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穷养的我被迫开始二周目 第159节

  他基本上都是以最大的善意去揣测别人的想法。

  “嗯嗯,哥,我信你。”

  “哥,要是咱们这次扩张成功了,我一定给你包个大红包!”

  唐柯终于听到了自己想听的,心里的气也消了个差不多。

  “行。”

  “但我得给你说清楚,我不是为了你这个大红包才帮你的。”

  “是看在咱两家的亲戚关系份上。”

  “别人让我帮我还不帮呢。”

  “哥,我明白!”

  “嗯嗯。”

  ……

  ……

  回去的路上。

  苏澄想要开车,但叶黎没让。

  她怕苏澄情绪一激动出车祸,所以让秦奋开着车载他们回去。

  苏澄:???

  “栗子姐,我没那么不堪吧?”

  “我不管哈,情绪不平稳的时候不能开车,容易出事故。”

  秦奋拉开了主驾车门:“澄哥,还是让我开吧。”

  “行吧行吧,那我坐后面。”

  苏澄没有叶黎想象的那么着急上火,他是个情绪稳定的人。

  但刚刚跟唐柯battle了一下,心里确实有点脾气。

  苏澄扭头看向身边表情木讷的张烊文,他的脸都有点白了。

  小张公子这幅表情,一下子让苏澄笑了出来。

  “你咋了,没事儿吧?”

  “没事儿澄哥我没事儿。”

  “刚刚是不是吓到你了?”

  “呃……有点吧。”

  张烊文运气其实挺差的。

  第一次外出跟客户谈判,就碰上了苏澄和唐柯battle吵架,两人针尖对麦芒谁也不让谁。

  虽说苏澄一开始就立于不败之地,但那个场面确实把他给吓着了。

  张烊文以为商务会谈是那种……大家都西装革履地穿着西装,喝着咖啡,和善的交换彼此的意见,充分讨论双方的观点。

  即便达不成合作,最后也会亲切地握手告辞。

  张烊文哪儿能想到两人吵那么厉害啊。

  虽然谁都没带脏字,但激烈程度不亚于在骂架。

  店里的顾客即便买到了咖啡也假装自己在排队,纷纷驻足看戏。

  “你别慌。”

  “小场面,心里不要有阴影。”

  “这种人我们见得多了,有时候他们就是欠骂。”

  “你得慢慢学会接受允许这样的人存在。”

  “平常可以练练拳击或者散打,等你自己能独立谈判的时候能派上大用场。”

  张烊文:???

  大用场?

  他这份工作还需要武力值吗?

  “需要啊!”苏澄肯定道,“我们的叶组长就练了,等到时候让叶组长给你找个教练。”

  叶黎朝苏澄翻了个白眼:“小张,你别听他胡说八道。”

  “咱们不用练散打什么的。”

  “哦哦,吓我一跳,我是真不擅长那个。”

  张烊文不得不夸赞叶黎。

  “叶组长,你的脾气真好。”

  “那是,栗子姐是出了名的好脾气,但她可不是好好先生哦,你可不要惹她。”

  叶黎瞪了苏澄一眼。

  如果她现在不是坐在副驾驶而是后排的话,肯定狠狠地给苏澄一拳。

第167章 人格划分

  可以确定的是。

  唐柯的学历是真的不是吹出来的,有一定的逻辑能力。

  而且苏澄还能推断出,他对思维和逻辑进行过专门的训练。

  八成打过学校的辩论赛。

  之前苏澄还经常上网搜这些高校辩论赛的视频来看。

  到后面自己水平上来以后,越来越不喜欢。

  感觉有一些辩论真的就是没理说三分,为了辩论而辩论。

  甚至有些辩手,辩着辩着自己都被自己的离谱言论绷不住了。

  为了反驳而反驳,为了辩论而辩论。

  最后苏澄算是看明白了。

  很多参加辩论赛的都是喜欢抬杠的潜在反驳型人格。

  苏澄心目中的最佳辩手应该是前总统克林顿那种思维,小余总那种立论,有理有据的进行辩论。

  哦对了,小余总也是江城大学的。

  唐柯估计也崇拜小余总学长这种辩手,但他刚刚没理还要跟自己辩三分,苏澄属实难绷。

  白嫖是不可能白嫖的,他搁这儿辩tm呢?

  真就喜欢彰显优越感,喜欢抬杠。

  能感觉到。

  唐柯很在意学历这个事情,所以才提出看简历,顺便为自己彰显优越感进行铺垫。

  他在看过秦奋和张烊文的简历得知两人是海外名校毕业的时候,眼神都变了。

  其实留学这个东西还是挺有含金量的。

  尤其是在什么都强调集体文化的亚洲。

  上个幼儿园都要告诉小朋友,小朋友们你们是一个集体,要有集体荣誉感巴拉巴拉。

  因为海外更喜欢个人英雄主义。

  这种文化更容易产生效能感,因为背后的代名词就是:

  出众。

  卓越。

  高效。

  骄傲。

  我他妈就是牛逼!

  其实人都是喜欢个人英雄主义的,只不过在亚洲大文化背景下,这方面的天性被长期压制。

  出国以后,在那种文化背景下生活一段时间,这方面的天性被逐渐释放,在一定程度上会提升个人自尊。

  值得一提的是。

  帝豪集团的整体文化也是更倾向于个人英雄主义,没有过分的强调集体。

  从帝豪集团的分红就能看出来了。

  大家都有份,但具体还是有很大倾向性。

  苏澄占的比例是最多的。

  在生活、职场,大多数正常普通的现实环境中,集体荣誉就是个几把。

  但个人自尊的提升,往往也会变得更加高傲。

  后面这个心理现象比较有意思,但也很抽象。

  说几个通俗易懂的例子就明白了。

  在市里生活久了,回到县里就会莫名有一种优越感。

  千禧年就在京州安家落户的那代人,每次回老家跟亲戚吃饭,也会有一种优越感。

  甚至不需要是京州,大城市回小城市,小城市回山里就有。

  留子回国以后,张口是我在英吉利怎么怎么样,闭口我在北美怎么怎么样。

  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出国留学除了在知识方面的提升,还有个人自尊的提升,但也容易变得更骄傲,跟性格也有关系。

  像秦奋,即便斯坦福他也没什么骄傲的。

  苏澄说的都是正常情况下,留学确实牛逼。

  但前提不是被家里硬喂资源的平庸孩子。

  平庸的人出去了也就是混个一两年。

  镀金终究不是真金。

  最经典的就是,一年英水硕,一生英伦情。

  在外面本事没学到,坏的学了一大堆,不是骄傲这就是那骄傲那。

首节 上一节 159/25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