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我在瑶岭山下当农民 第144节

  她担心自己处理不好,人命关大,她的心里压力有点大。

  “王医生,沉住气,你就按照平时学习的东西来处理。”

  方唯在一旁鼓励了一句,并摆出随时上前帮忙的姿态,王桂芝顿时冷静下来。

  她以前是“接生婆”,处理外伤不在行,但通过学习,基本的程序还是知道的。

  于是她赶紧清创止血,然后进行缝针。这么长的伤口不缝针肯定不行,到时候血流不止,再壮实的汉子也扛不住。

  刚开始,王桂芝缝合的手法还很生涩,但很快就进入了状态,动作越来越娴熟。

  方唯默默的点了点头,看来对方去进修是学到了不少本事。

  农村医生主要针对常见病、外伤、普通传染病等,缝针、注射都是基本的技能,看样子对方掌握的不错。

  缝合结束之后,王桂芝给伤者上了药,然后从柜子里拿出来一些药片,装进了小纸袋里。

  “这是消炎药,一日三次、每次两片,饭后半小时服用。这是止痛药,疼的厉害了吃一片,一天之内不超过三片。”

  “记住了,谢谢王医生。我身上没带钱,等下让我婆娘送过来。”

  伤者对王桂芝表示了感谢,然后又和方唯、邓元恩打了招呼,便拿着药走了。

  一点药片很便宜,治疗费更便宜,只收药品总价的20%。

  医务室进的药品,平进平出不赚钱,治疗费也是象征性的收一点,不以盈利为目的。

  方唯构想的【农场合作医疗】还没有成型,等成型之后,社员们看病的负担还会进一步降低。

  “王医生,休息一下吧,今天你处理不得错。下次再遇到这种情况,不要慌,你的技术没问题。”

  等王桂芝收拾完去洗了手,方唯坐下来和对方聊了聊。

  邓元恩见没自己什么事了,就先走一步,他下午还要去公社拉氨水。

  “主要是没处理过这么严重的伤口,我在随后的换药过程中会多观察,一旦发现问题会及时建议病人去医院。”

  农村医生不会包治百病,能处理的自己处理,不能处理的会建议病人去公社卫生院或县医院治疗。

  王桂芝到现在反而放松了,事非经过不知难,经过一次心里就有了底。

  方唯呆了一会便起身离去,心里对王桂芝的能力和态度都很认可。

  农村卫生院也好、赤脚医生也罢,要是没有一颗为广大社员服务的心,工作肯定干不好。

  “老三,你搞得这个医务室真不错,关键时刻能救命。就拿今天这件事看来说吧,要是没有医务室的存在,等郑伯良赶到公社,血都流光了。”

  吃饭的时候,方平毫不吝啬的赞扬了医务室的价值。

  医务室存在的价值就是小病不出大队,紧急情况有人救治,疑难杂症有人给出建议。

  这就很好了,按照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这个制度无疑是先进的。

  “是这样的,接下来还得减轻社员看病的负担,任重而道远啊。”

  方唯从来都觉得自己很渺小,哪怕身为一个穿越者,他一样改变不了时代的洪流。

  唯一能做的就是从小处着手,默默的尽一份力量。

  时间匆匆。

  方唯抽空去瑶寨把盘莲花接了回来。

  这天吃过午饭。

  方唯陪着盘莲花去育林区走了一圈,不过两人没去地势更高的板栗树林,只是站在育林区的边缘眺望了一下。

  如今的板栗林,已经成为了二队一道靓丽的风景。

  两万多棵板栗树,平均树高超过了5.5米,有些甚至超过了7米。

  “三哥,说来很不可思议,今年有个别的板栗树居然挂果了。大家都说,最多到明年,漫山遍野的板栗花开,秋天就可以收获更多板栗了呢。”

  盘莲花看着眼前郁郁葱葱的景象,心情一下子就好了起来。

  她扭头看着方唯,指了指远处的板栗树林,骄傲的说道。

  方唯点点头,【育林采摘区】有了属性的加持,区域内的林木会越长越快,到了明年,板栗树肯定会开花结果的。

  队里栽种的板栗树,原本是野生品种,但经过育苗、移植等手段,品种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

  简单说就是产量高、品质优、树木的生长速度快,抗性(抗旱、抗病虫害等)很强。

  经济林是二队的下一个增长点,经过连续几年的培育,再有一年多的时间就可以见到效益。

  “妹子,回去休息吧,等有空了再来转。”

  两人在育林区这边呆了好一会,方唯便拉着盘莲花返回了家里。

  盘莲花中午需要睡一觉,方唯这会儿不困,便一个人去了队里的油茶树林。

  不知不觉间,这片油茶林已经扩展了将近一倍的面积。

  特别是两队合并之后的今年,油茶林朝着赵家村的后山一路扩张,到目前已初具规模。

  老油茶树的替换工作也在继续,目前已经替换了一小半,到年底大概能替换一半左右。

  这几天,郑虎亲自带领大部分社员在山上植树造林,山上的面貌也在一天天的改变。

  至于枇杷树,属于点缀,没有成片的树林,但在林间总能看到一些。

  现在村里就移栽了不少高大的枇杷树,为山村增添了不少秀色。

  站在山岗上,微风吹来,方唯的心里不由得涌起了一股豪情。

  他可以说是以一己之力,解决了下塘大队“吃饱饭”的问题。同时,还让二队社员们能拥有更多的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

  种植黄豆、养猪、养鸭、种植油菜、培育油茶林,让大家从吃饱朝着吃好转变。

  大家的现金收入也提高了一倍以上,稻谷的拥有量提高了两倍。

  至少在这个时代来说,他绝对是一名优秀的生产队长。

  “队长,有人给你送来了会议通知,你去队部看看啊。”

  这时,方文书匆匆忙忙的跑了过来。

  通讯员刚才送来了紧急通知,几个队干部分头找方唯,结果他在板栗林这边找到了对方。

  “又要开会?走,回去看看。”

  方唯皱了一下眉头,随即和方文书一起去了队部。

  会议通知简单明了,就是要求他于三日后到省城开会,不准请假,更不准无故缺席。

  晚上吃饭的时候,他把这事儿告诉了大哥大嫂和盘莲花。

  “小弟,你去忙你的,莲花妹子交给我,一定会帮你照顾好的。”

  田桂花看到盘莲花的眼睛里起了一层雾,便笑着打了个岔。

  女人最懂女人,孕妇在怀孕期间会变得多愁善感,哄一下就没事了。

  晚上睡觉的时候,方唯又再次安抚了盘莲花几句,并问她要不要回寨里去?

  “不去,我就在家呆着。三哥,你别管家里的事,有大嫂帮衬,我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尽管很不舍,盘莲花还是表现的善解人意。

第149章 风起云涌大时代

  到了日子,方唯便马不停蹄的赶到了省城,参加了本次会议。

  如果说上一次会议是统一思想,那么这一次会议就是具体的行动部署。

  方唯这才发现,这个省代表也不是那么好当的。

  为期七天的会议搞得他精疲力尽,每次发言都得斟词酌句,生怕说错一个字。

  等从省城回来,他在家里睡了一天一夜,真特么累!

  “虎子,你去通知一下,明天上午召开全体社员大会,要给大家传达上级的文件精神。”

  方唯缓过来之后,按照工作部署在二队召开了会议。

  其实不仅仅是二队,从县里到公社再到大队和各个生产队,各种动员会一场接一场。

  大家需要从根本上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按照现实的说法,是必须要触及到灵魂。

  “希望大家能深刻领会文件精神,始终保持旺盛的革命斗志。但有一条,农业生产不能耽误,只有保证粮食产量,才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方唯在会议上讲了两个多钟头,底下的社员听得似懂非懂。

  不过他们有个好处,自己不懂没关系,反正跟着队长走准没错。

  最后,方唯再次强调了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底下坐着的社员都频频点头。在他们朴素的认知里面,农民的天职就是种田,只有农业大丰收了才能谈到其他。

  “好了,以后每天晚饭后,所有人必须到晒谷场学习一个小时。郑队长,你负责点名,方文书你负责打考勤,无故不来的人扣除一天工分。散会!”

  二队的动员大会胜利召开,方唯让方文书写了一篇花团锦簇的文章,作为向上级汇报的材料。

  接下来,大家的生活似乎没有什么变化,唯一的变化就是每天多了一个小时的学习时间。

  学习的内容主要还是读报纸,时间长了大家还慢慢喜欢上了这个活动,毕竟可以了解不少外界的信息。

  白天大家该干嘛干嘛,田间管理、植树造林、修桥铺路,以及在显眼的位置刷上巨幅标语。

  看起来热热闹闹,实际上什么都没耽误。

  这天上午。

  方唯正坐在队部写汇报材料,郑豹领着几个人站在了门口。

  “队长,他们说自己是煤矿的人,想要找你了解一些事情。”

  “你们是从煤矿来的?请坐。几位很陌生啊,以前没见过面吧?”

  方唯起身把那几个人让了进来,稍稍打量了一番,结果一个都不认识。

  二队和煤矿的关系一直处的挺不错,煤矿帮社员们解决了冬季取暖的问题,二队逢年过节会卖给煤矿一点生猪、鸭子什么的。

  队里以前还给煤矿卖过一两次稻谷,不过后来被县里制止了。

  “咳咳,我们是刚结合进矿山领导班子的,你不认识我们几个很正常。

  我们这次来是想了解一些情况,就是我方和你方在之前的交易中,煤矿上有没有人违反规定‘吃拿卡要’?”

  来人说了这番话之后,屋子里顿时一片安静。

  好家伙,这明显是来者不善啊。看样子之前和二队打交道的那几位,应该是遇到了麻烦,要不然哪轮得到他们几个在这里指手画脚?

  方唯脸上的笑容消失了,摆出一副公事公办的模样,说道:

  “几位,咱们之前没打过交道,还是走一下程序吧。请把介绍信、外调函、工作证拿出来,你们可别多想,第一次见面还是公事公办为好。”

  那几个人明显愣了一下,期期艾艾半天说不出来话。

  他们几个原本都是矿里的工人,以前哪接触过这些事情?今天匆匆忙忙跑过来,什么都没带,以为凭一句话就能搞定所有的事情。

  可惜,他们遇到了方唯。

  “没关系,没关系,想必各位来的匆忙忘记带了吧?这样,今儿就算咱们提前打个照面,喝杯茶聊聊天,等下次手续齐全了咱们再谈公事,如何?”

首节 上一节 144/2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