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15万辆重型汽车的现代化工厂?
这是现阶段的华夏能够搞得定的?
那可是重卡啊!
整个1978年,华夏的所有汽车产品加起来的产量才不到15万辆。
现在三汽居然直接想要一口气修建一座年产15万辆重卡的现代化工厂,那也太夸张了。“郑总工,重型汽车的生产难度比轿车要大很多,我曾经在哪一个地方看过一个文章说德意志奔驰的重型汽车年产量也才8万辆。”
“我们搞的15万辆年产能的工厂,规模是不是太大了?”
郑正清算是对自己有恩,这个明显不合理的规划,江辉还是没有忍住提醒了一嘴。
要是坚持这个方案,三汽铁定是没有任何前途可言了。
“从1953年到1978年,华夏汽车人竭尽全力,汽车产量终于有十几万辆,但是重型卡车年产量一直在几百辆上徘徊,而且技术落后,质量不稳定,国防建设急需的重型越野汽车迟迟研发不出来。”
“面对‘有炮无车’、‘有弹无车’的尴尬局面,为了国家安全,相关部门不得不下狠心,将干瘪的口袋搜个遍,花大价钱购买别人的产品。”
“关键是有的产品我们想买别人还不卖,还要花钱通过第三国转口。”
“哪怕是如此,国家仍然咬紧牙关进口军队和建设部门急需的重型卡车,仅过去两年时间,国家每年进口重型卡车的费用高达2亿美元。”
“随着今后经济建设步伐加快,重卡需要的数量还要增加。”
“我们要是不把产能搞大一点,到时候没有办法满足需求啊。”
对于江辉的质疑,郑正清没有生气,而是很认真的解释了起来。
在他看来,三汽搞重型汽车,除了满足国内军工和民用的需求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那就是要争取出口创汇。
要不然就以国内那么点外汇储备,根本就不够用。
“您说的有道理,但是15万重卡的产线,估计很难找到合作的国际巨头愿意一起去修建。”
“在他们看来,华夏的市场潜力虽然很大,可是短时间内是达不到消化15万辆重卡的程度。”
“并且我们想要走的是引进技术的方案,估计很多公司也会有顾忌。”
“特别是这一次我们意向合作的是西方的企业,它们认为技术是企业的根本,轻易不会转让。”
江辉自然也知道重卡这个产品很重要。
在运输市场,重卡的运输效率绝对不是普通的CA10这种轻型卡车可以比的。
关键的是在军事上面,各种导弹发射车其实也都是需要使用到重卡。
偏偏华夏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能够拿的出手的相关产品。
对于一机部来说,引进海外的先进技术,几乎就是唯一的选择。
“你的这个观点,我也会带回去跟领导汇报,不过最终肯定是要结合领导们在海外的考察情况来确定。”
郑正清觉得江辉说的也不是一点道理都没有。
今年全国的汽车产量才15万辆不到,结果三汽这边一上来就要修建成年产能15万辆的重卡生产线。
想一想,似乎也有点“拍脑袋”了。
“不过从首都汽车制造厂来一机部汽车局,同时加入到三汽筹备小组的事情,你还是认真考虑一下。”
觉得自己差点被江辉给带偏了,郑正清又强调了一下自己的邀请。
当然了,他也没有要求江辉现在立马给出回答,而是给予对方考虑的时间。
第82章 新款BJ212设计定型
从一机部汽车局出来,江辉和朱建生没有立马骑车回去,而是在附近找了一家馆子先吃饭。
翁婿两个有不少事情要交流,随便要了两碗面吃了起来。
“小江,郑总工说的加入‘三汽筹备组’的事情,我觉得你可以考虑一下。”
“按照一汽和二汽的规模,三汽到时候也是一个副部级企业,作为筹备组成员,你到时候至少可以在三汽担任一名科长。”
“并且三汽的平台要比首都汽车制造厂更高,前途无量。”
站在朱建生的认知角度去分析问题,得到的结论跟江辉想的肯定是不同。
毕竟这个时候谁也想不到“三汽筹备组”最终会落到一个项目解散的地步。
一汽和二汽都修建起来了,怎么到了三汽就不行了?
华夏的实力不是越来越强,按理说这些大项目的建设应该越来越好啊。
“爸,三汽要是真的可以落实下去,前途确实是不错,但是它肯定不会在首都修建,单单这一点,我就不会去考虑。”
江辉没有立即从其他方面分析自己不去的原因,而是简单直接的从工作地点的角度去考虑。
这个想法在后世是非常正常的,但是在这个时代还是比较少有人一上来就考虑这个问题。
当年有多少人从东北去支援三线建设,就是二汽的那些员工,许多都是一汽那边过去的。
一个调令下来,大家都是老老实实的迁移。
换个工作地点,似乎都不是什么事。
当然了,这也跟此时各个工厂的一些特色有关系。
每个工厂都是小社会,家属楼、医院、学校、电影院、供销社、理发店等等,应有尽有。
工人们都可以不用跟厂外面的机构和人打交道,也能舒服的过日子。
迁移对他们来说,无非就是从一个生活地点换到了另外一个。
所有住宿、孩子上学等问题,都是同步平移,不需要自己操心。
这些情况后世是没有办法比的。
“你还年轻,哪怕要离开首都,其实也不是不可以考虑。”
“并且现在的情况跟二汽修建的时候不同,三汽的选址肯定会在一些比较重要的城市,交通比较方便。”
朱建生当然舍不得自己的女儿离开首都,但是相比女婿的前途,一些牺牲又是值得的。
“新款BJ212现在正式进入到了关键阶段,就算是我自己愿意去,厂里面也不可能放人的。”
江辉这么一说,朱建生倒是没有再反驳。
因为这是事实。
除非江辉愿意把事情搞得很僵硬,但是那么一来,结果就不美了。
“这段时间,大家都在忙着制图,新款BJ212的设计定型工作,应该也很快就要完成了吧?”
朱建生这两周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汽车设计》这本书的编写上面,对于新款BJ212的一些具体情况没有去了解。
这款产品各方都寄予厚望,多重视一下,显然没有坏处。
“已经快了,变速箱都已经开始量产,发动机的图纸也画的差不多了。”
“其他重要的一些零件,也都确定了设计方案,也就是车体和内外饰上还有一些图纸正在绘制。”
江辉把最后一口面扒拉进嘴里,用手掌抹了一下嘴巴,轻呼了一口气。
这家店的面,做的还真是不错。“图纸画出来了,设计工作算是完成一大半。”
“不过下一阶段样件的制作,指不定也会冒出各种困难出来。”
“这个你要做好心理准备。”
开发一款新车型,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朱建生觉得自己有必要给江辉提醒一下,免得被突然到来的挫折给打击了。
这一次新款BJ212几乎是推倒重来,大部分的零件都是新规设计。
许多配套厂以前都没有碰到过这种情况,生产样件的过程中碰到一些问题,几乎是必然的事情。
所以别看现在图纸设计工作进行的很顺利,回头样件生产耗费的时间,估计比预计的要多。
“国内的各个配套厂,设备还是太落后,许多零件的加工如果有先进的设备,都会容易很多。”
“比如发动机的缸体,铸造出来之后如果有数控机床,那么生产效率和生产精度都可以提高好几个等级。”
“现在首都内燃机总厂跟北二机床厂共同开发的机床,加工一个缸体的时候单单更换刀具就要浪费不少的时间,加工的精度也不是特别的理想。”
对于汽车行业来说,各种机床设备是不可缺少的。
生产车身零件需要用到冲压机,生产内外饰零件需要用到注塑机,生产发动机的许多构件需要用到压铸机、锻造机、车床、磨床、铣床等机床。
其他各种特殊的工装设备,也是数不胜数。
这都是需要整个设备行业去同步发展,才能真正的让汽车行业发展壮大。
除此之外,材料行业也得跟进才行。
要不然没有合格的金属材料和树脂材料,你图纸设计的再好,也生产不出合格的零件。
比如A柱为了设计的尽可能的细一些,免得影响驾驶席的视野。
但是如果钢板的强度达不到要求,你搞的太细了就是在草菅人命。
各种各样的零件上面对于材料的要求,各有各的不同。
“是啊,用百废待兴来形容,还真是没有什么问题。”
“不过相关部门总算也是意识到了这一点,已经开始做出改变。”
朱建生也只能这样子安慰自己了。
要不然还能怎么办呢?
“我也这么觉得,今后华夏的工业发展速度,一定会超越大家的想象,给这个世界带来巨大的惊喜。”
江辉说这话的时候,浑身充满了自信。
两人吃完面,一起回到首都汽车制造厂,对各个配套厂和制图人员画的图纸做最后的确认。
他们两个现在不会具体去画一些零件的图纸,而是把想法跟人说了之后,让其他人去画。
要不然实在是有点太浪费时间。
而就在江辉忙着确认新款BJ212的设计图纸的时候,首都机场却是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
江辉估计想都没有想到,这些客人居然跟自己还能扯上关系。
第83章 通用汽车的华夏之行
1978年10月17日,美利坚通用公司董事长汤姆斯-墨菲率领一个17人组成的代表团应邀来到华夏。
郑正清跟一机部的一部分领导亲自去首都机场迎接,然后把他们安排在了首都饭店。
之后,中汽公司和三汽筹备组组成的代表团就开始跟通用汽车就引进重型汽车生产技术问题跟通用汽车的代表团开始进行商谈。
会议的第一天,双方的分歧就非常的大。
郑正清代表的三汽筹备组,只愿同美利坚谈技术引进、转让技术,对于通用汽车想要进入到华夏市场的想法,并没有多做回应。
而美利坚自然是不愿意将自己的技术拱手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