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女人,并不是二太那种‘有容无脑’。
陈光良在掮客王左义的帮助下,仅用一周多时间,便从一个‘乡下财主’手里购入愚园路的一副占地为三亩的农地。
说是农地,但其实你想建什么,根本没有人管理。
当然,就算你想建百货大楼,也得考虑周围环境不是。
一周多时间,陈光良经过‘让予契’、‘会丈局丈量土地’、‘县知事盖印’、‘华洋交涉署发出’、‘律师公馆见证下,支付现金和拿到道契’。
速度还挺快的,当然在每一个环境,都意味着需要打点费用。
所以最终三亩地的成交只有3500大洋,但各环节的开支则也有600大洋(含中介),最终代价是4100大洋拿下。
整体核算下来,和前面的土地价格已经很接近。如果不要‘道契’,倒是3600大洋都不需要,但陈光良可不喜欢这种没有保障的情况。
但不管怎么说,陈光良还是非常开心,能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不到,连续买下两幅地皮,总计六亩七分地。
他之所以看中这两幅土地,主要是看重两幅土地都临‘靖安司路(后世南鲸西路)’,交通可以直达‘南鲸东路’的繁华地带。
虽然这个‘直达’的马路很长(四五公里左右抵达南鲸东路的永安百货大楼),但他也只炒得起这种便宜的地皮。
来到愚园路的长江车行基地,周兴高匆忙走上来,汇报道:“老板,王氏车行要出售50辆黄包车带牌照,消息都传出来了!”
陈光良闻言后,知道周兴高的内心一定很兴奋,但他却冷静的说道:“我们怕是不用想了,人家和我们有仇,又怎么会卖给我们?更何况,这种东西很抢手的,根本不缺买家。”
果不其然,周兴高一听顿时失望了一下。
不过他也觉得老板说的有道理,前面有他去抢了人家一把,就算是没证据,但人家最后有怀疑;而后面老板直接是阴谋‘骗走’人家二十辆车,这可是非常明显的事情。
所以,人家又怎么会出售给他们!
陈光良拍拍周兴高的肩膀,说道:“不要紧,交通科那边今年或明年初,就有50张牌照,到时候我会给你入股的。”
这个手下有野心,但至少又对他很忠心,所以他要懂得如何用!
如果不施加恩惠,那么可能反受其累。
有本事的人,也意味着要拿出更大的诚意去网罗人家。
周兴高一听,顿时说道:“嗯,我只是为老板错过机会感到可惜,毕竟我们好久没有增加新的车辆了!”
什么叫做好久,不过是一个月出头而已!
但话又说来,以前每个月都增加黄包车的,大家已经习惯了那种飞速发展的节奏。
陈光良笑道:“慢一点也好,我们才能走得稳。就好比是现在,我们已经一个月没有麻烦了,这不是挺好的。”
周兴高也附和笑道:“您这一说,倒好像也是!”
以前,大家都过着很紧张的生活,防着竞争对手,防着巡捕打压等。
而如今,竞争对手没有了(王承运),巡捕也会照顾一下他们车行(高探长),长江车行迎来了难得的平稳生活。
最后,陈光良说道:“我最近就会抵押地皮贷款,贷款出来的资金就是安全的,到时候准备给你入股!”
周兴高连忙说道:“老板,我还是那句话,你给我2500就行了,本来你就该得的!”
见者有份,更何况不是老板让王承运关进去、其打手队解散,他哪里有机会。后面要不是老板保护,他也早已经被高探长抓住把柄了,届时肯定就完蛋了。
“好好替公司做事就行,其它别多讲了!”
见陈光良不松口,周兴高也只能说道:“嗯,我一定认真做事!”
陈光良已经想好了,如果新得交通科的50张牌照,加上购买新车50辆,这个组合的总价值,自然是要按照15000元计算(300一辆),所以周兴高可以得到33%;交通科和史密斯得到50%,剩下的是陈光良的12%和李超的5%。
少得一点就少得一点,毕竟他也拿了人家的钱买地。
第50章 新的贷款
9月下旬。
陈光良又来到长江车行(愚园路)基地,经过20多天的改造,这里已经初具规模。
在陈光良的设计下,将在这三亩七分地上,搭建六间土木结构的房子,以及一圈的竹木围墙,和沿着围墙搭建的防水车棚(黄包车自身也有防雨天棚)。
还是很简单的车行基地,毕竟经费有限,而且地皮也是可能用来炒的。
最近。
陈光良在番瓜弄基地、愚园路基地、南鲸东路之间,做了一个实地测量。
番瓜弄基地,距离南鲸东路的永安百货是2英里(3.2公里),隔着一条苏州河;
愚园路基地,距离南鲸东路的永安百货是3英里(5.4公里),但是一条路可以走到底;
番瓜弄基地,距离愚园路基地是2英里(3.2公里);
三个地点,大概是以靖安寺路(南鲸西路)呈现出一个三角形,番瓜弄则为顶点(北边),愚园路在西段。
通过这种地理位置、距离上的考察,陈光良最终决定保留番瓜弄基地。
将长江车行一分为二,从F项目(20辆车)开始,在新基地进行交车、收租等运营活动。
这样一来。
更加方便管理,也对长江车行的黄包车运营有利。
周兴高走了过来,汇报了进展:“老板,还有差不多一周多,就可以竣工了!”
主要是这幅地太大,所以工程量就大。
陈光良满意的说道:“辛苦了!”
开荒嘛,哪里有不辛苦的。
这边的土地确实偏僻,属于租界‘越界筑路’的势力范围。
但越是如此,后面升值的幅度可能越大,因为这些土地紧邻租界的柏油马路。
租界的地皮,之所以比华界地皮高很多,安全、商业、交通是三大要素。
首先是安全:公共租界是每一个警员保护207人,法租界是每一个警员保护256人,华界是每一个警员保护378人;当然,还有军队和政治的因素。
其次是商业:这个就不用说了,沪市最繁荣的地方,都集中在外滩、南鲸东路一带。
最后是交通:洋人也懂‘若想富先修路’的道理,公租界有280多公里的公共马路,法租界也有90多公里的公共马路,而且基本都是柏油路(沥青路);而华界一共才230公里的公共马路,面积却大的多,而且多以煤渣路、小方石路等为主。
基于以上的原因,陈光良觉得愚园路、靖安寺路一带的地皮,升值潜力非常大。
和周兴高聊了一阵后,陈光良便乘坐黄包车,朝着金城银行赶去。
位于江西中路200号的金城银行大楼,1925年春开工,1927年春竣工,庄俊建筑师事务所主持设计,耗资90万元,是外滩地区较早建成的中资银行大楼。
金城银行,是‘北四行’之首,实力非常强。
上次在顾竹轩的家里,其沪市分行的总经理程子康,递给陈光良一张名片。
如今,陈光良想试一试,能不能多开辟一个‘财路’。
抵达金城银行大楼外面时,陈光良羡慕的看了一眼大楼。
六层欧式的建筑,大理石的外观,典型的外滩一带建筑风格。
关键是价格啊,这么一幢楼造价就90万元,陈光良何时才有买下一幢楼的实力!
走进大楼,陈光良拿着名片,顺利获得接见的机会。
程子康还是很热情的起身,说道:“陈先生,欢迎来到我的办公室!”
陈光良伸出右手,躬身回道:“打扰了,程经理。”
“不打扰,不打扰,来这边坐!”
两人随后在办公室里的沙发上坐下,秘书为两人倒上茶。
陈光良也没有浪费时间,拿出两张土地的‘道契’,说道:“程经理,我买了两幅地皮,这是道契,所以我想用这两幅地皮的钱,贷款1万元。”
程子康拿起道契看,并说道:“陈先生倒是真有在投资地皮.愚园路.加起来就是六亩七分地,那边地皮应该在1500大洋不到吧.陈先生,你这是想原价贷款呀?”
陈光良点点头,说道:“我不是拿着这笔钱去再投资地皮,而是准备扩大车行的生意。本质上来说,我还款的能力,还是体现在长江车行上。”
如果是生意,那么贷款是可以超出本身的净资产,只要这个生意有前景。
程子康笑道:“行,正好上次陈先生的言论,事后我想了想,有些事情还想和你讨论一下!”
陈光良马上说道:“程经理,莫非是想让金城银行介入?”
上海公共租界(英美租界)是33000多亩,法租界是15000多亩,而华租界是64万亩。
在这一轮的大涨潮中,华界很多地方的地皮也是大涨,例如闸北、沪南,租界的地皮就不用说了。
所以说,市场还是挺大的。
程子康点点头,说道:“银行投资地产,很正常。”
接下来,两人又交换一些意见。
相比较顾竹轩,陈光良更希望得到程子康的交情。
对于顾竹轩,陈光良心中有防备;
对于程子康,陈光良是真的想结交。
“果然,陈先生的看法,一下子让我打开了思路,收获良多。”
“哪里,我年轻才浅,说的不一定是对的!”
程子康马上说道:“唉道理就是道理,不会因为是谁说的,而不是道理。你看好北伐军(军阀混战时期),我也看好;你看好沪市的发展,我也看好沪市的发展.你觉得炒地皮最有可能火热,我也觉得炒地皮最有可能火热。”
相比较顾竹轩,陈光良更是在程子康面前直言,地皮将成为升值潜力最好的投资;当然股市也不错,但还是没有地皮稳定。
最后。
程子康爽快的答应陈光良的贷款,毕竟1万大洋的贷款,对金城银行来说只是一笔小额贷款。
而陈光良也很高兴,不仅仅是获得这一笔贷款的原因,而是他和程子康算是熟悉起来。
倘若程子康真的为金城银行炒地皮获得不少利润,那么他将来也会大力支持陈光良。
而陈光良恰好在将来某一个时刻,会特别需要银行的支持,到时候希望这些人情可以派上用场。
至于这一次1万大洋的贷款,其实他去沪市商业储蓄银行那里,也能贷款出来的。
第51章 逼人就范
“志高车行报价12500大洋,理由是我们的黄包车要折旧。”
“冯氏车行报价13000大洋,也是觉得我们的黄包车要折旧。”
“顾氏车行也参与了报价,给的也是13000大洋。”
“报价最高的是韩氏车行,他们将价格提高至13200大洋。”
听完老管家的汇报,李燕脸都绿了。
“他们这是想压价,故意出的低价。现在做这一行的谁不知道,牌照200大洋根本没人卖,有钱都买不到;车就算折旧,我们这五十辆车,也不会低于14000大洋的。”
老管家无奈的说道:“现在大家都知道我们王氏车行出事,手底下的车夫使坏,家里闹着分家,所以大家趁机压价是必然的。”
李燕不甘心的说道:“再等一等,不是还有车行感兴趣,没有出价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