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成兄,你这是..”
“特意来找你的。“洪子成说道走走走,家里说。”
林朝阳拉著洪子成去了家里,聊了几句,洪子成从随身打公文包里掏出了一本书我跟人合著的书出版了,送你一本。”
洪子成把书递给林朝阳的时候,脸上充满喜悦和骄傲的笑容《当代文学概观》,这是书的名字,林朝阳翻开书,先看到的是作者的名字。
张钟、洪子成、畲树森、赵祖谟、汪景寿。
这本书以后会作为燕大中文系的教材被使用,编写是由张钟老师主持的,我负责的是诗歌、短篇小说两章。”
《当代文学概观》属于学术著作,内容也是以当代文学为主,林朝阳翻了翻目录,几乎涵盖了当代所有名家的作品,不过作品看起来只收录到喻喻嚼期间洪子成兴致勃勃的指点看林朝阳,“你往后翻。”
林朝阳翻到最后的“后记”的位置,洪子成用手给他指出一段文字“.-.--诸位同事合作编写了《当代文学概观》,唯一遗之处是在于未将76年后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记录其中,后续或有修订、扩充也应在几年之后。
文章排版之前,洪子成谈及与友人探讨当代文学的发展感概良多,他提到了新时期文学一词用以概括1976年后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进程,我本人深感认同。商议后续修订过程中当以新时期文学?为名概括近年的文学发展。
又问及友人姓名,乃是近两年最具影响力的青年作家许灵均,在此要向他表示感谢....”
林朝阳看完这段文字,笑看说道:“没想到你们还真用上了。”
洪子成开心道:“当然了。你这个词发明的好啊,不用是暴珍天物,我想以后必定会被当代文学奉为准绳。”
子成兄过誉了!“林朝阳自谦了一句怎么能是过誉呢,为新时期文学'命名,这可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光冲这个,就值得在当代文学史书上一笔。”
林朝阳嘴角翘起。
好好好,文化人夸人总是那么清新脱俗。
第103章 好一个许灵均!
这天晚上,陶玉书捧著几本杂志回了家,献宝一样的交到林朝阳手里她带回来的是《外国戏剧》杂志,最早从1962年发行,那时候还叫《外国戏剧资料》,属於戏协的内部发行资料,后因喻嗡喻停刊。
今年才刚刚恢复,就出了三期,是陶玉书下午跟吴颖芳她们几个同学去六部口的邮局时淘到的,七毛六一份,三本就是两块二毛八这份以介绍外国戏剧活动为主的杂志,选材范围内容丰富,不仅刊载国内外研究和介绍外国戏剧的文章,发表中外戏剧界学术交流的新闻,还会每期发表一到两部当前外国重要的话剧或电视剧剧本,对于很多想要了解和学习外国戏剧的国人很有帮助。
不过因为杂志以前都是内部发行,在民间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力,所以改名复刊之后公开发行,销量并不理想这也是为什么陶玉书会在邮局淘到这几份杂志的原因。
你是真想让我当编剧啊?“林朝阳调侃道学习学习没坏处,你写小说,很多戏剧创作的手法和经验也可以借鉴嘛。一般好作家都是好编剧,你看老舍先生。”
一提到学习,陶玉书总是能讲出一大堆的道理来,不过多看点相关资料确实对林朝阳写剧本有点帮助十一月中旬,剧本终于完成了初稿,陶玉书看完了完整的剧本,表现得比林朝阳还高兴。
“朝阳,你就算不写小说,去当个编剧都行了,也一定是个名编剧!”
陶玉书的赞美当然有身为妻子对丈夫的仰视与崇拜,但更多的是出于理性的判断你满意就行。“林朝阳看看陶玉书的笑容,心里也开心。
陶玉书喜滋滋的捧看剧本翻来覆去的读,怎么看怎么好,翌日一大早她揣看剧本去了学校,迫不及待的想让同学们看看丈夫的作品这天上午中文系有课,是系里的副教授黄会琳主讲的《现代戏剧研究》。
好不容易等到下课了,班里的学生们都忙看往外走,陶玉书却把班里的几个戏剧骨干力量招聚到一起“剧本出来了!”
只一句话,大家如同蚂蚁闻见了蜜味,立刻凑到她身旁。
陶玉书刚掏出剧本便被吴颖芳率先抢了过去,她连忙喊道:“你别撕坏了!”
吴颖芳根本没理会她的关切,眼晴盯在剧本上,剧本就是普普通通的稿纸,但她的目光却在接触到首页的剧名时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一《天下第一楼》。
这剧名....“这剧名可真有气魄!”
身旁的同学替吴颖芳说出了心里话“玉书,你们家林大作家果然不一般啊!光冲这个剧名,我们保准能压燕大一头。”同学李路杨语气夸张的说道。
他的话惹来了大家的哄笑,八个戏剧狂热分子聚在一起,围著林朝阳的剧本还没等看呢,闲话不断。
剧本就一份,大家都想先睹为快,你争我抢,引来了讲台上正在收拾东西的黄会琳的注意。
“干嘛呢这是?“她走下讲台问道黄老师,没什么。“陶玉书说道。
吴颖芳嘴巴快,“黄老师,我们要搞话剧,玉书让他爱人帮我们写了一部剧本,她今天刚把剧本掌过来,大家都想看看。”
黄会琳闻言笑了起来,前段时间由燕大学生们引起的这股热潮她是有所耳闻的,她本身就是教戏剧文学的,对这方面也很关注学生们连剧本都拿出来了,行动力不是一般的强,她说道:“我们办公室有一套油印设备,给你们多印几份就好了,抢来抢去的干什么?”
此话一出,引来了大家的欢呼,“走走走,先去吃饭,吃完了饭,我给你们印剧本。”
跟学生们走在一起,黄会琳感觉也恢复了几分青春活力。
大家跟看她先去吃了饭,然后又到办公室,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印出了几份剧本,现在剧本人手一份,大家也不争了,急不可耐的在办公室里就翻起了剧本,在大家安静下来看剧本的时候,黄会琳问陶玉书:“玉书,这剧本能借我一份吗?
陶玉书的爱人是作家许灵均这件事在燕师大已经不是秘密,黄会琳对于这部出目于知名作家之手的剧本也很感兴趣他的剧本写的粗糙,您如果有时间,正好帮忙指点指点。“陶玉书递上了一份剧本。
搞完了剧本,陶玉书对著众人说道:“好了好了,剧本也印出来了,马上也该下班了,咱们就别时打扰老帅了。大家回去好好看看剧本,明天大家商量一下。”
众人这会儿正看的入迷,被陶玉书这么一喊,只能先合上剧本,出了办公室,几人在楼门前分别,陶玉书骑著自行车回了燕大,其他几人互相看了看,“吃饭去不?”吴颖芳问我那有两个馒头,放暖气上腾一下就行,不去食堂了。”一人夹起剧本,便回了宿舍。
“我也不去了。真喻,帮我打份饭回来。”李路杨也要回宿舍,把打饭的任务交给了一个宿舍的同学。
他开了这个头,其他人也纷纷提出要求,“真喻,帮我也打一份。”
“给我带一份。”
李真喻身上挂了四五个盒饭,欲哭无泪。
你们著急回去看剧本,我就不著急了吗?
吴颖芳有些同情的看看李真嘴,“这帮人,真是太坏了!“李真喻点了点头,“颖芳你说的没错。”
她看了一眼李真喻身上的盒饭,“回头给他们少打点饭,别让他们吃太饱。”
说完了这句话,她操看剧本,脚步轻快的离开,李真喻无奈的摇了摇头,一个好人都没有,反正也快不了,他干脆也不著急了,慢悠悠步行到食堂吃了顿饱饭,再依次给大家打了饭,又慢悠悠的回到了宿舍。
刚才他们一小群戏剧爱好者八个人,五男三女,男生分散的住在西南楼的三层,李真喻和李路杨是一个宿舍的,都住在322。
他给大家送完了饭,回到宿舍,把盒饭放到李路杨的床头路杨,吃饭了。”
此时的李路杨似乎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手上的剧本中,丝毫没有察觉到他的声音,李真喻对此倒不意外,下午他们几个人抱著剧本在办公室就已经先睹为快,他连第一幕都没看完,但心神却已经被牢牢的吸引住,要不是得给大家带饭,他是真不想去食堂了。
这会儿终于没事了,他把鞋一脱,往床上一躺,捧起了剧本,再次进入那跌岩起伏的剧中世界。
“好!”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李真喻正沉迷的时候,耳边突然炸出一个声音,把他惊醒,他扭头看过去,只见李路杨不知什么时候从床上坐了起来,瞪著一双眼晴,满脸亢奋,激动的拍看床。
“好一座危楼,谁是主人谁是客:只三间老屋,时宜明月时宜风!好一个许灵均!”
他的声音慷慨激昂,到最激动处忍不住光著脚下了地,双手捧著剧本,眼神中充满了虔诚,嘴里喃喃目语:“老舍在世也不过如此了!老舍在世也不过如此了....·李真喻被李路杨的表现吓了一跳,不过他倒是可以理解的,若不是被李路杨打断,这会儿他也应该沉醉于许灵均所塑造的时代悲欢当中不可自拔他摇了摇头,正准备继续看剧本,不想李路杨可能是自己说著不过瘾,竟然过来一把揪住了他。
“真喻,别看了,咱们来聊聊剧本。”
聊个锤子!
你是看完了,我还没看完呢!
他恶狠狠的看向李路杨,“不许说话,敢透露后面半个字,以后没饭吃!”
李真喻的凶狠态度总算是让李路杨恢复了几分理智,他嘟嘟囊的坐回了床边,又把鞋穿上。
这会儿才看到床头的饭,也质不上凉不凉,扒拉看就往嘴里塞,一边塞还一边盯看李真喻,就想看他什么时候能看完,两人好交流一番感受他饭还没吃完呢,就听见宿舍的门当一声被人冲开,刚才的几个同学站在门口,手举看剧本。
“杰作!杰作啊!”
李路杨嘴上沾看饭粒不耽误他咧开嘴,大家果然都是有眼光的,他把盒饭一甩,“没错,这是当之无愧的杰作!”
几个人好像地下党对上了接头暗号,一下子就聚在了一起,高声谈论看剧本,眼放金光,神采飞扬。
李真喻被几人搅得根本看不进去剧本,听著几人不断的剧透他还没看过的内容,一脸的生无可恋。
早知道就不带饭了,饿死你们这帮龟孙儿!
熊帅大,工6楼,帅大教职工家属楼之一,依旧是筒子楼,晚饭还没吃呢,夜幕就已经降临。等黄会琳刷碗的时候,外面已经黑漆漆一片,她双手通红的抱著碗从外面水房回来,把手放在暖气上烤了烤,注意到丈夫正聚精会神的坐在床头看她带回来的剧本,缓了好一会儿,她走了过来,问道:“看得怎么样?”
她的丈夫部武也是燕师大的老师,并且还发表了一些小说,在文学创作上颇有造谐。
邵武楞愣的抬起头,“这是谁写的?”
“中文系学生家属写的。”
学生家属?”因为这个答案,邵武又是一楞,怎么还跟学生家属扯上关系了。
“陶玉书你记得吧?”
邵武立刻便想起了妻子时不时就会挂在嘴边的学生,不过最让他印象深刻的是前段时间妻子带回来的新闻,陶玉书的丈夫竟然是写出了《牧马人》《小鞋子》的许灵均“你是说......许灵均?”邵武满脸讶异的问道黄会琳点了点头,解释道:“前些大熟大的学生们不是搞了个话剧吗?在燕京这几儿所大学里带起了一股风潮来,个个学校都要搞话剧。”
部武笑看问道:“你不是说许灵均是热大的吗?咱们感师大学生搞话剧请他出手,岂不是助他人威风?”
黄会琳笑的轻松,“三十六计有一计叫美人计。”
夫妻俩互相调侃一句,哈哈笑了出来玩笑过后,邵武才说道:“剧本才刚看了一幕,写的很有味道,给我的感觉像《茶馆》。”
黄会琳脸色宅异,她对丈夫的性格很清楚,很少有这么直接夸奖一部作品的时候而且《茶馆》作为老舍先生在话剧舞台上的代表作,是中国现代话剧无可逾越的巅峰之一,早已成为无数读者和观众心目中的经典邵武只看了一幕便给出这样的评价,目然让黄会琳感到惊讶,“评价这么高?”
我只是说像,起承转合,我看他这个剧本起承都做的非常好,后面要是能一直保持这个水准,那可真是不一般了!”
黄会琳被丈夫说的心头痒痒,“我先看看!”
说罢将剧本夺了过来,邵武看看妻子,哭笑不得
第104章 已得《茶馆》七分神韵
“玉书,绝了!你们家许灵均真是绝了!他怎么能写出这么好的剧本来?”
翌日一见面.陶玉书便在教室外被几个同学给围住,满脸都是激动的对她说道陶玉书当然知道丈夫的剧本好,不过大家的反应还是让她觉得有些夸张,“之前他就有这么一个想法,这次我央求他写剧本,就顺便写了出来。”
听了陶玉书的解释,大家的表情更夸张了。
顺便?这是质便能写出来的?”吴颖芳手里挥舞看剧本,哗哗作响。
“玉书,你们家许老师....不,林老师是大才啊!让我等高山仰止的大才啊!”
李路杨扒拉开众人,激动的说道:“何止是大才?老舍在世也不过如此了,玉书..他话还没说完,就被一旁的同学们给拉住了。
这会儿马上要上课了,周围全都是同学。大家很理解他的心情和感受,但这么大庭厂众的宣扬,肯定会惹来非议,所以赶紧让他闭嘴上课的铃声响起,几人了一整堂课,好不容易下了课,正打算跟陶玉书畅所欲言,交流昨晚看过剧本后的惊艳感受,却被人给打断了。
“玉书!”
今天上午不是黄会琳的课,但此刻她却出现在了教室门口。
“黄老师,您怎么来了?找我有事?“陶玉书抛下几个同学跑了过来。
黄会琳拿出昨天借的那份剧本,脸上满是钦佩之色。
剧本我看完了,堪称惊艳之作!”
“您过奖了。”
“不不不。“黄会琳摇摇手,“一点没有客气和夸张的成分,我觉得这部剧本即便是放在人艺那样的舞台上也是上乘之作。我爱人说这部剧有老舍先生的味道…....”她说话的功夫,刚才被陶玉书抛下的几个人凑了上来,听到这里,李路杨忍不住喊道:“英雄所见略同啊,黄老师!”
其他几人赶忙把他拉住,黄会琳笑了笑,“看来大家的看法都很一致。”
她又继续问道:“我看剧本是三幕四场戏,这个剧本内容有些多,对于你们来说压力应该很大的。”
黄会琳的话很婉转,翻译一下的话大概是:这局太高端,你们不配陶玉书听出了她的弦外之音,问道:“我们第一次搞话剧就搞三幕剧,确实有非常大的难度,要不然您来帮我们指导指导吧?”
陶玉书开不是在客套,而是真心实意的发出邀请和求助,但凡是对话剧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让一群从来没实践过的学生们搞三幕话剧,难度儿乎不业子让一个八百字作文都写不利索的中学生去写一部中篇小说当时林朝阳在写剧本时,陶玉书就曾经担心过这个问题,可看著丈夫那么用心,她又不好意思打断他的创作。
剧本完成之后,陶玉书惊喜于它的水准,同时也苦恼于它对于大学生们来说的难度。
本来她还想看可以把陈键功他们那一批人请来跟大家交流交流经验,慢慢摸索看先试看搞一下,现在黄会琳站了出来显露出要帮忙的意愿,她目然求之不得好啊,我们搞戏剧文学和戏剧文学研究,理论上的知识学了很多,也教了很多。正好我也可以趁著这个机会实践一下,与大家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黄会琳的加入让陶玉书感到欣喜,其他几人听著陶玉书三言两句便拉来了老师助阵,也感到高兴不已。
陶玉书看了看众人,询问道:“正好这会儿没事,要不我们研究研究剧本?”
众人点头,急不可耐。
话剧剧组的建组和彩排往往是从熟悉和围读剧本开始的,《天下第一楼》是部三幕剧,场景变换多,主角配角多,台词数量多,任何一项对于业余搞话剧的大学生们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因为有了昨天的熟悉,今天再读,大家对于剧本的内容感受更加深刻,讨论起来也更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