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岭农业各单位陆续完成了春播工作,方唯就轻松了不少。
每一年的春播夏种都是很关键的节点,抓好这两项工作才能带来两季的大丰收。对他来说,只有育种和粮食生产才是重中之重,其他的都是副业。
早上。
方唯开车进了山,去试验林看了看。
回到办公室就打电话通知林业公司的负责人,让对方派人开始进行移栽。
试验林里的小树苗长得不算高,但很壮实,根系发达,这样的话移栽成功率就会很高,基本上会很少发生种不活的情况。
实际上从年后开始,林业公司就在三片野生林里面砍伐退化的林木,空出来不少地方。
现在的移栽更像是补种,淘汰一棵林木补种两棵树苗,等到大量的树苗长成开始结果之后,就会按区域进行大面积的树种替换。
然后就等着它们自然繁育,不会按人工林那样进行管理。
目前试验林的树苗足够用到今年秋季,等时候再培育一批树苗,用一两年都没问题。
毕竟试验林足够大,育苗占用的林地还不到试验林的一半。剩下的林地暂时还被珍稀草药占据,这些草药都是这一年成长起来的,进行移栽或者采摘都可以。
下午上班。
方唯去了竹器厂,视察了厂里的各项工作。
“方支书,我们这几个月的时间接到了大量高档家具的定单,公司说,目前半数以上的利润都来自高档家具。”
新厂长陪同方唯在厂里转了转,稍后向对方汇报了近一段时间的工作情况。
目前竹器厂订单饱满,高档家具的生产占了六成的产能,而大众化的板材家具产量,只占了总产量的一成。
剩下三成的产量都是竹器和竹制家具。
“大家辛苦了!”
方唯听完新厂长的汇报,没有表态,只是道了声辛苦。
回到办公室之后,他才让人传来了家具公司的经营快报,生产销售情况果然和竹器厂的新厂长说的差不多。
家具公司的营收明显增长、利润大幅提升,终于摆脱了历史几年的经营困境。
方唯满意的点了点头,给胡林伟和家具公司的负责人分别打了电话,对家具公司近来取得的成绩表示了肯定。
副业虽然摆在从属地位,但盈利却是实实在在的,该表扬的要表扬,该奖励的要奖励。
接下来几天,方唯就基本上呆在了研究所和育种小组。
新一代或者叫第二代杂交玉米的研发很顺利,目前已经结束了育种试验阶段,正在进行大面积种植验证。
如果不出意外,到了今年夏季或者秋季,就能实现品种定型。
其他育种项目同样进行顺利,高产花生、高产油菜等等,最多到明年都能问世。
相对而言,杂交小麦的研发进度要慢一些,这也是方唯的要求。针对主粮的育种工作标准会更高,不追求速度,但一定要追求品质的完美。
有瑕疵的研发成果就要推倒重来,这是一项硬性规定,无一例外。
方唯觉得未来三年能把这些研究项目都顺利完成,就是最大的胜利。他并不会追求垄断,很多作物品种都放弃了,为的就是给国内其他育种企业留一口饭吃。
他很清楚,在国内没有垄断的土壤,他也不需要。
就凭着水稻育种的绝对领先优势,瑶岭农业就能继续保持行业的龙头地位。
方唯是从艰苦年代走过来的人,他对于粮食情有独钟,所以公司未来新的增长点主要来自种植。育种这一块的发展主要是推陈出新,而不是什么品种都要掺和。
“林总,新凯奇的玉米种子市场份额有没有变化?”
上午。
方唯在办公室给林炳坤打了电话,询问了一下新凯奇新品种玉米种子的销量。
“和之前差不多吧,没有明显的变化。支书这么问,难道咱们的新一代杂交玉米要出来了?”
林炳坤很快就反应了过来,语气里充满了惊喜。
如果公司能培育新一代的杂交玉米种子,那么至少领先新凯奇一代,对方还怎么和自己竞争?
“是啊,快了,今年之内吧。”
方唯给出了肯定的答案,林炳坤不禁狂喜。
有了品质更好的玉米种子,和新凯奇的玉米之争就能占据上风。作为国内育种行业的一面旗帜,必须要有和外资较量的底气。
这既是做给自己人看的,也是做给其他人看的。
所以,这里面的经济利益都在其次,关键是这场具有象征意义的战斗不能输。
“支书,你总是这么出人意料啊!这下好了,我也可以睡个放心觉了。”
“放心吧,你以后每天都能踏踏实实的睡觉。对了,隋阳基地那边情况如何?”
方唯笑了笑,随即转移了话题。
隋阳花生种植基地今年也开始了生产,方唯之前没有去那边,是林炳坤在那边督导春播的。
“花生的春播工作已经结束,基础设施建设还在进行,预计在年中能全麦年竣工。”
林炳坤很有信心的回答道,他预计今年的花生产量会有一个大飞跃,到时候榨油厂多了一个拳头产品,不像以前只是小打小闹。
“那就好!行了,那就先这样,保持联系。”
方唯随即挂了机,觉得自己应该可以轻松一段时间了。
按照盘莲花的意思是想去羊城看看斌斌一家,而且孙道人好在那边帮忙,也应该去看看。
“那就去!”
这事儿对方唯来说再简单不过,他在那边还不是办公?
作为瑶岭集团的掌门人,蔡桐和胡林伟不止一次建议他找个助理以及专职秘书,他都没当回事。
方唯虽然没有专职秘书,但在集团公司总部以及社里,都有工作人员帮他处理一些公务,也属于秘书或助理一类的,只是非专职秘书而已。
不过随着公司的业务扩张,业务量也越来越大,这件事似乎不能一直拖下去了。
他打算这次去羊城就把此事定下来,不管怎么说,工作不能耽搁。
三天后。
方唯和盘莲花驱车赶往了羊城。
他到了羊城之后在集团公司忙活了几天,同时确定了一名助理。助理是一名30岁左右的男子,名叫杨峰,在瑶岭集团已经任职了五年。
杨峰名牌大学毕业,对于农业很熟悉,毕竟对方刚入职的单位是瑶岭农业,后来才到了集团公司。
“你的职责就是帮我查漏补缺,尽到提醒的义务。另外,你要帮着我和单位联系,我需要及时掌握各单位的动态,明白了吗?”
方唯看着面前的男子,不紧不慢的说道。
杨峰身材高大,戴一副眼镜,看着很精干,皮肤稍微有点黑。对方之前也经常深入企业一线,这不刚从农业生产单位回来,整个人都晒黑了。
“明白!请董事长放心,我一定会做好所有的工作的。”
杨峰表了决心,方唯就不再多言,挥挥手把对方打发了出去。
助理这个职位很难讲是什么级别,方唯放权多一点,助理就是公司的巨头之一。他要是不放权,助理就是一个打杂的。
杨峰的表现如何,将决定他以后在公司的发展。
中午。
方唯吃过饭就和盘莲花一起去了城中村的诊所,想亲眼看看诊所的情况。
这几天,孙道人和斌斌都是早出晚归,大家都没有坐下来好好说说话。
两人抵达诊所的时候,正好是下午上班时间,但诊所里面已经有不少患者在等待。斌斌在外间屋孙道人在里间屋,两人同时给大家看病,这样的话速度能快一点。
诊所里新聘了一个打杂的护士兼收款,另外还聘了一个专职的药师负责抓药。
因为病人很多,两人根本忙不过来。
方唯和盘莲花对视了一眼,心里感到很高兴。看样子小诊所已经彻底站稳了脚跟,这么多人排队看病,就说明了很多问题。
看得出来,很多患者都是冲着斌斌来的,这就是好的开始。
第595章 杨助理,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方唯和盘莲花没有打扰斌斌和孙道人,两人默默的走了出去,在外面逛了两个多小时才回来。
此时,诊所里的患者就少多了,偶尔进来一个人,一点都不耽误几人的聊天。
“我现在年纪大了,除了我的老病号之外,除非是斌斌搞不定的病人我才会出手,否则的话都是斌斌接诊。”
孙道人对自己的关门弟子非常满意,实践出真知,通过这段时间的观察,斌斌已经能解决绝大部分的常见病。
而且开具的处方都很简洁,花钱不多效果很好,这也是诊所越来越火的重要原因。
“道长辛苦了!”
盘莲花知道这是孙道人在夸斌斌,但这段时间孙道人的确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
诊所有老道坐镇,哪怕是对方什么都不干,也能给很多患者增强信心。
几人聊了一会儿,方唯两口子也基本上搞清楚了城中村的情况。除了少数的本地人之外,大部分都是在这边租房居住的打工者。
他们普遍收入不高,有点小病也不愿意去医院,主要是怕花钱。
小诊所给他们提供了另外一个选择,所以在不影响疗效的前提下,斌斌都是尽量使用便宜的药材,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斌斌很好,能首先考虑大家的需求,而不是把赚钱放在第一位。目前诊所看起来红红火火,实际上赚不了多少钱。”
孙道人感叹了一句,但同时也为斌斌的选择感到自豪。
这时,下班时间到了,在这边居住的人员陆陆续续返回城中村。孙道人和斌斌又忙活了一阵子,直到7点多才收拾收拾,和方唯盘莲花一起返回了家里。
时间匆匆。
盘莲花见儿子的诊所逐渐走上了正轨,感到很欣慰的同时也动了归家的心思。
她和方唯说了自己的想法,方唯想了想说道:“莲花,要不你多等几天,我打算去香山看一看,然后咱们就一起回村去。”
“行啊,我就在羊城等你。”
盘莲花虽说想回去了,但也没那么着急。
于是方唯就带着杨峰去了香山,杨峰是他的助理,以后有很多事都会参与进来,替方唯分担一部份的工作。
具体怎么安排,还得看对方的表现。
抵达香山之后,方唯首先来到了电器集团,和张文远见了面。
“支书,我还以为把我忘记了呢,这么久也不来看我。”
张文远倒是每年都会去集团公司述职,但方唯基本上不在,所以两人很难碰面。
电器集团这几年的发展更上了一层楼,虽然不是瑶岭集团的全资公司,但也是第一大股东,每次分红都赚的盆满钵满。
关键是持有上市公司的股份溢价很多,而且通过转增等形式,绝对股数也有了较大的增加。
不说别的,就说方唯持有的电器集团公司股份,目前的市值在8000万元左右。
“你在香山呆的乐不思蜀,把家人都接过来了,总不能每次都是我来见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