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明白!我就是随口这么一问,我来的目的主要还是为了以后稻种供应的事情。”
经过一番试探,肖奇峰便清楚自己的目的难以达到了,便立即改了口。
有些事宜缓不宜急,太过急躁反而会适得其反。
现在更重要的是先获取一批【农优58】稻种,种植了再说。因为通过种植才能搞清楚很多事情,或许还可以尝试自行研制。
“稻种供应的事情,之前我已经和齐主任说过,需要到春天再进行试验。
目前来说呢,这个【农优58】稻种只在瑶寨取得了成功,至于在其他地方能否成功,还要等等看。”
方唯觉得这个肖局长之内的很难缠,于是他干脆就亮明底线。
“理解,理解。方支书,如果不麻烦的话,我想去瑶寨看看。”
肖奇峰已经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便不再多言,而是想去瑶寨看看。
毕竟新稻种是在那边培育成功的,他想知道那个偏远的山寨到底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行啊,您等我一下,咱们马上走。”
方唯随即起身走进了里屋,和盘莲花打了和招呼。
这个点钟去瑶寨,今晚肯定回不来了,他正好陪阿公说说话。
“没关系,你忙你的,在寨里多呆几天也不要紧。”
盘莲花笑着点点头,她对男人还是很放心的,很少过问对方的事情,更不会扯后腿。
“那我走了,你自己多注意。”
方唯随后带了两件换洗的衣服,便和肖奇峰一起去了瑶寨。
上山的时候他看到,修路工程已经基本上完工,前来支援的劳力也已经撤回,目前只剩下少许的收尾工作。
“方队长,你们新林县还真有钱啊,像这样的盘山路说修就修。看来县里对瑶寨很重视是吧?”
肖奇峰的观察力还是很不错的,只可惜得出的结论不正确。
“这条路是瑶寨出钱出粮修建的,县里和公社也给了一些支持。”
方唯发现对方有当侦探的潜质,这不是贬义,而是真的很佩服对方有问不完的问题。
“一个山寨自己修路?方支书,你确定不适合我开玩笑?这简直太让人惊讶了。”
肖奇峰感到不可思议,他不认为一个山寨有修建盘山公路的实力。
但事实摆在眼前,人家也没道理骗自己,不信也得信。
其实瑶寨修建这条路,几乎把老底子都拿出来了。要不是这些年一直在搞育种,根本没有能里修这么一条路。
而且,县里还无偿支援了一些修路材料,公社也无偿支援了大量的劳动力,其实挺不容易。
方唯没有继续和对方探讨这个问题,因为瑶寨到了。
“三哥,今儿怎么这么晚才来?这位是?”
“这位是陈州地区农业局肖局长,肖局长,你面前这位就是瑶寨的大队长王松林。”
“王队长,你好。我叫肖奇峰,今天冒昧前来,是想开开眼界,参观一下你们的【农优58】稻种。”
三个人寒暄了几句,就去了王松林的办公室。
王松林随后让人拿了一些【农优58】稻种过来,放在了桌子上。
肖奇峰起身抓了一把稻种细细的查看,不禁感叹这的确是好稻种。当然,这只是根据目测的初步判断,更进一步的结论还需要在种植过程中进行验证。
将手中的稻谷放下,肖奇峰坐了下来,一边喝茶一边喝王松林聊了几句。
这时已经到了黄昏时分,王松林准备去安排饭食。
“不用那么麻烦了,就请肖局长跟我一起去阿公那边吃晚饭吧。”
稍后方唯带着肖奇峰一起去了阿公的屋里,阿公见来了客人,很高兴,吩咐帮忙做饭的阿姐加几个菜。
开饭前,王松林也过来陪客人,他还带来了一盆烧好的麂子肉。
“这可是好东西!”
肖奇峰对别的菜不怎么感兴趣,唯独喜欢吃这盆野味。
方唯和王松林陪他喝了几杯红薯酒,对方便说起了陈州当地的一些趣事。
陈州是一个比较大的地区,工业底子不错,所以经济也比湘陵地区发达。
但在农业生产上,湘陵地区有后来居上的态势,其下属的新林县、清河县都搞出了优质的高产稻种,粮食产量两年大幅增长,肖奇峰作为地区农业局的副局长,心里急啊。
因此,酒过三巡,他便露出了本来面目。
“方支书,以你的才能,应该有更好的发展才对,区区一个大队支书是有点屈才了。
来我们陈州吧,给你解决户口、解决干部身份,负责全地区的农业育种工作,怎么样?”
第228章 致富路,跨越式发展
方唯笑了笑,和王松林对视了一眼。
王松林便放下了酒杯,说道:“肖局长,当年清河县开出的条件比你这个还好,三哥都没有去,你想挖人估计也没什么指望。”
“是啊,肖局长,我觉得呆在农村挺好,不打算离开下塘大队。”
方唯接着也来了一句,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酒话,酒话。以后不说了,来,咱们再干一个。”
肖奇峰脸上的神色不变,自己找了台阶下,然后就转移了话题。
方唯也当做什么事都没发生,依然是说说笑笑。
吃过饭,王松林给肖奇峰安排了住处,方唯陪阿公说了一会话。
“这个肖局长不一般,是个人物。老三,你真不考虑一下?”
阿公笑眯眯的说起了肖奇峰,他觉得对方这么大的干部,能拉下脸说一些话做一些事,真的不容易。
对方肯定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全地区的农业生产考虑,值得敬佩。
“不考虑,我最应该做的事情就是好好培育稻种,别的都不重要。”
方唯好不容易才打下的基本盘,哪能说放下就放下?
再说了,现在这个阶段一动不如一静,去哪里还不一样?没有哪个地方是世外桃源,一样要面对各种各样的矛盾。
“随你,你想明白了就行。”
阿公还是笑眯眯的,心里倒是很佩服对方的执着。
稍后,两人便各自回屋睡觉。
翌日。
方唯带着肖奇峰去梯田那边转了转。
肖奇峰对当地的土壤、水源很感兴趣,大概想探寻【农优58】稻种能在这里培育成功的奥妙。
可惜他注定要空手而归了,那么多的专家都没搞明白的事情,他也一样找不到答案。
然后,方唯就陪着对方下了山,肖奇峰直接去了县城,方唯则回到了队里。
匆匆数日。
瑶寨传来了好消息,盘山公路正式竣工通车。
方唯和几个队干部乘坐拖拉机上山,参加了竣工仪式。
阿公和从公社赶来的郑先发一起剪了彩,然后寨里摆上了流水席,招待各位来宾。
寨子里到处都是身着盛装的阿哥阿姐,他们唱起了欢快的山歌,跳起了激昂的舞蹈,比过年还热闹。
王松林喝的大醉,就连阿公都多喝了几杯。
作为瑶寨的新任头人,方唯是来者不拒,谁跟他喝他都奉陪。
寨里闹腾了一天,直到下午大家才纷纷散去。
方唯陪同郑先发和黄志刚一起下了山,然后把两位公社主任送了回去。他俩都喝的差不多了,走路都摇摇晃晃的,不送一下可不放心。
然后他才一身酒气的回到了家里。
“莲花,今天太忙乱了,等过两天我再去寨子里把阿公接回来。”
本来他是打算今天把阿公接回来的,但后来实在顾不上这事儿,就自己回来了。
他特意和盘莲花解释了一句,免得对方多想。
“不要紧的三哥,阿公在寨里多住几天,他老人家还高兴。”
盘莲花倒是通情达理,赶忙去烧了一壶茶,让男人喝茶解酒。
方惟一点都没醉,但今儿的确是喝的太多了,喝了几杯茶便进了屋,倒头大睡。
翌日。
他起来后就直接去了竹器厂。
方平和温工、盘莲花正商量去瑶寨拉竹子的事情。
“你们一次多拉一些竹子回来,这事我可以做主。”
方唯看到他们抠抠索索的,就直接做了决定,让他们只管囤积原材料,瑶寨那边他去说。
“那敢情好,省得总是担心原材料不够用。”
随着订单越来越多,原材料的消耗也越来越大,成为了厂子发展的瓶颈。
以前运输很麻烦,现在路修通了就方便了很多。但方平等人担心原材料囤积的太多,瑶寨会有意见,刚才他们几个主要在说这事儿。
结果有了方唯的保证,他们就不用发愁原材料的事情了。对方说的话就等于瑶寨的承诺,这一点,大家都心知肚明。
稍后,方平向方唯汇报了厂里这一年的经营情况。
总之,这一年是竹器厂大发展的一年,全年总利润预计有63万元,厂子实现了跨越式的大发展。
“到了来年会更好,我们生产的竹器已经进入了全省大部分地区。竹器、竹制家具打响了名气,我们生产的竹筷子,正在进入了其他的省份。”
方平最后谈了一下今后的展望,看得出来,他很有信心。
有些事就很奇怪,方平在育种小组的时候,一直都没什么大的长进。反而是到了竹器厂,他很快就找到了管理和生产的诀窍,这可能就是天赋的原因。
“厂子这一年发展的不错,你们如果需要增添生产设备,就给大队写报告,我会酌情处理的。”
方唯在厂里呆了一个上午,最后才和盘莲花一起离开,回家吃午饭。
到了新年元旦,方唯就不让盘莲花再去厂里上班,让她安心的在家休息准备生孩子。
家里也不缺她那点工分,歇几个月对家里的经济状况没什么影响。
上午。
方唯正在办公室看文件,楼会计抱着一摞账册和报表走了进来。
“支书,去年的结算工作已经结束,各项提留同步完成,并按照队里的要求留出来了足够的生产发展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