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一道生滚白粥,登上美食榜 第53节

其实这种食物最早是由军队发明的,也可以算是一种军粮。

相传在秦始皇时期,发大军征伐到南方各地,当士兵们作战到百越地区的时候。

因为水土不服,加上饮食上的不适应,导致军中士气大跌,就连打仗也受到了影响。

后来为了缓解士兵的思乡之情,军中的厨师参照北方面条的做法,用稻米磨成粉状,然后再过滤蒸煮之后,最后将大米粉做成了面条状的食物,解决军中北方士兵的饮食问题,这也就是最初的米粉。

之后随着时间流逝,朝代更迭以及人们的迁徙流动,各地人民在原来的基础上,将米粉的做法进一步改进和变化,从而按照不同口味和做法,逐步形成了每个地方各具特色的米粉、米线、米皮等等。

有句话叫做南粉北面,不光北方的面条种类繁多,南方的米粉做法同样不少。

比如绵阳的红汤牛肉粉、广东的肠粉河粉、桂林米粉、柳州螺蛳粉、南昌拌粉、长沙扁粉、贵州羊肉粉,蒙自的过桥米线等等。

而每一种粉都各有特色,深受当地人喜爱,而且味道也是十分的美味,已然成为日常饮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第102章 耗时的古法酸浆米线

可以说米粉在华夏已经存在了非常久远的历史了,而且发展至今也衍生出了很多种做法。

比如过桥米线中的米线,就有两做法。

第一种叫做「干浆米线」,取大米磨粉后直接放在机器中挤压,靠摩擦的热度使其糊化成型,其晒干后即为「干米线」。

因为其方便运输和贮藏,只需要放入水中泡发后就可以用。所以现在很多大饭店用这种干米线的比较多。

不过这种米线虽然方便,但也有一个最大的缺点,那就是米香味不足,而且口感也不及传统做法的米线顺滑,反而是咬起来比较发硬。

这米线看似朴实无华,但它的加工工艺却是极其考究,一碗美味的过桥米线,必须要用传统做法的「酸浆米线」。

酸浆米线,取大米发酵后磨制而成,此制法工艺较为复杂,生产周期长,但是口感极好,吃起来有原生的大米清香,爽滑回甘。

因而除了当地还保持传统工艺制作以外,其他地方饭店一般都是选用的干米线。

这也是为什么离开当地后,其他地方饭店做的过桥米线都不正宗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实就算是传统方法制作的酸浆米线,现在为了节省时间,提升产量,现今都已经减少了一些步骤,而且大多用机器来制作。

而苏醒经过系统的提示和自己的研究,发现了一种古籍上记载的更加古老的做法,按照记载这种酸浆米线上浆后油亮挂汤,吃在嘴里,更加的清爽润滑,回味无穷。

因此本着追求极致的美味,苏醒打算试试,用这种做法来制作最本味的古法酸浆米线。

而制作米线使用的稻米其实很有讲究的,最好是直链淀粉和胶稠度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这样做出的米线才能柔韧爽滑。

“到底该用哪种米比较好?苏醒开始认真的思考起来。”

现在苏醒手中的稻米种类繁多,可以供起任意挑选,不过按照刚才说的要求,首先要排除那些粘性大的糯米,当然胶稠度高的粳米也不适合。

这样看来还是籼米比较适合。

苏醒最后还是决定用遮放米,因为相比之下,遮放米不仅胶稠度合适,其中的直链淀含量粉也刚好在20%-25%之间,这是做米线最适合的指标。

苏醒先将舀出适量的遮放米,放入盆中,用清水淘洗干净。

选好大米之后,第一步就是发酵。

先拿出一个大竹篓,里面铺上几层干净冬叶(其叶如芭蕉,用以包粽子),以保持大米的湿润。

把干净的大米舀到竹篓里面,面上也同样覆盖上冬叶,这样可以更好的让大米发酵。

按照古籍记载,制作这种古法酸浆米线整个过程需要20天,其中光是发酵就需要至少7天的时间,这期间还要不停给大米浇水,每天至少要不停换上三次清水。

而且这一个过程中还要注意把装着大米的竹篓下方垫高一下,让其中的水分自然流掉,防止水分太多,这样大米才不会发臭。

好在苏醒有系统的帮助,在美食空间中。除了可以停止时间的流失,同样可以加速时间。所以没用多少时间,大米就已经达到了发酵7天的效果。

苏醒揭开竹篓上的冬叶,但见里面的大米已经便的发白发涨,用手一捏便成粉状,而且放在鼻下一闻,有微微的发酵味。

下一步就是磨米,打开系统提供的石磨开关,把发酵好的大米一瓢一瓢的舀入其中,随着石磨的研磨,很快接口的桶中便出现了雪白浓稠的米浆。

接下来就是澄清和过滤。

把米浆倒入一口大缸之中,然后加入大量清水,盖上盖子,让其自然沉淀。

这一过程也至少需要七天的时间,每天还要将缸中上层的澄清过的水舀掉,然后将沉淀后米浆搅拌均匀,再重新加入大量清水,继续澄清和过滤。

重复七次后,再次将上层澄清过的水舀掉,只留下底部沉淀后的米浆,这时候的米浆变得十分的丝滑,用瓢舀起来还会拉丝。

把米浆沥起来,装到一个大布袋子中,在放到大竹篾,上面压上重物,放在通风的地方,让其水分蒸发自然晾干。

晾干之后揭开布袋,里面的米浆已经变成了一大块的白色米块。将米块揉成糯米团一样的白米团,然后放入锅中用开水煮浆,大约10分钟后就可以捞出。

这时候再把煮好的米浆团放到舂米臼中,像舂米那样舂米浆团,当把米浆团的外壳舂碎,就可以看到里面的米浆成了细细的粉状,不要停继续舂。

直到将所有米浆都舂碎又重新舂成米团后,还有进入到了下一个的步骤,揉浆。

把米浆团放入盆中,洒上少量清水,接下来的时间,苏醒就像揉面那样不停的重复揉米浆团。

大约半个小时候,米浆团已经被揉的彻底顺滑无比,用手一抓,出现了拉丝的状态。

拉丝的米浆团

而制作也终于到了最后的步骤,挤米线。

烧一大锅清水,火不能太大,水面保持微开的状态即可,把米浆放入特制的挤米袋中,就像挤面条一样顺时针方向,缓慢匀速得挤入锅中。

用热水煮5分钟左右,等米线成形后就可捞出,放入准备好的清水中浸泡放凉,随取随用。

一步一动作,苏醒每一步都细心周到,如此这番,这种制作的古法酸浆米线终于完成。

“总算是大功告成了。”

苏醒抹了抹额头上的汗珠,望着浸泡在清水中的雪白柔韧的米线,露出了淡淡的笑容。

酸浆米线

第103章 熬一锅山珍野禽汤底

酸浆米线算是做好了,接下就是制作过桥米线的同样重要的高汤了。

过桥米线用到的汤也并不是简单的鸡汤。而是用母鸡和老鸭外加猪骨一起小火慢熬六个小时以上的高汤。

就在苏醒制作酸浆米线的时候,系统已经帮苏醒准备好了需要用到的食材。

打开厨房冰箱的冷藏室,在众多新鲜的食材中,苏醒首先发现了一只处理好的整鸡。

这鸡已经被扒光了鸡毛,而且还内脏也已经被处理干净,这倒省了苏醒不少的功夫。

苏醒看着案板上的整鸡,眼中却出现了一丝疑惑。因为这鸡的外形看上去和一般的鸡完全不同,体形十分的修长,而且还很瘦小,就像一个大号的鹌鹑一般。

而且用手一摸,鸡肉的肉质感觉非常的紧实,用力一压,这鸡肉还很有弹性,按下的部分很快就回弹了回来。

虽然和土鸡很像,但绝对不是一般的土鸡,苏醒越看越像是鸟禽。

“系统,这是什么鸡肉,看着非常不一样,你这不会是野鸡吧?”苏醒有些不确定的问道。

系统的清冷电子音立刻在苏醒的脑海中响起:

“恭喜宿主猜对了,这是七彩山鸡俗称野鸡,又称雉鸡,因其羽毛七彩斑斓,故名为七彩山鸡,是集肉用、观赏和药用于一身的名贵野味珍禽,被誉为「野味之王」、「动物人参」,用来熬汤的极品的山珍食材。”

七彩山鸡

“我勒个去,系统你就使劲坑我吧!”苏醒听清楚系统的话后,手中拿着的鸡肉都差点掉到了地上。

“这野鸡不是国家的保护动物吗?私自买卖和食用都是犯法的,你就给我普通的鸡肉就行了,别害我行吧!”苏醒被这坑爹系统吓了一跳。

他可是记得几年前看过一个新闻,一人因为掏了野生保护鸟类的鸟蛋,结果就被人举报后,直接判了十年去蹲号子了。

苏醒这还不是几个鸟蛋这么简单,而是直接弄了一整只野鸡拿来煮汤,这要被人举报了,他就算再多长几张嘴也说不清。

就在苏醒有些不知所措的时候,系统清冷电子音缓缓响起:“宿主不用担心,现在市面上已经有不少人工养殖野鸡开始售卖。而本系统提供的七彩野鸡也为人工培育的放养野鸡,每只鸡有正规的身份证明,属于可以食用的合法食材,宿主可以放心使用。”

听说是合法渠道买卖的野鸡,而非野生的,苏醒这才把心重新放回了肚子。

看完野鸡肉后,苏醒定定神,又看向一旁的食材架,上面还同样放着一整只拔毛净肉的鸭子。

这鸭子体表光滑,皮色亮白,肉色深红、有光泽,是那种类似鲜牛肉的颜色,一看就非常新鲜。

最奇特的是这鸭嘴和鸭掌,居然是乌嘴黑脚。

苏醒把鸭子拎起手中,鸭肉的肉质也很扎实。但感觉重量比一般的鸭子轻了不少,只有不到一半的重量。

吃饲料长大的鸭子,不仅肉质软踏踏的,还会有一股鸭腥味,就算是农村散养的土鸭,或多或少也还是会有土腥味。而这种腥味只有炖煮炒加点料酒才能除去。

不过苏醒闻了一下系统提供的这个鸭肉,居然没有一点生鸭的腥味,真叫人连连称奇。

“系统,这鸭子看着很不简单啊,这又是什么特殊的品种?”苏醒问道

【系统选用的鸭肉是最顶级鸭子名为「连城白鸭」,为白鹭和水鸭的杂交后代,故又叫白鹭鸭。】

【白鹭鸭成长在武夷山中下,具有「白羽」、「乌嘴」、「黑脚」的外貌特征,白鹭鸭肉质鲜美,熬汤汤汁清醇,无鸭腥味,被誉为我国唯一药用鸭,为古代贡品。】

「白羽」、「乌嘴」、「黑脚」的白鹭鸭

白鹭鸭?

原来一般熬汤首选是番鸭和水鸭,其实在此之上还有一种更加珍稀的鸭子,就是这白鹭鸭。

按照系统的介绍,这白鹭鸭一般是放养在山溪或池塘里,体形修长,特别善于运功。

无论是潜水还是在地上奔跑的速度,都比一般的鸭子要快,而且还能如同白鹭一样会飞。

白鹭鸭食量大,养足1年的白鹭鸭最多只有1公斤左右,之后即使继续喂养,它都不会再长重多少了。

但白鹭鸭比一般鸭子的香味都要浓郁甘甜,而且鸭肉香味十足,做汤的味道更是甚为鲜美。

煮熟后的白鹭鸭,依旧是黑嘴

七彩山鸡还有白鹭鸭,这般极品等级的食材,熬出的高汤味道究竟会好吃到什么程度,苏醒此刻满心期待。

于是苏醒拿起刀先把山鸡的胸脯肉给切了下来,这部分的肉比较柴,不适合长时间煮,便连同鸡油一起取下备用。

接着又把跑山猪的龙骨剁成小段,还要一节筒骨,然后用清水冲洗,连同鸡鸭的腹腔也一点一点的洗干净,直到血水变清。

炒一锅细盐放入一把花椒翻炒,炒成花椒盐。

把洗净的鸡、鸭肉擦干后,用还有些烫手的花椒盐,里外不停搓擦鸡肉和鸭肉,每一个地方都不能遗漏。

这样不仅可以破坏鸡、鸭表皮的孔腺,减少异味,还可以让表皮收紧。等会熬汤的时候,肉质会变得更加的鲜美。

大约这样搓擦十分钟后,再用清水把盐冲洗干净。

整鸭已经腌制完毕了。

架起一口紫砂汤锅,加入大量清水,然后把准备好的猪的龙骨、筒骨还有整只的鸡鸭全部冷水放入锅中,再加入生姜、草果和八角调味增香。

砂锅盖上锅盖,然后大火把水烧开,揭开盖子把浮在的血沫给打掉。直到不再出现浮沫,放入适量食盐调味。

重新盖上盖子,小火慢煮。

按照系统的说法,需要煮上6个小时。

因此,搞定这一步骤后,苏醒没有待在厨房,而是伸了伸懒腰,上到二楼午休。

迷迷糊糊的睡醒后,苏醒又在楼上待了一阵,等到距离晚餐营业还有一个小时,苏醒这才重新下楼。

走进厨房,已经是香味四溢了,用山珍野禽做汤料,光是想象那鲜味,苏醒口中不由的忍不住分泌津液了。

先观察了一下砂锅中煮的汤,看样子还需要再煮上一两个小时才可以。

于是苏醒一边继续煮汤,一边开始准备饭店下午的营业。

首节 上一节 53/8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