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学霸?我只是天生爱学习 第93节

  “看样子,他遇到麻烦了。”

  “不能吧?”

  李泽翰也有些动摇了,如果陈辉比他晚半个小时一个小时交卷,他的炫耀还说得过去。

  可若是陈辉一直到考试结束才出来,那他的炫耀就没有意义了。

  “他肯定是早就做完了,只是没有交卷而已。”

  “你还不知道吧,昨天阿赛决赛成绩出来了,他拿了代数与数论赛道金牌。”

  邓乐岩轻叹一声,“有得必有失吧。”

  他没有告诉几人,他也拿到了组合与概率赛道的银牌,而他可以肯定,自己能够拿到CMO金牌。

  一时间,他竟生出高处不胜寒的孤独感。

  “什么?”

  “大哥这么强?”

  李泽翰惊呼一声,伸手掏兜,才想起来今天考试他根本没带手机。

  这些天他们都在全力准备CMO,根本没时间关注网络上的事情,所以即便昨天阿赛成绩公布在网上掀起了惊涛骇浪,但燕北大学的校园将这些风浪全部隔绝在外。

  王潇也释然,怪不得那个家伙到现在都还没出来!

  他们决定就在这儿等陈辉出来,然后一起去农园吃饭。

  这一等,就是两个多小时,中间陆续有不少人走出考场又离开,却始终不见陈辉的身影。

  叮铃铃!

  铃声响起,前方考场如同苏醒的巨兽,发出窸窸窣窣的动静。

  几分钟后,人群潮水般涌出考场。

  “第三题你们做出来没?这都是什么题啊,也太怪了吧,这还是数学吗?”

  “什么第三题,我第二题都不会做,完了完了,今年是没戏了……”

  “希望明天的题目能够正常点吧。”

  “还好第一题简单,不然就要挂零了。”

  “没想到CMO还会考欧拉遗产问题,这种小学生题目,纯纯就是送分题!”

  “是啊,虽然题目做了些小变形,但也不算难,有21分进账也是不错的,希望明天再拿二三十分吧。”

  “什么变形?”

  “第一题没说每天发的奖牌数相等啊,肯定不能用欧拉遗产问题解法去求解,你不会没注意吧?”

  空气顿时冷却下来,那位提问的同学脸色顿时煞白。

  这下好了,一分都拿不到了。

  有人欢喜有人愁,但这个点才交卷的,大多数也都不太能欢喜得起来。

  当他们看到自家老师竟然在考场外等候他们,不少学生都满心感动,人间自有真情在!

  尤其是那些发挥失常的考生,更是眼眶红润。

  只有蓉省的考生们眼中满是失望,其他省的考生都有老师接,只有他们,只能孤零零的自行回去。

  真是伤心!

  等候在考场外的老师们却摇头叹息。

  原本他们还以为是今年的题目太简单,但看到自家学生那没出息的样子,再回想那位十几分钟就出了考场的小家伙。

  人比人……

  十几分钟后,考生和老师们都陆陆续续离开,甚至连监考老师都拿着收起来的答卷离开,苏醒了片刻的巨兽再次沉睡,考场恢复了之前的安静,变得空空荡荡。

  李泽翰三人面面相觑,看向已经空了的考场,小小的眼睛中充满了大大的疑惑。

  他们并没有在刚才的人群中发现陈辉的身影。

  邓乐岩王潇两人更是看向李泽翰,眼神中满是怀疑。

  “不可能啊,我一个小时就交卷了,大哥难道做得比我还快?”

  “怎么可能有人一个小时就做完三道题?”

  李泽翰喃喃自语,自己也对自己产生了怀疑。

  “叽里咕噜什么呢?”

  这时,魔都数学会副会长李谨言走了过来,看向李泽翰说道,“怎么,没等到你要等的人?”

  “爸,在我之前还有人提前交卷吗?”

  李泽翰这才想起来,老师们一直在教室外,肯定知道。

  “当然有啊!”

  “你怎么不早告诉我?”

  “你也没问啊。”

  李谨言老神在在,显然,他是故意的。

  “交卷的人是不是陈辉?”

  “是!”

  得到肯定的答复,三人一时间五味陈杂,充满了挫败感,但不知道为什么,竟然还有一丝欣慰。

  “李叔,他花了多长时间交卷?”

  王潇也开口问了一句。

  “十七分钟!”这个时间李谨言记得很清楚。

  “什么?”

  三人瞪大眼睛看向李谨言,所有情绪瞬间消失,只剩下震撼!

第115章 高阶拓扑绝缘体的分类

  燕北大学,未名湖北岸,怀宁园,

  “数学就是如此,失败总是贯穿始终。”

  田阳在前方漫步,头也不回的低声说道,眼中充满了回忆之色。

  当年他也是如此,在无数次的失败挫折中挣扎,甚至一度想要放弃,最终凭着一腔热爱,做出了突破性的成果,取得了惊人的成就。

  前些天他们讨论出来的方案已经被验证是错误的,他没有回头也能感受到学生茫然的心绪。

  一路上袁新毅都是魂不守舍的,显然是有心事。

  “如果觉得累了就休息一阵。”

  田阳继续向前,视线越过未名湖岸边垂柳冒出的嫩芽,看到了对面未名湖畔涌出的CMO参赛者,“最近燕北大学正在举办CMO,或许我可以给你安排一场讲座,到时候去接触接触那些年轻的小家伙,跟年轻人接触,总是会让人心情愉快。”

  他想到自己当年,想到了收袁新毅当学生的时候……

  一直沉默跟在田阳身后的袁新毅也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焦急。

  第一天考试都结束了!

  想到藏在心中的那件事,袁新毅心头一动,终于开口,“老师既然喜欢这些小家伙,为什么自己不去跟他们接触接触呢?”

  田阳微微摇头,“十几年前我还能去大浪淘金,现在,没那个精力了。”

  “如果是真有好苗子呢?”

  袁新毅追问,“老师难道也不动心?”

  “怎么,你有看上的好苗子?”

  田阳何等人物,自然听出了弦外之音。

  看向未名湖对岸结束考试,往食堂狂奔的CMO参赛者们,田阳轻笑摇头,“我已经老了,平时讲讲课,给年轻人们启启蒙还行,培养个关门弟子,还是算了吧。”

  “当然,若是有高斯欧拉那个级别的天才出现,我还是会心动的。”

  田阳回头,笑着说道。

  高斯欧拉是何等人物,这等天才亿中无一,他当然是不抱希望。

  “倒是你,也到了开宗立派的时候了,遇到好苗子不妨好好培养,多跟年轻人接触,说不定他们会带给你意想不到的灵感。”

  意想不到的灵感吗?

  袁新毅心中咀嚼着这句话。

  已经有人带给他了!

  欲言又止,他最终还是没有把这件事告诉老师,话到嘴边,变成了,“好的,老师,那我去了。”

  田阳也没想到袁新毅竟然真的动了收徒的心思。

  这可跟在学校带学生不一样,这种学生,与古代的师徒无异,就像他与袁新毅,就像他跟他那已经决裂的老师。

  “去吧。”

  短暂的错愕后,他也替袁新毅感到高兴。

  同时也有些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天才,才能入得了袁新毅的眼。

  不过只要袁新毅收了徒,终归是能见到的,倒也不必急于一时。

  ……

  【你的数学等级,由2级73%提升到74%】

  翻过这篇打印好的论文的最后一页,合上论文,陈辉开始思考论文选题的方向。

  这些天他也看了不少凝聚态物理相关的论文,心中也构思了几个方向,比如莫尔超晶格系统中的关联效应,去探索二维材料,石墨烯、过渡金属硫化物等堆叠形成的莫尔超晶格中的超导、磁性等奇异现象。

  这些天他也了解了可控核聚变,目前最有希望的两种方式就是磁约束和激光约束,但陈辉认为,磁约束实现的可能性更大。

  而磁约束的托卡马克装置,需要用到超导体,甚至室温超导就是实现磁约束可控核聚变的关键。

  他对此也很感兴趣。

  但这个方向更偏向物理,需要大量实验数据支撑,然后使用紧束缚模型、重整化群方法等数学工具建立模型,最后再进行实验验证,然后不断重复这个过程。

  而这种实验,对材料制备工艺要求极高,显然不是目前的他能够达到的。

  同时模型参数也极为复杂,很难在这些复杂的实验数据中找到唯一确定的物理机制。

  了解了爱因斯坦是如何创立狭义、广义相对论后,陈辉就从心底抛弃了这种落后的科研方式,若真要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他也会选择先通过数学的方式建立模型,再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但显然,以他目前的物理水平,还不足以找到能够建立起模型的对称性。

  物理迟早是要学的,他的目标是补全杨-米尔斯理论的缺陷,任何一个数学和物理方向的学者,都不可能不对大一统痴迷,陈辉也不例外。

  只不过这个方向暂时只能放入备选。

首节 上一节 93/10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