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他并不知道老板说的‘炒高’是多少,400?还是500?
他无需了解那么多,自己去做就行。
叶熙明离开后,陈光良宛如诸葛亮,料事如神的表情,颇有些得意。
前世在这一场黄金大战中,很多沪商纷纷破产,包括‘小哈同(养子)’等巨富;而粤籍商人凭借海外的便宜进货,香港的高价销售,赚取了不少资金,例如恒生银行、廖创兴银行、泰国盘古银行等。
而如今,陈光良自然是‘两家通吃’,后面谁也别想大赚,只有他才能大赚。
潮汕籍商人从海外进口黄金到澳门,实际上要给澳门的人上供,然后再在澳门铸成金银贸易场的标金,并走私至香港。
他们一般是炒高价格,再找机会出售,为了消息灵通,大家更是在走私船上装了‘无线电波’,以此来消息传递。
当然,香港金价和沪市的黄金价格、粤省的黄金价格也息息相关,由于内地的战争,国民政府禁止黄金自由流通,所以黑市的黄金价格也越来越高。
香港上环孖沙街,金银业贸易场。
这里有印度阿三持枪守卫,只允许金商会员单位进入,目前香港金银业贸易场一共有197个会员单位。
这里不仅可以交易黄金,亦可以交易大洋,还有美钞、日元、西贡纸、菲律宾披索和墨西哥金仔等买卖,与金条买卖同时在本场双边进行。
走进交易大厅,这是一个两百平米的宽阔圆形天井,中间是各会员单位的出市员,四周挂满了电话,可以和外面联络。
天井的一二层想通,二层可以围在栏杆上观看。
交易方式比较简单,有人站上天井中间,代表着需要买入和卖出,举起手掌,向内弯曲代表买进,向外弯曲代表卖出。
至于价格,一般只报最后两位,因为这里的黄金100两为一手;假设按照目前301元每两计算,那么就是30100的价格。
买卖双方达成交易后,便立即下场,双方各自记录在笔记本上,金银贸易场也有登记员,形成一个三方登记;不需要马上交割,规定是三天交割。
所以说,如果甲买进的价格是301,如果三天内以302卖给丙,那么一手净赚100元,当然还需要佣金;而接下来的交易,就是乙和丙的交易线。
“何生,平安银行最近几天买卖合约,看来他们也来炒期进了!”有恒生银行的职员,悄悄的来到何善衡身边,汇报道。
“平安银行”何善衡眼前一亮。
他当然知道这个‘香港新首富’的银行,而且他们旗下的大昌贸易,一直被环球贸易稳稳的压过数筹,甚至到勉强经营的程度。
如今平安银行加入炒期金,这可是‘报仇’的好机会!
“好,继续观察他们!”
“好”
不怕平安银行赢,就怕平安银行不玩!
此时的恒生银行,已经和澳门的罗保、何贤等人合作,可以从澳门进口便宜的黄金,每次申请2000、3000两,然后趁着市价高涨的时候,他们趁机套现。
国外的黄金价格低,香港和国内的黄金贵,这里面造成很大的利润空间。
而此时,粤籍商人的想法是,将黄金继续炒高,引入更多的沪市金商加入炒。
平安银行加入炒期金的行动,很快被有些人察觉,大家都高兴不已;有陈光良的加入,那些沪市商人还不得纷纷加入进来。
殊不知,平安银行都是假动作,他们快进快出,造成交易繁忙的情况,但实际上输赢很少。
实际上,香港金银业贸易场很快形成三方势力:海派、粤派、陈光良家族。
而陈光良想的是通吃,可不会同情那群沪市来的投机者。
“老板,这是环球贸易去年的年终奖计划,您过目一下!”
吴浩笑容满面的递给陈光良一塔资料,显示出心情很好,在1947年,环球贸易又赚了大钱,且发展业务更广。
陈光良回头问道:“没有分红计划么?”
吴浩马上说道:“今年不分红,只有丰厚的年终奖,大家都没有意见,认为环球贸易赚的钱,用作再投资,是一件非常明智的选择。”
陈光良笑着反问道:“真的?”
“绝对是真的,我们做过大家想法的调查!”
“嗯,那大家的想法就是对的。”
走进办公室,陈光良继续说道:“对了,晚点维他奶的陈经理要来拜访你,我让维他奶准备在泰国投资果汁厂,这里面少不了环球贸易的帮助,毕竟那边你们业务更熟悉。”
每一项事业,如何发展,陈光良起到很大的作用,甚至是决定性作用。
维他奶的业务就只有:豆奶粉、奶糖、豆奶瓶装,该进行扩张了,毕竟这是他二十年的老企业。所以维他奶接下来进入的行业,可以是‘汽水’或‘果汁’。
泰国拥有丰富的水果资源,维他奶可以在那边投资工厂,将果汁卖到东南亚和远东。
吴浩笑着说道:“我们已经联络过,保证给他们最熟悉的泰国向导!”
“嗯,都是兄弟公司,互帮互助有必要!”
“好的”
环球贸易的业务越做越广,但很多业务也是可以给兄弟企业做,比如开果汁厂;原本环球贸易业可以投资,但陈光良还是选择让维他奶负责。
上午,陈光良在环球贸易的会议上,拍板了‘年终奖’方案。
入职满一年的,最低都是15薪,相信大家也会很满意。
接着,陈光良强调道:“环球贸易赚的钱,要继续投资我们在贸易地的物业,这个是未来的长期计划。”
“是”
比如在泰国,环球贸易主要做糯米、大米、干海鲜等业务,那么环球贸易就会在当地购买地皮建仓库,购买物业作为办公区,购买地皮建员工宿舍等等
基本上,每个地区的贸易分公司,都会购置大量的物业。
接下来,大家讨论业务方面的问题。
陈光良又给大家一个‘明灯’:“我们在发展对内地的贸易同时,要考虑未来的贸易方向。按照目前国内的局势,我们可能要在两年内结束内地的贸易,那么我们环球贸易该如何面对损失的这个市场,也是我们一直要考虑的事情!”
大家一听,立马明白,国内会在两年内,由新政权接管,那么可能贸易就会中断。
有人说道:“目前,我们已经在东南亚、日本发展,那么未来两年,当然是进一步加强对东南亚和日本的贸易。”
有人建议道:“澳洲、新西兰也不错,那边有不少产品值得贸易。”
还有人说道:“可以做到更远的美洲大陆,也是可以的。”
陈光良最富总结道:“总之一步步的向外延伸,做好准备失去内地市场,剩下的就是全体职员的共同努力了。”
目前,陈光良也就持股70%出头的股票,其余有200人持股。
根据这样的股权架构,那么大家都是这家贸易公司的股东,自然在外海也是积极发展。
会议结束后,陈光良将杨小虎喊到办公室。
“我打算让你负责粤省的贸易业务,你去了之后,要积极熟悉粤澳港的线路。我推测,哪怕新政权上台,也不会断掉粤澳港的贸易,所以你以后负责这个工作。”
杨小虎叫今年也已经30岁,这些年在陈光良的培养下,也可以委以重任。
“老板,粤省现在的主政是宋仔文,听说在大肆抓捕”
“嗯,反正没有胜利前,你不要和另外一派接触,安心做生意便是。”
陈光良自然知道宋仔文就在粤省,宋子文还写信希望他去看看老朋友,陈光良也回信——希望哪天在香港见面。
不出意外,明年就可以在香港见面了!
宋仔文这个时候主政粤省,其实就是给蒋留退路,即划江而治。
想什么呢,分裂国家是可耻的。
环球贸易都发出高年终奖,那么环球航运自然不能落后。
目前环球航运一共有8艘船,总吨位5万多吨,陈光良在香港也算华人最大的船东。
“老板,大家的意思是,再购买一艘船,继续跑鲁省、日本、香港的航线,今年就不分红了。”赵铁毅眼热的说道。
环球航运合伙的一艘船,是一艘四十年龄的老船,但却非常赚钱,跑威海、石岛、日本、香港的航线,很有搞头,两趟下来就差不多赚了一艘二手船的价格。
如今一艘船都不够用,要两艘船。
陈光良说道:“有目标了嘛?这个航线估计还有一年多,就没得赚了!”
赵铁毅点点头,说道:“有的,是艘千吨的三十多年龄船,对方开价60万港币。”
现在二手船也涨价厉害!
前世包宇刚在1955年购买的第一艘8700吨二手船,已经涨到了60万美金,也就是240万。
所以说,这船也是增值资产。
“行,不过继续不要挂环球航运的名下”
“明白”
不挂环球名下,但由环球管理,主要是避免麻烦。
环球航运目前还是挺赚钱的,但陈光良暂不打算扩充船队,他打算50年代初,趁着航运低谷趁机扩张,然后朝战时,远东必然陷入船慌,他便可以大赚特赚,当然不是去冒险。
第363章 银行业的野心
一年的春天来临。
中环德辅道中。
平安银行大厦的一楼,是银行的营业大厅,这里宽敞且装修豪华。
在这个年代,香港一般市民和中小厂商,仍觉得大银行高不可攀,难以接近。而平安银行作为香港大型华资银行,难免也会给人那种印象。
一对穿着朴素的市民夫妇,有些紧张的走进平安银行总行大厅,他们有些忐忑不安。
但很快,一名身穿西服的男职员上前,和气而礼貌的问道:“你们好,两位需要帮什么业务?”
男人鼓足勇气的说道:“我们想开一个户,存100元进去。”
此时的香港,依旧有很多银行,开户的条件很高,对散户的资金不甚重视。
工作人员微笑道:“好的,两位请跟我来,我帮你们去填一下表格。”
就这样,两位普通的市民夫妇,如愿开设了平安银行的账户,甚至还享受到贵宾般的待遇。这样的礼遇,在香港其他银行却不可能实现。
陈光良作为平安银行的总经理,早在战后就制定了这样的服务标准——每当顾客踏入平安银行,就会得到职员的热情接待和协助,如代填表格,引介至适当柜台等等。
富有华夏人情味的周到服务,赢得了越来越多的顾客。而银行职员的服务能力,是将纳入考核的关键,如有投诉和纠纷,会扣奖金等惩罚。
事实上,平安银行这样的服务,很多银行不是做不到,而是压根不想做。战后,大家根本不缺存款,对于那些散户的存款更是爱理不理,因为这些银行也没有好的投资渠道。
光大力吸纳存款,总得为这些存款找到投资的渠道,不然拿什么支付存款利息。故一些银行,对小额存款不仅不支付利息,反而要收保管费。
而平安银行对小额存款,照常给出不错的利息,故在市民当中,逐渐建立越加熟悉的口碑。
平安银行的存款,逐渐超越东亚银行,成为香港华资第一,达到了6000万港币以上。所以,平安银行也在寻找资金的出路。
在战后,香港的银行业由于抱着香港前景不明的态度,对香港工商的贷款也不甚积极。而平安银行则在战后,趁机对香港工商业进行大量的放贷。
甚至,平安银行已经开始对香港的中小工厂主提供贷款支持,助力香港工业的发展。
包括纺织、制衣、塑胶、玩具、五金等小工厂主,都有机会获得平安银行的贷款,而且平安银行的放款对象,不局限沪籍或粤籍,都是一视同仁。
这天,陈光良带着严宽、陆元台、叶熙明、张树年等地产和银行的管理层,来到中环花园道1号的地皮上。
去年,他斥巨资买下这幅地皮后,一直就想着为平安银行建立一座‘信誉大厦’。
做银行那么多年,陈光良也深知银行的‘总行大厦’一定要靓,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信誉,储户才会放心将资金存进来。