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很重要,方唯不得不亲自去了一趟,和秦思成好好的聊了聊。
“秦总,以你们公司的地位和体量,想介入房地产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情?为什么要和我们合作?”
“方支书,我这边不方便组建地产公司,但我又很看好这个行业。所以呢,和人合作就是最佳选择,我的信得过你们瑶岭集团。”
秦思成耐心的解释了一番,逐渐地产公司需要上级批准,而且大概率无法通过。
项目投资就很好办,他自己就可以主导,在公司董事会形成一个决议即可。至于信任度的问题,他没有多做解释,因为事实胜于雄辩。
双方在深城瑶岭大厦项目上就有合作,合作很愉快,这就是信任的基础。
“既然你这么有诚意,我答应你了。就按照你的要求给贵公司三成的股份,不过当地的关系以及银行贷款支持,你可得多操心。”
方唯看到了对方的诚意,随即起身和对方握了握手,达成了合作意向。
回头他会召开集团董事会会议,通过决议之后交由地产公司执行即可。
“方支书果然是痛快人,那就这么办。晚上我请客,咱俩好好喝几杯。”
秦思成哈哈大笑,准备晚上好好安排一下。
“这次就算了,下次我请你。我得赶回羊城去,儿媳妇马上就生了,可能就是这两天。”
方唯摇了摇头,婉拒了对方的邀请。
离开秦思成的办公室之后,他就直接返回了羊城,都没和地产公司的相关人员见面。
晚上。
方唯回到了自己位于羊城的别墅,和盘莲花一起去探望了一下雪梅。
第二天又去医院探望了王松林,王松林现在的气色好了很多,就是呆在医院感到很难受。
“三哥,让我出院吧,呆在这里骨头都快生锈了啊。”
“你急啥?医生说再观察两三天,没什么问题就让你出院回家休养。记住,回去后不要太操劳,有什么事多让王三七去做,还要按时吃药。”
上午到了医院之后,方唯就和主治大夫谈了一下,医生的意思也是可以出院了。
然后他才来到病房,告诉了王松林这个消息。
“太好了!三哥你放心,回去后我一定会按照你的交代办的。三七这小子人品不错、能力也很出色,关键是人家有文化,比我强。”
王松林一直对王三七的印象不错,现在觉得还是三哥的眼光好,直接打算培养的当自己的接班人。
对于这一点他没什么意见,在寨子里,头人的意见就是决定,也容不得他反驳。
“行,我会打电话派车到陈州接你们,订好火车票记得和我说一声。”
方唯在医院呆了个把小时,便起身离去。
下午。
他在集团公司召开了会议,商议和深城港口集团合作的事情。
“我同意和对方合作,咱们在深城没什么根基,房地产开发又牵扯到方方面面,有这么个地头蛇和咱们合作,值得庆幸。”
胡林伟首先表明了支持的态度,房产公司进军深城,他是背后的重要推手。
钱是赚不完的,能遇到合适的合作伙伴就要抓住,很多时候一加一的效果是会大于二的。
“我也同意合作的意向。”
蔡桐也表明了支持的态度,随后大家纷纷发言,几乎没有人反对。
“那这件事就这么定了,具体的合作方案胡总带人去谈,我就不参与了。”
方唯随即拍板做了决定,并形成了会议纪要。
回头集团公司和深城港口集团会签署一个合作框架协议,具体到每个项目再由房产公司和对方签署具体的合作合同。
概括一下就是,凡是房产公司在深城的开发项目,港口集团都会参与并出资,项目股份占比为30%。
胡林伟随后带队去了深城,只用了几天的功夫就和秦思成签订了框架协议。
第564章 爷字辈,进口玉米的压力
这种事已经提前确定了重要事项,真没什么好谈的,直接签协议就完了。
方唯忙完这事儿,干脆也不走了就呆在了羊城。
这天夜里,刘雪梅突然感到不对劲,斌斌和盘莲花就赶紧把她送去了医院。
送到医院就让住院,第二天晚上,刘雪梅产下了一名男婴,简直把斌斌高兴坏了。
方唯带着阿姐和亲家母,也提前赶到了产房门外,护士抱着小小的孩子出来转了一圈,让大家都看了一眼。
盘莲花和亲家母喜欢的不行,可惜护士很快就把孩子抱了进去。
方唯留在医院也不合适,就让盘莲花和阿姐去照顾雪梅,再加上一个亲家母和斌斌,医院根本不缺人。
他随后回到了家里,心情还一直不能平静。
不过他没有越俎代庖给孩子起名字,这事儿还是让初为人父的斌斌去操心吧。
一周后。
刘雪梅和孩子回到了家里,盘莲花照顾了一段时间孩子和产妇。她都当婆婆了,这个时候不伺候儿媳坐月子,以后难免会落埋怨。
有阿姐和亲家母搭手,倒也算不上辛苦。
至于斌斌还得上班,再说有很多事他也不懂,只能干一些粗活。
方惟一直坐镇集团公司,每天依然保持上班下班的节奏,偶尔去看一下辰辰。斌斌给孩子起名叫方青辰,小名叫辰辰。
他在羊城多呆了一个星期,随后就返回了村里。
夏收为时不远,他还有很多事情需要会社里处理,打算等孩子满月的时候再来。
方唯在社里处理了一些紧急的事情,休息了两天便去了江淮基地。江淮基地是瑶岭农业第一个小麦育种基地,同时也是第一个小麦种植基地。
今年的情况比特殊,所以基地利用10万亩土地培育小麦种子,还有40万亩土地则用来种植花生,到秋天才会种植冬小麦。
方唯主要关心育种的情况,他亲自下到田里,详细查看了育种的各种细节。
同时他还翻阅了种植记录,感觉一切正常,心里少许的忐忑也就烟消云散。
无论是大规模培育小麦种子还是大规模种植小麦,对于瑶岭农业来说都是一项新的课题,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才行。
“你们做的不错,记得总结经验教训,对今后的工作大有好处。”
方唯拍了拍手,夸奖了基地负责人。
瑶岭农业的成本控制在国内绝对是顶尖的存在,只要积累了足够的经验,今后就一定会在小麦育种以及种植方面取得更大的成绩。
负责人笑呵呵的谦虚了两句,觉得这段时间的辛苦都值了。
随后,方唯又去视察了其他设施的建设情况。粮仓已经完工,五层办公楼即将竣工,目前正处于最后的装修阶段。
还有一些设备已经完工,建设速度真的很快。
接下来他又去查看了员工宿舍、食堂等生活设施,基地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尽量让员工住的舒心吃的放心。
另外,生活区还有篮球场等人运动设施,室内有电视机、录像机等,文化生活也有考虑。
方唯对基地的建设的很满意,他在江淮基地呆了三天,然后又去了市里拜访了有关部门,得到了当地热情的接待。
说实话,当初江淮市也没想到能把瑶岭农业的小麦育种基地项目拉来,这其实是一个意外之喜。
项目的落地引起了当地领导的高度重视,在基地的建设过程中给予了很多的便利。方唯登门拜访人家,也是为了表示感谢,一来二往关系也就拉近了。
离开江淮之后,方唯便直接去了羊城。
他现在一年到头有不少时间都是在旅途中度过的,没办法,集团公司家大业大,业务并不是局限于一城一地,而是在多地铺开。
除非他愿意只看报表只听汇报,否则的话这种日子就会是常态。
时间匆匆。
一转眼,小辰辰就满月了。
方唯没搞满月酒,只是邀请关系好的朋友,比如像吴天明等人到家里吃了顿饭。
毕竟是孙子辈的事情,他不想兴师动众,而斌斌既没有那个时间也没有那个想法。他和刘雪梅在羊城没什么朋友,平时接触的大多是同事,没必要给人家增添麻烦。
前些日子亲家公也来到了羊城,等孩子满月之后,两亲家就返回了杭城。
方唯也和盘莲花一起回到了村里,他俩已经交代了斌斌要给家里请个保姆,这样就可以减轻阿姐的负担。
阿姐已不再年轻,方唯和盘莲花早都把她当成了亲人,舍不得把她累坏了。
请保姆的钱自然是由盘莲花出,她由于工作原因不能长期在羊城帮忙,但在经济上支持一下还是没问题的。
添了孩子之后,斌斌两口子每月的工资捉襟见肘,根本请不起保姆的。
盘莲花回来后也不提想要退休的事情了,倒不是她和雪梅相处的不好,而是觉得自己其实已经没办法接受整天洗洗涮涮带孩子的生活。
这也是她愿意出钱帮儿子家里请保姆的另一个原因。
“三哥,晚上不在家里吃饭了,咱们去看看松林。”
回来后,方唯和盘莲花的工作生活很快就步入了正轨。
盘莲花想去瑶寨看看王松林,早上出门前就和男人说好了。
方唯自然没有意见,他没有着急带王松林去找孙道人看病,是因为出院的时候还带了挺多的药,吃完那些药再去看病比较好。
上午。
方唯在办公室处理几件公务,然后去附近的几个单位视察了夏收夏种的准备情况。
他和盘莲花一样,尽管很喜欢孙子,但却做不到直接退休去帮斌斌和雪梅带孩子。两人回来后会时不时的打电话询问辰辰的情况,但短期内却不打算再去羊城。
来到新林农场的时候,方唯碰到了林炳坤。
“林总,这么早就下乡了啊?”
“不早了吧?等大家做好准备之后,夏收就要开始了。对了,支书,公司最近又接到了一笔外贸订单,看来咱们的稻种在国外也很有市场。”
林炳坤也是刚到新林县,他的第一站就放在了新林农场,结果就遇到了方唯。
既然遇到了,他就提前做了工作汇报,特别是说到了外贸订单的事情,满脸都是自豪。
方唯也很高兴,瑶岭农业出品的稻种没得说,绝对是世界上最好的。不管是粳稻还是籼稻,根本没有对手。
其他经济作物的育种水平虽然不错,但还没有形成绝对优势。
林炳坤说完值得高兴的事情,随后又提到了新凯奇母公司的转基因玉米。对方最先进的种子并没有在国内销售,但这两年成品玉米进口量大增,从而间接影响了【玉香一号】的销量。
这里面没有太多原因,唯一的原因就是成本和价格。
国外种植玉米的成本低,所以进口玉米的价格就便宜,从而影响到了玉米的种植热情。
“这个事情没办法,除非是咱们自己种植玉米或者研发出来产量更高的玉米品种。”
方唯并不觉得意外,转基因玉米是有优势的,再加上国外一些地方比如像美洲,农业种植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成本低廉。
如果没有关税的阻挡,世界上绝对大多数的国家都无法与之竞争。
瑶岭农业倒是能和对手一拼,在属性的加持下,可以大幅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公司早就实现了机械化作业,还真不打怵进口产品。
问题是国内的情况不一样,土地是宝贵的资源,公司很难再大面积承包土地用于种植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