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虎点点头,然后流露出不善的神色,盯着那几个人。他不在乎谁是谁非,但浪费粮食就不行。
站起来的8个人没能顶住压力,只好坐下把碗里的饭菜吃干净,一粒米都不敢剩下。
然后他们就打算离开,郑虎让开了房门。
“行了,你们吃吧。”
郑虎没说什么,转身离开了宿舍。
姜霞的同学没滋没味的吃完饭,一个劲的向姜霞道歉,然后也走了。
楚琳琳撇了撇嘴,冲着姜霞说道:“看到了吧?你这些同学没脑子,还喜欢慷他人之慨,以后最好少来往。”
“嗯”
姜霞难过了半天,到了这会儿也看开了。
好面子一直是自己的老毛病,以前觉得没啥,但今天的事情给她上了一课。
方唯离开了队部,回家吃饭。
这帮知青说到底都是些没有社会经验的学生崽,只有经过各种的摔打才能长大。
所以说,像今天这样的事情不是坏事,能教给他们很多东西。
中午的伙食不错,有炒鸡蛋和蒸腊肉,还有两样小菜。
腊肉对于当地人来说不可或缺,现在家家户户都没有冷藏条件,一顿两顿吃不完的肉食,要么做腊肉、要么做扎肉、要么做风干肉。
队里也不可能天天杀猪,更多时候大家都吃不到新鲜肉。
“莲花,等插秧之后我就着手办理竹器厂的手续。你可要想好了啊,以后是继续留在育林小组,还是去竹器厂那边?”
吃完饭,盘莲花去烧了一壶茶端过来。
方唯突然想了这事儿,就随口问了一下。实际上他对于盘莲花呆在哪儿,没什么要求,只要对方喜欢就行。
“我去竹器厂吧,三哥,我的手艺可不赖哦,到时候可以把经验传授给大家。”
盘莲花都想好了,等竹器厂开起来之后,她就去寨子里挑选一些手艺好的阿姐过来做事。
竹器厂是二队和瑶寨合办,要是干的好的话,能带来不错的收益。
现在寨子里人员不缺,阿公他们接收了四十多个知青,劳动力很充足。
一些阿姐原本就是从事竹器生产的,以后依然从事老本行。
方唯点点头,竹器厂能不能办好,关键是销路。
通过盘莲花他们几个的试水,目前看效果还不错,值得尝试一下。
这天早上。
队部门口再次支起了三口大锅。
方平和郑豹从养猪场挑了一头大肥猪杀了,早上供应猪杂汤和玉米面窝窝头。
玉米面是粮食收购部门奖励给二队的,二队一年上交了那么多的议价粮,除了有饲料的奖励之外,还有杂粮和面粉的奖励。
因为奖励的数量不多,方唯也就没有给大家分,吃大锅饭的时候可以消耗掉。
【产出生猪,点数+312,总点数:516316点。】
养猪场还剩下194头猪。
姜霞和楚琳琳一早就跑过来吃饭,另外还有几个男生也和她们凑到了一起。
现在,吃大锅饭都快变成知青们的一种执念了,天天盼,有大锅饭吃他们跑得比兔子还快。
“我说啥来着,今儿开始插秧,肯定能见着荤腥。好家伙,队里直接杀了一头猪,这猪杂汤真的很好吃。”
说话的男生叫于浩,大高个儿,身体条件不错,所有知青当中就他的评分最高,干一天活能挣7个工分。
“嗯嗯,是好吃。”
姜霞和楚琳琳哪顾得上闲聊,嘴里塞满了食物,含含糊糊的回答了一句。
其他知青也是吃的满头大汗,心里更是美滋滋的。
吃大锅饭是完全免费的,知青们的口粮本来就少,能省点是一点。
再说了,还有肉吃,碗里满满的都是猪杂,内容很丰富,绝不是清汤寡水的样子货。
吃饱喝足,所有人都去了田里。
今天队里插秧,不管是哪个组的成员,包括田桂花、盘莲花以及王竹韵都要参加劳动。
壮劳力操作着插秧机下田,其他人挑运秧苗,还有些人负责后勤工作。
总之,遇到这种事情,二队所有能动的人都必须出动。
田间地头到处都是一派繁忙的景象,方唯呆在了试验田这边,盯着育种小组的成员种植试验材料和【南光三号】杂交水稻。
因为暂时没有产量需求,所以【南光三号】这一季种植的比较少。
收获的稻种除了队里留存之外,可以给瑶寨、田炳义所在的生产队、以及田幽兰所在的生产队提供,让他们先行试种。
三天后。
二队的插秧工作宣告结束。
大多数知青都直接累瘫了,楚琳琳不知道是出汗受了凉,还是其他方面的原因,夜里突然发起了高烧。
姜霞夜里听到动静,起来伸手一摸,对方的额头烫的吓人。
她连忙喊了两个知青,大半夜的去找赵宝成。
赵宝成二话不说,穿好衣服提着药箱就来到了知青宿舍。这个时候,楚琳琳已经有点意识模糊,说话都语无伦次。
看着有些不大对劲。
“赵医生,麻烦你救救她!”
姜霞慌了神,还有两个女知青在一旁哭出了声。
“无关人员先出去,房间里需要空气流通,姜霞、于浩,你俩留下,另外去个人通知一下队长,病人很有可能要送医院。”
作为队里的赤脚医生,赵宝成无疑是合格的。
赤脚医生主要负责常见病、小病的治疗,如果遇到大病和疑难杂症,就会立即提出转诊的建议。
赵宝成做了简单的检查,意识到病人的情况不太好。
他给楚琳琳使用了退烧药,挂了一瓶药水,继续观察对方的情况。
这时,方唯和孙道人走进来。
方唯睡到半夜被人叫了起来,问明情况之后,直接去喊了孙道人。孙道人的医术比赵宝成强得多,如果还是不行那就赶紧送医院。
所以,他一边让人去通知邓元恩,自己和孙道人则赶到了知青宿舍。
“孙老!”
赵宝成和孙道人打了声招呼,便退到了一旁,向方唯小声作了汇报。
方唯摆摆手,示意不要影响孙道人看病,有什么事等会再说。
孙道人给楚琳琳把了脉,诊断是外邪内侵,当即开了三服药,然后让赵宝成去抓药。
草药抓回来之后,很快煎制好,给楚琳琳灌了下去。
“吃了药让病人好好休息,天亮之后再吃一副药、傍晚前后吃第三服药,应该就差不多了。
宝成,遇到这情况不要多想,该用药用药,拖得时间越长病情会越重。”
孙道人做了交代,然后指点了赵宝成一番,便回去接着睡觉。
方唯鼓励了赵宝成几句,和姜霞说了一会话,也返回了家里。
这一夜包括邓元恩都没睡好,他一直在待命,随时准备送病人去医院。
楚琳琳吃了药,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姜霞哪敢睡,一直都守着对方,直到对方醒了才松了一口气。
“琳琳,感觉怎么样?”
“我觉得浑身酸痛,一点力气都没有。还有.我饿了.”
“知道饿就是好事,我让人帮忙煮了粥,你等着,我马上去盛一碗白粥给你。”
楚琳琳随后吃了些东西,感觉好多了。
姜霞这才把昨夜的事情和对方说了一遍,楚琳琳夜里意识模糊,很多情况都不知道。
听说大半夜的,队长、赵医生他们都来了,她感动的不行。
过了一个小时,楚琳琳按照孙道人的交代了吃了第二服药,整个人一下子就感觉松快了很多。
等晚上吃了第三服药,就已经可以正常活动了。
“还得是孙老,三服药下去,楚琳琳的病都好了七八分。”
吃过晚饭,方唯和盘莲花一起去探望了楚琳琳,结果看到对方已经跟没事人似的。
两口子呆了一会便离开,在路上,方唯忍不住感叹了一句。
这个病他也能治,但三服药肯定达不到现在的效果。
至于赵宝成就更不成了,她当时看到楚琳琳的情况就有点懵,其实用西药也一样能治。
楚琳琳休息了一天,第二天就去向赵宝成、孙道人、邓元恩的等人,以及队干部道谢。
队里不仅安排了赵宝成和孙道人来帮她治病,同时也做好了预案,邓元恩随时待命,准备送病人去医院。
这是对她实实在在的关心爱护,她怎能不感动?
“我们二队对待每一个社员都一样,身体健康是头等大事,我们有责任这么做。
所以,楚琳琳,你也不用谢这个谢那个,以后好好做事就是对我们最好的感谢。”
楚琳琳最后才来找方唯,方唯等她说完不禁笑了起来。
这对于二队来说只不过是常规操作,换一个人大家也一样会这么做。
“晓得了,方队长,以后我一定会好好的干活。”
楚琳琳虽然有点娇气,但却不是没心没肺的人。
她把这份感激之情放在了心里,然后就回去了。
方唯也没当回事,随后和方文书一起去了公社找郑先发,打算申办竹器厂。
对于二队和瑶寨打算联合兴办企业一事,郑先发很支持。他看了看两家准备的材料,便签署了意见。
剩下办手续就简单了,不到一周的时间,竹器厂就新鲜出炉。
竹器厂的地点选在了距离河滩不远的一处坡地上,这里地势平坦、位置较高,关键是地方够宽敞。
这一带无法耕种,到处都是碎石,但对于竹器厂来说就无所谓了。制作竹器不需要建设厂房,建两座工棚就能解决问题。
生产过程也不用电,采用全手工制作,最多买一些工具而已。
匆匆数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