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我在瑶岭山下当农民 第177节

  “方唯同志,你的合理诉求县里会重视的。这样,你先回去,回头我会在会上谈谈你们的困难,应该会有解决的办法。”

  唐泽打起了太极,方唯只好起身告辞。

  方唯能理解对方的处境,但并不认同对方的做法。

  唐泽和那些人的矛盾属于不可调和的矛盾,妥协有用吗?反而让自己失去了锐气。

  在这个时候他也不会顾忌县里的面子,离开唐泽的办公室之后,就去邮电所给专区农业局的曾庆打了一个电话。

  多余的话他没说,只说队里缺少油料和氨水,未来会影响到育种工作,想请对方帮忙解决这两个问题。

  “你们县里是什么态度?”

  “县里说要开会讨论,让我等着。”

  “.”

  曾庆简直无语了,新林县能摘掉“贫困县”的帽子,可以说全凭方唯搞出来的高产稻种。

  县里有这么一个能人,不知道保护重用,看来是某些人的思想出了问题。

  不过,他对县里的影响力仅仅局限于业务口子,有些话他也不好明说,更不可能随意插手。

  “方队长,事情我能帮你解决,但需要一点时间。我考虑在你们二队挂一块牌子,成为咱们农业局的育种示范基地。

  当然,这块牌子没什么大的作用,但有些事便于我绕开你们县里和公社,直接给你提供一些物资帮助。”

  曾庆不仅在技术上是一把好手,处理事情也同样是滴水不漏。

  他这个建议既能绕开新林县和瑶岭公社,又不至于引起什么矛盾。作为专区农业局挂牌的育种示范基地,他帮着搞一些物资不过分吧?

  又不是白给,仅仅是一些票证和计划供应份额。

  “多谢曾主任的大力支持!示范基地的事情该怎么办,我听你的。”

  方唯大喜过望,他给曾庆打电话不过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毕竟他和人家又没有深交。

  没想到对方不仅愿意帮忙,同时还想到了一条捷径。

  他在电话里表示了感谢,但没有说多余的话,有些事记在心里就好。

  两人结束了通话,曾庆马上安排挂牌的事情。

  专区这边的动作很快,没几天的功夫就行文新林县,二队便成为了专区农业局的【育种示范基地】。

  县里不可能阻止这样的事情,唐泽倒是很高兴,同时也有羞愧。

  自己办不成的事情,结果方唯通过专区农业局办成了。他又不是小白,当然懂得挂牌意味着什么。

  公社随后也接到了文件,陈麻子那个气啊,没想到一个小小的生产队队长,能量居然这么大,直接和专区农业局挂上了钩。

  这事他想阻止也无能为力,挂牌之后,专区农业局就可以一杆子插到底,直接和二队打交道。

  挂牌那天,专区农业局还专门派了两个人过来捧场。

  以前队部的门口只挂了【瑶岭公社下塘大队二队】的牌子,如今又挂了一块【湘陵专区农业局育种示范基地】的牌子。

  然后,曾庆就名正言顺的帮二队搞了一些柴油票,以及氨水的供应指标。

  这些东西都会直达二队,既不需要通过县里也不需要通过公社。

  “三哥,你真是太神了,你是怎么说服曾主任给咱们挂这块牌子的?”

  郑虎之前都快愁死了,油料不够就意味着即便是有拖拉机也用不了。而缺乏氨水,收成肯定会受到一些影响。

  他去找过郑先发,郑先发也没有办法,因为油料票什么的,是从县里就卡住了。

  明知道这是陈麻子和他背后的人在拿捏二队,但他却无能为力。

  没想到方唯一出手,就直接绕开了县里,从专区那边解决了这个难题。

  郑虎简直佩服的五体投地。

  “打听那么多做么子?反正油料和氨水都有了,足够你用的。”

  方唯不想说太多,因为这件事是人家曾主任的建议,他还真想不出来这样的路数。

  站的位置不一样,考虑问题的角度就不一样。

  “明白,明白。我去忙活了啊,回头再说。”

  郑虎以为有些事需要保密,便很有眼色的转身离开。

  方唯笑着摇了摇头,心中对县里和公社多少有些失望。

  怎么说呢,唐泽和徐广生、郑先发这些人,完全不是陈麻子及其背后那些人的对手。

  但他只能咬牙挺着,即便他是有挂的男人,也没办法把二队整体搬走。

  好在生产队的自主性很强,受制约的地方不多,要不然日子肯定会很难过。

  方唯随后派郑豹亲自跑了一趟专区,给曾庆带了一些山货。都是些不值钱的玩意,让人家尝个鲜。

  曾庆倒没有推辞,只说下不为例,也就收下了。

  二队这一季会种植420亩的【南光二号】杂交水稻,10亩的【南光三号】杂交水稻,以及10亩的【优红三】、10亩的【贡米】,最后的10亩试验田进行各种配对试验。

  他从省城带回来的【玉香一号】,也在试验田里种了一些,以后会当做试验材料使用。

  190亩旱地和坡地,今年计划种植黄豆、花生和烤烟。

  70亩菜地当然还是种植各类蔬菜,和去年一样供应给社员们。要不然收回了自留地,大家吃菜怎么办?

  尽管队里增加了32个知青,但蔬菜供应不会有问题。

  这天。

  队里来了十几个公社的知青,他们都是姜霞的同学,特意来二队玩玩。

  现在正处于集中育秧的阶段,距离插秧还有不到一周的时间,算是比较清闲的时间。

  姜霞以前在学校就是学生干部,认识的人多,却也没想到一下子就来了十几个同学。

  这些人其实只有两个和她同班,五六个算是比较熟悉,其他的同学都不怎么熟悉。

  都不是一届的,也不可能有多少交往。

  但人家来了她也不好说啥,只能硬着头皮打算打算管这些人一顿饭。

  “姜霞,你傻了吧唧的,真是死要面子活受罪!你要是总这样,口粮都消耗光了,以后吃啥喝啥?”

  楚琳琳不愿意了,这些人来看一下也就罢了,怎么快到中午了还不走?

  姜霞居然打算管饭,这让她很恼火。

  大家的口粮都是有数的,来人要是人数少倒没问题,可一下子来了十几个人,这不是开玩笑吗?

  “那我总不能撵人家走啊!算了,这一次就这样吧,下一次我肯定不管了。”

  姜霞最终还是拉不下脸,准备淘米做饭。

  这时,赵金生走了过来。他负责知青的思想工作,听说有人来探望姜霞,一来就是十几个人,他便来看看。

  “姜霞,你这是准备招待同学啊?”

  “嗯嗯,他们难得来一趟,我总不能让人家饿着肚子回去。”

  “这样啊,那你去队里的菜场多领一些菜,先记账,我去帮你说说。”

  “好的,谢谢赵主任。”

  赵金生是治保主任,他过来看了一下,觉得没什么问题,的确是一些学生崽。

  然后他带着姜霞去了菜场,让姜霞多挑了一些菜。

  这么多人不可能吃白米饭呀,总得有些菜,要不然多难看。

  赵金生随后回到队部,当着方唯和郑虎的面,说了这件事。

  “特么的,这是来吃大户啊,不行,我得去说说。”

  郑虎是个急脾气,听完之后就要去知青宿舍,

  方唯赶紧把对方拦住,说道:

  “你傻呀,人家姜霞都没说什么,还打算招待同学,你去得罪人犯得着吗?

  这种事就应该让姜霞自己去体会,反正队里在夏收之前不可能再给他们借粮食。”

  郑虎这才停下了脚步,不吱声了。

第176章 治病救人,竹器厂开张

  姜霞找了楚琳琳等人帮忙,很快做好了午饭,然后喊同学们吃饭。

  “姜霞,不是说你们二队经常吃肉吗?怎么菜里连一点肉星星都看不到。”

  “是啊,都是老同学,别小气啊,让我们也跟着沾沾光。”

  吃饭的时候,其中有两个人很没有眼色,居然挑三挑四的。

  这两人以前和姜霞根本不熟悉,听说下塘二队的生活很好,才死乞白赖的跟着来了。

  结果看到伙食不咋样,就开始挑刺。

  “你们两个也是够了!人家就算分了肉,凭什么招待你们,你们和人家姜霞很熟吗?”

  姜霞的两个同班同学看不过眼,直接开口怼了回去。

  两方就吵了起来,来人很自然的分成了两派,口吐芬芳,二队的好多知青都过来看热闹。

  “别吵了!要吵架就出去吵,别影响别人。”

  姜霞终于坐不住了,自己好心好意请他们吃饭,没想到会变成这样。

  “姜霞,今天是我们做的不对,就不该答应带他们几个来这边。你们几个也别吵了,都走吧,以后咱们绝交。”

  姜霞的同班同学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这种安排本身就有问题,让老同学很为难。

  结果人家做了饭,这几个鬼崽崽还挑毛病,简直不是东西。

  “绝交就绝交,把我们当成要饭的了吗?走,不吃了,回去。”

  一会的功夫的,呼啦啦站起了8个人,饭都没吃完就准备走。

  姜霞那个委屈啊,忍不住哭出了声。

  她现在才后悔没听楚琳琳的话,管什么饭呀,里面超过一大半的人自己又不熟悉。

  这真是死要面子活受罪。

  “咦?你们不是来看望老同学的吗?怎么饭没吃完就走?都坐下,把碗里的饭给我吃干净,谁都不许浪费。”

  这时,郑虎突然驾到,堵住了房门。

  站起来的几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有点懵圈。他们知道郑虎肯定不是知青,而且一看就像是队干部。

  但让他们重新坐下把没吃完的吃完,他们又觉得面子上过不去。

  “郑队长”

  姜霞抹了一把眼泪,开口和郑虎打了个招呼。

首节 上一节 177/2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