻辑去设计晶体管指令集,对国人而言是件非常困难的是。

  换成汉语就不一样了。

  从思维逻辑到语法习惯都是中式,只要能够通顺阅读汉语文件就能很快学会编程技术。

  人才培养重点主要可以放在逻辑思维方面,而不是背代码。

  不用浪费天才的时间,那么天才程序员爆发出来的潜力跟使用英语编程软件时爆发出来的能力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也是两回事。

  这是改写芯片设计和软件编程领域的大事。

  或许,可以找高层申请点经费?

  还是等等吧,等做出点成绩,有了确定性的未来再上报高层请求支援。

  这小家伙的口才不错。

  经过彻夜长谈,给他描绘了个使用“智能手机”的未来美好场面,以至于年近六旬的倪院士有点情难自禁地留人到天亮。

  如果猜的没错,这小家伙折腾芯片和汉语编程的初衷,就是为了创造所谓的智能手机,引领新时代的产业变革。

  难怪会卖掉魅族科技的股份。

  野心当真不小!

  沉吟片刻,倪院士脚步轻快哼着小曲回家清洗,准备出门。

  去召唤神龙……不对,召唤芯片领域的专家教授!

  ……

  “哼!”

  同样熬了一夜,顶着黑眼圈的马书彤终于盼来了罗诚,却鼻子里冷哼一声扭过身子表达自己的不满。

  过分了啊。

  才跟那个女律师见了一面,这就连夜跑去找人鬼混了?

  真是提上裤子不认人。

  “感冒了?”罗诚伸手摸了摸她的额头,发现没有发烫后把身体扔到床上闭眼休息。

  类了。

  叨叨叨,叨叨叨地聊了一夜,他早就困了。

  看到倪院士非常精神,他才勉强打起精神应对。

  老小孩。

首节 上一节 97/25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