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唯同志,关于育种工作,你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我是有一些想法,但目前还不成熟。我打算从明年春季开始落实,争取能培育出品质更好的稻种。”
方唯没有提杂交水稻的事情,他发现了,领导都喜欢鞭打快牛。
有些事还是自己掌握比较好,不要过早的宣扬,免得上面不断的给自己施加压力。
说破天自己也仅仅是一个农民,不拿一分钱的工资,所求也不过是生活的更好一些,没必要拼命往前跑。
“你有想法就好!等你的好消息。”
其实唐泽并没有催促方唯的意思,他目前的成绩已经足够,只要等秋收再交出一份亮眼的答卷,他就能顺利的荣升县里。
问这些更多的是出于好奇。
随后,两人又聊了一些别的事情,唐泽就离开了二队。
“小秀才,你真的不得了,居然有外省的技术人员来取经。接待工作你不要管,队里一力承担。你只要和来人好好交流就行,别让人看低了。”
郑先发感到很荣幸,不说全县,反正这样的事情在瑶岭公社还是头一回。
人家主动前来学习交流,就说明小秀才搞出来的【农垦58】三代稻种不一般,他也应当重视起来才对。
之前,大家对【农垦58】粳稻都不怎么感兴趣,但浙地来人交流学习这件事,让郑先发开始重新审视这个稻种。
或许以后可以尝试种植一下?
吃晚饭的时候,方唯和大哥说了这件事。方平觉得很正常,毕竟【农垦58】初代稻种就是从浙地来的,现在育种有了新突破,人家自然要来看看。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第二天。
方唯去瑶寨找盘莲花玩了一天,等随后浙地来人,他就没有自由时间了,从早到晚都得陪着人家。
盘莲花倒是能理解,正事要紧,她又不是不懂事。
到了日子,由孙振兴领头的一行5人,抵达了瑶岭公社下塘大队第二生产队。
“孙教授,你好!咱们有过书信来往,今儿终于见到了本人。你可比我想象的要年轻,我原本以为你和吴老一样,都是白发苍苍的老教授呢。”
孙振兴戴着一副眼镜,看起来也就四十出头的年纪。
方唯笑着上前和对方握了握手,显得很热情。
“你倒是和我想象的一样,很年轻,朝气蓬勃。这次来的匆忙,还请你不要见怪。”
孙振国之前还想着写信告诉方唯来着,但由于此事推进的太快,接到通知他就匆匆出发,哪还有写信的时间?
再说了,寄信很慢的,就算他写了信说不定等人到了信件还没到。
大家互相介绍了一番,郑先发就带着他们安排住处。
队里安排5个人的住宿还是很轻易的,连同伙食一并搞定,孙振兴等人这些天就在队干部家里吃饭。
几个队干部,轮流负责孙振兴等人的饭食。
等大家安顿好,郑先发喊孙振兴他们去家里吃饭,顺便也喊了方唯一起去。
吃过饭,孙振兴不顾旅途劳累,非要去试验田看看。
方唯自无不可,想去看就去看呗,又不是见不得人,也没有任何秘密可言。
“果然是【农垦58】,长得可真好!”
孙振兴等人看着沉甸甸的稻穗,直接脱鞋、挽起裤脚就走进了稻田。
经过他们仔细的辨别,确认这就是出自浙地的【农垦58】稻种。但比起原版的【农垦58】,眼前的的稻子显得更加强壮,估算产量也会高很多。
“方组长,能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个稻种的基本情况吗?”
回到田埂上,孙振兴开始了解情况。
他们几个都是农业方面的专家,也都参与了当年的【农垦58】培育工作。对于眼前的景象他们有很多疑惑,迫切想知道答案。
当然,没有人会傻乎乎的询问具体的培育过程。
传统培育方式都是一样的,他们需要的是这种稻种的详细数据。比如产量、生长周期、气候条件要求、以及水量和肥料的耗费情况等等。
“各位,由于【农垦58】在本地尚未大规模推广种植,我这边的数据都是基于试验田得出来的。具体情况如下.”
这个没什么好保密的,数据就在方唯的脑海里,张口就来。
随着他的叙述,孙振兴等人的嘴巴越张越大,简直颠覆了他们的认知。这还是他们所熟知的那个【农垦58】粳稻吗?怎么听起来像是另外一个新品种呢。
好在他们的时间很充足,很多细节可以慢慢去了解。
“方组长,我们从明天开始打算亲自测算一些数据,你看方不方便?”
孙振兴消化了一下获得的大量信息,然后提了一个请求。
方唯不在意这些,毫不犹豫就点头答应了。
接下来,二队的田间地头就多了5道忙碌的身影。刚来的时候,这些人穿的干干净净的,而现在他们身上的衣服比社员还脏。
“不可思议!”
“不可思议!”
这些天他们5个人说的最多的就是这句话,因为各项数据显示,【农垦58】都已经大幅超越了原版稻种,达到了他们尚未企及的高度。
前后在二队呆了10天,孙振兴等人彻底绝望了,按照他们现在的研究路线,根本无法培育出【农垦58】三代稻种。
于是他们几个人一商量,决定两条腿走路。
一条路是继续培育浙地一系的【农垦58】稻种,经过双方协商,被称之为【农垦58-Z】系代。
另一条路就是引进方唯搞出来的【农垦58】三代稻种,被称之为【农垦58-X】系代。
傍晚。
孙振兴等人喊方唯去喝酒,喝酒的时候,他正式提出了引进【农垦58-X】系代稻种的计划。
“这肯定没有问题,如果当初没有孙教授家寄来的初代种子,我也搞不出现在的稻种。不过,这事儿还需要找队里和公社协调,我说了不算。”
方唯的心里有杆秤,饮水思源,他肯定不会拒绝孙振兴。
孙振兴很高兴,觉得自己没看错人,结果一不小心喝醉了。
第二天,孙振兴等人就去找公社,唐泽出面接待了他们。双方谈了一个小时,随后又去了一趟县里。
双方就引进稻种、农业技术合作等事项达成了一致,今后会加强交流。
“方组长,我们明天就走了,以后欢迎你去浙地考察。对了,你要的最新版本【农垦58-Z】系代稻种,等我到家就会给你邮寄一些过来。”
双方话别,方唯只提了一个请求,让孙振兴给他邮寄一些他们新研制出来的稻种。
也就是【农垦58-Z】系代的最新版本稻种。
孙振兴临走前还特意做了保证,他们前来交流学习,真的是收获良多。
等他返回浙地之后,果然给方唯寄来了10斤稻种,外加一条上好的火腿。
这都是后话,暂且不说。
送走孙振兴等人,方唯的生活又恢复了往日的状态。
大田里的水稻以及试验田的水稻,陆续进入了结实期,而他培育的“不育株”也完成了人工授粉,开始进入抽穗期。
给野生雄性不育稻授粉的品种,他选择了三种,包括【南光一号】一二三代稻种,分别做了标记。
不育株无法完成自授粉,必须要有外来稻种的花粉参与,才能结实。
“三哥,你准备搞的杂交水稻,到底是什么玩意,我们咋搞不懂呢?”
郑虎他们几个经常跟着方唯,尽管方唯解释了杂交水稻的基本概念,但他们依然搞不明白。
这也难怪,毕竟他们的基础太差,有些知识理解起来很费劲。
“不急,这个杂交水稻试验要搞很多年,慢慢的你们搞懂了。”
方唯没有强行给他们灌输,而是希望他们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渐领悟。
随后他去了【养猪场】,过两天就要上交生猪了,五叔挑选出来的猪需要他过目。
“五叔,你挑出来的这7头猪都很不错,膘肥体壮,来,过一下称。”
【养猪场】目前还剩下25头猪,当年的小猪崽已经长大,可以出栏了。
方唯随手点了一头大肥猪称重,体重234斤,完全符合标准。
今年队里养的猪哪像以前,以前养的猪一看就很瘦弱,而现在这些猪个个都是“大胖子”,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这得益于充足的饲料,关键还有【养猪场】的属性加成作用。
生猪的生长迅速、食物转化率高,增肥快,这些猪从来不得病,每一头猪都强壮的跟二师兄似的。
“就这7头猪吧,后天我让虎子他们陪你跑一趟,我就不去了。”
方唯没把上交生猪当回事,有郑虎在,到时候给定级的检验员塞两包香烟,什么问题都不存在。
关键是队里养的猪是真好,哪怕对方昧着良心,也不好胡乱定级。
第98章 上交生猪,寻访【三清观】
“老三,你最好去一趟,我怕虎子搞不定啊。听说公社那边新来了一个检验员,很不好打交道,生猪定级普遍比往年低。”
五叔不干,非要方唯跟着去一趟。
他的理由还很充分,上缴生猪也是强制任务,定级差一等就会很吃亏。
方唯只好答应后天一起去,五叔才放过他。
到了日子,育种小组的手扶拖拉机出动,载着7头猪,“突突突”的驶向了公社。
五叔年纪大了,方唯就让他跟车走,自己则骑着自行车驮着郑虎一路跟随。
有了拖拉机就方便多了,邓元恩现在的驾驶技术没得说,早已成为了一名合格的手扶拖拉机手。
等到了地头一看,今天来上交生猪的生产队还不少,需要排队。那就排吧,估计在中午之前能搞定。
方唯和郑虎等人凑拢一堆闲聊,交完任务的人从旁边路过,嘴里不停的嘀嘀咕咕。
“这个新来的检验员真厉害,那双眼睛毒得很,关键是油盐不进,说啥都没用。”
“呵呵,这么泼辣的妹子以后肯定嫁不出去。”
方唯这才知道,新来的检验员是女人。
他摸了摸裤兜里的两包烟,有点犯愁,对方是女人,给人家塞烟合适吗?
队伍不停的向前移动,终于轮到了方唯他们。
那个女检验员走向了他们,方唯看到对方的一瞬间就愣了一下,随后便开心的笑了起来。
“玉芬姐,他们都说来了一个新的检验员,没想到是你啊。”
“我才调过来,玲玲也上班了你知道吧?她的运气好,进了县商业局。”
蒋玉芬也看到了方唯,脸上随即露出了笑容。
她对妹妹的这个同学,印象很不错,困难时期人家可是给自己帮过不少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