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我在瑶岭山下当农民 第248节

  现在下塘大队各生产队的经济发展,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仅仅是体现在主粮生产上,更体现在副业生产、林业生产等方面。

  也就是意味着各队的差距正在快速的缩小,这也方唯愿意看到的情形。

  “我提议取销分配系数,实际上到了今年,各队的之间的差距已经不大。

  当然,二队在经济发展上还是处于领先地位,那么,二队的社员们,你们同意我的建议吗?”

  当差距太大的时候,搞平均分配会伤害大家的积极性。

  但当差距已经缩小到较接近的程度,再搞三六九等其实是不合适的。

  但这件事方唯不打算一言而决,而是让二队的社员们来做决定。

  “下面进行表决,同意方支书提议的请举手。”

  赵金生随即站了起来,然后进行了举手表决。

  方文书等人统计了举手的人数,觉过超过八成的社员们都支持方唯的提议。

  “方支书,二队有89%的社员都同意取消分配系数。”

  赵金生随后大声报告了表决结果,有些令人意外,二队绝大部分社员都同意取消分配系数。

  “那好,各队还有没有不同意见?有没有?既然没有那就这么定了,从即日起取消分配系数,全部按照工分进行分配。”

  消除各队之间的差异,全体按照根据工分计算的分配方式。

  到了现在,下塘大队才真正完成了“大队核算制”。12个生产队彻底融为了一体,多劳多得,并兼顾公平性原则。

  社员们一阵欢呼,都觉得方支书处理这件事处理的很漂亮。

  等人群散去,大队干部和各队队长便去了会议室。

  随后大家要在一起要商量大队未来发展的规划,这个和生产队计划不同,时间跨度要更长远一些。

  “现在队里已经有了医务室、小学、托儿所、食堂和接待宿舍,我觉得还缺少阅览室和图书室。以前个别生产队也有类似的设施,但规模太小,需要大队统一规划。”

  方唯抛砖引玉,提出了一个小问题。

  他其实很想把社员们的住宅进行统一规划,但目前的大环境和经济实力还不允许,但迟早会这么做的。

  “农田水利设施也有改进的余地,我觉得各队都应该向二队看齐,不能得过且过。还有就是,各队其实都有不少可以开垦的农田,应该重视起来。”

  郑虎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还真说到了点子上。

  以前各队的水渠、水井等水利设施,都是各自修建的,好坏不一。现在只是打通连接,他建议从明年开始逐步修缮,以便优化灌溉排水网络。

  另外,大队闲置的土地加一起也不少,应该充分利用起来。

  大家随后踊跃发言,能想到的事情都说了,渐渐理清了未来的发展思路。

  “我最后说一点,我打算从明年春播开始,在一队培育【农优58】稻种,现在瑶寨馆培育成功了,我觉得在一队也能成功。

  等一队培育积累了经验,接下来就可以在全队范围内推广。

  我心里的理想状态是,二队继续培育【南光二号】定型稻种,其余的11个生产队培育【农优58】定型稻种。”

  这场会议从上午开到了傍晚,中午饭都是食堂送过来在会议室吃的。

  到了会议快结束的时候,方唯才抛出了自己的计划。

  除了二队继续培育【南光二号】定型稻种之外,其他生产队将逐渐转型,培育最新的粳稻杂交水稻稻种。

  根据他的测算,其他11个生产队如果种植这种稻种,收入会有明显的增加。

  他说完,大家便开始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倒没人怀疑能不能培育成功,毕竟有瑶寨的例子摆在那儿,没道理上山的梯田能行,山下上好的水田反而不行。

  他们的关心的是会不会影响收入。

  “再多说一点吧,大家请安静,我说说【农优58】的一些具体数据。”

  方唯随后根据瑶寨的情况,详细介绍了【农优58】的产量、性状特性、换购比例、预计收入等问题。

  马上就有人得出了结论,种植这种新稻种,比种植【南光二号】次一级稻种的收入要高。

  “我同意支书的想法,一队愿意当这个排头兵。”

  张楚马上跳了出来,表示一对愿意尝试。

  紧接着其他的生产队也纷纷表态,愿意为新稻种的推广贡献自己的力量。

  “那好,来年春播先从一队开始进行试验,如果可行,等到了夏种的时候就可以全面铺开。”

  方唯是铁了心要逐步把整个大队的农田,都纳入【种植区域】之内。

  常规的育种工作就交给县里的育种基地去做,下塘大队要做就做最好。

  开完会回到家,盘莲花挺着大肚子在屋里转圈,行动已经有些不方便了。

  她的预产期是在明年年初,时间距离并不远。

  “莲花,你在干嘛?”

  “没事,我就是趁着还没吃饭溜达一下。”

  方唯和盘莲花说了一句话,便去洗手,回来的时候,阿姐已经把饭菜端了上来。

  吃过饭,他带着小宝陪伴莲花散步。

  孕妇也不能整天躺着,最好还是多活动,要不然对身体不好。

  一家三口打算走到河边再返回,这基本上是每天的固定节目,方唯只要有时间都会带老婆孩子出来走一走。

  村里人都说方支书疼婆娘,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这时,村里忽然传来了挺大的动静,人声鼎沸,似乎发生了什么事。

  “三哥,是不是村里出事了?咱们回去吧,外面有点凉。”

  盘莲花也注意到了村里的情况,便拉着男人和小宝转身往回走。

  没走多远,就有一个民兵跑了过来。

  “报告方支书,有野猪下山祸害油菜,一队请求支援。”

  “你告诉郑豹,让他带人赶紧去支援一队,注意安全。”

  方唯挥挥手,那人便扭头跑了回去,把话带给了郑豹。

  郑豹带着民兵直奔一队,方唯没有去,她把盘莲花和小宝送回家,便去大队部等消息。

  等了不长时间,也就不到两个小时吧,郑豹带人回来了。

  “支书,全部搞定。一共5头野猪在一队破坏油菜地,已经被我们击毙了,野猪抬回来放在了食堂,回头让他们做成腊肉。”

  人多好办事,附近的民兵赶来支援,很快就将5肉野猪剿灭,根本判跑不掉。

  “没有发现其他野猪的踪迹?”

  方唯说着话就站了起来,最后确认了一句。

  “没有!我们在周围搜寻了,没有发现其他野猪的踪迹。”

  郑豹回答的很肯定,这种事他还是有把握的。

  “那行,都回去休息吧。明天你带人去山里再搜寻一下,实在不行就实施一次清剿行动。”

  方唯说完,就离开了办公室返回了家里。

  这样的小插曲一年当中总有几回,他也没当回事。本来周围山里的野猪都清剿的差不多了,结果这几年由于山林的巨变,各种动物又都多了起来。

  翌日。

  方唯一早就来到了大队部。

  从今天开始,刘会计等人就要开始进行结算工作,这项工作要持续一段时间,一直到新年元旦过后才会结束。

  “支书,对今年的结算工作,你有什么具体要求?”

  “和往年一样吧,一定要做到账目清晰,符合规定。”

  方唯给今年的计算工作定了调子,刘会计等人便忙碌了起来。

  稍后,通讯员送来了新文件,当天的报纸也紧随其后送达,他就坐在办公室里看文件看报纸。

  临近中午的时候,办公室突然来了两位不速之客。

  “齐主任”

  走进来的是齐海洋和一个中年男人,方唯很有礼貌的和对方打了声招呼。

  “方支书,你好。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陈州地区农业局的肖副局长。我之前和你说过,肖局长他们准备引进【农优58】稻种。”

  齐海洋给双方做了介绍,肖奇峰上前和方唯握了握手。

  “方支书真是年轻有为啊,幸会幸会。”

  “肖局长客气了,两位请坐,我给你们泡茶。”

  方唯笑了笑,然后请客人落座,他随后亲自泡了两杯茶端了过来。

  齐海洋喝了几口茶,然后说道:“二位现在也认识了,我下午还有个会,得马上赶回去,你们聊。”

  他送肖奇峰过来的目的,就是起到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

  现在他的任务就完成了,剩下的事情他们双方当面谈,齐海洋便告辞离去。

  “方支书,我这次来没别的事,就是想认识一下你,顺便从你这里取经。能研发出粳稻杂交水稻,真的很了不起,能带我参观一下实物吗?”

  肖奇峰很客气,方唯自然也是笑脸相迎。

  他和齐海洋的矛盾是另外一回事,他不会给未来的客户看脸色。

  “肖局长,马上就到饭点了,要不咱们先吃饭,吃过饭咱们再聊。”

  方唯随即带着肖奇峰去了家里,让阿姐添两个菜,就在家吃了顿饭。

  现在这个季节,学习交流活动都已经停止,食堂也不开伙,有人来只能在社员家中接待。

  “方支书,我看过你写的【杂交水稻育种技术手册】,受益匪浅。我们真的需要【农优58】稻种,不知道你们最终的产量能达到多少?”

  家里人吃完饭就下了桌,方唯和肖奇峰边吃边聊,肖奇峰总算进入了正题。

  “这个不好说,这种稻种我们也是刚刚培育成功,后续还有一些验证工作要做,估计要到后年才能大面积推广。”

  方唯实话实说,他打算从明年春播开始对一队的耕地进行指定,然后开始培育【农优58】稻种。

  等一队成功之后,在明年夏种的时候会覆盖大队的全部生产队(二队除外)。

  到了那时总产量才会上去,否则不足以支持大面积的推广的工作。

  “能将这一项技术授予我们使用吗?你放心,我们不会白用你们的技术,会在其他方面给予适当的补偿。”

  转了一大圈,原来肖奇峰想要方唯手里、关于【农优58】杂交水稻育种的全套技术。

  方唯抬头看了对方一眼,有点惊讶,他还真没想到对方是在打这个主意。

  “育种技术大概不能外传,首先公社这一关就过不去,更何况县里也不会同意。你不用提齐主任,他和你关系再好也不会同意的。”

  方唯不想解释太多,其实就算给了对方全部技术,甚至把材料都备齐,陈州那边也搞不出【农优58】稻种来。

  毕竟他这个稻种就不是通过常规育种的方法获得的,瑶寨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属性的加成作用,而不是其他。

首节 上一节 248/2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