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我在瑶岭山下当农民 第633节

  秋收之后,林炳坤就去了县里找徐博,商量好了在新林县建设一个花生种植基地。

  这件事方唯没有参与,等把土地拿到手,他会去一趟然后将这片土地指定为【种植区】。

  上午。

  方唯坐在办公室里看统计报表。

  这一季又取得了大丰收,水稻产量再创新高,其他作物的产量同样喜人。

  育种工作倒没多少亮点,毕竟公司每一季的育种数量较为固定,市场就那么大,不可能突然一下子增产很多。

  但要说到赚钱,那还得是育种,种粮食或者种植经济作物的利润就低多了。

  “不错!”

  看完报表,方唯的脸上不禁露出了笑容。

  公司的根本还是在农业生产上,其他产业都属于锦上添花。主要主业发展的好,别的都好说,这也是他之前面对食用油之战能从容应付的主要原因。

  “支书,有什么喜事,没说出来听听呀。”

  这时,赵金生敲门走了进来。

  他看到方唯满面笑容的模样,忍不住开了句玩笑。

  “大丰收算不算喜事?来,老赵,这边坐。”

  方唯哈哈一笑,然后起身和赵金生一起坐在了沙发上。

  “支书,有人很眼馋咱们的高产油菜和高产花生,都托人找到我这儿来了,问咱们准备什么时候发售这两种作物的种子。”

  赵金生坐下后,喝了几口茶水,然后就直奔主题。

  瑶岭农业的一项重要业务就是育种,所以他这么说也没问题。

  “老赵,暂时不急,等到了明年下半年再说。”

  方唯摆了摆手,表示这两种作物的种子暂时不会公开发售。

  一方面是因为高产油菜和高产花生的种子产量还很低,另一方面,食用油市场还不太稳定,他需要保证榨油厂的成本优势。

  等食用油市场稳定了,这两种作物的种子都可以上市销售。

  “这样啊,那肯定会有不少人很失望。支书,你忙吧,我没别的事情,就是来问问。”

  赵金生知道方唯很忙,而且他也不可能直接向对方汇报工作,聊了几句之后便告辞离去。

  “看来高产花生的数据也泄露出去了,不过也无所谓,反正别人也得不到种子。”

  方唯知道这种事不可能封锁消息,传出去是迟早的事情。

  他不是很在意,反正种子掌握在自己手里,其他人也得不到。

  过了几天。

  方唯又去了一趟江淮基地,查看了冬小麦的播种情况。

  基地产出的小麦会在基地直接加工成面粉,这种面粉在市场上很抢手,根本不用发愁销路。

  然而【南丰麦327】的推广工作却进展缓慢,但好歹在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支书,江淮方面已经将补贴下发给了我们,看样人家的确没打算赖账。”

  负责人陪着方唯视察了基地的各项工作,最后想起来一件事,就赶紧作了汇报。

  “本来就不会赖账,别瞎说。”

  方唯笑了起来,如果说对方拖延一下发放时间还有可能,但赖账绝不可能。

  江淮基地这边运转正常,他呆了三天就返回了村里。

  这天上午。

  方唯坐在办公室里处理公务,接到了研究所负责人的电话。

  “方支书,报告你一个好消息,新一代杂交玉米的研制取得了突破。”

  “这的确是个好消息,我马上过去。”

  接到了喜报,方唯立即赶往了研究所。

  研究所和作物所的研究人员,以及部分参与项目育种小组成员正在等候。

  方唯随后就见到了新一代杂交玉米,研究所负责人还拿来了各种检测报告,数据显示无论产量、抗性还是品质都有明显的提升。

  “支书,我们已经在瑶寨试验田安排了试种,如果没问题的话,明年就可以进行大面积种植,预计验证工作将在明年年中完成。”

  负责人很兴奋,这一次新一代杂交玉米的研究很顺利,比预想中的时间快了不少。

  方唯倒不觉得意外,毕竟已经有了【玉香一号】的成功经验,新一代杂交玉米的技术路线没什么不同,只是提高了各项性能而已。

  “恭喜大家!回头我会给大家下发奖励。新一代杂交玉米就叫做【玉香二号】吧,等定型之后,我再给大家举行庆功宴。”

  尽管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方唯还是很高兴。

  现在他的手下有一批实力强劲的研究人员,这对公司今后的发展来说是一件好事。

  即便是他以后退休了,公司的研究能力也一样是行业翘楚。

  “谢谢支书!不过,我们可是在你的指导下才能完成研究工作,功劳最大的还是你。”

  负责人很清楚,所有的育种研究项目都是按照方唯提出来的框架在进行,他们这些人不过是按照现成的路径才能成功。

  公司早就定下来了规矩,新品作物的研究成功,方唯会在今后的今后收益当中拿提成,而他们也会拿到一笔数额可观的奖金。

  跟着方支书,他们不仅得了实惠,还学到了很多东西。

  “咱们之间就不要互相吹捧了!接下来你们的任务还很重,回头的验证工作一定不能马虎。”

  方唯召集大家开了个短会,便起身离去。

第604章 海水稻,海边滩涂试验田

  得知【玉香二号】研究成功,林炳坤兴奋的一晚没睡。

  这段时间新凯奇正在大力推广他们的玉米新品种,虽然这个玉米新品的各项数据还比不上【玉香一号】,但也相差很小。

  自从对方搞出了这个新品种,【玉香一号】的销量多少还是受到了一些影响,关键是很憋气。

  现在好了,【玉香二号】的各项数据绝对碾压新凯奇的玉米新品,等到了明年,林炳坤一定会打一个翻身仗。

  方唯倒是很淡定,他从来不认为新凯奇能压制住瑶岭农业。

  这天。

  孙士礼突然来到了村里,同时他还带来了两个陌生人。

  “方支书,这两位是农大的教授,他们一直在从事海水稻的研究。这位是马教授,这位是林教授,他俩有事想请你帮忙。”

  孙士礼其实并不想跑这一趟,他很清楚,自己和作物所已经沾了很多光,真不想再麻烦方唯。

  但马教授和林教授的研究项目得到了上面的大力支持,这次带两人来找方唯,也是上面的意思。

  他不得不硬着头皮过来。

  方唯和马教授、林教授寒暄了几句,然后冲着孙士礼说道:

  “孙所长,你这么长时间也不来看我,是不是把我忘了?”

  他看出了孙士礼矛盾的心情,赶紧安抚了一句。

  他并不觉得对方占了自己多大的便宜,对方和作物所也给与了自己巨大的帮助,他和孙士礼以及研究所和作物所,早就成为了利益共同体。

  “对不住啊,我前段时间太忙了,回头我请你喝酒赔罪。”

  孙士礼哈哈一笑,心里顿时轻松了许多。

  方唯随后带着三个人去了会客室,让工作人员送来了茶水。

  “方支书,今天冒昧前来,实在是不好意思。我和林教授从事海水稻的研究有15年了,但一直都没有取得太大的进展,我们到你这儿取取经。”

  马教授和林教授一直在死磕海水稻的研究,一转眼就是15年。

  两人回头一看,这些年浪费了太多的机会,但直接把项目搁置起来又有点不甘心。

  正好上面很重视海水稻的研究,两人就找到了孙士礼,让对方帮忙引荐一下方唯,毕竟方唯在水稻育种这一块名气太大。

  “海水稻和普通的水稻有很大的区别,我恐怕也帮不上忙。不过,我在杂交水稻育种方面有一些心得,我倒是可以和二位探讨一下。”

  海水稻又叫耐盐碱水稻,可以在海边滩涂和盐碱地中种植。

  15年前,马教授和林教授在海边滩涂发现了这种野生的海水稻,经过培育,积累了一些经验。

  但这么多年他俩一直过不了产量关和品种快速退化关,项目研究也就没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他们这才打算把项目的主导权让出去,找高手合作。

  而他们心目中的感受正是方唯。

  可方唯从没有接触过海水稻,概念他是知道的,但也仅此而已。不过他对这个项目本身还是很感兴趣的,所以才愿意和马教授以及林教授进行交流。

  “多谢方支书!我们还有个请求,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我们希望你能参与到海水稻的研究中来,我俩给你打下手,希望你能带领我们取得成功。”

  马教授说话很直接,一点都不含蓄。

  方唯愣了一下,他还是第一次见到愿意把自己项目的主导权拱手让人的。

  “马教授,你是不是高看我了?俗话说术业有专攻,我还真不一定能提供帮助呢。”

  方唯嘴里说着客气话,但心里已经在跃跃欲试。

  孙士礼好歹是当领导的,马上就听出了对方的潜台词,知道这事儿有戏。于是他冲着马教授偷偷的使了个眼色,对方顿时心领神会。

  林教授坐在一边很少说话,看样子,他们这个团队是以马教授为主的。

  “方支书,如果你解决不了这个难题,那么国内就没人可以帮助我们。老林,你去把资料和协议拿过来,请人家过目。”

  马教授随即让林教授去拿东西,看样子他俩来之前就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林教授去车上拿来了资料,另外还有一份科研合作协议。

  “既然二位不嫌弃,那我就试一试吧。”

  方唯没有看对方的研究资料,他虽然不是这地方的专家,但上一辈子可是了解过海水稻的。

  一些概念性的东西,他可能比二位教授知道的还要多。

  他随即看了看合作协议,然后把杨峰喊进来,让对方看看条款有没有问题。

  杨峰回到办公室把协议传给了集团公司法务部,经过略微的修改,又传了回来。

  方唯随后和马教授、林教授签署了合作协议,从这一刻起,他就是海水稻三人研究小组的负责人了。

  “这一忙活都到中午了,走,我请各位吃饭。”

  忙活完这些事,时间就来到了中午时分。

  方唯把孙士礼和两位教授喊上,并让杨峰作陪,一行人去了县里的林河饭店。

  下午。

  他和马教授、林教授一起探讨了水稻育种的各种技术路径,从传统育种方法到杂交育种,最后还谈到了转基因技术在育种当中的运用。

  马教授和林教授都感到大有收获,只可惜对培育海水稻并没有直接的帮助。

首节 上一节 633/63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