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可以围绕刘文生建立一个专业科研团队。
造出真正意义上不依赖外国人的火车头,还省下大笔聘请费。
克洛德迅速恢复了镇静,转过身面对刘文生。
“你只知道个皮毛而已,你们中国有句话,叫纸上谈兵,那没用……”
“火车是利用蒸汽机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再变成机械能推动运行……至于蒸汽动力……”
一番话毕,克洛德鼻尖都渗出了汗珠。
刘文生的一番话,让现场所有人对他的看法再次改观。
他提出的这些方法和理论,找不到任何破绽。
就连之前争论不休的技术难题,也随着这些方法的提出迎刃而解。
更让人咋舌的是刘文生对此技术如数家珍。
“文生同志,你这技术是从哪儿学的?”
“无论设计理念还是建造方案,都挑不出半点瑕疵。”
“你这一说,我心潮澎湃,恨不得立刻冲进车间动手干起来。”
刘文生的这套理论,让大家眼界大开。
没想到平日会议里不多言的刘文生,肚子里竟藏着这么多货。
真是给了他们一个大大的惊喜!
此时,克洛德的脸色异常难看,他现在的处境极为尴尬。
不远万里来到轧钢厂,没想到一个年轻的钳工居然懂得他的技术,甚至比他还要熟练。
不过,老狐狸克洛德很快就冷静下来。
“你的理论还行,但你们最缺的是实践。”
“光懂蒸汽技术是造不出火车头的,转轴技术也是建造中的关键一环。”
克洛德的脸色又恢复了高傲。
转轴技术虽非火车头制造的核心,却是最复杂的一部分,连美国人至今都未能攻克的技术难关。
一旦有任何差池,就算造出来的火车头也发动不起来。
“转轴技术实践上固然复杂,但归根结底还是技艺和精确性的考验……”
“造火车头本来就不是我一个人能搞定的,是我们成千上万的学习者,是亿万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只要我们花时间不断尝试,这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一旦这个技术难关被攻破,克洛德认为我们还需要多久能造出火车头呢?”
刘文生这一反问,让克洛德顿时无言以对。
这时,杨厂长把刘文生拉到一边。
小声问:“文生,你刚才说的都是真的吗?不靠那个老外我们真能造出火车头?”
杨厂长毕竟不懂技术,刚才双方交锋时他一句也没听懂。
只觉得刘文生特厉害,替大家出了一口恶气。
“厂长,我说的全是实话!”
刘文生原打算在制造火车头时,逐步展示自己的技术。
但现在那个老外的嚣张让他没法再保持低调。
杨厂长得到沈老示意后,明白了该怎么处理。
“克洛德先生,您提的这三个条件,我一个小厂长做不了主。”
“不过我会向上级汇报,相信很快会有答复。”
毕竟克洛德是上级重金聘请的,直接赶走不太合适。
再说,刘文生说得挺像真的,但他们也不清楚到底有多少把握。
先给克洛德个缓兵之计,如果刘文生真能做到他说的,那克洛德还算什么人物。
如果不成……那就只能准备好接受后果了!
当然,杨厂长敢于这么说,也是断定克洛德不会马上离开。
这些老外精得很,来这里就是为了捞金。
正如杨厂长预料的,克洛德上前一步。
慢慢把帽子戴好:“杨厂长,我等您的消息,现在先给我安排个干净的房间。”
看到刚才还趾高气扬的克洛德服软,旁边的老专家、老工匠心里别提多痛快了。
他们多少都接触过外国工程师,但那些人都是鼻孔朝天,一副目中无人的样子。
像今天这样吃瘪,还真是头一遭!
“可以啊,小子。”
“我就说你偷学了,这下总承认了吧?”
李春来一把搂住刘文生的脖子,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我就平时多看点书,现学现卖罢了。”刘文生说。
“就多看了几本书?我怎么这么不信呢,把书拿来我也学学。”
“……嗯,没带在身上,改天吧。”
刘文生只好先找个借口糊弄过去。
“小子,你真有把握,还是就想出口恶气?”
赵征途很清楚事态的严重性,如果是单纯为了出气让老外难堪。
那么接下来的代价可能就太大了,那个老外肯定会想方设法给他们找麻烦。
“师傅,我对克洛德确实看不顺眼,但造火车头我也有点信心。”
刘文生也不敢打包票,毕竟理论和实践是有区别的。
在此之前,他可从没造过火车头!
“瞧,咱们轧钢厂来了个洋工程师。”
“听说是我们轧钢厂花大价钱从国外请来的。”
“得花多少钱才请得来啊?”
“那我们就不太清楚了,这种事恐怕得去问问杨厂长才行。”
“咱们钢铁厂请外国的工程师来干啥呢?”
“还能干啥,你瞧瞧对面车间是干啥的?自然是请洋工程师来造火车头啊。”
“不是说咱们国家自己能造火车头吗,咋还请了个老外过来?”
“毕竟咱们现在的技术水平还没跟上,听说请外国工程师主要是为了指导工作。”
一个金发碧眼的外国人走在钢铁厂里,那真是赚足了所有人的目光。
刘海中更是眼睛发亮,羡慕得说不出话。
刚才杨厂长和那些老专家在厂里还威风凛凛的。
这会儿就变成跟在一个外国工程师屁股后面了。
看来还是外国人牛气啊!
刘文生不是挺能耐的吗?不是去了部里学习了三次吗?.
第二百章 刘海中小算盘打起来
还是红星钢铁厂唯一被选中参与火车头制造的人。
那有个啥用?
到最后还是造不出火车头,还得靠老外帮忙。
刘海中现在突然不羡慕车间主任了,也不嫉妒刘文生了。
还是当个外国人好,西装革履,皮鞋擦得锃亮,连头发都梳得油光水滑.
最重要的是,连最有权力的杨厂长在外国工程师面前也得客客气气。
不过这些话刘海中可不敢当着人面讲!
那天中午。
沈老紧急召集了所有参与火车头建造项目的人员开会。
但这“所有人”里却不包括那位外国工程师克洛德。
会议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深入讨论他们当前在制造火车头上遇到的技术难题,以及刘文生提出的理论。
会议从中午一直开到晚上八九点,最后在沈老的总结发言中作出了最终决定。
他们决定独立完成这次火车头建造项目!
会后,沈老特意留下了刘文生。
“文生同志,你应该明白我们做出这个决定需要承担多大的风险。”
“一旦失败,我们失去的不仅是金钱,更重要的是国家的脸面。”
“虽然你是我们中最年轻的一个,但经过这几天的接触,我发现你的脑袋瓜子比我们这些老家伙灵活多了。”
“接下来制造火车头的重担恐怕很大程度上要落在你肩上了,你得做好心理准备。”
这两天刘文生的表现确实让沈老大为震惊。
初次见面时,沈老只把刘文生当作一个有些天赋和能力的年轻人。
但随着刘文生一条条理论的提出,他真正感受到了那份大国工匠的风范。
“沈老,当我站在红星钢铁厂门口那一刻,就已经准备好了!”
“我相信,凭借我们自己的努力,完全能够造出火车头,而且这一天不会太遥远。”
刘文生也很清楚事情的严重性。
如果失败了,克洛德一定会把这事宣扬出去,到时候他们会成为国际笑柄。
但风险与机遇并存!
一旦成功,他们在国际上也将引起轰动。
“好!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会后,两人又聊了半小时,等刘文生从办公室出来时,已近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