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王亚樵这个传奇杀手,曾经多次派人暗杀总司令——此事一年前,就在这庐山之上,王亚樵派出的杀手朝总司令连开数枪,幸好因为距离较远没有命中,总司令躲过一劫。
李国杰竟然和王亚樵合作,这还了得?
总司令立刻命令宋子文赶赴上海,调查此事;同时,还打电话给吴铁城(行政长官兼警备区司令),先逮捕准备出逃的交通部次长陈浮木。
两天后,这场全国震惊的腐败案便被《东方日报》报道出来,引起巨大的轰动。
招商局的总经理李国杰为了补窟窿,竟然将国家码头‘转让’给外商银行,并从中获得100万的好处费,现已经被逮捕;交通部次长陈浮木,转移贿赂款至澳门的银行,并带领家人意图逃往国外,在码头被沪市保安队给拦截下来;还有航政司司长蔡培、交通部参议黄居素都参与其中
一时间,原本摇摇欲坠的招商局,更是濒临倒闭。
当然国民政府也是趁此机会,这边将招商局彻底收为国有,铲除里面的民营资本,并加以整顿。
自然,很长一段时间,招商局是无暇顾及环球航运第一、第二航线的事情。
另外一边。
花旗银行终于在9月中旬完成审核,表示陈光良抵押的四大企业,可以获得180万美金的贷款,为期两年时间。
陈光良也欣然同意,毕竟外资银行贷款都很谨慎,信誉贷款是不存在的。
180万美金,目前相当于沪市的约800万两白银(1两白银为31.5克,16两制),差不多是1200万大洋。
目前海外的白银在0.25美元/盎司,已经到了历史最低价。相当于180万美金可以购入720万盎司的白银(1盎司为28.35克)。
当然,这里面还需要扣除中介费等。
至于具体的操作办法,陈光良是先将180万的美元贷款,存入平安银行中;待花旗银行购入一批白银,再行交付。
其实算下来,比在沪市兑换白银,可能也就低那么一点点成本。但性质不一样,白银是从海外流入华夏的。
9月23日,星期五。
这天,平安银行大厦投入使用,平安银行的声誉也更加响亮。
而这座大厦从施工到投入使用,仅仅用了十个月的时间,也成为一个奇迹。
这座大楼在前几日,就已经被媒体竞相报道:
《申报》:平安银行大楼外立面呈现较为典型的现代主义风格,总高七层,在中部转角处设有塔楼,更显气势不凡。
《东方日报》:门首高塔矗立,达于云表,雄踞南北大道,益壮观瞻。正门雄伟如虎踞,花栅秀美似锦纹,外表足以炫异争奇,内里更称切合实用。
这座大厦的总投资是85万,对外宣称投资100万大洋。
由于平安银行原本的资本额100万,已经为筹备银行、建筑银行大厦所花费,所以目前平安银行的资产值还是100万左右。
但平安银行背靠陈光良这个‘巨商’和‘实业家’,自然一直也是发展顺风顺水,目前存款已经达到1200万出头,投资公债400万,发放贷款近300万。
这里面的存款,有将500万左右是工商界的朋友捧场,有200万左右是陈光良个人和相关企业的存款,真正意义的存款实际上也就是500万。
但哪怕就算这500万,那也是相当高的,刘鸿生的华夏企业银行现在也才300万的存款,这还是因为华夏企业大厦的信誉影响。
那么可想而知,接下来平安银行大厦的投入使用,也会给平安银行带来数百万的存款,今年可能会突破1500万的存款。
成立不过一年的平安银行,已经稳居中等银行的佼佼者。
“大家请”
“请”
剪彩后,陈光良邀请工商界的朋友走进大厦一层参观,今天前来参加的有储蓄大户郭琳爽、王云五、谢蘅窗、方椒伯、严智多等人。
虽然以前和郭琳爽有过短暂的矛盾,但这次永安纱厂避免了两百多万的损失,郭琳爽也是主动来做平安银行的储蓄大户,出入三十多万大洋的存款。事实上,永安公司是有自己的银行,他这样做,无非就是感激一下陈光良,而且是存款又不是白送。
走进大厅,大家眼前一亮,只见银行职员使用的是最先进的巴勒斯簿记机来记账、登记等环节。而且平安银行一直坚持职员穿西装,而非传统的长褂(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等银行的员工装就是长褂)。
更让人惊奇的是,大厅有女性职员,她们也是身着女式西装,让人暗暗称奇。
全盘西化,没有什么不好,要知道汇丰银行的存款有9千万多大洋,就知道这个时代国人的心态了。
随后,陈光良还带大家参观了尚未使用的金库,这间一扇三吨多重的钢门,犹如最好的门神保护着这里的安全,随后里面又是最好的1300多个保险箱。
这也是信誉的保证。
最后,才是二层的行政办公室,这里也已经人才济济,今年还引进了张元济的美国经济大学的硕士儿子进入项目部(贷款部),当做重点苗子来栽培。
“陈先生做事果然是发展迅速,让我们这些在商场打拼几十年的人感到惭愧啊!”郭琳爽此时诚心的说道。
现在大家都知道,平安银行已经是中等银行的佼佼者。
陈光良谦虚的说道:“平安银行的情况,多亏各位朋友的捧场,不然哪里来的今天。”
郭琳爽笑道:“也是陈先生平常的信誉使然,我们才放心存款的,大家说是不是?”
“是的,陈先生信誉在沪市是这个了!”
有人竖起大拇指的赞叹。
有今天的考察,很多人也放下心来,陈光良是一个懂得经营银行的老板,并不是一个将银行视为自己私人银行的老板。
大家离开后,陈光良也来到二层的会议室,准备和属下们开个会议。
平安银行只用了三层(含地下金库),上面的五层(3+2层,最上面两层建筑面积小很多)则是陈光良其它企业使用。
陈光良将长江地产、环球航运、维他奶、长江出租车等企业,又纷纷迁到平安银行大厦。
至于东方报业大厦空置下来的楼面,可以给东方报社的员工作为宿舍、印刷厂等等,总之报社也不缺钱,该增加员工的福利。
这样一来,平安银行大厦入驻的企业,也都是陈光良的相关企业,故也没有对外出租。
会议室里。
陈光良沉稳的说道:“平安银行大厦投入使用,算是我们跨出的第一小步,大家接下来要做好银行的方方面面工作。须知,银行这个事业看似风光,但挤提也只是在一年之间。为什么汇丰银行发展得如此好,恐怕除了有强大的国家支持外,信誉也是他们很大的优点。”
众人听得直点头。
汇丰银行肯定是鸦片贩子起家的,但人家信誉真的没得说——陈光良就知道一件事,前世香港沦陷时,汇丰银行在日本的强迫下,签发了一笔2亿港币的发行货币,当时很多人都觉得战后汇丰银行不会承认这笔发行的货币,故造成一些知道内幕的人趁机收购,最终汇丰银行还是承认了这2亿港币。
看似吃亏,实则赚到了信誉。
对于华资银行来说,顾客最大的不信任是背后的政府,其次是银行本身,所以哪怕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去年也差点遭受挤提破产。
而目前平安银行,虽然投资了400万的公债,但实则是有陈光良的个人实力作为后盾,所以不算冒险。
随后,夏高翔发言道:“为了稳定的发展,我觉得贷款不能高于三分之一,也就是说,按照目前存贷比,贷款不能超过400万;前段时间,我们为了支持工厂复工,放出不少贷款,接下来应该谨慎选择贷款对象了。”
三分之一,也就是33%的存贷比。
如果是正常银行,这点贷款还不够利息和薪酬的支出,还谈什么盈利。
但很明显,平安银行还有400万的公债,相当于存贷比是67%左右。
叶熙明就提议道:“现在银行都是多元化投资,持有地产的比例不少,我们是否要考虑这个问题?”
公债、贷款、货币兑换等,算是平安银行的当前业务,地产尚未进入。
“暂时不考虑地产,这一波下跌后,未必就是抄底机会。再说,地产不应该是银行的投资重要渠道。”
“好的”
陈光良担心的是1934~1935的白银外流,造成华夏经济的下跌,沪市地产到时候也会大跌的,租界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他最后继续说道:“再追加投资100万的公债,从五月份开始,这公债一直价格坚挺,年底或明年上升的可能性非常大。”
67%的存贷比,显然也是太低,毕竟有他的508万白银作为担保,理所应该可以将公债提升至500万持有。
这一次,大家都没有再反对,反而非常有把握的样子。
这样一来,平安银行已经持有500万的公债,并准备将贷款的金额发展至400万,总计900万的投资。
差不多的配置了!
实际上,公债投资期间也是产生利息的,贷款也是如此。
第259章 官商
这一日,虞洽卿找到陈光良商谈,说是财政部希望他担任招商银行的总经理,整顿招商局。
陈光良一听,当即就回绝了。
他身兼多个企业的负责人不说,就说招商局那种关系错乱的内部架构,涉及到官僚、流氓的关系网络,他见了也是头疼。
虞洽卿没有多说什么,便起身离开。
结果过去三天,虞洽卿再次找上门来。
这次,虞洽卿开口说道:“招商局的败局已经闻名中外,经营混乱,需要好好的整顿一番。T.V(宋仔文的英文名)考虑过,光良你是最最合适的人。”
陈光良嗡声说道:“阿德公,你怎么当起这个说客来!”
人家叫他阿德哥,陈光良总归晚了一辈两辈的,自然不能直接称呼阿德哥。
虞洽卿眼睛放大,没好气的说道:“我也是被逼无奈,T.V这个人开罪不起,难道我要不吃敬酒吃罚酒。”
这句话是话里有话,宋仔文哪里能威胁‘总司令的财神爷’,怕是在威胁他陈光良吧。
资本做大后,陈光良的顾忌也多了起来。
想独善其身,又谈何容易!
见陈光良还是一声不吭,虞洽卿说道:“这次国民政府是铁了心的要把招商局收回国有,之后的招商局董事长是杜先生,本身杜先生也是举荐了你当总经理。如此一来,有杜先生和T.V给你撑腰,招商局的内外部势力就会多有忌惮。”
信这些,陈光良早就没命了,不过此事确实不易得罪宋仔文。
“行吧,晚点我去见见宋部长,谈一个条件,不然我真当不了这个差。”
“行,有条件才正常,招商局如此糜烂,巧妇难做无米之炊。”
随后,虞洽卿转身告辞。
看着虞洽卿的背影,陈光良嘀咕了一句:“晚点第一个就收拾你,不要以为我不知道!”
月底,陈光良便来到南鲸财政部,会见了宋仔文。
开门见山,陈光良说道:“宋部长,我想问一下,当前招商局的财政情况是如何处理的?”
宋仔文据实说道:“我已经令华夏银行、建设银行等中央银行提供贷款,花旗银行那边的贷款也已经取消.你上任后,只管整顿招商局,尽快将招商局带入正轨。”
此次他强硬的要求陈光良出任招商局总经理,也是招商局让很多列强看笑话,且又资产庞大,若是真出现不可挽回的损失,那南鲸政府损失的不仅是金钱,还有信誉。
陈光良虽然年轻,但做了那么多企业成功,且又在华夏白糖产业、航运产业做出成绩,这让他最终选择陈光良。
事实上,宋仔文有两个人选——陈光良、刘鸿生。
如果没有陈光良,那肯定是选刘鸿生。但有了陈光良,那就是毫不犹豫的选他,刘鸿生只是备选而已,以防陈光良死活不肯上任。
陈光良当即说道:“我能不能不要华夏银行、交通银行的贷款,而是转为向花旗银行借贷一笔400万美金的美元贷款,抵押物还是那些码头,但是正常抵押。”
宋仔文一愣,随即问道:“你为什么要借美元,是不是觉得美元会贬值?”
上次建议中央银行进口白银,他已经指示几家官办银行,在未来一年时间进口1亿两白银,或用黄金,或用外汇。
如今陈光良再次的反常,让宋仔文心生警惕。
陈光良也直接说道:“美国也扛不住金本位,一定会让美元贬值,我赌这一点。只要我们借贷美元,再去用美元偿还债务,不管结果如何,都不吃亏。”
当然了,利息肯定高一些。
宋仔文也是果断的人,说道:“行,你上任后,马上重新和花旗银行谈判贷款,招商局的债权人在11月初才会要求还贷。你还有没有要求?”
陈光良说道:“暂时没有,不过招商局的工作很复杂,后面自然还需要你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