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们众说纷纭,好在几年之内应该能出答案,到时候看谁被打脸。
同一时间,天宫空间站一期工程的第二个舱室问天实验舱与长征五号组合体转运至发射区,官方表示月底择机发射。
这消息一出,很多想看火箭发射的人就请好了假,准备去现场一睹大火箭发射的壮观景象。
还因为前些天刚公布了人类第一座太空机场的事,滨海文旅机构从各种预定信息里得出这次来的人数肯定比以往要多,所以立刻对太空机场周边做了清理和指示,以应对可能到来的“连工地都看”的游客们。
而在火箭转场的时候,路云也在带着郭凡等人转场去了国家机电工程研究所。
“其实目前世界各国的动力外骨骼研究进度都不错。”
“虽然现在还不够用在军事上,但一些工业上已经在尝试使用了。”
“当然,其实也是小规模的测试,因为外骨骼确实还有些小问题,并且不够划时代,所以想要大规模铺开就需要再等些年头,或者遇到什么特殊契机。”
“不过用来拍电影肯定没问题,更何况我又把动力外骨骼的技术往前推了推……”
在开往机电所的车上,路云给郭凡他们简单介绍了一下。
郭凡他们知道这玩意只进行了小范围测试以后就不再纠结了,毕竟一般人去哪知道小范围的事。
又不是媒体营销号炒作,然后把真假难辨的信息直接扔到了他们脸上。
“路总师,欢迎来指导工作啊!”
“郭导,欢迎欢迎……”
动力外骨骼合作项目的负责人亲自接待的路云和郭凡等人,边走边介绍:“路总师的‘大技术整合理论’太惊人了,没想到我们以前忽略了那么多相关技术,甚至还有很多看似不相关的技术竟然也能用在动力外骨骼上。”
“这次经过优化的动力外骨骼性能提升非常明显,用在科幻电影的拍摄上更没问题,对于国家文化产业的发展我们也是非常支持的……”
其实对于负责人的各种介绍郭凡等人是没什么概念的,毕竟有概念的话当初就不会被忽悠了,但是当他们见到真家伙之后一下就明白了。
(网图,其实是两种外骨骼,当一种看吧)
“这就是最新型的工程型动力外骨骼,它比……咳,另一种类型要稍微粗壮笨重一些,但动力也更强。”
“大家可以看到操作者的整个身体都在它的包裹范围内,下有机械足,上有机械手,它们都直接连接在机械臂和机械腿上,组成了非常好的机械承载结构,其中人体是不直接受力的,所以可以抬起更重的东西。”
“可以简单理解为使用者开了一台迷你的贴身人形叉车、装载车之类的东西,当然,它的承重效率不如真叉车,毕竟动力包太小了。”
“它的优势是‘张飞绣花’,可以抬起好几个人合力的重物,也能做灵活的精细工作……”
郭凡一愣:“张飞机甲?”
第191章 “赛博妲己”神功大成,军用型外骨骼
机电工程研究所之前是做军民两用动力外骨骼的。
毕竟动力外骨骼除了提高直观的战斗力外,比如机械结构减轻枪械后坐力,很多地方也是通用的。
像是复杂地形、狭小空间物资搬运。
军用的可以是狭小空间内装载炮弹,空间有限只能一个人,但几十公斤的炮弹一个人装不了几下就累了,那么这个人装备上动力外骨骼之后就可以多搬运装载很多炮弹。
民用的可以是没有电梯的小区楼道搬家,之前几个人搬运大件不好协调的走楼梯,装备上动力外骨骼之后就可以一把人把东西搬走了。
另外像什么高层消防、抗震抢险救灾、帮助老人和残疾人实现自主行走等,都是用处。
而且通过专项设计拓展之后,动力外骨骼还可以应用于核工业全封闭穿戴式辐射防护服、航天员太空助力等领域。
所以路云可以把这个项目跟载人登月工程稍微勾上一点边,然后让本就在这一领域比较领先的国家机构跟他合作,用“大技术整合理论”在短期内搞出差不多可以使用的动力外骨骼。
从现在的结果来看计划相当成功,工程用的动力外骨骼进度非常顺利,很快就可以批量生产并进行批量使用。
一旦投入使用,不管是航天器设计制造工程还是航天设施的建造速度就会大大加快。
毕竟航天设施建设就不说了,“基建狂魔”的名号也都是土木老哥拼出来的,等有了动力外骨骼,搞不好“基建狂魔”就要变身“基建神迹”了。
以后说不定可以用来造奇观!
而航天器的设计制造也离不开人,航天器设计出来之后最终是要让人进行制造的,穿上动力外骨骼之后肯定速度加倍。
现在最大的问题还是能源。
只做简单工作的话,独立电池能工作四五个小时,但要是进行复杂和高精度工作的话,独立电池的工作时间会骤降到一两个小时。
好在工程用动力外骨骼的使用环境不像军用那么苛刻,电池用完了现场更换就可以,动力外骨骼设计的时候也设计了快速更换电池的能力。
甚至要是工作现场不用复杂运动的话,直接在动力外骨骼上连一根电线就可以,只要工作人员不被电线缠住,那就不怕没电。
另外像什么机械结构不够轻质舒适、人机接口技术不够完善、驱动结构不够快速精确响应等问题,都算是比较次要的问题。
因为不用那些技术现在也足够工程上使用了。
有了那些技术,民用领域先不说,军用领域集齐那些技术的东西叫“动力装甲”!
参观测试看的差不多了之后负责人还在食堂管了路云他们一顿饭,席间众人聊得非常嗨皮。
郭凡现场展示“忽悠神功”,负责人当场就拍胸脯:“放心,饭后我就给领导打报告,反正动力外骨骼研发出来也要进行大范围测试,在哪测试不是测试啊!”
“我们可以安排测试队伍去《流浪地球2》的剧组里做测试,你们可以根据剧情要求制定动力外骨骼的测试项目,算是测试科目的一种。”
“毕竟工程型动力外骨骼是要推向民间的,拍电影也是一种民用需求!”
郭凡又问道:“那费用问题?”
“嗐,什么费用不费用的,”负责人挥手道:“我们自己有出差补贴,而我们的测试占用了你们的场地,你们不收我们场地费就是我们占便宜了,更何况你们还管盒饭!”
郭凡连忙摆手:“明明是我们占便宜,贵所这是在支持我们的电影拍摄,我们非常感激。”
负责人则道:“哎呀,是我们应该感谢才对,毕竟我们这个动力外骨骼也是要面对民用市场的,你们的电影大卖之后就是最好的广告……”
看着互相谦让互相感谢的两人,路云总算知道上一世郭凡是怎么让那么多公司免费赞助了。
当然,主要也是《流浪地球》电影足够成功,是国内开创性的科幻大片,跟国内的工业品和科技产品也算相得益彰。
毕竟之前都是拍什么古装片、都市爱情片,这些先进工业品和科技产品都没处做宣传,想赞助都没法做广告植入。
并且国家研究所也没有专门的广告款项。
“随礼”和“打广告”确实有区别。
郭导他们在动力外骨骼“道具”上边搞了一个开门红,自信满满的去找其他方面的东西了。
而路云还跟负责人谈了谈动力外骨骼生产的问题,以及军用型号的一些技术问题。
(网图)
最基础款的军用型号动力外骨骼比工程型号要灵巧很多,毕竟它不需要搬运几百公斤的重物,只要撑住军人的几十公斤装备就可以了。
另外军人是要做很多战术动作的,也需要军用型号足够灵活。
要不然需要趴下躲避的时候因为外骨骼限制只能蹲下,那就太危险了。
也因为这些只要负重几十公斤和机动几十公里的军用需求比较简单,所以单次电池基本上可以撑住六七个小时。
上边也知道那种科幻作品里的军事用途目前不可能实现,所以也就不提那方面的要求了。
“下个月我们就要去京城参加首届‘超能勇士’单兵外骨骼系统挑战赛了,这次技术突破非常及时,路总真是帮了我们大忙!”
负责人的兴奋非常真实,毕竟国家研究所主要就是承接国家任务,大部分情况就指着上边拨款,取得了成绩之后上下都高兴。
也就是路云现在的级别确实高,要不然机电所这边也不会这么轻易的配合他搞这些东西。
当然,也不是说机电所会为难路云,而是需要走大量的流程,不会像这次一样特事特办。
所以路云客气的说道:“主要还是我们的任务对动力外骨骼确实有很大需求,你们这边的进度又比较快,还是密级较低的军民两用,所以也算是缘分。”
“哈哈,共同进步是最好的,”负责人笑道:“你们的长征十号工程我知道,它后边要干什么我也猜到了,但我肯定不能说出来。”
“反正你们这事要是干成了,比大多数军事威慑都强大,我们所的动力外骨骼要是能帮上忙其实也算是以另一种方式参战了,这是我们的光荣!”
路云听到这话就想挠头,官方的各种行事确实保守。
几乎所有人都知道长征十号火箭是用来执行载人登月任务的,但官方就是不承认,也不正式立项载人登月任务。
所以听到负责人说这个,他也只能笑笑。
因为这个事确实涉密。
离开了机电所,路云就去了滨海发射场,因为那边还有他的新任务。
路云有时候也觉得自己确实是闲的,竟然主动往身上揽活。
第192章 人和人不能一概而论!天宫空间站对地观测计划!
有一说一,官方也是第一次遇到路云这种情况。
之前的各种总师年龄都不小,加上负责工程的时候压力大,所以各个精力不济。
那种情况下能负责好自己那一摊就不错了,根本没精力管其他的。
只有像钱老那种特殊存在才能同时管理好几个任务,但上了年纪之后也不行了。
路云就……非常特别!
因为他的生日比较晚,所以研发出万户火箭的时候算24岁,成为长征十号工程总师的时候算25岁,正是人生中精力最旺盛的时候。
而且他还不知道“压力”是什么,不管是官方的长征十号工程还是他自己公司的木鸢号工程,里边都有比较高的管理层压力大到睡不着觉,但他睡眠质量贼好。
路云可不是那种压力大到堪比“给一闷棍”睡的更深的情况,他是真的没有压力。
甚至他还奇怪手下的管理层为什么还有压力?
明明他已经把最难的技术问题或技术里最难的部分解决了,剩下的就是靠人数水磨工夫,很难吗?
每次听到他这么问,他手下的管理层就瞪着黑眼圈一脸幽怨的看着他。
“路总,您知道什么叫‘人和人不能一概而论’吗?”
然后路云就不问了。
但顺便让他们知道了什么叫“人和人的体质也不能一概而论”。
路云是年轻,但同样年纪的人也没有他那么旺盛的精力,身兼多职不仅不累,反而还觉得悠闲!
于是就去找官方要新工作。
而上边见他这样,也是本着“能者多劳”的原则真把活给他了。
这次有关问天实验舱的新工作就是这么到他手里的。
人活一世总会有各种各样的遗憾,路云也一样。
不一样的是他竟然重生了,那上一世的很多遗憾,这一世肯定得想办法补全一下。
要不然还跟上一世一样,那不是白重生了吗?
于是路云上一世当了“票房毒药”,这一世进行了补完,成了“票房X药”。
这个效果路云就相当满意。
而他这次主动找的活也是上一世的一个遗憾。
上一世他跟很多国内的航天爱好者一样希望天宫空间站也可以像国际空间站一样搞一个摄像头直播看地球,那样国内的人就不需要通过国际空间站的直播镜头观看太空视角的地球美景了,而是用自己的直播!
别看那玩意很虚,很缥缈,只是通过某一方看地球的事,但那就是一个非常提升民族自信心的东西。
就像国际空间站不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