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滩崛起的百年豪门 第223节

  陈光良不在意的笑道:“招商局那个烂摊子,哪里来的钱,他拿什么去买船,都自身难保了!”

  在1930年7月24号那天,招商局总办赵铁桥在招商局大门口,碰到了王亚樵派来的杀手,结果就被害了,那时候他44岁。

  而背后的凶手,则是李国杰,只是大家不知道,或者没有证据罢了。

  李国杰摆平了赵铁桥后,又砸钱打点各方关系,终于在今年(1932)初坐上了招商局总经理的宝座。这下他觉得稳了,立马开始利用手中的权力捞好处,收受贿赂,拿取回扣,还卖职位、卖轮船,整天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

  短短半年,招商局就被他搞得一塌糊涂,乌烟瘴气,还欠了一屁股债。

  赵铁毅回道:“这个不太清楚,但最近李国杰似乎活跃起来,频频发表一些宏伟计划,让人莫名其妙。”

  陈光良也不由得思考起来,莫非李国杰真的找到一笔庞大的贷款?

  此时的招商局,还不算真正的国有,依旧属于‘官民企业’,虽然国民政府委派了不少理事监事,董事长也是国民政府的官员,但掌握实权的却是李国杰这个私人股东。

  李国杰倘若真借到钱,应该首先去摆脱债务上的影响,至于看上环球航运的第一、二航线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自从环球航运站稳脚步后,这里已经是‘一块肥肉’,已经从英商怡和、太古手中抢下来的肥肉。

  “不管他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再说我们能航行,人家自然也能航行。别说是李国杰,就是南鲸政府真正掌握了招商局,不一样也是可能拿内河航线或我们已经占领的航线开刀,我们的政府啊,一向只会对付自己人的。”

  赵铁毅深以为然的说道:“这倒是,倘若我是招商局的管理者,就应该去努力开辟远洋航线,和列强一起竞争,在国内航线或沿海航线,则可以民营航运公司公平竞争。”

  陈光良笑道:“所以我们不适合管理招商局,先把民营企业的国内航线和沿海航线吃下,招商局就有足够的实力;至于能不能和列强竞争远洋航线,也得看政府的财政情况富不富裕,不然哪里竞争得过那些列强支持的船队。”

  虽然话说的难听,但这就是事实。

  真要被南鲸政府把招商局完全收回‘国有’,第一个开刀的就是内河航线的专营权,很多航线民营企业都不能运营,毕竟柿子要挑软的捏。

  赵铁毅说道:“这倒是”

  次日,陈光良来到花旗银行总行大厦。

  他踏进花旗银行大门时,发现一个熟悉的华人有些躲躲闪闪,他正欲打招呼,人家已经背过身子,快速的离开。

  交通部的次长陈浮木,打过交道,此次来沪公干,见面连招呼都不打一个,实属反常。

  “神神秘秘的,又在搞什么名堂。”

  陈光良心中嘀咕了一句,便不再理会。

  随后,他在银行职员的带领下,直奔花旗银行总经理麦凯的办公室。

  以陈光良如今的身份,这些洋行、银行的大班自然会直接见他,而不再需要什么买办的从中介绍,还要掏一笔好处费。

  花旗银行占据华夏外资银行的存款12%,是第三大外资银行;汇丰排第一,占据43%的外资银行存款(9亿多大洋),紧随其后的是渣打银行(麦加利银行),占据约16%的份额。

  双方一见面,陈光良在简单的寒暄后,便道明来意:“麦肯先生,我想向贵行抵押借贷一部分美元贷款。”

  麦肯笑着说道:“陈先生自己就是银行家,莫非还缺钱?”

  银行与银行之间,也可以借贷,叫做‘拆借’。例如某家银行的存款较多,但贷款渠道不足,就会愿意拆借给同行,拆借的利息浮动较大,可能这个月是8厘,下个月就是10厘,要视沪市的资金储量而定。

  陈光良回道:“银行毕竟不是个人的银行,我自然不会公私不分。另外,这一次我的贷款有些数额巨大,你看一下,这是我四家企业的资产情况。”

  要玩,就玩大的,他现在觉得自己的财富增长太慢了。

  如果老老实实的经营,光是每年的捐款和应酬,都能让他财富上不去。

  不捐款、不应酬,行不行?

  当然不行。

  ‘为富不仁’、‘社会名望不足’、‘政府随意拿捏’这些都将成为迎面而来。

  麦肯简单的看了一下资料,越看越惊讶起来。

  “长江地产的资产情况是霞飞路五十幢三层洋房、新城花园的七幢临街洋房香格里拉饭店长江出租车.环球航运粗略估计,总价值在1200万大洋(含现金流和金山航运)。”

  看完后,麦肯说道:“你们华人做生意真喜欢赌博,刚刚招商局抵押沪市的码头贷款三千万,如今你又准备拿出所有的资产抵押贷款。”

  陈光良惊讶起来,心道李国杰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居然敢私自盗卖国家码头,这可是杀头的罪啊!

  说是抵押,其实和卖给美国人没有什么区别,招商局肯定是拿着这三千万去补窟窿。

  联想刚才交通部次长陈浮木鬼鬼祟祟的,料想其一定是准备携款私逃。很简单,李国杰要想抵押这个码头,一定是要交通部审批,这个陈浮木一定是得到好处,准备逃亡国外了。

  因为他也明白,这事追究下来,他是首责。

  “麦肯先生,你觉得我的这些资产如何?”

  先把眼下的事情处理好再说。

  麦肯思考一下说道:“物业、酒店的资产,都算是比较优质的资产;长江出租车似乎也算不错,总归是在陆地上跑,唯独环球航运的五艘船在海上,算是风险资产。值不1200万大洋有待商榷,不过你打算借多少钱?”

  这个华商的信誉,自然是没有问题的。

  陈光良说道:“我希望借款200万美金,是美元贷款。”

  这种外资银行在华夏经营,其实很多资产都是银元和白银,当然美元也是很充足的。

  麦肯第一反应就是:“陈先生打算移居美国?”

  不然,要那么多美元做什么。

  陈光良想了想,说道:“不是,我打算进口白银。”

  麦肯眼睛一转,笑道:“走私白银吧?”

  这进口白银,自然要向南鲸政府申请,可不是随意可以进口的。但如果是在租界,却有着很多的办法,例如委托外资银行和洋行,非常轻松的在海外进口白银。

  陈光良不置与否。

  但麦肯比较热心这笔业务,便说道:“倘若我们审计陈先生的资产没有问题,200万美元贷款没有问题。不过,我希望这笔进口白银的生意,也由我们替你来完成。”

  顺手赚点佣金。

  陈光良当即说道:“好”

  只要借的是美元贷款,交给他的是白银,这笔生意他就有得赚了。

  又是美元贬值,又是白银上涨,这一来二去,赚的比借的还多的多。

  心情不错的走出花旗银行,这一次应该是赚外国人的钱了。

  花旗银行借他美元,不算亏,因为本身放在银行也会贬值;真正亏损的人,那就应该是出口白银的企业,可能是美国白银公司,也有可能是墨西哥白银公司,还有可能是澳大利亚白银公司,总之这几个是产银大国。

  至于花旗银行会不会利用自己的白银储备卖给他,基本上也不可能。因为目前华夏是白银最值钱的地方,本身这几年海外白银也流入华夏不少,所以花旗银行不会这样做。

  离开花旗银行,他立即约了杜月笙在香格里拉饭店吃饭,说是有重要事相告。

  很快,杜月笙也来到香格里拉饭店的包厢里。

  一见面,陈光良就说道:“杜先生,听说招商局的李国杰和你有点矛盾?”

  杜月笙摆摆手,说道:“和我能有什么矛盾。不过你既然这样问,那我就告诉你吧,招商局的李国杰坑了张老板一次,事情是这样的”

  原来,当初张啸林占了招商局一艘船,这一艘船可就是一家小银行,可以源源不断的产生利润。

  不过后来李国杰将这艘船拿去给虎头帮帮主王亚礁作为‘好处’,应该就是刺杀赵铁桥的好处费。

  这王亚礁得手后,可是不惯着张啸林,把张啸林的门徒给打了一顿,然后赶出船下。

  张啸林想和人家硬拼,也被黄金荣和杜月笙给拦下来,毕竟王亚礁那是亡命徒,三大亨向来就算看不过眼,也不敢找人家的麻烦——毕竟三大亨都是有家室的人,人家王亚礁那是光棍一条,手底下杀手又多,谁敢惹。

  闻言后,陈光良当即说道:“我今天去花旗银行办事,碰到一个人,他就是交通部次长陈浮木,他面色匆匆,见我也不打招呼就走。后来我又在花旗银行那里听说,李国杰将招商局的码头、仓库等资产作为抵押,贷款了几千万元,我担心李国杰是在卖国有资产啊!”

  杜月笙一听,当即怒道:“好胆,这个李国杰真是狗急跳墙,国有资产也敢卖!”

  实际上,他心头立即火热起来,他也一直想打进招商局去,倒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影响力和名气。

  如今机会这不就来了么!

  “多谢光良这次提醒,我这就去南鲸举报。”

  “哪里,碰到这种事,我自然是非常疼恨的。”

  杜月笙也来不及吃饭,马上就准备动身,因为他看到了进入招商局和找李国杰复仇的双重机会。

  至于陈光良为什么不亲自给宋仔文去电话,毕竟他有其办公室的电话,其实很简单,陈光良并不想卷入这种斗争中。

  干脆借杜月笙的手,去将李国杰拉下来,毕竟此人扬言动环球航运的蛋糕,也值得陈光良动手。

第258章 贷下巨款

  此时的李国杰,正在等待陈浮木还钱。

  原来事情经过是这样的:

  1932年初他成为了招商局的总经理。这下他算是高枕无忧了,赶紧利用职权收贿赂拿回扣,卖职位卖轮船,花天酒地各种享受,仅仅半年时间,他就把整个招商局弄得乌烟瘴气、负债累累。

  招商局在上海的各大银行借了不少钱,债主之一就是英国人办的汇丰银行。

  英国人得知李国杰没啥本事,害怕闹到最后收不回欠款,于是要求招商局两个月内还清欠款,否则就到法院起诉。

  这下李国杰急了,这事儿要是闹到法院,自己肯定要承担责任的。但是,现在招商局欠了一屁股债,哪有钱还债啊!

  李国杰急得团团转,整天对着一群下属发脾气,让他们赶紧想办法弄钱。

  就在此时,一个亲信想到了好办法。

  这个亲信姓杨,颇有些头脑,他对李国杰说:“爵爷(李国杰在名片上,还印着大清的爵位),您总管的招商局有多少码头?单是这上海滩就有大小码头十几座,哪一座不是金碗玉碟?哪一个洋鬼子不是垂涎欲滴?在下之意,何不拿出一座小码头抵押给洋人,少说也能换回个百八十万的。”

  李国杰听到这个主意,眼睛一亮,这确实是个来钱的好办法。但是,他很明白,所谓“抵押”其实就是卖给了别人,政府是万万不会答应的。这种事要是闹起来,那就是私自盗卖国家码头,不是小罪啊。

  但是,杨姓心腹解释说,此事对外就称“临时抵押”,不久就能收回。另外,一定要写个呈文送到交通部,到时候就算查起来,也可以把责任推给交通部。

  也是巧了,正在李国杰思考此事的时候,一名美国商人登门拜访,希望“租借”几个码头货栈。李国杰一听,“租借”这个词听起来比“抵押”舒服多了,不错不错,可以借。

  于是,李国杰立刻安排手下办理此事,几天之后谈判完成,招商局把上海金利源南栈、四川路北栈、浦东华栈等几座码头货栈,都抵押给了美国银行。招商局因此拿到了抵押款3000万元,李国杰个人拿到100万元的回扣。

  生意做成了,但李国杰明白,必须尽快拿到上级的批文,自己才能安全。为此,他立刻找到了住在上海的交通部参议黄居素和航政司司长蔡培,每人送了几万元,让他们帮忙在交通部协调一下,赶紧把文件批下来。

  黄居素带着呈文来到南京,送到了交通部。也是巧了,当时国民政府交通部部长陈铭枢忙着准备出国考察,具体事务都交给内政部长黄绍竑处理了。黄绍竑是内政部的,这次是临时帮忙,觉得插手交通部的事情不太好,就把所有事务都交给交通部次长陈孚木处理了。

  陈孚木看到李国杰的呈文,当时就愣住了,什么叫“临时抵押”?明明就是盗卖国土嘛!但是,陈孚木没有声张,也没有任何批示,只是把这份呈文单独抽出来,放进了自己的公文包。

  几天之后,已经被李国杰拉拢的航政司司长蔡培来了,一开口就问那份呈文的事情。陈孚木脸色一变,说道:“胡来,这是胡来,弄不好要吃官司蹲班房!”

  蔡培赶紧说:“次长,要是招商局破产了,我们的日子也不好过。就让他们临时抵押几座码头,过两年偷偷赎回来吧。”

  说完,蔡培掏出一张5万元的支票放在桌子上,又说:“次长,只要您说一声行,我这就去办,不下批文也行!”

  陈孚木就等着这句话呢,点了点头,把那张支票装进了兜里。

  第二天晚上,陈孚木直接给李国杰打了个电话。两人简单聊了几句后,陈孚木就直截了当地问李国杰拿到了多少钱。李国杰一下子被问住了,结结巴巴地说,自己总共拿到100万,但已经分出去了一部分,现在还剩下70多万。

  陈孚木一听完,就直接讲了:“情况是这样的,咱们部门最近在上海紧急买了些必要的设备,你看你能不能先垫个70万,就三天,三天后部门马上把钱还你,你觉得咋样?”

  李国杰一听,整个人都懵住了,那笔好处费还没在自己手里待多久呢!但陈孚木都开口了,他哪敢不答应,那就先借吧,反正也就三天就能回来。

  第二天一大早,陈孚木就坐车赶到了上海,从李国杰那里接过了一张70万的花旗银行支票。他也没耽误,立马就把这笔钱转存到了澳门的一家外国银行里。

  那么接下来,陈浮木已经在准备安排一家老小,准备两天之内乘坐外国邮轮离开华夏了。

  这边

  李国杰还在等陈浮木还钱,陈浮木还在紧密安排全家老小出逃,但两伙人都不知道——杜月笙和张啸林立功心切,当天下午就到了南鲸,面见总司令。

  这两人也算是上海滩有头有脸的人物,一起来“举报”,总司令自然很重视。

  于是,杜月笙就把李国杰这些年的事情都说了出来,总司令这是第一次知道,李国杰差点把招商局弄垮了,还找王亚樵暗杀了心腹赵铁桥,盗卖码头仓库……

  要说其他事情还有回旋的余地,“王亚樵”这个名字一说出来,总司令就彻底怒了。

首节 上一节 223/30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