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我在瑶岭山下当农民 第639节

  口感不算好,但也没有印象中那么粗粝,不存在难以下咽的问题。

  他也没想到第一轮培育不仅提高了产量,而且还让口感有了提升一些,味道也过得去。这就是好的开始,他对未来的成功充满了信心。

  “支书,这个海红米也不好吃呀,真要是说起来还有点难吃,为什么要下力气培育这玩意?”

  王木齐是担心方唯赔钱,说实话,他对海红米的评价比较差。

  方唯笑着摇了摇头,这玩意其实就是个战略备份,你可以不喜欢它,但一定要拥有它。

  至于海水稻是否能改善土壤,这个还没有得到验证。如果是真的,那么海水稻的经济价值就会提高一大截。

  “好好干吧,我不会亏待大家的。”

  方唯没有给王木齐多做解释,随后离开了试验田。

  他在这边已经呆了将近10天时间,也该回去了,公司还有一堆事情在等着他。

  就在方唯返回村里的同时,马教授和林教授手捧着新培育的海水稻稻种,兴奋不已。

  随着海水稻稻种寄过来的还有一份数据报告,不说别的,管事看到产量数据,都让他们俩欣喜若狂。

  两人研究了十来年,一直解决不了产量的难题,结果到了方唯手里,这么快就取得了重大突破。

  海水稻稻种的数量不多,但两人还是决定要试种一下,看看结果究竟如何。

  只不过两人并不清楚,方唯那边甚至都没有安排试种,就马上进入到了第二轮的选育过程中。毕竟方唯对目前的产量还是不满意,希望通过一轮又一轮的培育,找到更好的种子。

  上午。

  方唯来到了办公室,杨峰将几个项目的进展向他作了汇报。

  首先是蔬菜种植基地的扩张,田炳义已经和三个乡镇达成了协议,承包所有的旱地。这些旱地都是用来种植蔬菜的,种植面积较以前扩大了两倍。

  这也是林炳坤和蔡桐的意思,既然要扩张就一步到位,不要像挤牙膏似的。

  “挺好,就这么干。”

  方唯对这件事感到很满意,然后继续听工作汇报。

  接下来,杨峰又说了一下几个育种项目的进展情况,以及天南基地扩建工程的情况。

  “天南方面希望我们能投资兴建一座饲料厂,咱们自己种植玉米,这个条件不利用起来就太可惜了。”

  天南方面果然不满足于种植基地的扩大,还希望进行产业链的延伸,建设加工厂。

  “饲料?我们不做。真要是有想法那也是建设一座榨油厂,压榨玉米油。”

  他当然知道这是天南方面打的一个比方,但他早有了计划,那就是在天南基地附近建设一座榨油厂。

  这件事他和蔡桐、胡林伟、张楚等人都聊过,大家都很支持他的想法。

  目前,瑶岭牌食用油的销售情况非常好,销量并不输于那些巨头们,甚至比梁文辉公司的食用油销量还要大。

  一场食用油之战几乎彻底把梁文辉打趴下,直到现在都没有恢复元气。

  杨峰略一思索就明白了方唯的用意,他随即做了记录,然后会和蔡桐、胡林伟以及天南方面进行沟通。

  他是方唯的主助理,很多时候他都可以代替方唯出面。

  否的话,方唯的工作量怎么才能减少呢?

  “董事长,还有个事情需要和你说一下。最近新花生上市,由于之前盲目扩大生产,结果到了这个月花生的价格开始大跌。”

  去年油料作物不仅价格暴涨,而且还买不到现货。

  这就导致很多种植户盲目跟风,种植面积快速扩大,为今年的价格下跌埋下了伏笔。

  “倒是对我们的影响不是很大,我们有自己的种植基地,原材料大部分都是自产自销。嗯,还有小部分花生卖给了梁文辉,他那边要是觉得价格高了,就终止合同吧。”

  瑶岭农业种植的油料作物,品质是没得挑,但价格要高于市场平均水平。

  当时方唯仅仅是想帮梁文辉一把,现在市场上原材料供应充足而且价格更低,梁文辉就没必要非得从他这边采购。

  不管是花生还是油菜,对方都可以从市场上采购,品质肯定没有这么好,但价格低呀。

  “好的,我会抽空和梁总沟通,看他自己的意愿吧。”

  杨峰觉得董事长很大气,有道是帮人帮到底,不要好好的一件事到最后却出现了问题。

首节 上一节 639/63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