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我在瑶岭山下当农民 第72节

  前段时间一共换出去了17000斤稻种,换回来17万斤稻谷。谷仓里原本还剩下6万斤稻谷,加一起就是23万斤。

  这还没算夏收的收成。

  夏收有9万余斤稻谷,当做种子换出去了17000斤,队里留种8000斤,还剩下6万5千斤。

  “所以,我们现在一共有29.5万斤稻谷。除去交公粮和征购的3万斤、口粮8.5万斤,剩下的18万斤稻谷怎么处理?”

  20亩试验田全部种植了【农垦58】粳稻,大田则继续种植【南光一号】。

  忙完夏种,郑先发把队干部以及方唯叫过来开会,商量剩余稻谷的处理事宜。

  “去年剩下的稻谷都卖了吧,队里也需要钱啊。”

  “今年多买一些煤炭回来,咱们可以和煤矿商量,用稻子换。”

  “明年可以多养一些鸭子,还可以增加一些猪崽。”

  大家议论纷纷,总之一句话,就是多花钱,不能留这么多的稻谷在谷仓里。

  方唯没怎么说话,经过去年的暴富,今年大家的心态好多了,出的主意都挺靠谱。

  “小秀才,你怎么不吱声?说说你的想法。”

  方唯不想发言,郑先发却点了他的名。

  “今后粮食生产这一块会越来越好,咱们是应该重视一下副业了。养鸭子、养猪都很好,但规模做不大。

  我的意见是提高黄豆的产量、挖掘烤烟的潜力,尝试发展经济林。经济林,我打算改良油茶树、移栽野生板栗。”

  方唯说了一下自己今后的计划,目前两种稻种的产量都很难提升,所以也不需要继续培育,按照平常种植就行。

  按照轮耕原则,5亩坡地试验田种植了烤烟,同时,队里开始大面积种植黄豆。

  林地这边的主要任务是培育油茶树苗和板栗树苗。

  方文书认真记录了大家的发言,郑先发随后宣布散会。

  第二天。

  趁着空闲,方平去了山谷,而方唯则去了队里新给她的自留地(坡地)。

  他之前就想好了,可以在这边种植糯米。

  【一片不错的坡地,评价良好。】

  【你是否将这片地指定为种植区?】

  不出意料,这一亩坡地可以进行归属指定。

  这还有啥好犹豫的,必须要指定呀。

  【归属土地】→【农田】→【种植区】

  【区域面积:20000平方米】

  【区域等级:(7级,010000)】

  【区域属性:耐旱、抗涝、抗病虫害、加速生长、增产增收】

  【在此区域内种植,全属性额外增加70%】

  很难得,方唯终于拥有了第二块归属自己的【种植区】。

  在这一亩地当中种植作物,额外属性加持可以达到70%,对他来说总归是会有大用的。

  “三哥,我们来了。”

  方唯在坡地这边等了一会,邓元恩驾驶着手扶拖拉机“突突突”的跑了过来。

  拖拉机在他附近停下,郑虎等人跳下了车。

  今天方唯准备翻地,郑虎等人知道后主动请缨,过来帮忙。

  有拖拉机就是不一样,以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力气,现在对于拖拉机来说,只不过是个把小时的事儿。

  邓元恩翻好地,又去拉了一趟肥料过来,就驾驶拖拉机离开。今儿的事情虽然是队长默许的,也不能太显眼不是?

  很快,大家完成了施肥工作。

  这是基肥,回头等种植的时候,还需要根据情况追肥。

  晚上。

  小伙伴们去方唯那边喝了一顿酒,田桂花帮忙做了几道菜,米饭管够。

  “大哥家的红薯酒就是好喝,三哥,今年不种些红薯?年底好酿酒。”

  郑虎很喜欢红薯酒的滋味,然后就说起了红薯。

  现在村里种植的红薯数量少了,但家家户户都会备一些。多年养成的习惯一下子很难改掉,就连田桂花早上也常常煮红薯粥。

  方唯倒不介意,只要不是顿顿吃红薯就行。

  “要种的,我大哥那边就准备种一些,应该够了。”

  方唯是打算在另一块自留地里种一些红薯,红薯亩产能达到4000斤以上,就算一分地收获400斤红薯,干啥不够?

  坡地这边有一条现成的水渠,灌溉也算方便,水源就是他前两年配合打井队打出来的那口井。

  他只需要从水渠边上开一条灌溉渠就行,也就十来米的距离。

  吃饱喝足之后,他和小伙伴说了此事,郑虎等人都答应回头来帮忙。

  人多力量大,等到了日子,大家只用了半天的时间就落实了灌溉的问题。

  一周后,方唯便安心的开始播种。

  方平忙完了山谷那边的事情,也过来帮忙。

  一亩地而已,兄弟两人很快完成了种植,等着秋收就行。

  匆匆数日。

  又到了交公粮的日子。

  队里添了一台手扶拖拉机,恨不能装了再装,麻袋摞得高高的,方唯看着都揪心。

  所有的牛车、板车也全部出动,上午就赶到了公社。

  方唯和育种小组的成员也都来了,这种事没有例外,壮劳力都要参加。

  半大小子们差不多逐渐成年,完全够得上壮劳力的标准。

  “三哥,交完粮咱们去供销社看看,顺便买点东西,怎么样?”

  郑虎的提议得到了小伙伴们的支持,方唯也笑着点了点头。

  他还真需要买一些零碎,既然来了一趟,就买了吧。

  大家不敢走开,一边聊天一边等待。等了半天的功夫,终于轮到他们交粮了。

  检验员拿着抽检工具慢腾腾的走过来,随后用工具插进了一袋麻袋里,抽出来的时候,中空的管子里面就有一些稻谷。

  郑先发赶紧走上前,往那人的口袋里面塞了两包纸烟。

  说不上这种风气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但检验员是要给粮食定级的,说你合格就合格,说不合格就不合格,大家都得小心翼翼的伺候。

  检验员看了一眼自己的口袋,没说什么。

  通过肉眼观察、用手捏、用嘴巴尝,给了一级稻谷的定级。

  “你拿着检验单去交粮吧。”

  那人很快开具了单据,交给了郑先发。

  实际上郑先发不给他纸烟,他也会公事公办的。

  谁不知道下塘大队二队在领导们的心目中都挂了号,为难对方岂不是为难自己?

  没人会这么傻。

  但郑先发很客气,一见面就塞了两包烟,他也就心安理得的收了。

  交公粮、交征购粮,然后才去了卖了议价粮。

  交公粮是义务,相当于纳税,没有一分钱的。征购粮要给钱,但价格比较低,议价粮的价格要高不少。

  队里卖了差不多6万斤稻谷,增加了4325.58元的收入。

  稍后,郑先发给了大家一个小时的时间,谁要买什么东西赶紧去,一个小时之后集合回家。

  方唯和郑虎等人去供销社转了转,几乎每个人都买了一些小东西。

  等他们回到车队的时候,看到郑先发正和唐泽在说话。

  “唐书记”

  唐泽看到方唯,笑着招了招手。

  方唯走上前和对方打了声招呼,然后静等着对方说话。

  “过两天县里要召开夏收工作表彰大会,你被评为了公社的优秀社员以及育种工作先进个人。

  到时候你跟着郑队长去参加会议,不许请假。”

  唐泽看着眼前这张年轻英俊的面庞,忍不住流露出欣赏的神色。

  这小子应该读高中、上大学,或许能为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

  不过现在这样也挺好,年轻人只要有勇攀高峰的决心和毅力,在哪个岗位不能发光发热?

  【南光一号】在瑶岭公社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震惊了县里。

  唐泽将各项数据如实上报,县领导看过之后很激动,所以才有了这一次的表彰大会。

  “好的,我会按时参加会议的。”

  方唯点点头,这种事轮不到他有意见,上面怎么安排他服从安排就是了。

  唐泽随即转身离开,他手里还有一堆事。

  郑先发看到时间差不多了,就招呼车队返程。他和方唯坐在拖拉机的后车厢里,浑身都在抖,但还是觉得很畅快。

  “队长,县里没给咱们队一个集体荣誉?”

  方唯以为需要大声说话对方才能听到,不过他显然低估了郑先发的听力,人家早就锻炼出了“顺风耳”的绝技。

  别说是坐在拖拉机上,就是坐在打铁铺子里,随便说句话他都能听到。

  方唯的这句问话恰好搔到了他的痒处,郑先发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来。

  “怎么没有?咱们二队被评为了先进集体,听唐书记说,以后还会给咱们一块【育种示范基地】的牌子。”

  郑先发那叫一个得意,他虽然没有亲自参与育种工作,但队里的哪一项工作不是在他的领导之下?

  更何况他的确给了育种小组全面的支持。

  方唯暗暗的叹了一口气,他其实不想挂什么牌子。

  挂了牌子就意味着队里往后不得安宁,示范基地嘛,学习交流、人来人往,他并不喜欢。

  但方唯同时也很清楚,除非自己什么都不做,只要做出了成绩,有些事就很难避免。

  一路说说笑笑的回到了队里,方唯赶紧回家冲了个澡。

首节 上一节 72/2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