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宿主行善惩恶,搅黄大院众人抢占房事,系统奖励到账:火车头制造核心技术礼包一份!】
刘文生一听,眼睛噌地亮了!
嘿,好家伙!
火车头制造的核心技术礼包!
这几个字一映入眼帘,他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开启。
一瞬间,整套核心技术内容嗖地一下全涌入他的脑海。
除了他已经掌握的技术核心,还包括锅炉、汽机、车体、煤水车……等各种部件的详尽解说。
刘文生点开了其中之一……
【锅炉:锅炉是用来产汽和储汽的设备,堪称机车的“心脏”。由钢板焊接构建,主体分为火箱、锅身、烟箱三大块……】
【火箱:火箱是燃烧煤炭的地方,分内外两层,里头叫内火箱,外面叫外火箱,两层中间灌满水。】
【火箱底部有炉底和灰箱,灰箱用来收集煤灰。】
详实得很!
不单是技术,连火车头的每个零件都有细致入微的介绍!
别看这些讲解看似平常无奇,可放在眼下的国内,就连这些他们都还没吃透呢。
对刘文生而言,这些正好是他所在的火车头制造小组急需的,也是他们正在攻克的难关。
如今有了这份技术礼包,他信心满满……
离造出火车头的日子不远了。
“文生,你琢磨啥呢?”
见刘文生又跟之前一样愣神儿,娄晓娥便走过来关切地问。
“没啥!”
“火车头制造的事。”刘文生轻描淡写地说。
“别太费脑子了!造火车头又不是一天两天的事。”
“得慢慢来!”娄晓娥劝道。
“嗯,我懂的!”
次日。
贾张氏的处理结果出来了。
去农场劳动改造两年,两年后再视表现考虑是否准许回归。
对秦淮茹、易中海而言,这个结果勉强能接受。
特别是秦淮茹!
接下来的两年没有贾张氏在家,她有信心让贾家过得更加红火。
但对一大妈来说,这结果就难以咽下了。
贾张氏出去劳改两年就回来,回来后还不照样要把棒梗从她身边夺走。
她不想只图这两年,她要的是让棒梗一辈子喊她奶奶。
然而,处理决定已下,一个妇道人家又能怎样。
如今,她只能祈求贾张氏在农场继续犯错,继续受罚!
刘文生未曾料到贾张氏的处理结果会这么快出炉。
两年的劳动锻炼!
对他而言,这意味着至少有两年不必再瞅见贾张氏那张难看的脸。
而对于贾张氏,这一身懒惰的她,总算要尝尝苦头了。
“贾张氏这就去农场锻炼了?”
“总觉得像是做梦一样!”
“谁说不是呢,昨天这会儿贾张氏还在跟我们争论那两间房会给轧钢厂分配给谁,今儿个就被直接送农场了。”
“这次真是够她受的!”
“聋老太太留下的两间房,就这么让刘文生占了?”
“你还想咋样?”
“难不成还想从刘文生那抢回来?”
“这刘文生真是可恨!一分没掏,到头来两间房倒成了他的。”
“那又咋了?”
“他们家就俩人,能住四间房?连个孩子都没有,要那么多房干啥。”
“你这么一说也是,刘文生和娄晓娥结婚也快半年了吧,肚子到现在还没动静。”
“你说他会不会和许大茂一样,也是个绝后?”
“说不定真这样,正常人哪有半年怀不上的。”
正当大院里大家议论纷纷时,刘文生忽然从屋里走出来。
众人一看他那犀利的眼神,吓得连话都不敢说了。
他们可记得清清楚楚,刘文生当初扇贾张氏嘴巴子的那股狠劲……
想想都觉得脸疼!
刘文生回屋后对娄晓娥说:“咱们确实该要个孩子了。”
那个年代就这样!
结婚后不生孩子,就会有人在背后说闲话。
这是逃不掉的事!
哪怕给那些多嘴的大妈一人一个耳光,也挡不住她们背后嚼舌根。
不过说到生孩子……刘文生确实也想有个小宝贝了。
“嗯!”
娄晓娥点点头。
“你昨天不是还在说那两间房怎么安排吗?”
“我们就生两个孩子,把其中一间改造成他们能玩的地方,摆满玩具怎么样?”
虽然那个年代玩具不多,但刘文生有一手顶级的木工手艺!
做个木头玩具还不是小事一桩???
“噗嗤——”
一想到有孩子的情景,娄晓娥都笑出声了。
虽然没说话,但她连连点头的样子,已经表露出她急切想要孩子的愿望。
红星轧钢厂里。
当刘文生说出他掌握的火车头最新技术时,沈老在内的所有火车头研发小组成员都惊呆了。
“文生同志,这些技术你是从哪儿学来的?”沈老激动地问。
“昨晚失眠,看书时就琢磨出这些了。”
刘文生不好意思地笑笑。
还能是哪儿来的。
当然是系统了!
当然,他不能全说实话,这时得把功劳往自己身上揽。
但这确实也是他的功绩!
为了避免这些老专家起疑心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他也没把掌握的所有技术都说出来。
反正日子长着呢!
造火车头本来就不是一天两天的事。
等小组成员把这些技术都掌握了,他再透露另一部分。
“文生同志,你说的这些对我们太关键了。”
“太关键了!”
“你提出的这些主意,已经帮我们攻克了眼下大部分的难关。”
瞧这场面,大伙儿哪见过沉稳的沈老激动得站起来拍桌子的?
这一切的源头,就是刘文生今天端出的那些技术要点。
“大伙儿别闲着了,咱们加把劲,从今儿起,刘文生同志提的这些技术,咱们得用起来,付诸实践!”
沈老这一鼓劲,大家伙儿都觉得心里有股子使不完的力气,纷纷一头扎进了工作里。
“文生同志,前阵子设计的那个烟箱外壳有点薄,这事儿你来盯一下吧。”.
第二百四十八章 挑选参与烟箱零件制作
沈老扭头给刘文生派了个活儿。
打造这种烟箱,轧钢厂的技术工人再合适不过了。
刘文生正好是红星轧钢厂的,而且是八级钳工出身。
“沈老,您放心吧,这事儿我包了。”.
刘文生痛快接下了活,出了办公室就找来了锻造车间主任和钳工车间主任。
造火车头,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就算沈老指派了,也不可能靠刘文生一人短时间搞定。
所以他得在轧钢厂里找帮手!
两位车间主任一听,二话不说,也爽快应承下来。
这不是寻常差事,这是参与造火车头的大事,那是至高无上的荣耀!
谁能参与这种重大项目,保准周围人都眼红,只要不犯错,往后年年评优都有份儿。
俩车间主任一传达,整个车间都炸开了锅。
当年刘文生进火车头建造小组,他们哪个不是羡慕得两眼放光。
万万没想到,这种美差事,居然有一天能落在自家车间头上。
虽说是做烟箱零件,但也算是参与到火车头建设的一部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