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我在瑶岭山下当农民 第200节

  只不过这里距离村上实在是太远了,单程大概需要一整天(白天)的时间,根本做不到当天一个来回。

  等两人回到树洞的位置,天都黑了。

  不过他俩不打算再在山里住一夜,而是一路不停,直接往回赶。

  方唯和盘莲花点燃了火把,两只猎狗在前面探路,时不时的来回奔跑,驱赶周围出现的一些小动物。

  回程的路两人都很熟悉,尤其是方唯,就算没有火把都能摸黑回去。

  等二人回到家,已经是凌晨时分,两个人都累够戗。

  “你俩可真是,摸黑走山路啊?赶紧去洗洗,我给你们做点吃的。这两天小宝一个劲找妈妈,哭了好几次。”

  两人进屋就把阿姐给吵醒了,王竹韵起来后说了两人一句,就赶紧去做饭。

  方唯和盘莲花中午吃了一顿,在路上吃了点干粮,到这时早都饿了。

  不过盘莲花听到小宝这两天总是哭闹,心疼的不行,去清洗了一下就赶紧去屋里看小家伙。

  方唯直接去洗了一个冷水澡,然后吃了一碗米饭才觉得缓过来一些。

  这一趟虽然没遇到什么危险,但原始森林里状况复杂,他的神经可是一直都在紧绷着。

  翌日。

  方唯睡醒后就把找到的草药交给孙道人。

  “老三,你可真厉害!这几种草药基本上绝迹了,除非是去没人的深山老林才有可能找到。

  你们两口子这才用了多少时间就全部找齐了?不服不行,到底是从小就在山里转悠的人。”

  孙道人很吃惊,他以为对方能在一个月之内找齐这些草药,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谁知道才过去两天,人家就把东西送到了自己的面前。

  “不是我厉害,还是老爷子的命好。孙道长,剩下的事情你就尽力而为吧,等过些日子我再带老爷子去省城医院看看。”

  方唯没有隐瞒自己的想法,他觉得孙道人也不会在意。

  果然,孙道人听他说完,倒是很认同。他是修行之人并非职业大夫,既不在意面子也没有任何的门户之见。

  他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尽可能的延长关崇阳的寿命。

  具体能做到哪一步,他也不知道,尽人事听天命,尽了力就好。

  方唯随后去了大队部,他外出也就两天的时间,队里一切正常,并没有发生什么事情。

  下午。

  郭永清到一队来看望妻子,夫妻俩一起吃了晚饭,然后到方唯家里坐了坐。

  最近的形势缓和了一些,沈钰一个月能回家一趟,郭永清也能随时来看婆娘。

  队里给沈钰分配的是单间,倒也很方便。

  自从方唯当上了大队长之后,这些接受再教育的人员、以及知青们的生活条件,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其中二队做的最好,下来就是一队。

  “老三,陈麻子又要翻身了,真不知道他何德何能,总有人帮他说话。”

  尽管郭永清来的时候已经吃了饭,方唯还是拉着对方喝了几杯酒。

  沈钰和盘莲花去了放置缝纫机的房间,沈钰有几件衣服要补,还打算给老郭做一条裤子,所以就专门来借用盘莲花的缝纫机。

  方唯和方平陪着郭永清喝酒聊天,对方突然说起了陈麻子的事情。

  其实这事儿,方唯上次就听二姐夫提过,今天再次听到郭永清说,已经不觉得惊讶了。

  “郭叔,有具体的消息吗?陈麻子会去哪儿?”

  方唯比较关心的是这事儿,陈麻子如果去了其他的公社,那还好说,他最担心的是对方又杀回瑶岭公社。

  要是那样的话,他这个大队长处处受到掣肘,起码要分出去一半的精力和陈麻子斗。

  肯定会影响大队的发展计划。

  “暂时还没有定论,据说会留在县里。”

  郭永清知道的也不多,毕竟他现在是闲人一个,很难掌握第一手的信息。

  方唯便不再追问,又和对方拉起了家常。

  翌日。

  方唯一个人骑车去了县里,见到了唐泽。

  按理说公社的人事变动他不应该说话,但陈麻子和二队的恩怨,基本上是人尽皆知。

  他也不说别的,就说下塘大队试点的事情。

  “要是陈麻子再回到瑶岭公社,肯定会对大队的工作造成干扰,我希望领导能考虑一下这个问题。”

  “方队长,你说的这些我都能理解。但有些事情不是我一个人就能做决定的,我只能尽力而为吧。”

  这一次,唐泽没有推诿,而是给出了明确的答复。

  其实他在县里受到的掣肘同样很多,有些事他不可能和方唯说,但实际情况就是他未见得能阻止陈麻子复职。

  方唯能理解这句话是啥意思,随即向对方表示了感谢。

  然后就离开了唐泽的办公室。

  “方队长,来找唐主任汇报工作呀?”

  在走廊里,他遇到了武耀阳。

  武耀阳是后面调来的,在县里的时间还不到三年,是唐泽的副手。据说他和唐泽一贯不对付,方唯和他也不熟悉。

  但两人还是见过面的,不熟归不熟,起码互相之间还都认识。

  “武主任好!有一些试点方面的事情我向唐主任作了汇报。”

  方唯笑着回应了一句,然后就告辞离开。

  武耀阳看着他的背影沉默了一会,然后才去了会议室。

  这次会议的本来议题是关于来年农业生产安排的,结果到了最后,武耀阳突然提出了给陈永康(陈麻子)复职的事情。

  结果却遭到了唐泽的坚决反对。

  “现在下塘大队的试点工作,是县里的重中之重,各方都很关注。既然陈永康的问题已经查清,我同意重新给人家重新安排工作,但不必再去瑶岭公社,可以让他留在县里。”

  唐泽的意思很明确,就是瑶岭公社目前很稳定,没必要再打乱现有的格局。

  陈麻子不是找到亲爹了吗?那么以前的传言就不攻自破。

  继续把他挂起来肯定不合适,但也不一定非得去瑶岭公社,唐泽最后建议让他去轻工业局。

  “陈永康一直都是做农村工作的,放到轻工业局不合适吧?”

  武耀阳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他还是倾向于让陈麻子回瑶岭公社。

  其他人也纷纷发言,说什么的都有,意见分歧较大。

  最终,陈麻子去了前进公社担任副主任,这个结果算是各方都能接受。

  方唯知道以后,庆幸之余也有点担心,看来唐泽的日子并不好过,他当时和自己还真就没有说假话。

  好在那个鬼东西去了其他公社,看得出来,唐泽尽力了。

  接下来,方唯就不再关注这件事情。到了年底,各个生产队都开始分红,二队也不例外。

  可能是因为马上要实行大队核算制的缘故,各家生产队对于今年的分红都显得很谨慎。

  虽然提留已经交了,但这个时候要是表现的太激进,以后在大队分配的时候谁知道会不会有影响。

  最近大家都在学大寨,具体来说就是学习人家艰苦奋斗的精神、无私奉献的精神。

  所以最近的风向,并不提倡给社员个人过多的分配。

  方唯注意到了大家的心态,然后把赵金生喊过来,和郑虎一起商量了二队的分红方案。

  最终确定,今年分红的平均数为每人600元,老知青和社员都有份,但新知青由于才来,所以没有份。

  二队是全大队的富裕队,按照这个标准,其他生产队的分红水平,不可能超过平均每人500元。

  其他的生产队有了参考,很快就把分红发放了下去。

  方唯感到很满意,每个生产队的结余资金并没有花光用光,说明大家的眼睛里都有长远发展的目标。

  “各位,现在的时间节点到了,接下来就要正式施行大队核算。刘会计、高文书,你们负责将各队的资金收归大队,每个生产队留5000元备用金,上交资金的多少和新一年的分配挂钩。”

  等各队都分了红,方唯开始收缴各队的资金。

  既然是统一核算,那么资金、物资都需要统一调配,不可能每家都有一个小金库。

  各队的开支由大队负责审核报销,同时也会给大家留一些备用金。

  “好的,我们马上去办。”

  刘会计等人领命而去,各个生产队很痛快的将账上的资金划归大队。

  物资也一样,各家库存的粮食、食用油等等,全部由大队接管。库房管理人员由大队重新安排,守卫工作由大队民兵连负责。

  财权包括物资的调配全都收归了大队,各队队干部的任免权也归大队,由大队全体社员监督。

  如此一来,方唯直接掌控了全大队的经济命脉,他这个大队长才算名至实归。

  接下来的工作就好做多了,方唯将各个生产队相邻的耕地,重新进行了规划,尽量将土地连成片,便于机械化作业。

  尽管当前的农用机械还显得很落后,但也比人力的效率高多了。

  在有条件的前提下,当然要积极推广农机的使用,最大限度的提高劳动生产率。

  随后,大队开始统计各个生产队的劳动资料,包括但不限于农机、农具、耕牛等等。

  “三哥,咱们大队总共有5台拖拉机、112头耕牛、打稻机24台、插秧机8台、收割机2台、水泵3台.”

  郑虎向方唯汇报了统计情况,整体情况不容乐观。

  下塘大队整体上还是以人力和畜力为主,农具老旧,农机严重不足。

  比如像十年前的水利磨坊和人力脱粒机还在使用,修修补补,生产效率十分低下。

  除了二队有4台拖拉机之外,就只有一队新购入了一台手扶拖拉机,其他生产队根本没有。

  耕地主要依靠畜力,运输靠人拉肩扛。

  “这肯定不能适应现在生产需求啊,虎子,你和刘会计他们商量一下,在春播之前再买4台拖拉机、10台插秧机回来。”

  方唯听完之后,忍不住暗暗地叹了一口气。

  大队的家底还是太薄了,这就导致劳动生产率很低下,占用了大量的劳动力。

  他盘算了一下队里的现金,决定购买一批农机。这些东西在春播的时候都能用上,其他像打稻机、脱粒机等,可以缓缓再说。

  另外,他还咬牙打算购买4台拖拉机回来,加上原有的5台拖拉机,可以在春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三哥,各个生产队严重依赖水库放水灌溉,6队和12队都有深井,咱们是不是再买几台抽水机?”

  郑虎点点头,他也认为大队应该增加一些农机。

  他接着又补充了一点,希望增加几台抽水机用于灌溉。

首节 上一节 200/2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