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是个小小的生产队长,连国家干部都不是,有啥好怕的?
再说了,事实证明更换稻种是正确的决定,大领导也得讲道理,也得承认这个事实。
“同志,唯结果论是要不得的,不能因为结果是好的,就忽视自己所犯的错误。
要是每个生产队都不听指令,国家建设岂不是乱了套?”
“念在你是第一次犯错,就不处罚你了,但你的思想上要重视,不能一而再而三的犯错。”
领导批评了郑先发的做法,但最终还是高高举起轻轻落下。
有人写举报信到专区,历数了二队的很多错误做法,尤其是点名了郑先发、方唯等人,说他们勾结在一起侵害了社员们的利益。
专区领导很重视,早前就派人悄悄的做了调查。
调查过后,证明绝大多数举报都是无中生有,是构陷。但私自更换稻种、没有提前上报的事情,却坐实了。
今天领导说这些,就是为此事画上一个句号,口头批评两句就算处理完毕,以后谁也没理由再旧事重提。
看着很严厉,实际上是在帮助郑先发等人。
“谢谢领导,我以后一定会严格要求自己”
郑先发可不傻,实际上他很聪明。
摸清了领导的意图之后,他马上就行了自我批评,这件事就告一段落。
随后,领导详细询问了【南光一号】的一些问题,对于这种抗病、高产的新稻种很感兴趣。
不过,新稻种暂时不会在整个专区推广,这种事需要自下而上有计划的进行。
比如现在瑶岭公社全面推广,慢慢过渡到在全县范围内推广,最后才会在更大的范围推广。
时间需要三五年,甚至是五到十年。
一行人走的时候,还特意带上了少量的【南光一号】稻种。
对领导们来说,必要的谨慎要有,但面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也得有。
松了一口气的郑先发,吃过晚饭来找方唯。
“小秀才,我回去越琢磨越不对劲,你说是谁吃饱了撑的,把咱们更换稻种的事情捅到了专区?
这事儿本已经过去了,到现在还来翻旧账。”
“这种事情很难搞清楚,搞不好就是匿名举报,你找谁去?队长,别劳神了,慢慢等着吧,这家伙迟早还会跳出来的。”
两人的心里都有怀疑对象,但都没证据。
有句话说得好,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队里又不是铁板一块,好事坏事都很难做到保密。
所以,写举报信的人未必就是队里的人,这么大一个公社,根本找不到人来认领此事。
因此,方唯劝郑先发别想那么多,该干嘛干嘛。
“唉!做点事情不容易啊。当初我要是先汇报,二季稻换稻种就干不成!
要不是这两年被逼无奈,我特么疯了才会铤而走险。”
郑先发有点破防,他劳心劳力的为社员们着想,结果却有人在背后捅刀子。
这一刻,他感到心很累。
不过他不后悔,看看现在,队里家家户户都不缺粮食,走到哪儿都比别人的腰杆挺的直。
但他不会原谅写举报信的人,要是让他知道是谁干的,早晚要对方好看。
方唯懒得再说什么,他去大哥那边舀了一壶酒,然后拿出来一些炒花生和咸菜,陪着郑先发喝了几碗酒。
说实话,他很庆幸遇到了这么一位队长,而更该感到庆幸的是全体社员。
没有郑先发在前方顶着,大家的日子会更加难过。
几碗酒下肚,郑先发突然一拍桌子,说道:“你小子别装糊涂,把你心里的猜测说出来,对不对都不要紧。”
“队长,你还真执着!好吧,那我就说说。”
“这个写举报信的人,第一,对于二队的情况很熟悉。第二,和你我有矛盾。
这第三,此人肯定不是普通社员,普通社员连字都认不全,会写鬼的举报信。”
说到这儿,两人对视了一眼,一个名字呼之欲出。
第78章 上架感言
接编辑通知,本书将于明天也就是一月一号零点上架。
作者上架的次数挺多,但在新年的第一天上架还是头一回。在这里祝各位大佬新年快乐!心想事成!多多发财!
写这本书心里其实很没底,60年代不好发挥,就算主角带着金手指也一样。
希望能写出来一个让大家满意的故事。
不足之处,还请各位大佬多多包涵。
在此,向大佬们求一个首订可以吗?有月票的朋友,也请多多支持!
求首订!求订阅!求月票!
下面说一下入V之后的更新安排:
上架当天,保底三更(9000字),加更随缘。
上架之后,两更(6000字)打底,不定期加更。
加更规则就不细说了,总之成绩越好更新越给力。
最后,感谢每一位陪伴本书到现在的读者朋友!
我想说,一路有你们,真的很重要。
第79章 井亭
没错,举报的事情,方唯和郑先发都怀疑是陈麻子干的。
聊到这儿,就没有必要再继续下去。
两人开始东拉西扯,喝完了一壶酒之后。郑先发便告辞离去。
方唯送走了队长,返回屋里忍不住笑了笑。
他刚才所说的的一二三,其实经不起推敲,他是有意把这盆脏水泼向了陈麻子。
这事儿是不是对方干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此人是个祸害,能多给对方树一些敌人就尽量去做。
没过多久,公社因为陈麻子在下乡的时候违反了规定,而给予了对方通报批评,然后就将对方调去打杂。
据说,有关陈麻子违反规定的证据材料,是由郑先发和一队的队长提供的。
方唯得知这件事之后,倒是蛮开心的。
当然,高兴过后就不再关注陈麻子这个人了,因为他又开始忙活了。
清晨。
方唯背上枪,走进了深山老林。
他打算利用这段农闲的时间,详细考察一下山里的情况。
他需要了解野生油茶树的分布情况,野生苦茶的分布情况,食用菌的分布情况,以及各种野生动物的分布情况。
方唯这样做可不是为了做学问,而是心里有一些新的计划。
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他只有相对详细的了解了整个山林,才能做到利益最大化。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他几乎每天都是早出晚归,记录资料的笔记,都写满了好几个笔记本。
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了不少名贵的草药,也采摘了一些。还有很多不到采摘年份的,他都做了记录,并标记了具体的地点。
野生动物也发现了不少,不过他的目的不是打猎,所以就没有动枪。
不停的跋山涉水,他在一处山林里发现了野生板栗,不过数量不多,但也做了标记。
最后,在深山里找到了连片的野生油茶树。
这片油茶树虽然没有队里的那片油茶树多,但据他估计,产量可不小。
只不过,这一带距离村子实在是太远了,单程大约需要4个小时的时间,其中有两段山路还很陡峭,一般人走起来会很困难。
而最大的收获,还是他在野外发现了部分野生稻的植株。
暂时他还没有进行杂家水稻试验的想法,但筛选优良的稻种工作,他会一直持续下去。
随着天气越来越冷,方唯终于消停了下来。
盘莲花送来了一些腊肉,他也给对方送了一些黄豆。这让他意识到,春节正在慢慢的走近,转眼又是新的一年。
早上起来,关崇阳拿着一张四分五裂的纸质棋盘来找方唯。
“关大爷,早啊。”
“老三,你看,这个棋盘已经报销了,你能不能帮忙做一个木制棋盘?”
关崇阳是来找方唯帮忙的,他手里的棋盘已经不能用了,纸质的东西就是不耐用,稍不注意就会损坏。
所以,他才会提出来做一个木制的棋盘。
“可以呀,不过要多等几天,这玩意比较费时。”
方唯点点头,答应的很痛快。
他和大哥都会做木工活,手艺不算太好,但也过得去。
做个棋盘倒没什么难度,就是费工,需要多等一阵子。
“你能做出来就行,晚几天怕啥?”
关崇阳也不急,真想下棋的话,在石头上都能画出来一个棋盘,只是不太方便罢了。
“那行,回头我帮你做出来。关大爷,以前怎么没见你和吴老下棋啊,他应该也会吧?”
方唯前两天还收到了吴茂盛的来信,最近忙,还没抽时间给人回信。
然后他就想起了以前的一些事情,自己好像没见过关崇阳和吴茂盛在一起下过棋。
“他当然会啊。只不过,那个老家伙整天吓得跟孙子似的,什么事都不敢做,咋可能和我下棋呢?”
关崇阳听到问话,也想起了吴老头。
这个老家伙回城之后也不知道过得好不好?
方唯和大哥抽空做了一副棋盘,还用木头做了做了一副象棋棋子,一股脑就交给了关崇阳。
“老三,最近没啥事,干脆给你做一张书桌,再做一个柜子。”
方唯的屋里没啥家具,方平原本是打算等三弟结婚的再好好打一套家具,但现在觉得应该稍微添置两样。
要不然,没地方看书写字,衣服也只能装在箱子里。
“行啊,我肯定没意见,只是家里的木料怕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