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就是当前生产队的基本分配模式,兼顾了公平和多劳多得的原则。
方唯也无意改变什么,这个方法就一直沿用了下来。
“好!那就每人一只鸡,剩下的通知陈州纺织厂,让吴厂长派人拉回去。”
方唯同意了郑虎的方案,又给社员们分了差不多340鸡。
还有660只鸡被陈州纺织厂拉走了,吴迪自然很开心,他觉得方唯会做人,以后厂里有残次品或者布头,他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卖给二队。
这就叫“互利互惠”。
660只鸡收入了1980元现金,现在活鸡的供应价都到了每斤0.89元,对外销售一半按照每斤1元计算。
要是拿到圩市上,可以卖到每斤1.1元的价格。
造成这些价格差异的原因还是物资供应不足,有一些溢价很正常。这个价格并非“黑市”上的价格,黑市价格比供应价翻翻都不稀奇。
【产出活鸡,点数+9000】
【产出鸡蛋,点数+15000】
【总点数:1003006点。】
【1号禽舍】还剩下3000只鸡。
稍后方唯结算了【1号禽舍】最近三个月的产出,然后自己也去排队领鸡。
社员们分到手的鸡可以自己吃也可以去圩上卖掉,但不能在家里长时间饲养。
按照规定,分的鸡一周之内必须处理掉,否则会扣工分。
晚上。
盘莲花说想吃炖鸡了,和男人一商量,打算明天进山去采摘天鹅菌。
方唯随后又去问了问大哥,方平说自己没时间,让方涛跟着去。
其实方平这是在刻意培养儿子,他虽然不反对涛涛读书学习,但基本的劳动技能和生活技能总得有吧?
相较于不切实际的幻想,各种技能才是在农村安身立命的根本。
“大哥,你如今也不忙,明儿一起去吧。”
方唯也不揭穿大哥的心思,笑着说那边的天鹅菌很多,不采摘的话要不了多久就会消失,很浪费。
方平这才点头答应了下来。
最近一段时间大多数人都很清闲,偶尔去田里锄草灌溉施肥,旱地和菜地不用多少人手就能搞定,方唯也就松懈了一些。
翌日。
一大早,大家吃过早饭,便背着背篓进了山。
方唯和盘莲花走在前面,方平和方涛走在后面,一行四人直奔方唯标记好的那片松树林。
在那座山的阴面,每年都会生长大片的【天鹅菌】,除了方涛,其他三个人之前都来过这里。
现在大家还处于混温饱的初期,像【天鹅菌】这样的东西并非刚需,所以需求量也不大,价格也不算高。
他们这次出来采摘【天鹅菌】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
“哇,这么大一片树林,到处都是天鹅菌呢。”
一行人披荆斩棘,好不容易来到了标记地点。
方涛一眼看过去,就发现了大片大片生长的松林里的菌子。
【天鹅菌】这种野生蘑菇,素炒和炖汤都很好吃,吃不完晒干了也可以当做调味品使用。
方涛带着两条猎狗撒丫子跑了过去,一边跑还一边欢呼。
“到底还是个孩子!走,我们也开始干活吧。”
方唯等三人不紧不慢的进入了松林,然后开始采摘【天鹅菌】。
他自己也发现了一个现象,指定区域内的【天鹅菌】不仅数量众多,而且个头比以往见过的要大。
属性的加成作用,在野外山林里体现的很明显。
随后,四个人开始埋头干活。
还别说,经过采摘草药的锻炼,如今的方涛干活利索多了。
到底是年轻人,学什么都快、体力也充沛,他很快就跟上了三个大人的进度。
最后,大家都分别把自己身上的背篓,装的满满的。
“吃饭吧,都快饿死了。”
大家转身来到了那口山泉的附近,开始生火做饭。
今儿吃“竹筒饭”,大米上放一些腊肉、泡发好的笋干,再铺上一层洗干净的天鹅菌。
不一会,树林里到处都飘荡着竹筒饭的香气。
“好吃!婶婶,你的手艺真棒。”
吃饭的时候,方涛一边狼吞虎咽,一边夸赞盘莲花的手艺。
盘莲花高兴的不行,她以前最擅长做的饭就是“竹筒饭”,现在倒是会做不少菜式。
说白了就是她在结婚之后厨艺才有了长进,结婚前只会做一样吃食。
吃过饭,方平将火用水浇灭,然后大家返回了村里。
晚上。
方唯杀了两只鸡,把大哥一家都喊过来吃饭。
天鹅菌炖鸡真的是极其鲜美,这顿饭对大家来说,就是一种享受。
采摘回来的天鹅菌可不少,方唯和盘莲花一人采了一大背篓。接下来两天可以炒着吃一些,剩下的也懒得拿去卖,给关崇阳和孙道人送了一点,其余的晾干了收着。
田桂花很会过日子,第二天一早就带着涛涛去了圩上。
方平和方涛采回来的天鹅菌大部分都卖掉了,收入了70多块钱。
今天也有不少知青去赶圩,他们都看到了田桂花和方涛在圩上卖【天鹅菌】,有几个知青眼馋的不行,也想去山里碰碰运气。
晚上吃过饭,他们几个人就来找于浩。
“明天我们要上山采菌子,你跟我们一起去吧。”
于浩比他们的年龄大,身体也更强壮,关键是为人还很讲义气。
他们几个对山里不太熟悉,于是就想拉上于浩,潜意识里认为可以多一点保障。
于浩刚想答应,结果屋里的梁雪琴不愿意了。
“于浩,我不准你去。很多人都说山里很危险,不仅有毒蛇甚至还有猛兽出没。”
梁雪琴和于浩在一起搭伙,平时吃饭都在一起,只是没在一起睡罢了。
大家都默认他俩是一对,倒也没什么人传闲话。
平时梁雪琴对于浩可以说是言听计从,从不在外人面前驳他的面子。但这一次是因为担心对方的安全,所以态度很坚决。
“这我就不去了。另外,你们几个进山最好和队里说一声,安全最重要。”
于浩听到梁雪琴的话,顿时冷静了下来。
对方说的没错,大家都说山里很危险,村里人都不去深山里,自己这些知青又不熟悉山里情况,万一遇到意外可咋办?
他下意识的拒绝了这些人的邀请,还提醒他们要注意安全。
“你不去就算了,我们会注意安全的。”
几人见于浩不肯去,也就不再啰嗦。
但他们也没把梁雪琴和于浩的话当回事,还是决定第二天进山。
梁雪琴在于浩的宿舍又呆了一会,便回到了自己的住处。
她是后面才调到二队来的,和刚才那几个人也不熟,自然也不会想那么多,只要于浩不去就行。
于浩在宿舍越想越不对,这几个家伙今儿也不知道吃错啥药了,非要进山采菌子。
可大家都说山里危险,总不会是空穴来风吧?
他想去和姜霞说一声,但这会儿的时间有点晚,他就打算明天一早去和姜霞说。
第186章 搜山,高级别考察组
翌日。
于浩起来后简单的洗漱了一下,就去找姜霞。
此时,姜霞和楚琳琳都起来了,两人正在做早饭。
于浩也不啰嗦,直接说了那几个人准备进山采菌子的事情。姜霞赶紧去找那几个知青,结果没找到,有人说他们天不亮就上山了。
等吃过早饭,姜霞就把这件事向郑虎作了汇报。
“三哥,那几个鬼崽崽不知天高地厚,带了一把柴刀就去了山里。我担心他们应付不了山里的情况,要不要派几个民兵去山里找他们?”
郑虎一听也有点担心,这些知青根本不熟悉大山里的情况,真要是出了意外队里也不好交待。
正好方唯来到了队部,他就和对方说了这件事。
“派几个人去找找吧,不过你也别抱太大的希望。这几个家伙天不亮就走了,你知道他们会去哪儿?真不让人省心。”
方唯听完,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如果是事前得到了消息,他说什么也不会对方进山。但现在人已经走了,再想去找他们几乎没可能。
因为谁也不清楚他们会朝着哪个方向走,这和大海捞针有什么区别?
不过,他还是让郑虎派了几个民兵去山里碰碰运气。
当然,山里的危险程度也没有大家传的那么邪乎,希望他们没事吧。
方唯随后坐下来看报纸和文件,一个小时之后,他站起来去了【堆肥场】和【2号禽舍】,开始了每一天的例行巡视工作。
吃完中午饭,进山的民兵先回来了,说没有见到那几个知青。
“这么晚还没回来?”
方唯抬手看了看表,这会儿快两点钟了,那几人还没回来,不会是山里迷路了吧?
上午的时候他还不着急,总觉得那几人可能不会在山上深入太远,也许一会就能回来。
但等到现在,他有了一种不好的预感。
方唯赶紧起身,背上枪装了些必备的东西,然后就带上两条猎狗去了山里。
虽然说猎狗有追踪的本事,但现在距离他们上山已经过去了太长时间,一些痕迹也很难发现。
方唯在山里转了很长时间,都一无所获。
此时,已经到了下午五点多,他觉得有可能和对方错过了,就打算先回去看看情况再说。
他没有原路返回,而是从另外一个方向,绕了点路往回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