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薪就能变强,我有十亿员工! 第778节

  三楼的一间书房内,黎泽钜握着茶壶,动作从容地给对面的父亲斟满了茶水。

  黎嘉诚端起茶杯,细饮一口。

  八十余年的人生阅历,让他见识了无数堪称惊艳的商界奇才。

  那些人物眼光独到,精力过人,短短几年便能创下数十亿身家,柳銮雄、武光正之辈便是其中代表。

  但他深知,这些人的成功,背后无不脉络纵横、根基沉稳,压根不是白手起家。

  他们无外乎两类:一类是充分借力港岛背靠内地、联通世界的枢纽地位,游刃于东西方之间,做好“中间人”;另一类则能洞察人性的贪婪与恐惧如何左右市场,预见政策转向所蕴含的巨大机遇。

  正因如此,当一份履历呈现在他眼前,对方的每一步都精准踏在最关键的时势节点上,黎嘉诚不由得陷入沉思:“这般人物,若非自身能力卓绝,便是父辈余荫庇护,或是姻亲之力加持。

  可此人既无背景,亦无依托实在令人费解啊。”

  “父亲,这世上终究是有天才存在的。我现在更担心的是,一旦谈判失败,集团至少要损失15亿美币的现有产业,还有100亿美币以上的预期收益。”

  黎泽钜语气平缓地说道。

  对他来说,没赚便是亏!

  黎家在新能源产业布局了三年,眼看内地正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马上就要摘果子了,谁曾想,深蓝科技竟突然捷足先登,连锅带碗,把菜全给抢走了,一口汤都没留。

  “我听说,深蓝科技的锂矿都是靠深城中枢司和安国协会出面协调才拿到的。可他们明明知道黎家手里有两座大型锂矿,却连一份订单都不肯分给我们。”

  黎嘉诚嘴角一扬,自嘲地笑了笑。

  “您的意思是,是燕京”黎泽钜欲言又止道。

  “泽钜,都怪我是个华人啊。”

  黎嘉诚微微一叹,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

  闻言,黎泽钜心头一凉。

  ……

  ……

  第二天,即9月29日,康乐广场8号交易广场。

  一辆同时挂着内地与港岛牌照的迈巴赫缓缓停下,小李待车子停稳,立刻下车绕到后座,为陈延森拉开了车门。

  身后的奔驰商务车上,四名安保人员迅速下车,默契地形成护卫姿态,簇拥着陈延森朝大厅走去。

  来往的行人很快就认出了他。

  “陈延森来港岛做什么?”

  “这里是港交所总部,当然是买股票!难道买鸡啊?”

  “对了,我想起来了!橙子科技有意向在港岛上市,他多半是来参加问询会的。”

  “不愧是华人首富,港岛废除了25年的AB股制度,居然为他修改规则,啧啧啧!”

  路人嘀嘀咕咕地点评道。

  港岛为何不接受“同股不同权”?

  原因也很简单,本地的中小投资者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被英资财团坑惨了,上市公司通过B股转移资金,触发股民抛售潮,导致股市大跌。

  为稳定市场,港交所赶忙叫停,并在两年后正式废除了AB股制度。

  去年阿狸本想在港岛上市,但由于特殊的“合伙人制度”,最终被港岛拒之门外。

  而橙子科技,却是港岛重启“同股不同权”后的第一个试点项目,是被主动“请”来的。

  要知道,单是橙子科技的估值就突破了2000亿美币,倘若他们毫无作为、不做改变,只会把一个又一个高新科技企业推向纳斯达克或纽交所。

  而华国本土企业在海外上市后,必然会导致本国资金向外流失。

  因此,经过商讨之后,港交所不得不放开限制,允许拥有双重股权结构的公司在港岛上市,但需要通过规则限制它的“滥用空间”,确保中小投资者权益不被过度侵蚀。

  陈延森刚走两步,就看见了守在门口的周受志和高伟林。

  一周前,两人就已抵达港岛,这段时间一直在为橙子科技的上市事宜忙碌奔波。

  “老板!”周受志和高伟林异口同声地招呼道。

  陈延森微微颔首,目光扫过两人略带倦色却依旧精神的脸庞,语气平淡却带着安抚之意:“辛苦了,问询会的资料都准备好了?”

  周受志上前一步,递过一份折叠整齐的文件,然后解释道:“我和高总都核对三遍了,问询方向主要集中在橙子 OS的生态壁垒、海外销售数据真实性,还有同股不同权架构下的中小股东权益保障方案。

  数据部已经补充了近半年东南亚、欧洲和北美市场的用户增长曲线,还附了第三方审计机构出具的流量真实性报告,应该足以应对证券协会的审查。”

  高伟林则补充道:“老板,问题不大!说白了,这场问询会,不过是走个流程罢了。”

  陈延森接过文件,随手翻了一遍,随后还给了周受志:“规矩是给守规矩的人定的。”

  他将橙子科技的上市安排在港岛,仅仅是卖李先生一个人情。但谁要是敢跳出来阻挠,根本轮不到他动手,上面就会一铁拳砸下来。

  因为规矩再大,大不过制定规矩的人!

  说话间,一行人已走进大厅。

  只见一名西装革履的六旬老者,正领着两名中年人,大步流星地朝陈延森迎过去。

  “陈先生,幸会!”

  周松涛还未走近,便面带笑意地抬起了右手。

  “周会长,久仰大名!”

  陈延森在来港之前,就曾仔细翻阅过港交所和港岛证券协会的负责人资料。

  眼前之人,正是港交所的会长周松涛!

  他已年逾六十,额头秃得厉害,头发约莫一半都白了,典型的地中海发型。

  但脸上气色极好,白里透红,整个人瞧着精神抖擞,不见丝毫老态。

  “陈先生,里面请!问询会不急于这一时,先坐下来喝口茶。下午我约了几家券商机构的董事,正好借着打球的功夫,把生意上的事也谈了。”

  周松涛一边说,一边拉着陈延森往电梯口走去。

  “周会长说的球场,该不会是粉岭球场吧?”

  陈延森笑着问道。

  “噢,陈先生下午有约?要不,我把时间改到明天。”

  周松涛立刻会意,秒懂陈延森话里的意思。

  “无妨,谈正事要紧!”

  陈延森摆了摆手道。

  黎泽钜的来意,他很清楚。

  这场交谈要想让双方都满意,可能性微乎其微,除非黎家愿意给他当“小弟”。

  所以,下午安排两场事来谈,时间刚好用得过来。

  周松涛听后轻轻一笑,顿时就懂了陈延森的言外之意,无非是他遇上了不好推脱的应酬。

  两人走进办公室后,周松涛亲自煮水泡茶。

  交谈仅持续了三个小时,陈延森当场就拿到了上市批准函。

  如果换成其他人,往往需要一到两周才能走完流程,可他只用了短短三个小时便搞定了。

  毕竟关于橙子科技的盈利合理性、未来发展规划这类关键问题,周受志早就在IPO招股书里做出了清晰明确的说明,无需再额外解释。

  有些上市流程的要求极为严格,只要稍有差池,就大概率会被驳回;但很显然,橙子科技完全不用为这些潜在风险费心。

  陈延森在港交所待了一上午,转眼到了中午,他邀周松涛去附近的彤福轩用餐。

  饭后稍作休息,两人便乘车前往位于粉岭的哥尔夫球会。

  同一时间。

  港岛的上流商圈里,眼下都在热议陈延森和橙子科技的上市近况。

  有人对此嗤之以鼻,也有人急着动用自己的人脉,盼着能和陈延森见上一面,好借此和森联资本搭上线、建立合作,想要借此机会涉足内地的高新技术产业。

  另一边。

  在安保车队的护送下,陈延森和周松涛没一会儿,就赶到了粉岭球场。

第702章万亿的预估市值,港岛金融圈的香饽饽

  九月末的港岛依旧闷热,车轮碾过粉岭郊区的柏油路时,几只雀鸟藏在枝叶间,发出短促的叫声。

  哥尔夫球会无疑是亚洲顶级的高尔夫俱乐部之一,曾多次承办国际职业赛事。

  它始建于1889年,至今已拥有上百年历史。

  对港岛的老牌富豪家族而言,祖辈三代里,不知有多少人曾在这里谈成一桩桩生意。

  据说当年黎嘉诚以“蛇吞象”的魄力,联合船王鲍玉刚收购九龙仓时,双方的密谋之所,便在这座高尔夫球场。

  透过车窗,可以看见窗外的建筑群,大多带着旧时的典雅风格,尖顶的玻璃花窗折射着晨光,门前的草坪修剪得如同绿色丝绒,连草叶的高度都像是用尺子量过一般。

  穿深绿色制服的球童早已候在一旁,一见陈延森和周松涛下车,立即上前躬身接过球包,动作轻得没发出半点声响。

  在哥尔夫球会工作,业务能力可以有短板,但“眼力见”绝不能欠缺。

  因为这里来往的人非富即贵,随便得罪一位,都可能是港岛举足轻重的人物。

  更何况,这名球童不仅认识周松涛,更认得陈延森,自然不敢有半分怠慢。

  “陈先生,你和黎泽钜约了几点钟见面?”

  周松涛陪着陈延森径直往球场深处走,刚迈出几步,突然开口问道。

  “两点半,还有一个小时。”

  陈延森轻描淡写地说道。

  “那时间还早,我先带你去认识认识港岛投资界的人。”

  周松涛点点头,接着说道。

  橙子科技眼下的估值就有2000亿美币,相当于一万多亿华元,一旦顺利上市,大概率能超过企鹅,登顶科技股榜首。

  不过,要是和几家大型银行的市值比,现在还少了几千亿。

  在港岛金融圈看来,橙子科技简直是一个香饽饽,只要能拿到承销资格,起码能入账好几亿。

  什么是上市?

  说白了,就是公司、券商与证券交易所三方联手,把“蛋糕”做大的过程。

  其中,公司能通过上市实现融资,交易所能赚取交易佣金,券商则可以收取保荐费、承销佣金和合规顾问费,最终三方都能赚得盆满钵满。

  尤其是像橙子科技这样的企业,发展速度快、市场潜力大、估值又高,单靠它能赚到的钱,往往抵得上几家甚至几十家中小型企业的总和。

  不仅海外券商蠢蠢欲动,连港岛本地的券商也想争一争。

  就算最终拿不到主承销资格,至少也要混个联合承销的名额,从中分得一杯羹。

  就像当初拼呗上市时,为何高盛、瑞信、摩根士丹利等五大承销机构会愿意全力运作,把原本34美币的发行价,硬生生抬高到40美币?

首节 上一节 778/8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