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师傅摆摆手,没接烟:“我不抽烟,哪个是王建安?”
“我就是,我就是。”
钟师傅上下打量了他几眼,点点头:“尹彬那娃儿把你夸上天了,说你这儿搞得好,让我这老家伙也来开开眼。
狗我也给你带来了,先看看地方哇。”
王建安连忙引路:“哎,好嘞,这边请。”
张春城好奇地想伸手去摸那条黑狗,黑狗喉咙里立刻发出低沉的“呜呜”声,龇了龇牙,吓得张春城赶紧缩回手。
钟师傅喝了一声:“黑豹!”
那黑狗立刻收起凶相,乖乖坐下了,但眼睛还盯着张春城。
“这狗凶得很哦!”张春城心有余悸。
钟师傅淡淡道:“不凶,养来看戏蛮?这条叫狼青,那条黑的叫黑豹,都是好苗子,才一岁多点,刚初步训练完成。”
王建安看着这两条精神抖擞的狗,心里喜欢得不行:“钟师傅训出来的,肯定差不了!”
几人说着就往里走,钟师傅一边走,一边观察着四周的环境。
那两条狗也不用招呼,自动地跑在前头,东闻闻西嗅嗅,时不时抬起腿撒点尿做标记,显然是在熟悉地盘。
来到后边湾新棚区,看着那一片整齐的银白色大棚和坡上巨大的蓄水池,钟师傅眼里也露出一丝惊讶:“搞得是像模像样的。”
王建安介绍道:“这片加起来得有近三十亩大棚,那边是养猪场。
就是地方太僻静了,离村子远,怕有人惦记,才想请您老来帮着训几条狗,晚上能帮着看看。”
钟师傅点点头:“地方大,是得用狗,光靠人,看不过来。
狗鼻子灵,耳朵尖,有点动静就能察觉。
这两条你先用着,我帮你训一段时间,让它们熟悉这儿的人和气味,认准哪些是自己人,哪些是外人。
晚上就可以把它们放开,比十个八个人都管用。”
张春城迫不及待地问:“钟师傅,这狗咋个训法?能撵人不?能咬人不?”
钟师傅瞥了他一眼:“训狗不是教它咬人,是教它听话,懂事,守规矩。
该叫的时候叫,该追的时候追,真下死口咬,那是最后一步,得出大事了。
平时主要是吓唬,驱赶。
真要是亡命徒,你指望狗上去拼啊?”
张春城被噎了一下,讪讪地笑了。
王建安忙打圆场:“是是是,主要是起个警戒、吓唬的作用。真要有事,狗一叫,我们人就赶过来了。”
“嗯。”钟师傅对王建安的态度还算满意,“我先在这儿住段时间,把这两条狗帮你们训熟了,顺便也看看你们这儿有没有机灵点的小狗崽子,挑几个好的,从小训起,那才贴心。”
张春城立刻喊道:“有有有,建安那儿就有一窝刚满月的小狗,不过是土狗。”
这是刚开始建造大棚时张玉清带回来帮着守大棚的大黄,前段时间刚产了第一批狗崽。
钟师傅说道:“土狗也有土狗的好,肯出力,不娇气,回头我去看看。”
看完了地方,王建安准备把钟师傅请到自己家里居住,被他拒绝了。
他说训狗期间要和狗住在后边湾,前期尽量不要有人去打扰。
于是王建安帮着将大棚边的临时住房收拾了出来,这是修建来给守夜人居住的。
虽然是让狗守夜,但也得安排两个人住这里,狗叫了好回去通知村里人。
随后又让张春城每天送饭送水,务必把老师傅伺候好了。
安顿下来的第二天钟师傅便开始行动起来。
他先把狼青和黑豹牵出来,喂了食水。
喂的就是些屠宰场拿回来的碎肉拌麸皮粥,两条狗吃得津津有味。
吃完饭,钟师傅也不急著带它们去跑,而是就坐在门口,拿着个旧哨子,吹着不同的节奏,让两条狗听着哨音做出坐、卧、立、叫等动作。
反复练习,做对了就扔一小块肉干奖励,做错了就冷着脸不理它。
王建安和张春城远远看着,不敢打扰。
“看见没?这就是规矩。”张春城小声对王建安说,“比训人还严。”
练了大概个把小时,钟师傅才起身,带着两条狗开始正式巡场。
他也不走快,就慢悠悠地,沿着规划好的大棚区外围走,时不时吹一下哨子,让狗注意某些角落、沟坎。
应钟师傅的要求,王建安还安排了几个社员去大棚区“认人”。
钟师傅让社员伸出手给狗闻闻,同时嘴里发出一个温和的音节,让狗知道这是“自己人”。
刚开始社员们都有些怕,那两条狗看着就凶。
但钟师傅在旁边,狗子表现得很顺从,只是凑近了仔细嗅嗅味道,就摇摇尾巴走开了。
几次之后,大家也就放心了,甚至敢小心翼翼地摸摸狗头。
一段时间后王建安又安排几个“新人”路过大棚,两条狗立刻就会警惕起来。
竖起耳朵,喉咙里发出威胁的低吼,虽然没有钟师傅的命令,两条狗没有扑上去,但那架势也足够吓人。
钟师傅就这样,每天带着两条狗,一遍遍重复着巡逻路线,让它们彻底熟悉这片土地和在这里活动的人的气息。
而王建安的那窝小狗崽,钟师傅也挑出来2只,又从村里另一户人家里挑出两只。
他挑狗自有一套标准,不看毛色,就看眼神、骨架、胆子。
“这四只我先带着,跟大狗一起训,能学得快些,狗是社会性东西,有大狗带着,规矩学得好。”
王建安自然没意见。
于是,后边湾这边,每天就能看到一个精瘦的老头,带着两条半大狼狗和四条摇摇晃晃的小狗崽在那里转悠,时而吹哨,时而吆喝。
社员们也从最初的看稀奇,慢慢变成了习惯。
钟师傅话不多,但做事极其认真负责。
他不仅训狗,还帮着规划了狗窝的改建,哪里需要加固,哪里需要遮风挡雨,怎么方便狗的住宿……
王建安都一一照办,立刻安排人手去弄。
过了十多天,狼青和黑豹已经完全熟悉了后边湾的环境和合作社的人。
晚上,钟师傅试着把它们放开,让它们自由活动。
自己则带着王建安和张春城,躲在暗处观察。
只见两条狗并没有乱跑,而是很有默契地一左一右,沿着它们白天巡逻的路线,不紧不慢地走着。
时不时停下来,竖起耳朵听听动静,或者对着空气嗅一嗅。
走到某些关键的路口或者角落,还会抬起后腿,补上点“记号”。
快天亮时,钟师傅吹了一声低沉悠长的哨音。
没过多久,两条狗就从不同的方向跑了回来,身上带着露水,但精神头十足,围着钟师傅摇尾巴。
“这就算成了。”钟师傅脸上露出些微的笑容,“这地盘它们算是认下了,往后晚上就这么放着,白天唤回来喂食歇息。不过定期还是得带它们巩固路线,认人。”
王建安感激道:“钟师傅你这可帮了我们大忙了,真是太谢谢你了!”
钟师傅摆摆手:“拿钱干活,应该的。那四条小的,我也继续帮你们训着,等大点能接班了,我也就该走了。”
“您老多住些日子,让我们也多学学。”王建安真心挽留。
钟师傅背着手,看着渐渐亮起的天色:“再看吧,狗是好东西,通人性,你对它好,它就能把命给你。
但也不能惯着,规矩不能坏。
以后你们自己管,也得按规矩来,不能今天松明天紧的,狗就糊涂了。”
王建安和张春城都连忙点头:“哎,记住了。”
有了这几条狗,后边湾的以后的安保压力就会减轻不少。
合作社的人都夸王建安这主意想得好,这狗养得值。
只有少数人私下嘀咕,说这狼狗太凶,怕伤了孩子。
王建安也叮嘱大家,要时不时的去让几只狗认人。
同时尽量不要让小孩子去后边湾玩耍。
又过了一个月,四条小狗崽也在慢慢长大,每天跟着大狗有样学样。
钟师傅也准备回家了,这次他在李家沟待了近2个月。
离开时看着几只狗和李家沟的大棚,感慨的叹了口气:“真好。”
而在这段时间里,张春城也从钟师傅那里初步学到了怎么训练狗,教他们认人,听指令。
第135章 育苗
转眼时间来到了8月底。
王建安扒完最后一口稀饭,把碗往桌上一搁,对尹祥平说:“今天开始又得忙起来了。”
尹祥平正给王刚喂蒸蛋,头也没抬:“育苗的人都说好了?”
“嗯,昨天就跟泽安舅舅和春城他们打过招呼了,一会儿就该来了。”
王建安拿起草帽扣头上,又拎起墙角那个旧水壶灌满了凉茶:“妈,祥平,这几天中午多煮点饭哈,估计有十来个人吃。”
“要的,你去乡上买点肉回来。”张玉清答应着王建安,随后对正在吃饭的王太平说道。
王太平喝着稀饭“嗯”了一声。
王建安先去新房那边转了一圈。
房子主体结构早就修好了,外墙也贴上了瓷砖。
窗户也都安上了,就是里面还空着,地上堆着沙子和水泥,大刚小刚兄弟俩正带着人抹最后那点墙皮。
这年代房子里面的内饰很简单,就是水泥地面加白灰墙面。
没有墙漆之类会产生甲醛的东西。
也没有搞那些花里胡哨的地砖地板之类的,农村下雨到处都是泥巴,没那个闲工夫来打扫。
而且也容易和其他人产生距离感:搞了地砖地板进出屋就得换鞋,久而久之愿意来的外人就会变少。
堂屋靠墙那边,整齐地码放着一堆木材部件,那是罗木匠和他儿子忙活了两个多月的成果。
床板、柜门、桌子腿、抽屉……
就等着房子彻底干透,墙面地面都弄好,再搬进去组装。
大刚看见王建安,停下手里活计:“建安来看进度哇?墙皮今天就能搞完,过几天等地坪彻底干透,然后再关个1个月的水,不漏水就可以喊罗师傅来装家具了。”
“不急,你们慢慢弄,弄好点。”王建安摸了摸那些家具部件,心里挺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