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滩崛起的百年豪门 第242节

  汇丰银行的实力,那是需要陈光良仰望的存在,人家银行存款高达9亿大洋。

  而后世美国大肆收购白银的时候,汇丰银行一天就有实力从沪市拉走1500万两白银,整个外滩一公里都实行戒严,英帝国主义的警官指挥着全副武装的巡捕来回保护。后来英帝国主义为了避人耳目,就彻夜动手;怕轮船不安全,就用军舰。

  所以为了自己的资金安全,陈光良决定先将500万两白银转移到香港汇丰。

  当然,这也是他一部分的资产,也是打算存到美国的部分资产。

  陈光良最终和皇后大道中181~183号的业主谈妥,平安银行以27.2万两白银的价格拿下这三栋物业及地皮(原本上面是三幢老式唐楼)。

  如此一来,平安银行将在两年时间里,预计投资100万大洋以上建设香港总部大厦。

  按照陈光良的初步想法,是希望建筑一幢10层高的优质大厦。此时香港规定住宅高度不能超过6层,但商业大厦却是可以突破,例如在建的汇丰银行大厦,便是有十三层之高。

  投资这样一幢大厦,假设在1935年竣工,也能使用和出租六七年时间;就算日本占领香港四年,待其战败后,一样可以拿回资产。

  所以,陈光良决定以旗下企业为突破口,开始在香港突破一批物业和地皮。

  来港的第四天,陈光良参加了由时代影业组织的一场晚宴。

  时代影业来港发展,自然是要和电影圈人士和香港社会名流打个招呼,所以这场晚宴在香港岛的‘香港上海大饭店’举行。

  这是一幢六层高的华夏古典风格的饭店,据说前身的业主是‘洪帮’和‘民国总督赵连壁’,后来因为港府在媒体舆论的影响下,将‘洪帮’列为黑涩会组织,故这家饭店就交给‘香港上海大酒店集团’管理,也就是嘉道理家族。

  此次陈光良下榻的饭店,也正是这家饭店。

  时代影业的晚会,香港还是来了很多名流,几天不见的蒋梅英也恢复健康和美丽,当晚做起陈光良的女伴。

  “何爵士,幸会幸会!”陈光良伸出手,和何东打招呼道。

  香港华人首富何东是联华影业的董事长,也有参与投资,今晚他来显然也是挺给陈光良的面子。

  何东老当益壮的说道:“早知道,我也应该投资时代影业,你们拍摄的电影我也是很喜欢啊!”

  他虽然是混血儿,但一直以华人自居,他的长子还是张学良的侍从官出身,今年还参加了长城抗战。

  何东投资了联华影业,张学良的夫人也投资了联华影业,只不过联华影业这两年并不顺利。

  陈光良现在说道:“现在投资也不晚呢,我们的股票最近价格比较合理,您要想投资,我们可以发行新股给你呢!”

  何东在沪市也有生意,也有豪宅别墅,投资沪市的股票,自然没问题。

  而如今时代影业的股票,已经跌至200大洋一下,比较符合时代影业的价值体现。

  何东笑着说道:“好好,晚点我考虑一下!”

  有点兴趣,但不多。

  不过陈光良能如此说,他却是很高兴。

  随后,陈光良还和‘戏院大亨’卢根、联华影业罗明佑等人都进行了交谈。

  如今华夏的电影界,已经形成‘四大巨头’模式,时代影业背靠‘江浙财团’,自然不是原来的明星电影等可以来打压的;反而,以一副来势汹汹的样子,开始气吞山河。

  如今来香港发展,倒也不算让人意外,毕竟其它三巨头已经在香港发展起来,时代影业来凑热闹也是情理之中。

  到港的第五天,陈光良终于抽出时间,约上蒋梅英一起爬太平山。

  两人先是乘坐山顶缆车,再徒步爬一段,便到了太平山顶。

  从山顶望去,中环、湾仔、尖沙咀等地方一览无余,但此时的香港发展远不如沪市发达,故让陈光良和蒋梅英生出一种‘乡下’的感觉。

  蒋梅英双手扶着栏杆,清风徐徐,吹拂着她的秀发,甚是充满了诗情画意;她依旧是旗袍打扮,披着一条香肩,打扮时髦而美丽;前凸·后翘的的身姿,异常的养眼。

  她突然张开双手,嘴里说道:“我想好了,这次回去后,我打算听从父亲的意思——嫁人。演艺圈走一遭,我才发现我不向往那种出名的生活。”

  这话乍一听没有问题,蒋梅英也是找到自己想要的。

  只是陈光良在她背后,听到她的声音有些颤抖,显然这不是她最想要的结果。

  陈光良上前两步,然后双手环抱在蒋梅英腰闪,宛如泰坦尼克号的杰克和露丝。

  “梅英,如果你选择结婚嫁人,但你要做好后半辈子历经磨难,甚至晚年惨死的下场!”

  终究是不忍美人多磨难,陈光良道出一句莫名其妙的话。

  蒋梅英回身过来,抬头说道:“你还想骗我?”

  陈光良轻轻的摇摇头!

  蒋梅英说道:“那你为什么那样说?”

  陈光良欲言又止,他难得如此纠结,最后终究只是说了一句:“这就是命运”

  两人就这样闷闷不欢的朝着山下回去,然后在上海大饭店(中环)聚餐。

  蒋梅英有些心事重重,她总觉得陈光良是一个很神奇的人,眼神透露出来的光芒,不似是欺骗。

  吃完饭,陈光良说道:“去上面坐坐?”

  蒋梅英没有拒绝,毕竟船舱上那样,这个男人都没有乱来,今天自然也不会。

  来到饭店的套房,陈光良将唱片打开,邀请蒋梅英在他的套房跳舞。

  “梅英,要不做我的女人吧?”

  蒋梅英坚决的说道:“我才不要做姨太太”

  新时代的女性,又是家庭优越、富有文化的家庭,做姨太太确实是放弃自我思想。

  陈光良说道:“那就不要做姨太太,做我的情人!”

  蒋梅英没好气的说道:“呸,无名无分,我以后怎么活人?”

  陈光良也来了火气,直接将蒋梅英搂在怀里,然后开始贴上去,一亲芳泽。

  这是他的第二个女人,他终究不想放弃这段姻缘。

  蒋梅英一开始还有些抵抗,很快就放松下来,显然她也爱上了陈光良。

  “不要”

  当陈光良攀上高位阵地的时候,蒋梅英再次清醒了一下。

  只可惜,这个时候陈光良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蒋梅英的身体给他一种强烈的冲动,不一会就被陈光良剥得干干净净。

  这一刻,哪管明天的事情

  第二天,清醒的时候,蒋梅英已经乖巧的躺在陈光良的怀里。

  初经人事的她,脸上有着一种更吸引人的风韵,简直天生的尤物,难怪会被沪市男人评为‘第一美人’。

  当然,这个评选也就是在曝光的女孩女人当中选,并不是真的有那么夸张。

  “以后该你头疼了,我看你怎么向家里的那位交代?”蒋梅英故意说道。

  “梅英,给我一些时间来安排,总之我不会让你受委屈的。”陈光良此时也信誓旦旦的说道。

  蒋梅英心想,这委屈还少么,做姨太太就委屈了,现在做姨太太都是个问题,毕竟别说她了,就是陈光良家里那位也不太可能同意。

  昨天她之所以心软,第一是爱上了陈光良,第二是陈光良知晓她的未来当然主要还是前面那点。

  此时,陈光良也恨自己‘多情’,这下似乎惹出一个大麻烦来。

  娶蒋梅英进门,似乎有些困难,这第一严人美怕是很难同意,第二是蒋梅英也有些抵触,第三是陈光良也有些注意形象。

  他唯一想得到的,那就是和蒋梅英保持着暗地里的关系,后面将蒋梅英及两人的孩子,送到美国去发展。

  要做到这一点,陈光良只能不停的向蒋梅英灌输‘危险论’。

第276章 轻松大赚

  此次考察香港和广州湾的另外一件事,便是将原本注册在广州湾的两艘5000吨的次新船,准备注册在香港,并成立一家香港航运公司。

  这样一来,形成沪市、香港、广州湾的三地注册,为将来做充足的准备。

  考察得差不多后,陈光良便带着蒋梅英踏上回沪的海运航班,依旧选择了特等舱,四十八小时到沪。

  在船舱里,陈光良靠在墙上,搂着蒋梅英,甚是的惬意。

  蒋梅英也时不时仰着头,用芊芊玉手捉弄一下陈光良的胡子渣。

  两人虽然明白,回到沪市后,又得过上没名没分的生活,但此时两人至少是幸福的。

  “问个问题?”

  “嗯”

  “假设我和严人美同时认识你,你会选择谁结婚?”

  这个问题,简直是个送命题。

  不能让自己刚刚得到的幸福生活,因为这个问题而破坏掉。

  “怎么可能同时认识,哪怕先认识谁一秒,那事情也有答案了!”

  蒋梅英一听,顿时欢喜起来,说明自己只是认识陈光良晚一点。

  “现在是你有大麻烦了,我觉得你家里那位肯定不允许你娶姨太太,当然我也不想做姨太太。”

  有些事情总是要面对的!

  陈光良咬牙的说道:“你就做我的二太太,不过要给我一些时间。梅英,跟我你这辈子除了身份上委屈点,但我相信你会成为这个世界第二幸福的女人!”

  “那第一是谁?”

  “仁美不是先认识我嘛”

  蒋梅英顿时掐了陈光良一把。

  事已至此,陈光良只有拼死一搏,将严人美说服。

  至于蒋梅英这边,由于陈光良以未来的命运来吓唬她,她这几天似乎接受那种说法。

  毕竟陈光良不惜用他自己的‘未卜先知’来证明,他是一个‘神学大师’。

  回到沪市时,已经是5月26日,此次行程差不多近半个月时间,其中路上就花费五六天的时间。

  在平安银行大厦的办公室,陈光良听取了长江钱庄的胡金顺、吴新河的汇报。

  胡金顺绘声绘色的说道:“老板,国际银价在4月19日至4月20日的这两天里,涨幅为20%,价格已经在35美分。黄金是小涨,故金银兑换率大跌,沪市的标金大跌,跌幅在18%按照这种情况,本次交给我们能获利约90万大洋。”

  出去一趟,没想到赚到了大钱。

  90万大洋的巨额利润,陈光良旗下的两家一级企业(长江地产、长江出租车),一年都赚不到那么多。

  陈光良满意的说道:“看来,我们又赌对一次——这次国际白银价格上涨的速度,要远超过黄金的上涨速度。”

  这一次,他在香港时也知道国际白银的上涨过程:

  1933年4月19日(星期三)上午10:30,罗斯福总统取销了美国的金本位制。他在白宫对100多名挤在椭圆形书房的记者宣布,今后“不再发放黄金出口许可证”。

  4月19日,小麦和棉花等农业大宗商品的交易量创当年新高,价格也上涨了4%~6%。但与贵金属相比,这种涨幅可谓相形见绌。阻止美国黄金的出口,意味着美元的国际价值将下跌,这与1931年9月英镑与黄金脱钩时的情形完全类似。

  白银价格上涨逾11%,尽管罗斯福没有就此发表任何言论;投机者预计,支持银价的《托马斯修正案》将得到修订。投机者们不必等太久。

  1933年4月20日(星期四),埃尔默·托马斯提出了一项农业法案的修正案,以迎合罗斯福更保守的口味。该修正案在内华达州参议员基·皮特曼的协助下,由演讲作家雷蒙德·莫利领导的所谓罗斯福“智囊团”改写。

  结果就是,将修正案的重点放在扩大美联储的货币供应上,赋予总统通过降低美元的黄金含量来让美元贬值的自由裁量权,并允许外国政府用溢价为每盎司50美分的白银偿还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对美债务,然后将这些白银用于制作银币和银圆券。参议院多数党领袖罗宾逊表示,此举可“将银价稳定在每盎司50美分左右”。

  而华夏作为银本位国家,白银上涨也是各方面体现出来——外贸锐减、国内物价下跌,金银兑换率下跌等等。

首节 上一节 242/30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