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我在瑶岭山下当农民 第172节

  他们当中有会做饭的也有不会做饭的,关系走得近的就可以在一起搭伙,大家动手不至于连顿饭都做不出来。

  姜霞的提议得到了知青们的热烈响应,这种事不好勉强,首先得处得来才能在一起吃饭。

  郑虎本来还担心他们的吃饭问题,听说他们成立了若干个互助组,也就放下担心。

  “姜霞,你组织大家过来领东西。米呀、油呀都是提前预支给你们的,等以后挣了工分,会直接从里面扣除。”

  因为提前就做了准备,蜂窝煤也给他们留了一些。

  总之一句话,能考虑到的方唯等人都替他们考虑了,能做到的也不过是让他们不挨饿不受冻,比起在家里的生活自然差得远。

  晚上。

  知青宿舍这边就冒起了炊烟,方唯特意过去转了一圈,这帮小年轻还可以,最起码能吃上热气腾腾的熟食。

  第二天。

  郑虎亲自带着知青们去疏通水渠,一天干下来,不少人脸上的笑容就没了。

  毕竟不是常年干体力活的人,一天下来手上就磨出了血泡。渠沟里的淤泥和杂物还得运走,基本上没什么休息的时间,把他们累够呛。

  城里人加上又是些学生娃娃,不会干农活很正常。

  这个需要锻炼,给他们一个月的适应期之后就要评工分,以后他们也和社员们一样,靠着挣工分吃饭,不可能一直照顾他们。

  要不然对其他的社员就不公平。

  “老赵,郝队长,你们要抽空经常去和知青谈谈心,鼓励他们努力适应农村的生活。”

  万事开头难,方唯也没有把这事儿放在心上。

  郑虎除了带领知青修整水渠,之后还带领他们去油菜地锄草浇水,去猪圈清理粪便并运到【堆肥场】。

  队里的养猪场又增添了80头小猪崽,加上以前留存的生猪,一共是238头猪。

  元旦过后,水泥厂的人才姗姗来迟,他们买走了30头猪和500只鸭子。

  【产出生猪,点数+9300】

  【产出麻鸭,点数+2000】

  【总点数:379868点。】

  养猪场还剩下208头猪,2号禽舍那边还剩下1200只鸭子。

  “姜霞,咱们啥时候才能吃上猪肉啊。”

  知青们看着水泥厂的人把生猪和鸭子拉走了,一个个露出悠然神往的神色。

  楚琳琳拉着姜霞的胳膊,开口问了一句。

  这个楚琳琳是知青里中长得最漂亮的一个姑娘,以前就和姜霞认识,到了二队两人很快就成为了好朋友。

  “我哪知道!走,不看了,回去歇着。”

  他们这段时间过得很艰苦,几乎每天都累得直不起腰。

  同样,他们也在慢慢的融入二队,不像刚开始那么拘谨。

  但有一个例外,他们这些知青都害怕郑虎,那家伙从来不讲情面,谁要是偷懒,对方开口就骂根本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

  姜霞和楚琳琳朝着宿舍走去,两人住一间屋,平时走到哪儿都形影不离。

  然后她俩就看到方唯和盘莲花并排走了过来,交过而过的时候,对方还和她俩打了声招呼。

  “队长和莲花姐好般配,真羡慕他们。”

  楚琳琳看着两人远去的背影,忍不住感叹了一句。

  姜霞翻了个白眼,倒不是她对方唯夫妇有什么意见,只是看不得闺蜜这种做派。

  楚琳琳总是偷偷的看小说,属于多愁善感那一类的人。

  “三哥,那个楚琳琳长得蛮漂亮啊。”

  “是漂亮,就是人娇气了点。”

  方唯和盘莲花刚才刚从山上下来,这会儿饿得不行,赶紧走回家吃饭。

  两人上午去后山的竹林看了一眼,那边的竹子很多,完全可以当做制竹制家具的原材料。

  他打算年后把竹器厂搞起来,可以分流一些人员。

  比如像知青当中确实有那么几个人不适合干农活,要是评工分的话估计连半劳力都不如。

  这些人适合呆在【育林区】,或者搞副业什么的。

  “三哥,你想好了呀,真打算和寨子一起合办竹器厂?”

  回到家,王竹韵已经做好了饭菜,两人直接坐下吃饭。

  吃着吃着,盘莲花突然问了一句。

  “嗯,双方合作对大家都有好处,效果肯定比单打独斗要好。”

  这件事他已经和阿公谈过,阿公也很支持。

  双方合作可以取长补短,瑶寨擅长制作小竹器,二队这边可以制作竹制家具,搞好了给双方都能带来很不错的效益。

  晚上。

  等大吃过饭,郑虎便开始在晒谷场上念报纸。

  这是二队的传统,像什么“忆苦思甜饭”都是热闹了一阵子便歇菜,只有这件事一直坚持了下来。

  知青凑拢一堆,对二队的传统很好奇。

  在他们的印象里,生产队的社员应该不会关心外界的事情,但事实上社员们都很关心国内国际的大事。

  所以长期坚持读报纸是有好处的,起码能开阔大家的视野。

  “好了,今天就到这儿。育种小组的成员留一下,今天晚上要组织业务学习。”

  郑虎念了不到一个小时,便结束了今天的活动。

  因为稍后他和育种小组的成员还要去关崇阳那边,吴茂盛和高青山会在那边给大家讲课。

  像这样的活动也是二队的传统,队里的骨干成员全都掌握了丰富的农业、林业知识。

  “业务学习?”

  知青们来之前还带着一些优越感,他们有的读过高中有的读过初中,自我感觉在文化知识上高出社员们一大截。

  但来了之后他们的优越感就逐渐消失了,平时和年轻的社员接触,人家懂的很多,让知青们感到很诧异。

  更没想到的是,他们自己离开了学校到农村参加劳动,结果社员们却在不停的学习,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讽刺。

  “姜霞,走,我们悄悄的跟过去看一下。”

  楚琳琳的胆子大,好奇心也重。

  她也不管这么做合不合适,就拉着姜霞偷偷的跟在了育种小组成员的身后。

  大家走进了关崇阳家,吴茂盛开始给大家讲解农业方面的知识。

  育种这一块他是不会讲的,毕竟以方唯取得的成就,他觉得自己拍马也追不上。

  “你们两个在这里鬼鬼祟祟的干嘛?想听就进去,跟我来。”

  楚琳琳和姜霞躲在院子外面偷听,可能是太紧张了,连方唯走到了身后都不知道。

  今天的业务学习,等吴茂盛讲完之后,方唯还要给大家继续讲“杂交水稻育种技术”。

  他算好时间来到了关崇阳的这边,结果却看到了楚琳琳和姜霞。

  方唯知道这两个小姑娘好奇心重,而且有点调皮。于是他就喊两人跟自己进去,彻底满足两人的好奇心。

  “啊?好的,好的。”

  姜霞和楚琳琳吓了一跳,看到是队长,这才放松了一些。

  队长不仅人长得帅气,而且不喜欢骂人,在知青当中的口碑很好。

  这其实是他们和方唯接触的时间太短,方唯只是一般不骂人,真发气火来,连郑虎都要退避三舍。

  “你俩到后面去,不要出声,认真听。”

  方唯进来后先安顿了两个姑娘,然后才开始讲课。

  大家见怪不怪,还以为是队长发现了好苗子,准备好好培养呢。

第172章 永不服输

  姜霞和楚琳琳听了方唯的讲课,这才见识了人家的真实水平,人家讲的非常好,底下的人也听得如痴如醉。

  可她俩却完全听不懂。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冷天的,两个姑娘居然满头大汗。

  “好了,今天就讲到这里。我最后再强调一点,培育杂交水稻就像是大海捞针,一定要有耐心。”

  方唯讲完课,也不理会骨干成员的热烈讨论,便转身走向了门口。

  在门口他停顿了一下,这才想起两个姑娘,便回头说道:“姜霞、楚琳琳,你们还不走吗?”

  “啊?走,马上就走。”

  两人这才反应过来,跟着方唯离开了老爷子的院子。

  一路上,三个人谁都没说话。方唯把他们送到宿舍附近,便直接回家去了。

  “姜霞,队长这么厉害的吗?都说他只是一个初中毕业生,我咋觉得他比高中生都牛,知识很渊博啊。”

  楚琳琳顿时变成了方唯的拥护者,虽然她到现在都搞不懂那些专业名词。

  什么不育株、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听起来像听天书。

  但这并不妨碍她对方队长的崇拜。

  “方队长这个人,深不可测。二队这个地方,不简单啊。”

  姜霞故作深沉的回应了一句,实际上她也被方唯的人格魅力深深吸引了。

  两个姑娘高中都没毕业,再能干又能有多少的人生阅历?

  “姜霞,咱们二队学习风气很浓厚。我们是不是也要加强学习,要不然咱们很有可能被一群农民嘲笑。”

  楚琳琳没有看不起农民的意思,她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

  姜霞若有所思,过了好一会才点了点头。

  翌日。

  队里没什么活,郑虎决定带着一群知青去参观学习。

  “你们看到那边树林了吧?那一片有两万多棵板栗树,都是我们二队自己培育的。

  这件事说起来很有趣,方队长在大山深处,发现了一片野生油茶树和野生板栗树。

  然后他就把野生林木带回了队里进行培育,从育苗开始人工造林,这就是你们眼前这片板栗林以及那边的油茶林的来历。”

  郑虎带知青们去参观了板栗林和油茶林,同时还看了林下种植的草药,以及半山腰的【一号禽舍】。

首节 上一节 172/2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