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我在瑶岭山下当农民 第32节

  方唯悄悄的给关崇阳和吴茂盛送了一些红薯干、马铃薯过去,叮嘱他们放好,等吃完了再想办法。

  最近,队里人心惶惶。

  各种传言都有,大家都担心饿肚子,伙食标准一降再降。

  反正现在是农闲时节,家里就不再做干饭了,了不起做一顿半干饭,多数时候都是喝粥充饥。

  因为有郑先发早前的警告,绝大部分社员都在自留地里,种了能替代主粮的红薯、马铃薯、南瓜等高产作物。

  这些农作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粮食,是可以救命的东西。

  第二天。

  公社的一帮人来到了队里,挨家挨户走访,鼓励大家熬过这段日子,以后会好起来的。

  唐泽在村里转了半天,随后来到了方平家里。

  此时已临近傍晚,方唯和大哥坐在堂屋里烤火。屋子中间挖了一个地炉,几块蜂窝煤烧的通红,坐在地炉附近还是能感到热度的。

  只不过,胸前暖和了后背却是凉的,但总归是没那么冷了。

  “唐书记还有大家都过来坐,暖和一下。”

  方唯和方平赶紧站起来,大家互相打过招呼之后,方唯就去烧茶。

  家里的茶缸不够,方平去邻居家里借了几只过来。

  “方平,方唯,家里有没有什么困难?”

  唐泽手捧着茶缸,喝了几口茶水,才觉得浑身热和和起来。

  他今天的任务就是听取群众的呼声,个别特困家庭,公社和大队会想办法进行帮扶。

  让大家都吃饱是不可能的,但绝不能因为粮食短缺,闹出什么不忍看到的事情。

  “困难谁家没有?只不过目前还能熬下去罢了。”

  方平没有任何情绪的回应了一句,话不好听,但却是实情。

  唐泽点点头,有这句话就行,看来方家还是有一些家底的。

  “方唯,你要早做准备,等开春之后你要继续把试验田搞起来。说一千道一万,只有粮食的产量上去了,大家才不会挨饿。”

  唐泽对吴茂盛和方唯等人寄予厚望,上次去省城,送检种子的各方面数据都不错,希望能最终取得丰硕的成果吧。

  他这段时间焦头烂额,天灾、减产、返销粮未能到位的恶果显现,有个别生产队把留下的种子都分给了社员。

  所以,当他看到了方唯的时候,就不厌其烦的叮嘱对方一定要尽力做好育种工作。

  “唐书记,请你放心,我会尽力而为的。”

  方唯能理解唐泽的心情,却不敢打包票。

  唐泽笑着点了点头,随后将茶缸里的茶水喝完,便起身离去。

  方唯和大哥把一行人送到了村口,唐泽没有再做停留,直接返回了公社。

  兄弟俩回到家,田桂花将做好的饭菜端了出来。

  晚上有红薯粥、一盆蒸好的马铃薯,两样青菜和一小碗咸菜。

  咸菜里面混合了少量的腊肉丁,经过炒制吃起来很香,在当下已经算不错的伙食了。

  “老三,你二姐很久没回来了,也不知过得咋样?你抽空去看看她,顺便给她带点红薯和马铃薯。”

  方平吃饭的速度很快,不像方唯那样细嚼慢咽。

  他放下碗筷,然后给三弟交代了一件事,让对方去方梅家里走一趟。

  方梅是方唯的二姐,出嫁之后回来的次数不多,每次方平问她,她都说自己过得很好。

  但方平还是不放心,所以才让三弟去看一眼。

  “行!明天我就去。”

  以前,方唯和二姐的关系最好。

  他读书那会儿,二姐还去过几次学校找他,每次去或多或少都会带点好吃的。

  所以大哥的想法和自己不谋而合,他很痛快的答应了下来。

  翌日。

  方唯一大早把郑虎喊上,挑着担子就出发了。

  两个箩筐里装着红薯和马铃薯,还有一点自家种的南瓜,最下面有两斤腊野猪肉。

  几十里路,一个人挑着百十来斤的担子并不轻松。

  所以他才喊了郑虎帮忙,两个人轮换挑,赶路的速度会快很多。

  “三哥,你去走亲戚,还带着柴刀和猎枪做么子?”

  方唯出门的时候特意带了防身的武器,这就叫“有备无患”。

  郑虎理解不了,走这么远的路,多带一点东西都是负担,便忍不住嘀咕了一句。

第43章 灾年怪事多

  “灾年怪事多,出门小心点总没错。来,该换你了,让我歇歇。”

  像郑虎这样的半大小子,还没有被社会毒打过,哪里会懂人心的险恶?

  人饿肚子的时候,往往会不管不顾,为了一口吃的什么事干不出来?

  这一担红薯和马铃薯在正常年份并不值钱,但在如今,要是被人看到,保不准就有胆大妄为的人上来抢夺。

  不过他没有把这些事情说给虎子听,等以后遇到了再说也不迟。

  傻人有傻福,没必要好让他过早接触这些东西。

  一路上两人轮换着挑担子,很顺利的来到了十字圩。

  “二姐,在家吗?”

  来到二姐家门前,小院的门关着,方唯放下担子就喊了起来。

  二姐和姐夫结婚之后就分家出来单过,家里有两个小外甥,一个四岁、另一个还不到两岁,按理说这会家里应该有人。

  果然,他喊了两声之后,就听到屋里有人走了出来。

  “是老三吗?怎么这个时候过来?”

  方梅正准备做饭,怕两个小家伙跑出去,所以才把院子门关上的。

  听到三弟的声音,她有小惊喜,但同时也害怕是不是家里出了啥事?毕竟都到了年跟前了,要走动也是过年的时候才走动。

  方梅的长相和方唯有六分相似,可能是方家的基因好,兄妹三人的相貌都很不错,其中又算方唯长得最英俊。

  不过,方梅的性格却和两兄弟不大一样,比较泼辣。

  “二姐,家里都好,你别瞎想。我给你带了点东西过来,一会就得回去。”

  方唯也松了一口气,挑着担子跟随二姐进了屋。

  郑虎坐在堂屋里喝茶,方唯把东西送进了后院,便看到两个小外甥正在后院玩耍。

  “喊舅舅!”

  “舅舅.”

  老大听到妈妈的话,赶紧喊人。老二还小,说话不太清楚,好像也喊了舅舅。

  方梅把两个孩子赶回屋,问道:

  “老三,现在大家都吃不饱,你来还带什么东西?你姐夫说,有些地方都开始吃野菜啃树皮了,也不知道真假。”

  “二姐,秋天家里种了一些红薯和马铃薯,收成还行,所以大哥让我给你送一些过来。”

  方唯没有问二姐过得咋样,看对方和两个小外甥的气色,就知道对方肯定是吃不饱。

  他放下担子,然后打开了箩筐上的盖子,并从底下掏出来一条腊野猪肉,让二姐找地方先放起来。

  “啊?你和哥还能搞到这玩意?老三,我都大半年没闻过肉味了呢。”

  方梅差点喊出了声,然后一把抓过来腊肉,去了厨房。

  这年月人都吃不饱,又能有多少余力养猪?

  往年,生产队交了任务,剩下几头猪杀了还能过个好年,今年却连肉星星都见不着。

  不怪方梅有那样的反应,换成别人也一样。

  紧接着,方梅又把其他东西放好。

  家里别说大米了,就连红薯都没剩多少,最多能吃到年后。

  她一边收拾东西一边掉泪,她本来还打算等过年回去的时候,看看大哥和三弟的情况再开口,没想到年前大哥就让三弟送来了救命的粮食。

  “二姐,姐夫呢?”

  “他去挑水了,一会就回来。老三,出去坐吧,你去陪朋友说说话,我去做饭。”

  二姐想留方唯和郑虎在家里吃饭,大老远来一趟,哪有饿着肚子回去的道理?

  方唯推脱不掉,也就不再吱声了。

  不大的功夫,姐夫田炳义回到了屋里。

  “老三来了?坐,一会我去弄点红薯酒,中午喝两杯。”

  田炳义相貌堂堂,有文化,是队里的会计。

  他和方梅的夫妻关系不错,所以对方唯这个小舅子还蛮热情。

  同时,他也没忘了郑虎,打开柜子翻了半天,翻出来一包本地产的香烟,给对方递了一根。

  吃午饭的时候,田炳义还真搞来了半斤红薯酒。

  两杯酒下肚,他和方唯谈起了当下的形势,两人都觉得不太乐观。

  因为一会还要赶回去,方唯和郑虎各自喝了三杯,就不喝了。

  因为家里有客人,方梅罕见的做了一顿红薯丝饭。桌上唯一的荤菜就是腊肉炒酸豆角,而且腊肉还是方唯带来的。

  吃过饭,方唯也没有心思多呆,便和郑虎一起踏上了归途。

  回到家,给大哥说了一下二姐家的情况,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但要是没人接济,过了年就得出去借粮,借不到就得饿肚子。

  现在有了方唯送过去的100多斤红薯、马铃薯,应该能多坚持一段时间。

  等二姐家快断顿的时候,兄弟俩肯定会想办法帮她们度过难关的。

  “老三,有文化的人就是不一样!”

  方平不由得感叹,他以前并不觉得多读书有什么用,但通过一系列的事情,他不得不佩服三弟的眼光。

  要不是三弟早先提议去山谷里种红薯和马铃薯,自家的情况又能比二妹好到哪儿去?

  转眼到了春节。

  春节是大家最看重的一个节日,要是往年,家家户户怎么着也得想办法吃一顿丰盛的年夜饭。

首节 上一节 32/2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