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界从港片开始 第383节

  总不能,硬要老家县城和特区比发展速度吧?

  走

第470章 十分显眼!

  此时的老家县城,才有一个城镇的摸样。

  而不是之前那样,妥妥的城乡结合部风格。

  县城招待所餐厅,浓浓的早点香味勾人食欲。

  不要说饥肠辘辘的三舅,就是县里的头头脑脑们,都吃得津津有味好不享受。

  怎么说呢,此时的官员还是比较朴素的。

  十分爱惜自家羽毛,对于吃吃喝喝的事情,还是比较克制的。

  等吃饱喝足,就说到了正事上。

  “关于投资建厂的事儿,我和武总讨论过!”

  “因为各种条件限制,县里这边最好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来考虑!”

  “服装纺织厂就不要想了,现在外头的竞争实在太过激烈,倒是一些特色食品有些搞头!”

  “比如矿泉水,这玩意眼下相当的时髦,要是做得好的话,甚至能够搞出一个产业链!”

  “可还是那个问题,交通运输费用太高,在市里那边弄,怕是更加方便,恐怕市里也会争抢!”

  “倒是县里的药材,可以好好的规划下,公司那边的医院需求量极大!”

  三舅并没有卖关子,而是将心中想法摊开了说。

  这是现实原因,不是工厂集团不想帮衬家乡。

  事实上,因为老家地处三省交界处,属于名副其实的山林腹地,许多地方还保留了原始风貌。

  那一大片,里头的野生药材极多,可惜还是因为交通还有销路的问题,眼下开发的难度极大。

  这些,在场的头头脑脑心中有数,可还是想要争取一下。

  “有没有办法,工厂医院那边,直接收购炮制好的成品药材!”

  “行啊!”

  三舅毫不犹豫答应下来,轻笑道:“最好请相关药厂的老师傅帮忙把关,而且质量一定不能出问题!”

  这下,一干县里的头头脑脑开心了。

  在他们看来,这都是小问题。

  只要能赚到钱,县里能够动员的当地百姓可是相当多的,甚至整个乡镇的人都动员起来也不难。

  谁不想过好日子?

  谁不想成为下一个龙湾村的村民?

  龙湾村,就是武锋姥爷和姥姥居住的村子。

  原本,只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就连电都是最近两年才通的,可见那里的偏僻和穷困。

  可不过两年多时间,龙湾村就大变了摸样。

  整齐划一的二层小洋楼,还有干净整洁的石子道路,让这里看起来根本就不是一个小山村,就是比起县城的街道也更加赏心悦目。

  没别的原因,龙湾村里的大部分年轻人,只要没有考上大学或者中专的,基本上都去了工厂集团上班。

  毕竟是真正的乡邻,该照顾的时候武锋不说,三舅都会安排得妥妥当当。

  只要不是偷奸耍滑的性子,又受不住外头花花世界的诱,惑迅速堕落,两年时间积攒五千以上的存款,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九零年的五千块,在乡下农村能够做的事情,那就太多了。

  加上武锋的一点支助,龙湾村就变成了眼下这种,和周围村镇格格不入的现代化摸样。

  当然了,村子里还没有哪一家有汽车或者摩托车的,但是二八大杠自行车已经彻底普及了,哪家都有一辆。

  因为在外面见过世面,有些都通过夜校或者技能培训中心,成为了技工之类的技术人员。

  在他们的指点下,龙湾村家家都养鸡养猪,有的甚至连牛都买了,可以说相当的显眼。

  不仅只是加大家禽家畜的畜养,在后代读书培养方面,更是舍得下血本。

  能跟着前往工厂集团下属学校读书的,一个不落全部都带过去了。

  不能的话,那就在镇上或者县城读书也成。

  每次年节回家,都要重点检查成绩,有的甚至还要亲自跑去学校打探情况。

  实在是,他们在外头见识过了,有文化的好处了。

  不说考上大学和中专之类的了,单单就是能够从工厂集团的内部培训学校拿到合格证书,在粤省的工厂圈都是十分吃香的存在。

  可有的人,因为小时候学习基础太差,学技术的时候自然就更慢了。

  而那些有些基础的学生,在培训中心规定的时间内,基本都能拿到相应的技能合格证书。

  有时候,差距是以年为单位!

  换算成工资奖励以及福利待遇的话,一年起码差出三千块,一点都不夸张。

  亲身感受过,读过书和没有读过书之间的差距,怎么可能让弟弟妹妹或者侄儿侄女重蹈覆辙?

  再说了,工厂集团为了鼓励职工上进,也是经常进行广播,还有电视方面的宣传,力度一点不小。

  事实上,大家心中都有数!

  不管进什么厂,基础工资都是大差不差的状况。

  可若是能够顺利成长为技术员,或者技工也行,那工资待遇方面的差距,一下子就拉开了。

  同样干十年,辛辛苦苦甚至劳累出一身毛病,手里能够积攒一两万已经相当了不得啦。

  可按照打工地所在城镇的发展速度,房价肯定要超过工资的增长速度的。

  要是换做技工或者说技术员,十年时间要是存不到五万以上,都是失败者。

  有五万的存款,起码在工厂所在郊区买个房子,还是不成问题的。

  也是有了亲身体会,工厂集团的职工们,对于家人的上学情况才那么重视。

  这在当地,甚至整个县里,都引发了不小的轰动。

  说什么怪话的都有,却也没谁敢于当面嘲讽。

  等三舅回到龙湾村的时候,时间已经到了腊月二十八,整个村子都翘首以盼。

  毕竟,三舅可是龙湾村走出去的大人物,至于已经加入港岛的武锋,已经被他们自动开除了。

  反正,三舅自从回村后,基本上都是在参加村民家里的酒席,直到大年那天才彻底消停下来。

  然后,就是自家人关起门说悄悄话了。

  外人,谁也不清楚他们一家子究竟说了什么,反正等大年初一出门拜年的时候,武锋的几个舅舅和堂哥堂弟们,再也没有拿他的名头说大话了。

  而武锋,此时却是遇到了个头疼的事儿。

第471章 麻烦人物!

  手下有个正义感爆棚的知名记者,有时候也是一件叫人头疼的事儿。

  没错,说的就是港岛警方派来的卧底,结果却在亚视电视台当记者大放异彩的黎栋。

  现在,这家伙更是混成了国际知名记者!

  在东欧那边,这家伙带着摄影师,还有几位安保人员,就敢往最危险也最混乱的街区跑。

  甚至有时候,他都敢跟着出动的小股军队一起行动。

  什么都敢拍,什么牛比存在都不怕!

  当然,武锋在当地的据点和实力,绝对是这家伙最坚实的后盾,不然怕是早就出意外了。

  也是如此,这家伙在东欧几国逐渐有了名气。

  主要是,他敢于给弱势群体发声,当地官府就是为了维护颜面,一些小问题小麻烦顺手就解决了。

  可他们不知道,随手就能解决的小问题和小麻烦,才是底层居民最头疼也最迫切处理的麻烦。

  至于当地官府一点面子,都不愿意给的事儿,不管是哪一方其实心中都有数,这事儿根本就不是那么好处理的,除非出现了重大的变故。

  一来二去,附近居民遇到了什么麻烦,竟然都愿意跑来找黎栋寻求帮助。

  也是如此,这家伙和当地的官府机构,还有警察局以及社团头目都混熟了。

  大家也都知道有这么个正义感爆棚的记者,可能嘴上各种不屑甚至谩骂,但心中要说没有一点敬佩,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可同样的,这家伙眼睛里揉不得沙子,敢于向当地任何有能量人士开炮。

  但凡被他抓住端倪,可不会管对方做恶有没有‘苦衷’,他要做的就是第一时间曝光。

  也是如此,被他这么搞下去的有能量人士,竟然还有不少。

  这也导致,黎栋在那边时常面临危险。

  谁也没想到,对这个正义感过于旺盛的家伙,最维护的竟然是东星的奔雷虎雷耀扬。

  可能,神经质和傻大胆之间,也是会惺惺相惜的。

  有好几回,黎栋都在外出采访的时候,遭遇当地社团成员的偷袭,就连性命都可能不保。

  每每这个时候,雷耀扬都会带着小弟及时赶来救援,甚至不惜和对方社团大打出手。

  当然,武锋也不是软柿子!

  有好几位言明要弄死黎栋的有能量人士,甚至是当地驻军的军官,都因为各种稀奇古怪的原因,莫名其妙就全部挂掉了。

  这事,倒是没有人会联想到黎栋这个疯子记者身上。

  要是这家伙的能量真这么大,怕是东欧数国的局面,都可能被他给搅得天翻地覆。

  也是黎栋敢打敢拼的缘故,亚视手里掌握了不少,有关东欧真实局势的宝贵新闻素材。

  电视台自然不会浪费这么好的资源!

  很快,有关东欧那边具体情况的新闻报道,让港岛观众好好见识了一番。

  然后,港岛舆论界直接炸了。

  那可是东欧诸国的第一手资料,一旦播出那就是深水炸弹级别的巨大冲击和影响力。

  有些危险镜头,观众看着都揪心。

  不要说港岛媒体一窝蜂转载,就是宇宙国以及小日子的重量级电视台和报纸,都转载播放了。

  倒是内地方面,动静不是太大。

  武锋可没有放过内地舆论场的意思,直接将这些新闻报道制作成光盘,送入内地当做纪录片销售。

  这事儿,同样在内地引发巨大的轰动。

首节 上一节 383/47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