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我在瑶岭山下当农民 第160节

  盘莲花听对方这么说,一下子就放心了。

  方平给寨子里帮过很多忙,换购稻种的事情暂且不说,比如像他提供的优质黄豆种子、高产烤烟种子,以及优良的生猪品种。

  就这几项,已经让瑶寨彻底翻了身。

  别说寨里给满工分、派一个人来帮忙带孩子,方唯要是愿意的话,当瑶寨的话事人都没问题。

  盘莲花也是这么认为的,她本来和王竹韵阿姐的感情就很好,所以立刻就接受了阿公的安排。

  不过她还是有点心虚,不知道方唯会不会同意。

  方唯这会儿正在试验田里观察NG-032不育株的生长情况,大哥告诉他,这一季的【NG-032】有些特别,植株看起来更加粗壮且生长速度也有明显的提高。

  “好事儿!大哥,这个新品种的杂交水稻应该能成,等到时候看看它和【贡米】结合之后的情况,只要产量、口感能保证,下一季我们就开始大力培育。”

  方唯在水田里呆了一个多小时,然后才上来。

  随后他在水渠边冲了一下脚,很开心的告诉了大哥这个好消息。从目前的情况看,新品种的杂交水稻即将诞生。

  “那可太好了!老三,莲花一个人又要带孩子还要做家务,真的很辛苦。有什么事就喊你大嫂过去帮忙,以后还是在我那边吃饭吧。”

  说完了正事,方平又聊起了家事。

  总之是想帮方唯和盘莲花减轻负担,他这个当大哥的不能不操心啊。

  方唯没吱声,这事儿他还得和盘莲花商量商量。

  中午。

  方唯进门看到王竹韵阿姐,同样吓了一跳。

  等对方解释了一番,他才明白这是阿公的一片苦心。阿公在瑶寨的地位很特殊,安排这点事没有任何问题,所以他很快就接受了。

  盘莲花开心的笑了起来,她之前还有点担心,担心男人不同意。

  吃饭的时候,方平和田桂花也过来了,涛涛和婷婷去上学没回来。

  “老三,学校都盖好了,啥时候开始上课?”

  涛涛住校,婷婷每天往返公社很辛苦,现在中午也不回家了,每天带饭。

  方平想起了大队小学的事情,就随口问了一句。

  “本来说这学期就要开始投入运行的,但目前师资力量不够,都在犯愁呢。我估计,得等到下学期了,这学期估计没戏。”

  方唯信誓旦旦的说这学期学校运行不了,结果到了下午公社就下发了通知,要求各大队做好学生的接收工作。

  从下周开始,各大队的小学生一律回队办学校上课。

  二队这边早就做好了准备,郑虎随即安排人打扫卫生,要求必须做到窗明几净,不留卫生死角。

  过了两天,从公社分流过来了两位老师,一名男老师和一名女老师。

  魏光华从整个大队巴拉了一下,好歹巴拉出来两个读过初中的人,充当学校的代课老师。她俩是没有编制的,属于民办教师,每个月能有一些补贴。

  口粮由各个生产队均摊,并给两名老师记满工分。

  至于从公社分流过来的两名老师,人家属于公办教师,迟早都得走。

  “虎子,宿舍给人家安排好了吗?”

  方唯这两天一直在操心学校的事情,郑虎作为具体的执行人,也一直在忙前忙后的。

  下塘小学除了建有教室,还有一排宿舍、一个小食堂、操场以及厕所等,条件虽然很一般,但比起其他的队办小学还是要强多了。

  “都安顿好了,一人一间屋,他们可以在小食堂做饭,学生也可以在小食堂热饭。学校里的用水,由社员们轮流帮忙挑水。

  等回头再想办法给学校划一块菜地,老师们自己吃的菜也有了。暂时只能这样,有什么问题等以后再说。”

  郑虎安排的不错,面面俱到。

  方唯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后去和几名老师见了面。

  两名从公社分流过来的老师倒是很热情,人家有正式的编制,来这里是为了支援大队办小学的建设,最多一年就会走。

  两名民办教师就有点拘谨,这两位女同志都是20来岁的年纪,以前在学校里的学习成绩不错,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读高中。

  “方队长,我姓蔡,蔡晓萍。”

  “我姓铁,铁燕玲。”

  两名公办教师分别是王老师和齐老师,两名代课老师分别是蔡晓萍老师和铁燕玲老师。

  方唯觉得铁燕玲这个名字很熟悉,回头看了一眼郑虎,发现对方正在偷偷地笑。

  “三哥,这是燕红的亲姐姐,名字都差不多。”

  他就说嘛,哪有两个人的名字这么想象的?果然是一家人,这个铁燕玲是郑虎的大姨子。

  “方队长,谢谢你们考虑的这么周到,说实话,我们都没想到学校的条件会这么好。”

  王老师和齐老师对二队的安排感到很满意,说了几句客气话就回去收拾自己的东西。

  蔡晓萍和铁燕玲有些忐忑,她俩之前也没当过老师呀,生怕自己不能胜任这份工作。

  “蔡老师,铁老师,你们二位刚开始要好好跟王老师及和齐老师学习,有不懂的要多问,不要拉不下来脸。

  另外,作为你们个人来说,也要加强业务学习。活到老学到老,大家一起努力把学校办好。”

  说实话,方唯对蔡晓萍和铁燕玲并不是很满意。

  主要还是学历低了一些,不知道她俩能不能胜任?但现在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匆匆忙忙中,下塘小学就正式投入运行了。

  虽然看起来像一个草台班子,4名老师还是做了分工。铁燕玲和蔡晓萍带低年级的课,王老师和齐老师带高年级的课。

  方唯去听过几次课,说实话,王老师和齐老师的水平也就那样,至于铁燕红和蔡晓萍就更差了。

  万事开头难,能把现在的架子搭起来已经非常不容易,真不能有太高的要求。

  王老师和齐老师人很好,从一开始就毫无保留的给铁燕红、蔡晓萍传授经验,算是二人的领路人。

  这一点让方唯感到很欣慰,不管怎么说,大家的工作态度无可挑剔。想做好事首先得有责任感,业务水平可以在实践中慢慢的提高。

  这天早上。

  方唯陪着盘莲花来到了育林区。

  今儿是对方生完孩子之后第一天出工,孩子有阿姐王竹韵帮忙照看,她也不愿意整天呆在家里。

  不过她还在哺乳期,中间要抽时间回家给孩子喂奶,需要队里特别交代一下。

  不交代清楚,就怕个别社员有意见。

  实际上她想多了,育林区可不止她一个女同志,人家是过来人,这点事不用说都明白。

第162章 收回自留地

  方唯和育林区的组长交代了一下,对方心领神会,表示自己知道该怎么做。

  “莲花,那我就走了,你干活的时候悠着点,咱宁可少挣点工分,一定不能把身体搞坏了。”

  方唯又和盘莲花说了几句,这才转身去了队部。

  “三哥,你来的正好,你看看,这是公社刚下发的通知。”

  刚进门,郑虎就气哼哼跑了进来,然后把一份文件递给了他。

  稍后,方文书、刘会计、赵金生、郝艾珍等人也走进了屋里,一个个脸色阴沉,看样子都憋着一肚子的火气。

  “咋了?天塌了?我看看这份通知到底说了些啥玩意。”

  方唯觉得这里面肯定有事,坐下之后便摊开文件看了起来。

  文件上说了两件事,第一件事,要求各个生产队收回社员们的自留地。第二件事,社员们每户自养的鸡鸭加一起不允许超过三只。

  “特么的,这是要断了自己仅有的一点财路啊。”

  看完之后,方唯也忍不住在心里吐槽了一句。

  他和大哥现在的主要收入全靠那一亩坡地,卖黄豆种子和花生种子,一年能给他们带来上千元的收入。

  要是把自留地都收归生产队,他就只有靠着年底的那点分红了。

  “三哥,会不会又是陈麻子在背后使坏?”

  郑虎见方唯看完通知之后,坐在那里久久不语,便开口问道。

  “这不是咱们公社一家的事情,全县都会这么做。行了,别站着了,都坐下,咱们商量一下该怎么办。”

  该怎么办的意思是如何执行通知要求,而不是其他。

  这种事不可能硬顶着不办,所谓胳膊拗不过大腿,连阳奉阴违都不行。

  回头公社肯定要派人下来检查,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

  别说郑虎,就连郝艾珍都骂骂咧咧的。可又有什么办法呢?情绪宣泄完了,该执行还得执行。

  “那就给大家一个月的宽限期吧,一个月之内把该收的菜都收了,一个月之后把所有的自留地交上来。”

  最后还是方唯一锤定音,既然是躲不过去的事情,反倒不如痛痛快快的弄完。

  长痛不如短痛,这种事就得快刀斩乱麻。

  晚上。

  方唯趁着学习的时间,宣布了这件事。

  社员们顿时炸了锅,什么难听的话都骂了出来。但还是没什么用,已经决定的事情不可能更改。

  “安静!”

  等大家骂够了,方唯喊了一声,底下顿时安静了。

  “这件事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我给你们一个月的时间,时间一到都把自留地交上来。

  还有,家里头养的鸡鸭赶紧处理,每家只允许养三只鸡鸭,超过了一旦被发现全部没收。”

  方唯自己的气都不顺,也没心情耐心的给大家做工作。

  他的命令一出口,社员们反而不吱声了。他们都很清楚,要是队长能扛得住压力绝不会这么做,但明显扛不住啊。

  已成定局的事情多说无益,还不如早点回去歇着。

  方唯挥挥手,社员们陆续散去。

  回到家,王竹韵赶紧给他端来了茶水,盘莲花站在他背后给他轻轻的揉了揉肩膀。

  “三哥,你莫生气,咱们的日子不至于过不下去。我刚才和阿姐商量了,回头咱们到寨子里多养一些鸡,不会少了家里的吃喝用度。”

  盘莲花慢声细语的劝方唯,方唯慢慢也就消了气。

  他觉得对方说得对,有没有自留地都不重要,关键是大家的生活水平不能下降的太多。

  自留地收回来之后怎么搞,倒是需要好好考虑一下。

  “我不生气了,妹子,你坐下歇会儿。”

  方唯让盘莲花不用按了,他刚端起茶碗喝了一口茶水,大哥方平就从外面走了进来。

  然后谁也不理,气哼哼的坐在了凳子上。

首节 上一节 160/2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