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明星要登月 第130节

  我自己造一个空间站!

  也像上世纪的世界两级搞太空竞赛,如果说当时搞载人航天和空间站能产出100单位的科技,那当时搞载人登月就只能产出1单位的科技。

  看起来载人登月是纯政治性的,其实不然。

  因为实现载人登月的老美极大的提振了民族自信心,不仅让社会稳定了,还让民众积极且自豪的参与生产、参加科研,后续产生的科技单位最起码10000起步!

  但上一世的老中因为种种原因,还是执行保守策略最终没搞,让国人只能继续在国际空间站的直播镜头里从太空轨道上欣赏地球美景,颇为遗憾。

  其实后来路云也理解,天宫空间站可不是“旅游巴士”,航天员们上去也不是游玩的,是要产出科研成果的,所以空间站要用宝贵的通讯宽带优先向地面传输宝贵的科研数据。

  另外就是“24小时太空直播”的事老美已经干过很长时间了,天宫空间站使用宝贵的通讯宽带传输地球景色并不划算。

  所以就选择了老老实实传输实验数据,大力发展国家的科技水平赶超老美比什么都强。

  而这一世,路云把这事办成了!

  因为有他的影响,这一世的天宫空间站跟上一世相比多了一节“天宫二号舱室”!

  天宫二号都不说是按照天和核心舱造的了,它是按照整个空间站的规格造的,拥有一个主天线和众多副天线。

  并且这一世因为长征五号没出问题,没有影响多个航天任务的发射,并且还因为万户火箭的加入,让很多航天任务提前发射了,所以轨道上能跟天宫空间站通讯的卫星比上一世多!

  所以在九月三十日,众多游客在沙滩上见证问天实验舱发射。

  也真有不少游客去太空机场的工地旁边看了看。

  “嚯,这就是路云要建造的太空机场吧?”

  “是吧,这么多工程机械在工地上忙碌还真壮观。”

  “那等以后路云在这上天的时候肯定更壮观!”

  “瞧您这话说的,什么叫路云上天啊?”

  “你就说路云会不会从这里坐着木鸢号去太空吧?”

  “这倒是……”

  “那不就结了!”

  “……”

  而另一边,《我和我的祖国》也上映了。

  没了陈开歌跟他儿子阿瑟的捣乱,这一世的《祖国》比上一世口碑好了不少。

  有关航天的《白昼流星》小段不再是里边最差的,反而因为路云这个话题人物成了它的顾问,让人对它的观感更好了。

  “主角因为见识了太空飞船的着陆和航天员的出舱而改变了人生价值,感觉非常浪漫主义。”

  “我也是因为航天员改变了人生价值,小时候我说要当航天员,爸爸妈妈就给我喜之郎吃,所以我真的考上了航空航天大学。”

  “感觉主角的思想已经跟着航天员畅游了太空,从太空看地球确实很让人沉静,我有时候心烦的时候就去国际空间站的直播间看看它的太空轨道地球美景直播,能让我的心灵平静下来。”

  “话说咱们也有空间站了,咱们会不会也搞一个‘24小时看地球美景’的直播呢?”

  “应该不会吧,之前天和核心舱发射的时候就有不少人畅想过,结果就没搞。”

  “也有可能是在天宫空间站一期建造完成了再进行吧,毕竟正在建设中的话有很多事是不确定的。”

  “哎哎,你们看新闻!”

  【十月一日,问天实验舱对接天和核心舱直播,路云跟你一起看!】

  【路云声称自己有新项目在问天实验舱上,属于对地观测项目!】

  【路云邀请大家当赛博观测员,一块观测我们的星球家园!】

  “哎?这是不是就是那个什么24小时看地球?”

第193章 老中对老美不满,搞新和联新国际联合空间站

  一般情况下流量明星是不会放过上新闻的机会的,毕竟没人看他们的话他们就没有流量了。

  也意味着凉了。

  所以哪怕是黑流量,那也得要。

  毕竟“黑红也是红”。

  相传今年路云有隐退的迹象,很多自以为一个档次的流量明星都开冲了。

  鹿韩、张义兴等老牌流量明星加大营销投入,誓要拿到今年的第一。

  王奕博、萧战、蔡旭坤,还有宣布单飞的三小只等,也不甘示弱,新一代流量明星开始冲击老牌流量明星的地位。

  结果呢,路云先是搞了一个65亿的科幻大片,直接轰动整个娱乐圈。

  然后又宣布最后一次常驻《向往》,直接搞出了“挥泪大甩卖”和“闭店最后一天”的架势,让《向往》的热度前所未有的大。

  再就是《哪吒》,一个动画片要搞60亿票房,这太炸裂了。

  哪怕路云只是在里边给配角配了音,但只要参与了,那就是成绩。

  甚至按照某些不要脸的流量明星逻辑,如果是他们给配角配音,那60亿就是自己带起来的。

  而对于路云来说这还不算完,他可不仅仅有娱乐圈的身份,他还是航天科学家呢!

  这就更重量级了,长征十号总师,载人登月的重要项目,国人几千年来的梦想!

  流量明星需要流量,媒体也需要流量啊。

  这么牛批的事你让媒体忍住不报道,真当做路云退出了娱乐圈?

  想什么呢。

  报道,大肆报道!

  媒体为了为流量连马都可以不要,更别说这送上门来的超级流量了。

  倒是路云不怎么在乎流量,一是那些媒体会来找他,主动播报他的情况,二就是有时确实比较巧,他直接跟巨大的流量碰上了。

  十月一日有大阅兵,网友们可以在网上看直播,这是当天流量最大的事件。

  这次阅兵里有非常牛批的高超音速导弹东风-17亮相,路云参与的问天实验舱对跟天和核心舱对接直播也插播进了一小段,路云也在一群人中亮了一下相。

  毕竟目前的航天员都属于军人范畴,那么负责载人航天任务的天宫空间站怎么也沾边。

  只不过口号是“和平利用太空,造福全人类”。

  也不知道是被阅兵吓到了,还是其他的什么原因,天和核心舱跟问天实验舱对接的直播间里涌入了大量的拟人生物。

  【说有24小时地球美景直播,到底什么时候开始,不会是标题党吧?】

  【我等着看地球美景呢,怎么还是舱室的对接啊,而且还是黑白的模糊视频,这能看什么?】

  【就是,总说什么天宫空间站的技术比国际空间站先进,但也没看出来啊,视频这么模糊,不会又是什么虚假宣传吧?】

  【阿共仔就是喜欢虚假宣传,搞不好那个什么高超音速飞弹也是假的吼,人家世界第一军事强国都没有的东西,你们能研究出来吗,搞不好就是一个吓人的模型啦!】

  【哦呦,你的弹幕都那么有机车味……】

  路云这次还是跟央视一块做的直播,所以弹幕什么的依旧是后台有人审核,这些东西他是看不到的,不过那些管理弹幕的工作人员确实有些急。

  如果路云知道的话,确实就要怪某些人太着急了,根本就等不了后续结果。

  “让子弹飞一会”是很有哲理的话。

  就像这次对接任务,问天实验舱跟天和核心舱对接完成之后做个十分钟的自检就会做转体,上一世可是对接了足足两个月之后才从“I”字转体变成“L”字。

  不过这次对接也比较麻烦,毕竟多了一个“天宫二号舱室”。

  问天实验舱没有载人飞船那么灵活,所以它先要对接前向对接口。

  但那里被天宫二号对接了,所以问天实验舱发射之前天宫二号就脱离了天和核心舱,现在处于远距离伴飞状态。

  也就是天宫二号一开始就是按照核心舱建造的,拥有较强的轨道机动能力,所以才能这么玩。

  “……其实现在空间站任务中心已经在讨论了后续了。”

  路云对主持人说道:“因为天宫二号的存在,等天宫空间站一期工程建造完毕之后会出现对接口紧张的情况,所有的对接口被占用之后会对两批航天员的任务交接造成影响。”

  “现在专家们考虑了很多种情况,第一种是只使用一个载人飞船对接口,一组航天员离开之后再让另一组航天员进入空间站。”

  “但以后的空间站会任务越来越多,不让两组航天员共同待上几天完成任务交接或许会出现某些隐患。”

  “另一个方法是等天宫空间站一期工程完工之后就废弃天宫二号,让它再入大气层,这样就会让出一个对接口。”

  “可目前的天宫二号状态良好,它的剩余价值还有很多,这么快就废弃属于浪费资源。”

  “并且也会导致我搞的新项目没几个月就废了。”

  “还有的想法是打算建成一期工程之后就立刻发射二期工程的核心舱,那样就会多出三个新的对接口。”

  “大家都知道我国的航天任务习惯搞双份保险,所以天宫空间站二期工程的核心舱已经建造完成了,万一当初天和核心舱出了问题,它可以立刻补位,不会影响一期工程的建设。”

  “不过让它这么早发射的话,其实是影响了整个二期工程,因为我们的二期工程会进行国际合作,搞一个新和联……咳,新的国际联合空间站。”

  “毕竟老美主导的国际空间站确实太老旧了,目前的故障率在快速上升……”

  主持人和另一个专家差点出汗,这年轻人的思维确实跳脱,别什么都说啊。

  这不是自己玩的直播,这是国家级的直播任务。

  但,人家路云就是国家级的。

  很快,自检没问题之后整个空间站组合体就开始转体,因为问天实验舱的质量太大,几乎占据了空间站组合体的五分之二,所以空间站组合体就先转体,整个“竖了起来”,这样更适应地球的重力阶梯。

  然后问天实验舱开始通过自带的小转位机构连接天和核心舱,开始顺着重力阶梯进行转位。

  (网图)

  这个动作在太空里看着很轻盈,但其实是一个二十多吨的巨大舱室在三十多吨重的舱室组合体上位移旋转。

  不得不说,国内的航天技术走的非常稳,转位一次成功。

  等空间站组合体又做了一次自检确认没问题之后,组合体转回了原先的“躺姿”,天宫二号也飞了回来。

  相对于巨大的问天实验舱转体,只有9吨左右的天宫二号对接前向对接口就显得非常轻松。

  当天宫二号再次对接完成之后,下边就轮到路云的“全民对地观测项目”了。

  路云笑着对观看直播的观众说道:“各位观众,千万别眨眼。”

  “前方绝景!”

第194章 赛博太空旅游,《雄狮少年》找上门!

  “全民对地观测项目”是个比较好听的官方名,其实就是在天宫空间站上开一个舱外摄像头,然后24小时直播空间站视角的地球美景让观众们看。

  不能真叫“24小时太空视角地球美景直播”。

  那样显得很不严肃,好像建造天宫空间站就是为了给网友们看风景用的一样。

  甚至“全民对地观测项目”真的有实际意义,不是纯看风景,其他零碎的东西不说,对学校地理课就有很大帮助。

  现在的学校上课不像路云小时候那么枯燥了,那时候上地理课要么是地理老师徒手在黑板上用粉笔展示画世界地图的绝活。

  要么就是搞一个地球仪过来。

首节 上一节 130/18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