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他是FFF团的,见不得人好。”
女孩夸张的大张了一下手,龙川彻时常疑惑她为什么有如此旺盛的精力。
两人走走停停,一路到了镇子上的小书店。
今天是春节前的最后一个工作日,明天是周末,后天是新年,书店门口围着一圈人准备购买最新的书籍。
“嘶~阿彻,你发了,这么多人都来买你的书。”
女孩拉着男生的袖口垫了垫脚,书店前面排队的人不少,粗略的估算了一下大概有十几个。
“嗯,赚钱了给你买鲷鱼烧。”
龙川彻的书还没发表,他也只是一个白纸作家。
根本不会有人冲着他来买书,但是龙川彻还是抿了抿嘴笑道。
对方的性格有些跳脱,这种不着调的话龙川彻有些习惯了。
龙川彻大部分时间冷冷淡淡的,但是笑起来的时候有些像是冬日暖阳。
松枝木子瞥了一眼,脸红的说了一句真小气。
排队的人大多都是来买轻小说或者通俗读物。
纯文学并算不上什么大众读物,即使是最出名的《新潮》杂志也只放在畅销书架的最下面。
“太可惜了,龙川君,现在还只是一名吊车尾。”
看着龙川彻要弯腰才能拿到的《新潮》杂志,松枝木子不知道是可惜还是捉弄的拍了拍龙川彻肩膀。
“纯文学的受众本来就不广。”
龙川彻掸了掸杂志上的灰尘。
在日本,人口一亿三千万,但是每月新潮的《新潮》,讲谈社的《群像》,文艺春秋的《文学界》这些顶尖文学杂志加起来的销量也不会超过两百万。
文学作品曲高和寡,现在的文坛也好像有些扭曲。
“纯文学本身就有一定的阅读门槛,加上现在的阶级文学盛行,以后购买纯文学杂志的人只会越来越少。”
龙川彻似笑非笑的说了一句,然后夹着杂志去付钱。
松枝木子似懂非懂的点点头,趁着店家不注意,女孩把那本写着《天才作家出道战》的新潮杂志放到了最上面。
走出书店的大门,两人突然没了方向。
刚开始交往的时候,总是会找借口找理由约着一起见面。
当借口用完,又有些踌躇不前。
“嗯…接下来去哪?”
女孩背着手装作不经意的暼了龙川彻一眼。
身边这个男生吧,问题倒是没问题,就是好像有些不知道怎么跟女生交往。
要自己约,自己喊,两人一起做的最多的事就是一起沿着街边晃悠。
“嗯…找个地方坐一下?”
龙川彻想了想说道。
“但是今天很多地方都关门了啊。”
女孩手指沿着街边指向尽头。
快新年了,河口湖又是小镇子。
街角的咖啡店都已经关门,这个时间没有外来的旅客,大部分店铺也关门歇业。
“那…”龙川彻耸了耸肩。
“要不去我家?”
“咦~”松枝木子表情变得十分嫌弃。
“才不要。”
大体上就是一些去男生房间肯定没好事,现在还太早了等等。
“那怎么办?”
龙川彻确实不敢保证在一个密闭的空间里对一个漂亮可爱的少女什么都不做,于是他眨巴着眼睛看着对方。
街角的风弹响两声风铃。
龙川彻在十几分钟后站在一栋小洋楼前面。
像是动漫里蜡笔小新那种建筑。
一座庭院里面围着一层二层楼房,可以看到晾晒的白色被单在午间和煦的风下微微晃悠。
龙川彻突然有种紧张。
“这不太好吧。”
男生感觉自己的额头突然有种冒汗了。
大门口左边的木牌上写着“松枝”,这是松枝木子家里。
平常盯着对方哥哥防狼的眼神已经很难受了,这跑到对方家里不如坐针毡?
“要不还是算了。”
龙川彻夹着杂志有些打退堂鼓。
“你是不是男的,我都不怕你怕什么。”
女孩翻了个白眼将龙川彻推进自己家里。
有地方坐,又不怕龙川彻动手动脚。
完美!
松枝家的布置十分温馨与漂亮的房子。
随处可见的玩具公仔,摆放在桌子上的全家福。
点点滴滴都诉说着女孩在一个快乐的家庭里长大。
龙川彻的心情在发现对方家里没有人后放松下来。
“你先坐会吧,我去给你泡茶。”
女孩从鞋柜里拿了双拖鞋递给龙川彻,自己则去哪招待的东西。
虽然没人,但是坐在沙发上也感觉照片里的人在监视着自己。
龙川彻坐的笔直,想了想翻开手上的杂志。
《新潮》的月刊纸页不多,开篇就是小野太郎的撰稿。
“龙见于野,别开生面。”
八个大字买了这本新潮的人一翻开书就能看到。
第55章 :比文章先出名的是专访3
三天前,新潮社编辑部。
跟自己太太解释了一天自己没有出去鬼混,小野太郎哼着歌回到了新潮社。
“小野先生,看来这次收获不错啊。”
“还行吧,不枉我冬至那天跑一趟山梨县。”
走到新潮社门口,习惯的跟保安大叔聊两句。
小野太郎笑眯眯的给保安递了支烟。
香烟是美国牌子万宝路,不是很贵,但因为是小野太郎发的三岛保安有些珍惜的夹在耳朵上。
“能被您看上,那年轻人算是走运了。”
新潮社几乎没有发表过白纸作家作品的先例,大多都是邀约一些成名作家,或者当年有分量的新人奖作者。
看小野太郎的神色,三岛几乎确定那名老家的男生被选上了。
“啧,新潮啊。”
三岛不由得有些感慨,虽然几大文学杂志的销量不是最高的,但是能步入其中,几乎代表龙川彻以十八岁的年纪一脚跨进了文学界。
“是啊,他撞大运了。”
想着龙川彻对自己爱搭不理的样子,小野太郎脸皮抽了抽。
走进新潮社的大门,今天早上有例会,是关于已经定稿的月刊发布的事情。
回到自己所在的编辑一组,跟几位同事打了打招呼。
“主编。”
身边的一个同事滑动办公椅来到了小野太郎身边。
动作跟招呼都有些随意,正常职场文化中对于前辈还是上司对方都应该是恭恭敬敬的,不过小野太郎为人比较随和,编辑一组里都不讲究这个。
“嗯?怎么了,渡边。”
小野太郎思考着一会怎么跟编辑部主编开口,边看向身边穿着白衬衫的年轻人。
已经是寒冬腊月了,这个手底下的编辑还穿的这么单薄。
年轻人火力真是旺啊。
主编胡思乱想着,就听到自己手下鬼鬼祟祟的说
“二组的同事告诉我,今天例会二组的室安主编又要找您麻烦。”
偌大的新潮社,光编辑部就有三十几号人。
各组负责着不同的选文签约,但是负责《新潮》月刊的一组是权利最大的。
“又来!”
小野太郎砸了砸嘴。
一组的权利大待遇好的原因是是他们负责着《新潮》月刊的选稿,除此之外新潮社还有《周刊新潮》,月刊《艺术新潮》,月刊《小说新潮》等等。
二组是负责着《新潮45》杂志的选稿编辑组,那是一本迎合保守派读者的杂志,曾经刊登过《反对在野党》《反对左翼》等极端文章。
是小野太郎最不愿意接触的那种人。
“毕竟我们的《新潮》是影响力最大的文学性杂志嘛。”名叫渡边的同事叹了口气。
室安内部思想偏激,是阶级主义文学的忠实拥趸,对方想把自己那一套带到《新潮》杂志上,小野太郎嫌麻烦的揉揉脑袋。
“无非是销量下滑那套说辞,但是现在讲谈社,文艺春秋他们都这样,不用管他。”
小野太郎拍拍对方肩膀走出了办公室,渡边淳张了张嘴想说这次情况不一样,但是对方已经离开了办公室了。
室安内部是一个眼神阴鹜的中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