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滩崛起的百年豪门 第117节

  费信敦开口说道:“陈先生建议的分层销售,会大大的促进房地产投资,对我们工部局的税收也是有利的。”

  这是个很浅显的道理!

  分层销售,将让更多地产商拿出资金去投资房地产,那么建筑资金就会增加,也需要纳税;同时,分层销售意味着房契的转移,那就更需要纳税。

  所以陈光良对工部局的纳税,是有重大贡献的。

  陈光良回应道:“当然也会有更多的人安居乐业,不是吗?”

  众人纷纷笑了起来,同样的事情,大家站着的角度不一样。

  其实陈光良更该说:“我也能赚到更多的钱”

  这是一个‘三赢’的局面!

  只有虞洽卿的表情中,闪过一丝担忧。

  原来,他作为沪市最大的‘房东’,很担心大家都有了房子后,那么谁来承租他们的房子?

  聊了几句,陈光良便识趣的脱离‘大佬群’,在酒会随意的转起来。

  再过几年,自己要不要争取一下‘工部局会董’的位置?

  要知道,此时的杜月笙,都还不是‘法租界’公董局的会董,应该是下个月上任。这个位置,可以说是杜月笙奋斗最大的目标了。

  “陈先生,在下永安公司的郭琳爽!”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走过来,语气不甚友好的说道。

  原来是你这个傻蛋!

  陈光良如是的想到,这个人不就是傻傻的不知道跑的‘傻鸟’,永安郭家的冤死鬼嘛!

  “郭先生好”

  郭琳爽不知陈光良在心里编排他,而是语气比较居高临下的说道:“陈先生,听说你是金城购物中心的顾问?”

  圈内人都知道陈光良虽然是‘金城购物中心’的顾问,实则怕是重要的发起人。毕竟陈光良在地产界,向来非常创新,而恰恰‘金城购物中心’便是创新举措。

  金城购物中心在今年的三月份开工,并进行大张旗鼓的报道,大谈长远的规划,大谈远大的前景,以此来吸引人的眼球。

  陈光良很平静的说道:“是在下”

  郭琳爽随后便说道:“我觉得金城购物中心是一个非常差的主意,你们拥有百货零售的经验嘛?没有。那凭什么取得成功?”

  此时,四周已经围了不少华人看热闹。

  陈光良没想到,这个郭琳爽如此居高临下,看来真是有些盛气凌人,毕竟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将顾竹轩这种混混头都赶出地盘。

  顾竹轩原来的‘天蟾舞台’,就位于永安百货的旁边,那幅地对永安百货可以说至关重要。

  因为目前永安百货的地皮,是租赁的哈同地皮,大概在四十年代中期到期。合同到期后,地皮上的建筑物,将直接还给哈同,连同地皮。

  届时不用想,哈同后人‘小哈同’都会狮子大开口,毕竟好拿捏。

  所以这个时候的永安家族,就已经未雨绸缪,将顾竹轩的那幅地皮强制征用,然后盖一个‘永安百货’副楼。

  这样一来,等合同到期后,小哈同多少要顾及一下这个副楼的存在,永安百货业不至于彻底无路可走。

  陈光良笑道:“如果不成功,郭先生为什么如此紧张?”

  郭琳爽如此盛气凌人,陈光良依旧笑脸相迎,这可不是他胆子小。

  因为陈光良一直信奉一句话——胆量用来对生意,不对人。

  如果能对他赚钱有利,他甚至单枪匹马去枪击顾竹轩的府邸,以此来制造混乱,给自己一个成长的机会。

  所以面对郭琳爽的语言挑衅,陈光良保持着一颗很平淡的心,因为这不影响他赚钱,自然也不会爆发直接的冲突。

  郭琳爽笑着说道:“我只是来陈述一件事实,没有别的意思,那我们拭目以待了!”

  随后,转身离开!

  周围的人若有所思,金城银行的‘金城购物中心’在设计和规划上,是打造一个‘购物的中心’,并且大肆宣传。

  这样一来,自然也是动了永安百货、先施百货、新新百货这些粤省的蛋糕,郭琳爽猜到提出这个建议的,可能是陈光良,自然过来洗涮一番。

  其实,陈光良也不是很有谱。

  金城购物中心,预计将在1931年的夏季开业,正好赶在9.18前面开业。

  届时,1~4层是购物中心,5~6层是写字楼,7~8层是酒店式公寓。

  在招商方面,一定要精挑细选,不能让档次低的品牌和公司入主,这样不利于长期发展。

  恰恰是在这一点,陈光良有些担心,永安、先施、新新这些能在沪市称霸‘百货行业’,根本愿意是他们粤省人在海外的‘侨胞’经历,认识很多的供应商。

  在这一点上,是其他人没有的优势。

  当然‘金城购物中心’的特点是,以一个‘全新的商业模式’去吸引那些有渠道的人来这里开店,相当于是‘广纳百川’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最后有一点,就算失败,也不管陈光良的利益,所以他才无所谓!

  第二天,恰好是陈光良和程子康约定的会面日子。

  现在的程子康可谓春风得意,他之前投资的上百万地皮,已经翻了两倍多,为公司赚了数百万的账面利润。

  至于程子康打算如何安排这些地皮——或高价出售、或建房出租,陈光良一向不进行干涉,毕竟人家也是大银行,是有自己的打算!

  另外一方面,程子康还将精力放在‘金城购物中心’上面,毕竟这可是个大项目。

  按照他们的预期,这个项目可以为金城银行带来每年35万大洋的租金,扣除地皮佣金18万,再加租金税、开支,保守每年在12万的利润。

  而总计投资45万建筑费,再加两年的租金(有一年租金可用顶手费抵消),算下来一年的利率高达15~20%,对于银行来说相当的划算。

  “整体布局方面,我们还是要参照永安、先施,不要贸然招租进来那些低档、无用的生意,这样会拉低整个购物中心的档次。另外四楼不仅要有餐厅,应该还有一个儿童游乐场,有时候顾客逛街,甚至可以把小孩子寄托在游乐场.”陈光良讲解着购物中心的关键。

  程子康点点头,说道:“很有道理,虽然叫做购物中心,但实际上也是因为我们不懂百货,所以才海纳百川,但我们则需要把好总关。”

  再这一点上,程子康还是很聪明好学的。

  两人聊了不少,程子康也越来越精通‘购物中心’的奥妙,当然这个时代的购物中心,还是有很大局限性的,但也算初步成型。

  期间程子康聊起一句话,引起陈光良的主意。

  “这个永安百货确实盛气凌人,他们不仅做百货生意,还做纺织等制造业,甚至还延伸到银行领域,吸纳外面的存款。”

  本来就是一举感叹的话,感叹永安的强大。

  而且也是事实,永安的纺织业,可是做得相当的大,资产千万的那一种。

  不过陈光良却抓住一点,并问道:“吸纳外面的存款,那我怎么没有在沪市看到过永安银行的很多门市部?”

  程子康笑道:“你不知道,现在是银行可以吸纳存款,钱庄也可以吸纳存款,永安银行可能还没有取得南鲸政府的银行牌照,所以吸纳存款也不违法的。”

  “真没有银行牌照?”

  “应该是吧!”

  陈光良又问道:“那办理银行牌照,要去哪里申请?”

  程子康一愣,以为陈光良要开办银行,但还是说道:“南鲸财政部陈老板,你不会也想开银行吧?”

  陈光良笑道:“我和各家银行关系那么好,岂会再自己去开银行!”

  这是真心话,他对开银行没有执念,更何况就算开了银行,以后也会被南鲸政府吞并和控制,何必去做他人嫁衣。

  倒是他想尝试一下开钱庄,方便自己炒‘标金’,当然他未来岳父便是经营钱庄的,说不定也不用那么麻烦。

第156章 对事不对人

  一篇‘愚园路的大变革’新闻,将愚园路的地价彻底炒起来。

  在这篇文章中指出:在两年前的愚园路还只是成片的农田,随着长江地产的介入,愚园路开始兴建大量的新式里弄和花园住宅;文章还指出愚园路将在三年内,将成为沪市中档住宅区的集中地,同时相应的商业配套设施也将会出现。

  此篇文章引来不少投资者纷纷关注,同时一些拥有愚园路地皮的人也纷纷捂着不售,或者喊出惊人的高价。

  以西段为例,有人已经喊出8000元每亩的价格,中段更是已经上涨至12000元每亩以上,东段则涨到20000每亩以上。

  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愚园路地皮暴涨近50%。

  虞伯瑛来到孙春生的办公室,脸色苦道:“老板,最近长江地产大肆炒作愚园路的地皮,现在的价格是一天一个价,我们若是介入,恐怕会继续推高这里的地皮,并且成本大增。”

  锦兴营业公司在愚园路找了一圈,地皮没有买到,反倒是看到愚园路地皮大涨的情况。

  孙春生则不以为然的说道:“越是如此,我们越要介入,这里的前景很好。而且相对于靖安寺路(南鲸西路)的地皮,这里的价格也不算高。没问题,抓紧时间入手,西段和中段的地皮,我们也可以分层分期的去销售,东段的地皮我们可以盖高级公寓收租。”

  上次南鲸西路的大华饭店60亩地,单价就已经4万,实际上还有一幢四层的建筑(大华饭店),当然这里的地皮,已经比愚园路东段更加靠近南鲸东路的繁华地带。

  愚园路最东段的地皮,现在的价格恐怕也有三四万的位置。

  虞伯瑛闻言便说道:“好,我继续去市场打听谁家会出售地皮!”

  孙春生点点头,他这次势要在愚园路和长江地产来个竞争,以挽回自己损失南鲸西路那幅地皮。

  “分层、分期,快速积累原始资本,这个陈光良果然是商业奇才!”

  虽然两人有旧,但孙春生也不得不佩服陈光良两下改变‘地产模式’的手段。

  事实上,前世的孙春生就比较容易接受新兴模式,在‘租地代建’模式诞生后,他第一时间开始跟风。那个时候他其实已经破产,但只是锦兴营业公司破产,他本人依旧利用‘租地代建’模式,迅速发展到后期的‘每年可收租8万大洋(折合)’的规模。

  这一世,陈光良的‘租地、代建’模式一出来,孙春生也利用这种模式,开发出三十多幢洋楼。这不刚刚取得成功,又被陈光良的‘分期、分层’模式吸引,随即转而学习起来。

  接下来,就看看‘师徒间’谁更高明了!

  陈光良查看了一下这个时代开银行的条件,大致要求是:

  第一,注册资本最低十万大洋,缴纳10%作为保证金。

  第二,发起人至少五名,并具备相应的资格和信誉。

  第三,董事长和总经理要是华夏人,并且必须具备在国内外银行或金融机构工作的经历。

  基于此,陈光良的一个想法暂时落空,不过他却约见了虞洽卿一起吃饭。

  如今的陈光良,也算是‘宁波帮’的后起之秀,势力也初步建立起来,至少已经不是顾竹轩这种流氓可以拿捏的对象。

  “虞公,有个生意想请你做!”

  虞洽卿打趣道:“听积蕃(方椒伯)讲,你现在和严家在联姻,还有什么生意想到我的?”

  陈光良回应道:“虞公说笑了,这是还没有定。”

  虞洽卿则很自信的说道:“放心吧,我要不是没有适合的女儿,我都想让你做我的女婿。对了,是什么生意?”

  这个年轻人,绝对是潜力无限的那种,虞洽卿也很好奇。

  陈光良随即说道:“我观永安公司没有注册银行牌照,却在吸纳存款。而南鲸政府已经建立一定的时间,对这种情况肯定会加以规范,可能颁发不注册银行牌照,不允许吸纳存款的规定。”

  虞洽卿愕然,随即脸上陷入一丝喜色,但一闪而逝。

  他故意说道:“你的意思是?”

  老狐狸!

  陈光良对虞洽卿不是非常了解,但知道他是一个很精明的商人,而且对财富是非常渴望。有两点事情可以证明:第一,当初面对浩浩荡荡的‘减租运动’,虞洽卿是大家第一个批斗的对象;第二,后世虞洽卿曾在沪市‘孤岛时期’,大发‘国难财’,当然立场不一样,肯定观点不一样。

  仅陈光良知道的这两点,他就觉得虞洽卿是典型的‘资本家’,当然他可能也好不到哪里去!

  “只要你向南鲸财政部提前注册永安银行的牌照,到时候法例一旦出来,那郭家就不得不花高价买下这张牌照。”

  虞洽卿已经知道这个办法,但这时候才说道:“你这个建议不错!我听说上次在工部局的晚会上,那郭琳爽当面洗刷你,看来是他惹错人了,哈哈!”

  陈光良一本正经的说道:“我这个人向来对事不对人,如果没有利益,我根本不屑如此做!”

首节 上一节 117/30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