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滩崛起的百年豪门 第32节

  张春兰认为是李燕犯下糊涂做错事,而且还想独吞财产;李燕则认为张春兰是罪魁祸首,她已经再三叮嘱不要去监狱乱说。

  一时间,王宅闹得不可开交。

  还有。

  甚至有车行老板开始打听消息,王氏车行的一百辆黄包车要不要出售。

  很显然,大家都不认为李燕一个妇道人家,可以开得了车行。

  要知道车行本身就是‘鱼龙混杂’,最近那些人力车夫欺负李燕,便是最好的证明。

  “林律师,等先夫入葬后,麻烦来家一趟,我想和商量一些事情。”

  “好,王夫人放心,租界还是有法律的,任何觊觎王氏财产的人,我都可以将其绳之以法。”

  “多谢林律师,你是先夫最信任的朋友,要不是你”

  “夫人言重了,我也是工作。”

  林毅确实很负责,最近那些车夫不肯交租、不肯退车,是他带着人全部收回的。

  事情到了这一步,他怕是唯一是真心帮助王氏的,虽然也收取费用,至少非常有职业道德。

  哪像高探长,简直是败类,此人甚至还假惺惺的来悼念,怕是担心晚上有鬼找他算账吧!

第48章 再谋地皮

  陈光良来到愚园路的‘长江车行新基地’,这里的建筑很好,但是两旁房子不多,其他都是耕地,还种着庄稼。

  最近他特意了解了一下这附近的建筑物,宏业花园(1900年前后始建,中西风格混杂,北部9幢假三层花园住宅为段祺瑞之子段宏业1920年代所建)、西园公寓(1912年兴建)、京兆别墅(1907年兴建,内有独立式假3层西式花园住宅2幢)、久安公寓(1910年前后苏州贝氏所建,这幢5层公寓据说是这一区域最早建造的一幢公寓楼)、洛克菲勒公馆(1913年建成)、严家花园(1920年建造,花园面积达4900平方米)、“游存庐”(1921年康有为所建)、新华村(1925年代建造英式独立大花园洋房5幢)、亨昌里、联安坊(均1926年建造)

  发展的潜力很大啊!

  更何况他购入的这一幅地皮,还临街‘靖安司路(南鲸西路)’,这条马路非常的长,是租界常见的柏油大马路,更重要的是直通沪市最繁华的‘南鲸东路(购物百货商业街)’。

  地皮优质的没得说!

  “老板,那个掮客已经在等你了!”

  “好”

  原来,周兴高在这边建设时,一个掮客就来打招呼,咨询这幅地皮的买主情况。

  周兴高也是个聪明的人,知道老板最近在投资地皮,便留意下来。

  所谓的‘掮客’,就是中介商。

  “王先生,这位就是我们的老板陈先生。”

  “陈先生,好”

  陈光良看着浑身透露出精明劲的王左义,邀请他坐下,一起喝茶。

  这里还是工地,一副干得热火朝天的情况。

  “王先生,听说这里有地出售?”

  王左义点点头,说道:“不错,有幅三亩的土地,业主要出售?”

  陈光良问道:“有没有道契?”

  所谓道契,便是华界或租界工部局发的‘土地证’。

  沪市开埠后,在近代华夏货币制度紊乱的环境下,作为租界地产凭证的沪市道契(因当初盖有沪市地区最高行政长官道台的官印而得名)大行其道,它等同金银与现钞,但比现钞更可靠。

  基于此,它后来一度成为上海金融机构的准备金之一,各大银行都持有大量道契。使之成为上海金融市场流通最易、数量最大的信用工具。道契也成为沪市市民财富与身份的象征,不少富户将其作为女儿出嫁的礼物。

  王左义说道:“这是乡下人的田产,没有道契的。”

  陈光良有些皱眉,没有道契是很难办的。

  ‘道契’一开始是租界的洋人,为了永久性、合法夺得华夏土地的一个手段。不过随着时间上的推移,它已经成为土地交易最好的凭证。

  看出陈光良的忧虑,王左义随即补充道:“想要道契其实也是有办法的,具体操作可以这样办,先谈价格,然后签署‘让予契’,再然后请会丈局丈量土地,继续由沪市的县知事盖印后通过华洋交涉署发出,最后到律师公馆见证,一手交银,一手签字。”

  程序比较复杂,但中介既然敢吃这碗饭,自然是非常熟悉里面的流程。更何况是一切办好后,再一手交钱,一手签字。

  合情合理!

  “行,约个时间,哪天带我去瞧瞧!”

  “没问题”

  陈光良此时手中,也就3000元可动用的资金(剩下的+分红),三亩土地肯定不止这个钱。

  不过陈光良却可以暂时挪用长江车行的资金,反正10月份他分红+商品销售利润,可以达到1500的样子。

  只要有两幅地皮在手,陈光良便可以利用这两幅地皮再贷款,筹谋车行的发展。

  回到长江车行基地(番瓜弄)。

  “陈老板,好!”

  在这里休息的人力车夫们纷纷向他打招呼。

  番瓜弄基地经过两次租地扩张,如今是一亩三分地,但对于拥有380名左右车夫的车行来说,还是显得非常狭小。

  人多手杂,是最大的问题。

  不过好在林峰已经建立一定的威信,再加上陈光良的仁义,在这里闹事的基本没有;哪怕是由杨青山和杨秀英父女掌管的商品批发部,也是不会受到欺负。

  “好”

  众人见陈光良穿着一身西服,气质高贵,任谁心中也是佩服和羡慕。

  曾经的一个小车夫,如今可是真正的有钱人了!

  当然陈光良发达,却少有车夫会嫉妒;不是他,大家这辈子都不可能拥有黄包车。

  就那上次‘王氏车行’准备出售二十辆黄包车,大家都已经准备学陈光良‘招股入伙’去购买,结果人家根本不卖给你。

  说白了,上层基本就已经堵死这些人力车夫的路了。

  有车夫打听道:“陈老板,听说你购买了一幅地皮,正在建新的车行基地?”

  陈光良看着一群好奇的车夫,笑道:“有这回事,大家很快就会有更宽敞的地方休息。”

  和别的车行不同,陈光良允许这些人在车行休憩,只是规矩有一些严格。

  “不得了,陈老板都买得起地皮了!”

  “借的钱啦,你们当我是财神爷啊,可以变出钱!实际上,我背着一身债。”

  此话一出,大家深以为然,毕竟陈老板连番瓜弄的穷人都不放过。

  又有人问道:“陈老板,什么时候招股呀,我也想参股!”

  “对啊,好久没有招股了,陈老板!”

  一时间,大家纷纷关心这个问题。

  陈光良手掌下压,示意大家安静,随后说道:“机会是有的,大家期待就是,只要进新车,就一定会招股。”

  具体的机会,他哪里又知道,一切都要等史密斯那边的消息。

  不过,他要给这些人一个希望!

  “那希望长江车行的车越来越多!”

  “是喔,陈老板也可以做大亨。”

  马屁如潮。

  陈光良笑笑的走进办公室,并不在意这些人的话。

  不过说起来,长江车行在招募车夫的时候,更喜欢年轻一点的。

  经常相处下来,这些人会增加归属感,陈光良再提拔不错的年轻人来身边做事,就会逐渐形成一股势力。

第49章 机会来了?

  王氏车行。

  李燕邀请林毅前来商讨‘分家’事宜,本来按照她的想法,不追究二房张春兰‘害死’丈夫的罪责已经不错了,哪里还会分给二房家产。

  不过现在的问题是,二房张春兰仗着有个儿子,在王家的亲朋好友面前哭惨,甚至扬言要打官司。这样一来,李燕就面对了方方面面方面的压力。

  事到如今,只有‘分家’,不然别想安宁!

  “林律师,如今我们王家是墙倒众人推,外人都恨不得把我们吃得干干净净。”

  林毅很有‘职业道德’的说道:“王家的事既然我碰上了,那么一定会用法律来替你们主持公道,王夫人尽管放心便是。”

  实际上,他也是在为钱干活,哪里有什么职业道德。

  例如王承运杀死两个车夫,林毅就让王承运说是‘车夫之间的内斗造成的’,这何来职业道德,完全就是做假证据。

  如今,王氏家族还支付得起律师费,林毅自然要继续效劳。

  但在李燕的心中,林毅此时却是一个很大的依靠,所以很多事情都找他来商量。

  李燕说道:“谢谢.不过现在二房也闹得厉害,嚷嚷着要分家!”

  林毅顿时有些为难,毕竟清官难断家务事。

  “王夫人打算怎么处理?”

  李燕自从老公死之后,经过泪水的洗礼,也算成长一些。

  她果断的说道:“那就给她分,我打算出售50辆黄包车带车牌,所得的资金用于给她购买一洋房和其余生活费用,算是正式的分家,也足够她把孩子养大。”

  她有一儿一女,加上又是大房,所以要得到现在的房子和车行,以及剩余的50辆黄包车,以及那20辆黄包车的交易款,还有一些零散的家财。

  而且,李燕还准备重整王氏车行,利用剩下的50辆黄包车经营下去,维系这个家。

  林毅听完后,说道:“这个分家方案,二太太是否已经答应?”

  李燕说道:“她答应了,也不敢不答应。”

  林毅点点头,说道:“好,那我协助你们分家顺利完成。”

  李燕特别交代道:“黄包车出售后,我必须给她们母子买一套洋楼,不然这个蠢女人早晚会坐吃山空。到时候,还请林律师协助一下购房手续!”

  终究是王家的血脉,李燕也不忍心张春兰的儿子将来吃苦。

  不过张春兰这种蠢女人,一定是想不到那么多的。

  林毅说道:“没问题50辆黄包车,价值怎么也得14000大洋吧?”

  李燕有些肉痛的说道:“若是平常,200一张牌照,一众车行都会吝啬不售;如今我们王家遭难,谁不想趁火打劫;不过280一辆黄包车带牌照,是我的底线。”

  牌照这玩意,典型的‘有价无市’,说是200一张,但不会有车行出售的,除非迫不得已。

  李燕在王承运死后,决定出售一半的黄包车,有两个原因:这第一是张春兰闹着分家,这第二就是车辆太多她管理不过来。

  100辆黄包车,就是两百个车夫,这些人仗着她们是孤儿寡母,总是想浑水摸鱼。

  如今,李燕决定暂停业务一段时间,杀杀车夫们的锐气。

  届时,她再拿出剩下的50辆黄包车来运营,就很好管理。

首节 上一节 32/30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